首页 > 学术论文

天津地热资源现状与可持续性开发利用问题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0:56
热度:

天津地热资源现状与可持续性开发利用问题【摘要】:天津地区地热资源十分丰富,至2005年底,已有地热井269眼,年开采量2 564万m3。但地热资源利用率最高为62.4%,地热尾水回

【摘要】:天津地区地热资源十分丰富,至2005年底,已有地热井269眼,年开采量2 564万m3。但地热资源利用率最高为62.4%,地热尾水回灌率不到8%,是一种粗放的开发利用模式。笔者从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角度出发,针对天津地区不同热储层的特征,在阐述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地热利用率低和回灌量少等问题,针对不同的开采类型区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保护目标,提出了分区管理、总量控制、强度控制、利用方式控制和优化配置的保护原则,为有限、宝贵的地热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保证;并提出地热资源必须走回灌开发道路,增加回灌井,提高回灌率是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关键词】地热资源 开发利用率 回灌 保护对策 天津市
【基金】:天津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2003556)
【分类号】:P314
【正文快照】: 1地热资源概况在华北断陷盆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通过普查,在宁河—宝坻断裂以南,天津地区地热资源分布面积达8 700km2,据估算全区可采资源量85.41×108m3,按盖层平均地温梯度大于3.5℃/100m划分,共圈定了10个地热异常区,中低温地热资源十分可观[1](表1,图1)。天津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天津地热对井回灌系统中的同位素示踪技术    孙宝成,曾梅香,林黎,赵苏民

江汉盆地拖市构造热演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王绪本,倪师军,罗雨田,杨绍国,刘丽华

华北、东南及藏北地洼区的地壳运动及其地球物理特征    袁兆亿

试论大地热流对地表环境与生态演变的影响    匡耀求,黄宁生,朱照宇,胡振宇

山东德州凹陷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颜世强;潘懋;邹祖光;刘桂义;

地温遥感预报地震的原理和方法    黄广思

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热状态对岩浆作用和成矿的制约——以秦巴地区为例    张本仁

济阳坳陷地幔热流和深部温度    龚育龄,王良书,刘绍文,李成,韩用兵,李华,蔡进功

地热参数及边界条件的探讨    肖丽华,张靖,孟元林,郝英芳

我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与地壳厚度的变化    黄少鹏

青海柴达木盆地大地热流测量与统计热流计算    沈显杰,李国桦,汪缉安,邓孝,张文仁,杨淑贞

地热能在某小区中的应用分析    田彦法;

三维热导方程求解的波数域方法及模型实验研究    傅容珊;刘峡;黄建华;

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复合伸展构造    孙冬胜

天津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林黎

胜利油田桩海地区古潜山油气运聚特征研究    常波涛

平庄盆地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勘查远景区研究    于常武

黄河三角洲地震地质特征研究    杨占宝

山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史初探    赵青霞

辽河西部凹陷鸳鸯沟地区成岩场分析与储层孔隙度预测    王粤川

地源热泵回填料的导热性能研究    司刚平

北京城区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    于湲

天津市深层热储层的储集性能及热水开采动态研究    樊友丽

武汉地区地板供暖供冷应用研究    邹利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循环模式及可更新性研究    范基姣

利用水源热泵的低温地热水采暖系统研究    张成宇

水源热泵系统的概论分析    郭志军,王敏

计量供热系统量调节公式的探讨    王丽文,李建兴,涂光备,王毅

实行全球能源战略 建立全球供应体系    朱训

基于GPRS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设计    朱庆豪;曾蕾;

地热供热参数的优化    马晓科,徐建锁,张伟

地热资源梯级开发可持续应用研究    何满潮,李启民

量调节公式在计量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李建兴,涂光备,王毅

西宁盆地北西缘地下热水分布特征    石维栋;张森琦;周金元;辛元红;李永国;尚小刚;

山东半岛温泉的地热属性及其特征    栾光忠,刘红军,刘冬雁,王文正

山东半岛硅热流值与区域地质条件的关系    李学伦,刘保华,孙效功,王永红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李宏

基于生态足迹的内蒙古自治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张国卫

山东省生态足迹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研究    李筱楠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唐金利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刘长胜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对陕西省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辛宇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刘厚仙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徐明荣

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地区差异分析    张素敏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刘芳

邯郸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李进军;徐广鑫;

河南省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朱中道;甄习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热资源浅析    田国光;甄微;

永泰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林仙彪;

朔黄铁路肃宁生活小区地热多元梯级综合利用初探    王文斌;

辽河油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董伟科;王绍鹏;

郑州市郑东新区深部地热资源研究    李海林;

江西省地热资源成因及分布规律探讨    陈冬生;杨金华;

新疆温泉县地热特征及成因模式分析    顾新鲁;曾永刚;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在热储构造勘查中的试验研究-以抚州地热区为例    叶益信;邓居智;方根显;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热资源特征初步研究    庞忠和;杨峰田;袁利娟;李义曼;陆成新;常志勇;

我国地热资源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许军强;白朝军;王跃峰;

利用油气田伴生中低温地热资源发电的可行性研究    李克文;

福建省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回顾    庄庆祥;曾志标;

洛阳盆地地热资源形成条件分析研究    王现国;杨现国;杜春彦;

中国地热科学的若干新进展——纪念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    庞忠和;汪集旸;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祝尔娟;

云南地热资源展望    汪缉安;徐青;张文仁;

河北平原层状热储合理井距计算方法探讨    张德忠;

关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的说明    张振国;

临沂设地热资源勘查基金    李现文 沈庆国

我市地热资源野外勘查进展顺利    周颖 记者 王川

科学开发中国地热资源高层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记者 程娟

我市地热资源储水量达3000亿立方米    记者 陆璐

科学开发地热资源高层研讨会举行    记者 安丰 通讯员 王燕霞

如何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狄杰真

山东省地热资源家底摸清    齐鲁

资源储量丰富 尚待合理开采    本报记者 李现文 通讯员 宁振国 张涛

德州首次发现2000米以下地热资源    宋波 张晓丽

丹麦充分利用地热资源    齐鲁宾

松辽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地热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杜蒙地区为例    施龙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吕金波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基于GIS的青藏高原地热信息系统研究    管彦武

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示范研究    徐光辉

地热田电磁法勘查与应用技术研究    刘瑞德

内蒙古赤峰市热水镇地热田热资源评价    石卓

中低温地热系统形成机制及评价研究    周立岱

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张保建

油田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刘联波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    许庭武

新疆阿拉珊温泉勘探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    王亮

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    黄丹

蒙特卡罗法在中国典型地热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颜英军

辽河盆地地热资源定量评价    伍小雄

山东省德州市城区馆陶组热储地热资源评价    赵季初

齐齐哈尔市铁峰区地热资源潜力研究    张阳阳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影响研究    张传成

地热资源的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方法研究    连胤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