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0:39
热度: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摘要】:本次研究以广东省从化市良口镇中低温地热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地热田的地热勘查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报告,开展野外地球化学、抽水试

【摘要】:本次研究以广东省从化市良口镇中低温地热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地热田的地热勘查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报告,开展野外地球化学、抽水试验、地球物理调查、钻探,在对地热田区域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地热储量和地热流体质量,研究地下热水的流动模型,并给出热异常区域和开发方案。 广从断裂贯穿全区,是本区的主断裂,属于控热、导热构造。它起着沟通深部热源的作用,这种深部热源为形成热矿水提供了热能,是形成本区热矿水的前提条件。本区北西向张性断裂分段成群出现,当它们同北东向主干断裂交汇时,相互切割,使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形成构造破碎带,沿主干断裂向上运移及聚集的深部热流体,就有了热矿水良好的运移通道与赋存空间。第四系洪冲积层和花岗岩为热盖层。 温泉区现有10口热水井,水温36-54℃,为无色、无味、透明的弱碱性水,pH值为7.1- 7.4,水质类型为HCO_3-K·Na型,矿化度为0.24- 0.37 g/L。地下热水富含F、SiO_2以及Rn,含量分别为8.5mg/L,,30-85 mg/L,4.7-53.4马海/L,为弱至中等放射性水。 温泉区计算渗透系数为0.569~3.078 m/d,平均为1.96 m/d,属弱透水-透水层,富水性较好。影响半径和削减系数在不同井孔差异较大,说明断裂构造带的含水性、导水性不均匀,地下热水的赋存形式不规则。评价C+D级储量总计为6617 m~3/d,地热田热能为6.64MW,属于小型的中低温地热田。考虑目前的实际用水量为3000-3500 m~3/d,而C级储量为4015 m~3/d,随着用水量增加,将会出现热矿水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应开展新的生产井勘查开发工作。地球物理勘探工作通过将磁法、测氡法、瞬变电磁法三种物探的有效结合,高精度磁测共圈定了3处磁异常带,测氡法共圈定了8个高值异常区,瞬变电磁共圈定了12处高低阻异常带,全区初步划定6处断层位置。通过浅层钻探,探明花岗岩基岩裂隙发育区,通过测温在塘料与米埗一带圈定地温异常区,异常区面积分别约为0.24 km~2、0.18 km~2。 【关键词】:从化温泉 地下热水 地热井 物探 抽水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3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引言9-18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1
  • 1.2 地热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11-16
  • 1.2.1 地热研究现状11-13
  • 1.2.2 地热利用现状13-16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6-18
  • 第2章 勘查区自然地理概况18-20
  • 2.1 交通位置18
  • 2.2 气象水文18-19
  • 2.3 地形地貌19-20
  • 第3章 勘查区的区域地质特征20-29
  • 3.1 地层20-21
  • 3.2 岩浆岩21-22
  • 3.3 地质构造22-24
  • 3.4 水文地质条件24-26
  • 3.5 地下热矿水的形成条件26-29
  • 第4章 现有热水井抽水试验与评价29-39
  • 4.1 试验目的与技术方法29-30
  • 4.2 抽水试验工作安排30-34
  • 4.2.1 前期准备工作30-31
  • 4.2.2 试验观测31-32
  • 4.2.3 群孔抽水试验32-34
  • 4.2.4 多孔抽水试验34
  • 4.3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34-36
  • 4.3.1 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34-35
  • 4.3.2 削减系数35-36
  • 4.4 地热储量评价及热能计算36-38
  • 4.4.1 地热储量评价36-37
  • 4.4.2 热能计算37-38
  • 4.5 地下热水的化学特征38
  • 4.6 抽水试验小结38-39
  • 第5章 地球物理勘探39-58
  • 5.1 原理与技术方法39-44
  • 5.1.1 磁法39-40
  • 5.1.2 测氡法40-42
  • 5.1.3 瞬变电磁法42-44
  • 5.2 资料处理与解释44-58
  • 5.2.1 数据处理44-45
  • 5.2.2 资料解释45-58
  • 第6章 浅层钻探58-63
  • 6.1 钻探方法与完成工作量58-59
  • 6.2 地层岩性59-60
  • 6.3 测温分析60-61
  • 6.4 新井位的确定61-63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63-65
  • 7.1 结论63-64
  • 7.2 建议64-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71
  • 附录:个人简历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福建连城汤头地热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沈国春

北京城区地下热水结垢趋势的判断和分析    于湲;周训;方斌;

河南省地热资源形势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张满波;

北京及其西北邻区温泉    周海燕;周训;方斌;李娟;柳春晖;

辽宁省中新生代盆地地下热水富集规律研究    倪金;冯丽杰;闫宝强;田林浩;

谈谈我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路付明;

河南省地热资源概述    白明晖;

甘肃陇东地区地热资源现状及勘查方向    曾照丽;

我国的地热资源和京津地区的开发利用现状    支路川;

改革地热经济体制,加速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李彤钧;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热资源特征初步研究    庞忠和;杨峰田;袁利娟;李义曼;陆成新;常志勇;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战略研究    王贵玲;

简介地热资源供热    王宏伟;

洛阳盆地地热资源形成条件分析研究    王现国;杨现国;杜春彦;

我国地热资源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许军强;白朝军;王跃峰;

利用油气田伴生中低温地热资源发电的可行性研究    李克文;

地热资源在农工新村小区的利用    陈欣;伊才颖;

地热双工质发电系统的研究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

安徽省地热资源特征及远景区划    潘国林;

福建省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回顾    庄庆祥;曾志标;

积极开发地热资源 支持发展低碳经济    

地热资源的需求量显著增大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 王秉忱

东非各国将大力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王淡宜

北京 利用地热资源种植温室花卉    刘浦泉 郭金玉

山东发现丰富地热资源    记者何勇

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巨大    本报记者 周丽燕

我国应加快发展地热资源    毛海峰

贵州全面规划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    记者 何毓敏 通讯员 龚章河

地球上另一种能源——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实行保护性限额开采    记者 吴绍冰 张建平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    赵慧

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张保建

松辽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地热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杜蒙地区为例    施龙

天津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林黎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郭丽华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地热田电磁法勘查与应用技术研究    刘瑞德

内蒙古赤峰市热水镇地热田热资源评价    石卓

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吕金波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    许庭武

新疆阿拉珊温泉勘探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    王亮

内蒙古自治区后河套盆地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初评价    杜海宾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法律对策研究    韩晓旭

油田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刘联波

四川省康定县地下热水结垢机理及趋势分析    韦梅华

苏台德地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与放射性研究    陈慧广

辽河油田曙光区块地热资源特征分析    肖娟

地热资源的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方法研究    连胤卓

云南省龙陵县邦腊掌温泉水文地球化学与间歇喷泉研究    刘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