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0:14
热度: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摘要】:根据中国南方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数据各418个,编制了中国南方地温梯度图和中国南方大地热流图,研究了中国南方现今地温梯度分布特征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结

【摘要】:根据中国南方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数据各418个,编制了中国南方地温梯度图和中国南方大地热流图,研究了中国南方现今地温梯度分布特征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南方地温梯度介于7.82~162.5℃/km,平均24.1℃/km;大地热流变化于22~220 mW/m2之间,平均值为64.2 mW/m2.东南沿海和滇西南地区为高地温梯度分布区,扬子地块为中-低温地温梯度区.地温梯度不仅与区域热构造背景有关,还显著地受地下水热活动、断裂以及地层热导率影响.中国南方大地热流东部、西南部高,中部低,且异常高值点主要沿板块边界缝合带、深大断裂活动带分布.大地热流与区域构造运动、最后一次热事件发生的时间、岩石圈拉张程度、地壳厚度、壳内高导层埋深等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关键词】中国南方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构造热事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100)资助
【分类号】:P314
【正文快照】: 1引言中国南方,指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南、三江造山带以东的华南板块[1],主体由扬子地块和华南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组成,周围以秦岭大别造山带、甘孜阿坝造山带三江造山带、粤海造山带以及环太平洋造山带等所环绕.其中,扬子地块又可分为上扬子、中扬子和下扬子地区.区内分布四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现状    陈洁;温宁;李学杰;

中扬子区多源、多期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郑冰

南方重点片区下组合海相烃源岩演化特征及生排烃模拟    陶树

东南沿海地区古近纪大陆岩石圈地幔特征及成因    赵海玲,Fred A.FREY,HANG Shichun,于俊吉,邓晋福,刘振文,李凯明,狄永军,赵国泉,刘清华

准噶尔盆地地温分布特征    邱楠生,王绪龙,杨海波,向英

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    罗志立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廖其林,王振明,邱陶兴,袁定强,王洪涛,吴宁远,刘宝诚

西藏高原当雄—亚东地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研究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    张国民,马宏生,王辉,王新岭

川东北地区异常高压形成的地温场背景    卢庆治;胡圣标;郭彤楼;李忠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    刘光鼎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殷鸿福,吴顺宝,杜远生,彭元桥

四川丹巴地区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徐士进,沈渭洲,陆建军,王汝成,钟宏

西藏地热活动的背景及热源问题的讨论    廖志杰

试从地裂运动探讨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罗志立

用人工地震初探川西地区的地壳结构    朱介寿,曹家敏,刘舜化,蒋国芳,余敏,蒋华琳

四川西南部震旦系研究 引言    殷继成

四川西南部震旦系研究 四川西南部震旦系的划分和对比    殷继成 ,李大庆 ,何廷贵 ,丁莲芳 ,石和 ,温春齐

我国大陆地壳及上地幔分块结构特征    朱介寿

川中是一个古陆核吗    罗志立

龙门山老君沟花岗岩的隆升及冷却史    袁海华,张志兰,张平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泥盆纪古构造格局    董榕生

中国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稳态三维热结构    安美建;石耀霖;

西北地区中小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特殊性    卫平生;李相博;陈启林;完颜容;林卫东;魏东涛;马玉虎;吴梁宇;

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    李春昱;

西南三江地区弧形深断裂—板块俯冲带的构造演化    王凯元;

东秦岭冒地槽的三叠系及其地质意义    朱志直;姜春发;孔凡宗;

中国的混杂地质体    冯益民;汤耀庆;

华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含义    汪素云;裴顺平;许忠淮;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规律浅析    张云银;谭明友;宋传春;刘国宏;

中国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稳态三维热结构    安美建;石耀霖;

岩石地震波性质与大别造山带地壳成分    王勤;

铜陵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系统模型研究    王庆飞

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的形成演化与动力学特征    裴先治

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体波速度层析成像    裴顺平

江苏东海地区超高压岩石的弹性和热性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岩石物理研究    欧新功

首都圈地区Pn和PmP波层析成像研究    李娟

广东省长坑—富湾金银矿床成矿作用    毛晓冬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陶玮

焉耆盆地油气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姚亚明

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的衔接转换与共和坳拉谷    孙延贵

广西姑婆山-花山花岗岩体侵位过程及构造解析    冯佐海

滇西北金沙江带和滇东南建水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特提斯演化    谢静

楚雄中生代盆地原始盆地恢复及其演化    程宏岗

宾川-永胜地区二叠纪火山岩及其成矿潜力评价    朱士飞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井中磁热资源处理与分析    曾冲

阴山北部浅层土壤冻融特性试验研究    刘铁军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四堡期岩浆弧:来自浙北花岗质侵入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证据    叶美芳

滇东北与二叠纪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床    唐冬梅

长岭山北麓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柳煜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循环与温度场数值模拟    尹立河

广西西北部乐业孤立碳酸盐台地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    王新强

云南大地热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徐青,汪缉安,汪集旸,张文仁

云南地区SKS波分裂研究    常利军;王椿镛;丁志峰;

用接收函数Ps转换波研究地壳各向异性——以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为例    徐震;徐鸣洁;王良书;刘建华;钟锴;童蔚蔚;

川滇菱形块体顺时针转动的构造学与古地磁学证据    徐锡伟,程国良,于贵华,宋方敏,向宏发,张兰凤,Hagai Ron,王洋龙,闻学泽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    汪集旸,黄少鹏

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构造应力场研究    吴建平,明跃红,王椿镛

小江断裂带西支断裂南段新活动初探    何宏林,方仲景,李玶

青藏高原东部上地幔各向异性及相关的壳幔耦合型式    王椿镛;常利军;吕智勇;秦嘉政;苏伟;Paul Silver;Lucy Flesch;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西部苦橄岩及其共生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地幔柱头部熔融的证据    张招崇;John J Mahoney;王福生;赵莉;艾羽;杨铁铮;

中国东南部侏罗纪—第三纪陆相地层沉积特征    余心起,舒良树,邓平,王彬,祖辅平

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国际动态及其在中国的开发前景    万志军;赵阳升;康建荣;张渊;

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分布赋存特征及其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白向飞

贵州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特征和金的超常富集机制研究    夏勇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分布赋存机制及燃煤产物淋滤实验研究    赵峰华

基于成矿构造和成矿流体耦合条件下的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成矿模式    陈懋弘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预测    聂爱国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研究    崔军平

楚雄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分析与烃源岩热演化史恢复    付彩利

滇西北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定量评价    吴长富

煤燃烧过程中典型痕量元素挥发行为特性研究    朱文渊

华南地区古地磁研究初步成果及其地质意义    张惠民,赵风清,王富福,张文治

高温热水孔逸出气氡观测实验研究    张远城,蔡诗凰,蔡作馨,王华美,吴建宁,张金城

中国东部晚元古代—三叠纪古板块的运动学研究    朱鸿,万天丰

滇西南昌宁—孟连带和澜沧江带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演化    刘本培,冯庆来,方念乔,贾进华,何馥香

华北、秦岭及扬子陆块的若干古地磁研究结果    刘育燕,杨巍然,森永速男,足立泰久,杨志华,安川克已

秦岭显生宙古海洋演化    殷鸿福,彭元桥

秦岭石炭纪古海洋特征及古地理再造    曹宣铎,赵江天,胡云绪

秦岭造山带二叠纪裂谷发育特征及演化    王治平,杨逢清,赵培荣

秦岭三叠纪古海洋再造    赖旭龙,殷鸿福,杨逢清

中国油气资源企盼二次创业    刘光鼎

利用地下流体He同位素比值资料研究中国大陆地幔热流    汪洋;

地下流体氦同位素组成与大陆壳幔热流比例的关系    汪洋;

中国大陆及海域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及岩石圈热结构    汪洋;汪集旸;熊亮萍;邓晋福;

岩石圈中热压系数的计算    胡宝群;吕古贤;王方正;孙占学;朱鹏;

开封凹陷区地温场特征分析    张心勇;马传明;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卫万顺;郑桂森;栾英波;

山西断陷带地热分布的某些特征    李清林

塔里木盆地的热史    李慧莉;邱楠生;金之钧;何治亮;

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热历史    李慧莉;邱楠生;金之钧;何治亮;

沁水盆地大地热流与地温场特征    孙占学;张文;胡宝群;潘天有;

沾化凹陷构造—热演化研究    苏向光;邱楠生;柳忠泉;张林晔;李兆影;

控制影响地温的因素    林向芳;

地热井物探测温数据应用    李淑萍;隋学文;

西藏南部热流测量    康文华;李德禄;白嘉启;魏红兵;

南华北盆地开封坳陷地温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任战利;赵重远;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轮台地区地温场模拟    魏大卫;史金松;戴俊明;

岩石圈中考虑地温梯度影响下的地压梯度    胡宝群;王方正;孙占学;刘成东;白丽红;

四川盆地地温场与构造关系    于汇津;王绪本;曾一;杨绍国;

浙江省地热及温泉成因    欧阳珽;邹勇;

东濮凹陷北部与临清坳陷东部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关系    王留忠;胡有福;

天津地热田热储模型与热流特征    郑灼华;阴红兵;曾晓凯;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袁玉松;马永生;胡圣标;郭彤楼;付孝悦;

从地热水分布论中国地温场特征    姚足金;

北京香山地区地热条件分析及机械钻速与地层关系研究    任攀攀

北京城区地热形成机理及开采动态研究    戴文育

平庄盆地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勘查远景区研究    于常武

西藏沃卡温泉形成条件及对隧道工程影响研究    宋凯

沈阳苏东地区地热地质特征研究    李锦鑫

南阳盆地地热田类型划分及地热地质特征    王肖凤

长白山地区地热资源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姜梓萌

黑龙江省桃山地区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黄建学

云南省安宁温泉镇地热田模型研究    屈丽丽

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    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