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45:06
热度: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摘要】:本文基于全球地面气温资料、近六十年(1948-2003)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代表自然界状况)和中科院大气所LASG

【摘要】:本文基于全球地面气温资料、近六十年(1948-2003)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代表自然界状况)和中科院大气所LASG研制的FGOALS—1.0_g耦合气候模式控制试验(代表自然变率状况)及加倍试验(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模拟的60年逐日资料,利用时空谱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诊断分析方法,探讨了自然界状况下、有无人类活动影响状况下亚洲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经向传播特征的可能变化情况,目的是研究与人类活动影响有关的全球增暖背景下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经向传播特征的变化特点。研究得出:人类影响导致温室气体增加促使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增暖会使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发生变化。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二系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二系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二系
【关键词】:全球增暖 季节内振荡 时空谱分析 自然变率 人类活动影响
【分类号】:P425.42;P434
【正文快照】: 1引言季节内振荡,是指显著周期范围在30~60天的大气低频振荡。研究指出,大气季节内振荡是全球大气运动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时间变化现象,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大气季节内振荡以热带地区最为显著;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主要发生在东半球,其纬向传播以东传为主;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40—50天的纬向基流低频振荡及其失稳效应    张可苏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    王绍武,叶瑾琳

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进展    李丽平,王盘兴,管兆勇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传播及影响因子研究    杨辉,李崇银

东亚地区低频振荡的经向传播及中纬度的低频波动    何金海,杨松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    李峰,何金海

菏泽市建站以来的气候特征分析    袁旗;李菏民;

菏泽地区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统计特征    黄玉芳;王玮;侯旭东;侯艳丽;

近57年营口市农耕期界限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曲岩;金巍;郝宏伟;吕一杰;

鲁西南连阴雨气候分析    景安华;张宗灏;孔凡忠;范文锋;

热带印度洋地区OLR季节内振荡研究    朱迅;赵芳;

热带印度洋地区OLR季节内标准差分析    朱迅;赵芳;

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    龚家栋,李小雁

甘肃天水地区45a来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郭慧;黄涛;邓茂芝;沈永平;孙兰东;黄进;林纾;陶健红;把多辉;王小燕;

1960—2005年南四湖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突变分析    杨秀芹;钟平安;夏可政;

太平洋海温演变的时空结构    王在文,李晓东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广东开汛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与500hPa环流和海温场的相关    纪忠萍;熊亚丽;谷德军;谢炯光;

气候变暖对华北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    荣艳淑;

热带对流季内振荡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李丽平;王盘兴;管兆勇;何金海;

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对夏季水汽输送的影响    马京津;

季风边缘带特征明显的山西气候变化    张国宏;赵海英;郭慕萍;王计川;

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及其与亚洲夏季季风的关系    杨明珠;丁一汇;李维京;毛恒青;

甘肃天水地区近45年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郭慧;邓茂芝;黄涛;沈永平;孙兰东;黄进;林纾;陶健红;把多辉;王小燕;

东亚地区水汽输送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兰博文;

亚-太大气主模态与东亚夏季风关系    陈伟斌;肖天贵;孙照渤;李媛媛;龙美希;李晓婧;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苹果bHLH转录因子MdTTL1对低温诱导花青苷合成和果实着色的多途径调控    谢兴斌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波包传播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肖天贵

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    郝立生

广东区域气象水文环境下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    范伶俐

基于树轮资料重建石羊河上游历史时期气候与径流量变化    侯迎

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    吕军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海气系统季内振荡现象的气候学研究    李丽平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热带西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L Nino关系研究    于毅

热带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在东亚副热带季风中的作用    靳莉君

全球气候变化下汉中市冬小麦气候适应度和风险度评价    王新华

夏季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气热源的分布和低频振荡特征    彭玉萍

全球变暖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    王文本

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持续性高温事件与低频振荡的联系    李扬

北半球平流层中下层风场特征统计和一类特殊SSW事件的动力学诊断分析    陶梦初

华东地区高温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张书娟

基于FORECAST模型的楠木人工林固碳量研究    王伟峰

小麦水稻叶面气孔和茎秆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初期响应    高文娟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郭其蕴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和ENSO的相互关系    李崇银,周亚萍

40—50天的纬向基流低频振荡及其失稳效应    张可苏

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    李崇银

赤道以外热带大气中30—50天振荡的一个动力学研究    李崇银

30—60天大气振荡的全球特征    李崇银

PNA流型的年际变化及温、热带太平洋海温的作用    吴仁广,陈烈庭

Wave-CISK、蒸发-风反馈和低频振荡    李桂龙,刘式适

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耦合模式数值模拟    李薇,俞永强

热带低层大气30~60天低频动能的年际变化与ENSO循环    龙振夏

季节内振荡研究中两种数字滤波器的性能对比    姚菊香,王盘兴,李丽平

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的诊断研究    王召民,倪允琪,张勤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和ENSO的相互关系    李崇银,周亚萍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进一步分析    李崇银,李桂龙

江淮流域夏季旱涝与不同时间尺度大气扰动的关系    李桂龙,李崇银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激发El Nino的机制    李崇银,廖清海

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研究    琚建华,钱诚,曹杰

热带季节内振荡模拟研究的若干进展    董敏;李崇银;

大气对南极冰异常的低频遥响应    王成刚,沙文钰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群发性的影响    孙长;毛江玉;吴国雄;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    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

南海SST季节内振荡的基本特征    周发琇;高荣珍;

热带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    董敏;何金海;

SST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    李奎平;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一个数值模拟研究    贾小龙;李崇银;

江淮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和海气背景场的关系    尹志聪;王亚非;

中国地表通量对全球增暖的响应    季劲钧;黄玫;

极端温度事件的区域性特征及其与全球增暖的联系    黄丹青;钱永甫;

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何志学;贺懿华;熊秋芬;王丽;杨景勋;

极端温度事件的区域性特征及其与全球增暖的联系    黄丹青;钱永甫;

菲律宾:全球增暖1摄氏度,水稻减产1成    记者 郭春菊

太阳活动如何影响天气气候变化    本期嘉宾 中国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崇银 采访人 本报记者 丁继武

全球变暖不可逆,影响将是破坏性的    朱立毅 夏海微

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    主讲人 李崇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整理 嘉星一族

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如何应对    吴芸王芳

破解“世界屋脊”气候密码    本报记者 高建进 胡其峰

上海的雨为何越下越大越下越猛?    早报记者 吴洁瑾

干旱让中国每年损失千亿元    本报记者 解悦

拉尼娜走了    本报记者 彭莹辉

重建历史气候变化长序列    采访人 本报记者 潘继鹏 通讯员 郑奕

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变化及其数值模拟    蒋国荣

副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夏季旱涝的影响研究    韩荣青

中国夏季降水的气候变率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王遵娅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夏季风活动的影响研究    吕心艳

青藏高原及东亚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我国东部旱涝的研究    巩远发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夏季上对流层水汽变化和输送特征研究    陈斌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多尺度特征及其可预报性    黄少妮

华南冬半年降水对ENSO循环的不对称响应    李天然

全球半干旱地区冬季快速增温的观测研究    管晓丹

山东降水的多尺度性与地域特征研究    于群

不同纬度季节内振荡对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冰冻雨雪的影响    马宁

夏季IOD对热带和热带外地区季节内振荡的影响    杨艳娟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季节及季节内变率    章颖

东北冷涡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影响    刘慧斌

热带印度洋MJO结构与SST季节内振荡及其年际变化    李奎平

新疆近45年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    胡春丽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气候学研究及其对台风生成的影响    王慧

夏季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与低频振荡的联系    夏芸

近四十年中国盛夏降水和温度特性变化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    李红梅

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及其与长江流域旱涝之间的联系    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