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地表通量对全球增暖的响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45:04
热度:

中国地表通量对全球增暖的响应【摘要】:【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 【分类号】:P461.2【正文快照】: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摘要】: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
【分类号】:P461.2
【正文快照】: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以显著的改变陆地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运用陆面过程模式AVIM2和中国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资料,在未考虑土地覆盖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下,模拟了1981-2000年中国地表通量对全球增暖的响应。就全国总体来说,这期间温度持续上升,降水在80年代略有下降,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地表通量研究进展    黄妙芬

生态系统地表通量测量——多通道波文比观测仪介绍    张正偲;赵爱国;董治宝;

本世纪全球增暖的显著性分析    曾昭美,严中伟

20世纪两次全球增暖事件的比较    曾昭美,严中伟,叶笃正

全球增暖的另一可能原因初探    李崇银,翁衡毅,高晓清,钟敏

1991年江淮暴雨期地气通量与混合层结构的研究    丁一汇,吴晓曦,马淑芬

北京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谢庄,曹鸿兴

长江流域一次暴雨过程的模拟对行星边界层参数化的敏感性研究    左志燕,康红文

全球增暖过程中亚洲东部区域气候的特点    章名立,曾昭美,季劲钧

全球温室效应——经济上的影响和政策上要考虑的问题    Edward B.Barbier;王延禄;

中国地表通量对全球增暖的响应    季劲钧;黄玫;

利用SEBS估算地表通量研究——以纳木错为例    马伟强;马耀明;Bob Su;

极端温度事件的区域性特征及其与全球增暖的联系    黄丹青;钱永甫;

极端温度事件的区域性特征及其与全球增暖的联系    黄丹青;钱永甫;

新疆45年温度变化特征    胡春丽;艾丽坤;

增暖背景下高空气候的变化    姬菊枝;王艳秋;曹鸿兴;

地表温度对太阳常数变化响应的数值试验研究    张虹娇;朱伟军;

西藏中部一江两河地区地表通量的卫星遥感估算    仲雷;马耀明;傅云飞;马伟强;除多;边巴次仁;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    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

Pleim地表通量参数化方案的验证与改进    王成刚;孙鉴泞;蒋维楣;

菲律宾:全球增暖1摄氏度,水稻减产1成    记者 郭春菊

专家警告:全球气候变化将极害人类健康    陈勇

NOAA研究现状扫描    董章杭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姚华栋

太阳活动如何影响天气气候变化    本期嘉宾 中国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崇银 采访人 本报记者 丁继武

直面生存环境    小彭

何时减轻“水多水少”的困扰    王志贤

全球变暖不可逆,影响将是破坏性的    朱立毅 夏海微

国家级生态与农业气象轨道项目启动    李朝生 宋迎波

全球气候变暖危及世界自然奇观    白石

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变化及其数值模拟    蒋国荣

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何云玲

全球半干旱地区冬季快速增温的观测研究    管晓丹

绿洲荒漠过渡区水热平衡规律及其耦合模拟研究    王兵

行星边界层参数化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    左志燕

半干旱地区地表能量平衡特征研究    黄宝霞

非渗透表面丰度与地表通量的获取及二者关系初探    彭军超

新疆近45年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    胡春丽

近四十年中国盛夏降水和温度特性变化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    李红梅

基于RS与GIS的长江三角洲蒸散量研究    查书平

长寿命温室气体CH_4、N_2O的辐射强迫和全球增温潜能的研究    张若玉

全球变暖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    王文本

郑州市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对其贡献率    王丽娟

大气水汽变化与我国旱涝关系研究    张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