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38:33
热度: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摘要】:利用1961-2010年松江区年平均气温、逐日最高、最低气温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在气候变暖趋势下,松江区高、低温日数的变化规律,并与

【摘要】:利用1961-2010年松江区年平均气温、逐日最高、最低气温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在气候变暖趋势下,松江区高、低温日数的变化规律,并与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松江区近50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高温日数呈阶段性增加趋势,1980年左右为分界点,1980-2010年的年高温日数显著增加。低温日数总趋势是趋于减少的,倾向率为2.748d/10年;随着气候变暖,松江区平均气温与高温日数呈明显正相关,与低温日数呈明显的负相关,气候变暖对高低温日数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变暖 高温 低温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引言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川。中国科学家的观测和研究表明:中国的平均气温在过去100年上升了0.5一0.8℃,比全球同期增温略高l2]。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瞩目,然而与气候平均态相比,极端气候事件对气候变化更敏感l3]。20世纪90年代以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

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    龚家栋,李小雁

近4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四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周顺武,张勇

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李英年,王启基,赵新全,沈振西

高寒草甸牧草产量和草场载畜量模拟研究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李英年

1960~1997年新疆北部降水序列的趋势探测    姜逢清,朱诚,胡汝骥

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郭志梅,缪启龙,李雄

近40年中国暖季日气温及其异常强度变化趋势    林祥,钱维宏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    龚道溢,韩晖

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    杜军,胡军,索朗欧珠

中国北方未来干旱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黄庆旭;史培军;何春阳;李晓兵;

绍兴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娄伟平;陈先清;杨祥珠;周永忠;

气候变暖对华北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    荣艳淑;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    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

贵州极端降水随平均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张艳梅;江志红;王冀;韩艳凤;

华南地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情景分析    莫伟强;许吟隆;黎伟标;

PRECIS模式对内蒙古气候变化情景的模拟与分析    尤莉;许吟隆;荀学义;

季风边缘带特征明显的山西气候变化    张国宏;赵海英;郭慕萍;王计川;

中国近40年日平均气温的概率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差异    刘学华;王立静;吴洪宝;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胡宜昌;董文杰;何勇;

北京极端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及其预测    魏凤英;

秦巴山地亚高山冷杉(Abies fargesii)林对区域气候的响应    党海山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理的研究    王庆贵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陆佩玲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程堂仁

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和碳时空变化研究    刘卫国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    赵凤君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    于天飞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吴泽新

西北东部极端气候变化倾向和预报方法研究    赵庆云

江淮地区梅雨期气温极端事件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李如琦

北半球夏季对流层顶变动的现象及机制研究    朱保林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陈超

东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地理界线的影响研究    赵东升

中国近40年气温和降水的概率分布及年代际差异    刘学华

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变化的气候特征    周晓英

广东省近40多年来极端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分析    秦鹏

中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和模拟试验研究    蔡敏

上海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分析    陈云浩,李晓兵,史培军,何春阳

中国近50年来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王翠花,李雄,缪启龙

上海近30年来蒸发变化及其城郊差异分析    杨凯,唐敏,周丽英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动向    于兴修,杨桂山,王瑶

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郭志梅,缪启龙,李雄

上海东部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    张玉兰;贾丽;

上海中心城区河流水系百年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程江;杨凯;赵军;袁雯;吴健平;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的热环境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岳文泽;徐丽华;

中国内陆热带地区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    何云玲;张一平;杨小波;

近百余年来上海两次增暖期的特征对比及其成因    徐家良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现状与方向    任国玉;

内蒙古赤峰地区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尤莉;程玉琴;郭瑞清;李俊有;丁晓华;

江苏南京极端天气事件及其与区域气候变暖的关系研究    孙燕;张秀丽;韩桂荣;濮梅娟;

气候变暖与天津粮食生产的关系    梁平德,吴凤珍

气候变暖对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可能影响    殷红

安徽农业与气候变暖适应性的最优决策    王效瑞

气候变暖是人类引起的吗?    汤懋苍 ,张拥军

乌鲁木齐极端天气事件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的联系    杨霞;赵逸舟;李圆圆;赵克明;

寒流频袭北半球 气候变暖论遭疑 主流观点认为全球变暖趋势未变    李娜;

气候变暖是一个伪命题吗?    梁海东;罗江海;

近51年新兴县的气温变化特征    苏超群;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陇中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变革    黄建林;

北京极端天气事件的格兰杰检验    张秀丽;

北京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事件的格兰杰检验    张秀丽;郑祚芳;

赤峰市气候变暖及其利弊影响分析    李俊有;王志春;胡桂杰;杨军;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气候变暖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尤莉;王国勤;阎军;李飞;

气候变暖对陕西果业影响初探    刘映宁;李艳莉;李美荣;李健;

气候变暖情况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    牛丽玲;马焕香;武文安;张冉;郝新;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气候变暖和酸雨提高森林生产率    申宁馨

刘雅章:人人都应为气候变暖尽份责任    本报记者 李跃辉 通讯员 张恒荣

美西部树木死亡率上升,疑因气候变暖受不了    记者 任海军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对抗气候变暖的利器    石磊

气候变暖背景下 农业抗旱该如何“升级”    本报记者 冯君

1700名英国科学家联合声明支持气候变暖结论    张静

展望2020年:不只是气候变暖    理查德·沃泽尔

以开展珊瑚与气候变暖关系研究    记者 郑晓春

“冷事件”难改气候变暖大趋势    本报记者 陆振华

气候变暖趋势没有改变    本报记者 游雪晴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王应刚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增温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光环境下几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尹华军

模拟气候变暖对麦蚜避热行为及其在植物上分布影响的研究    马罡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陆佩玲

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在两种典型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中应用的研究    谢建平

昼夜不同增温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董文军

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孙雯

大国博弈下的北极治理与中国权益    康文中

气候变暖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金文岩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华北夏季旱涝与高空极端温度的统计关联    郑秋月

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扬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难以忽视的真相    许永丽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志伟

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贾建英

模拟气候变暖温度特征对麦长管蚜种群动态影响    陈瑜

武汉城市气候变化对用电用水的影响研究    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