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增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能量传播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33:33
热度:

气候增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能量传播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摘要】:近六十年来的全球气温资料显示出明显的全球气候增暖迹象。本文首先利用56年(1948-2003)的NCAR/NCEP再

【摘要】:近六十年来的全球气温资料显示出明显的全球气候增暖迹象。本文首先利用56年(1948-2003)的NCAR/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时空谱方法分析了近六十年来的气候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能量传播的长期变化。研究得出:气候增暖将导致热带大气ISO东传波能量相对增强,西传波能量相对减弱。其次,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耦合气候模式FGOALS1.0-g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模式的控制试验和CO_21%等比增加的模拟结果,分析表明,CO_2持续增加导致了气候增暖,它也是热带大气ISO东传波能量增强西传波能量减弱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二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气候增暖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气候模式模拟
【分类号】:P433
【正文快照】: 季节内振荡,是指显著周期范围在30一60天的大气低频振荡llq。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碗dden和Julian‘3,4省先发现,研究指出阴,大气季节内振荡是全球大气运动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时间变化现象。全球气候正在并且将继续变暖已逐渐成为世界上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目前普遍认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年代际气候低频变率诊断研究进展    江志红,屠其璞,施能

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赵平,陈隆勋

热带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    董敏,张兴强,何金海

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    王绍武

国外关于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    王绍武,朱锦红

2003年梅雨期安徽淮河流域强降水及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吴有训,王克强,胡文运,李敬义,杨保桂,程雪生,陈平,方四清

盘锦春季旱涝特征分析    曹士民;江和文;员影;杨文艳;迟春艳;钟莉;

近百年来山地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王宁练,张祥松

北极海冰变化同我国气温相联系的若干统计学分析    武朝德,彭公炳

祁连山海北高寒湿地气候变化及植被演替分析    李英年,赵新全,赵亮,王启基,沈振西

西藏林芝地区近350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    刘晓宏,秦大河,邵雪梅,赵良菊,陈拓,任贾文

近40a来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杨建平,丁永建,沈永平,刘时银,陈仁升

中国冰川积累与水汽来源补给分析    张忠林,何元庆,庞洪喜,卢爱刚,顾娟

甘肃河西季节冻结深度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成因分析    郭慧,李栋梁,张强,陆登荣,冯建英,倾继祖,汤懋苍,沈志宝

哈尔滨气温增暖倾向和季节循环的年代际差异    刘玉莲,吴洪宝,李栋梁,宋丽华,沈永平,张健,刘学华

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对阿留申低压系统的影响    程军;于非;蒲书箴;郭品文;

齐齐哈尔市近50a来气温突变的诊断分析    娄德君;刘智;高金辉;李治民;

嫩江中上游年最大流量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孙砳石;席剑辉;袁湘玲;

东北亚冷夏的诊断研究    陈莉;郭家林;李帅;朱锦红;

新余市气温变化的Marr小波分析    袁春;

影响稻褐飞虱种群暴发的主要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祝树德;许钟民;王学明;问才干;陈海新;

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孙照渤;李春;陈海山;

长江流域降水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沈浒英;

桐乡市最低水位与气象因子的分析    范玉芬;袁春;

基于PC-CCA方法的雷暴日数场资料序列延长    罗树如;王欢;

多堆厂址大气弥漫问题及大气排放限值的优化规划问题研究    姚仁太

自然工质热泵循环和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    王景刚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岳彩军

渭河流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高分辨率研究    周群英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衡彤

历史气候复杂性    乐群

环境演变中的数值模拟研究    过仲阳

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    杨桂芳

大气负荷效应问题研究    罗少聪

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    延军平

武都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    王勇

从环境演化角度探讨三星堆文化消失之原因    傅顺

能源消费变化及其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研究    袁顺全

中国东部南方样带地表空间属性划分及典型交错区的分析    孙龙

青藏高原冬季大气热状况对Elnino的影响以及LGM时期高原热状况的数值研究    韩余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面高度季节循环和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李雁领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杨素英

热带及北太平洋SSTA与中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吴胜安

大气降水非均匀性及其分布模式对陆面过程参数化的影响研究    李云

中国冬温夏雨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浅层海洋热异常的相关联系    周晓霞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符淙斌,王强

热带低层大气30~60天低频动能的年际变化与ENSO循环    龙振夏

近百年东亚冬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异常    徐建军,朱乾根,施能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    季国良,姚兰昌,袁福茂,杨化镒

近百年来我国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周期    屠其璞

本世纪我国气温变化的某些特征    张先恭,李小泉

西太平洋地区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同副高、台风关系的探讨    刘富明,林海

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    王绍武

CISK、蒸发-风反馈机制和热带大气30—60天振荡    赵强,刘式适

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陈隆勋,朱文琴,王文,周秀骥,李维亮

新书架    

北京地区热度日和冷度日的变化特征    谢庄;苏德斌;虞海燕;李德平;于丽萍;胡天洁;

气候增暖对广东省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    黄珍珠;李春梅;

异常东亚冬季风对赤道西太平洋纬向风异常的影响    普业;裴顺强;李崇银;陈月娟;

北极区近30年环流的变化及对中国强冷事件的影响    李峰;矫梅燕;丁一汇;金荣花;

年积温演变状态与气候分析    邱飞;绕仕吉;

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数值模拟比较研究    李崇银;贾小龙;董敏;

广东木棉、苦楝主要物候期温度指标及其农业气候意义    黄珍珠;李春梅;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农牧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陈素华,宫春宁,苏日那

青海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增暖的响应    汪青春,李林,李栋梁,秦宁生,王振宇,朱西德,时兴合

46a来我国降雪变化特征分析    孙秀忠;罗勇;张霞;

无锡极端气温事件的气候分析    阮蔚琳;钱永甫;马志强;章志芹;李琼川;

青海高原不同地区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增暖的响应分析    李红梅;马玉寿;

玉门气象灾害增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陈朝基;

黑龙港地区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基本规律    陈瑞敏;徐建芬;张国萍;

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强度、范围特征的变化    倪文琪;蒋国荣;黄应喜;何金海;俞永强;

气候增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能量传播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    黄应喜;蒋国荣;倪文琪;何金海;俞永强;

宁波市气温时空变化分析及人为因子对气候增暖影响的估算    涂小萍;

中国气候变化指数分析    陈颖;

西藏是全球变暖最典型受害地区    颜园园

气象防灾减灾助力建设“和谐陕西”    通讯员 王龙 记者 郭军

气候变暖90%以上是人为温室气体增加导致    林英

2508.3毫米:55年来降水量之最    魏盼生

隆冬,你对暴风雪有防备吗?    崔洁

深圳社区气象预警系统首次开通    记者 杨绮薇

全球变暖不可逆,影响将是破坏性的    朱立毅 夏海微

大气圈——气候系统的主角    本报记者 李丹

气象与新疆环境保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 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