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难以忽视的真相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9:44
热度:

难以忽视的真相【摘要】:今日的全球生态危机已不容忽视,而气候变暖现象更是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威胁,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种科学数据表明,正是人类活动,正是

【摘要】: 今日的全球生态危机已不容忽视,而气候变暖现象更是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威胁,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种科学数据表明,正是人类活动,正是工业革命以来由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所支配的人类活动,导致了包括气候变暖在内的一系列全球生态危机。而在西方工业文明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便是割裂人与自然关系、强调人对自然支配作用的机械论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北京三份都市报的气候变暖相关报道为对象,对媒体的生态意识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得出结论:报纸缺乏深绿色的生态意识。首先,在形式方面,报纸此类报道数量少,参与度和深度都很低。其次,报纸在内容方面也缺乏深绿色生态意识:一是关于气候变暖的事实及影响等浅层报道多,探讨变暖原因和解决途径的深层报道少;二是报道内容重国外轻国内,在建构气候变暖问题时出现偏差和失衡;三是报道气候变暖对经济的影响及带来的商机,甚至把气候变暖当成一个有利的现象,陷入效益的迷思和浅薄的无知而不自知;四是解决途径侧重于技术层面,不是从文化上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由此可见,报纸的报道充满了“经济中心论”和“技术万能论”的论调,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重技术层面,轻文化反思。这一切,都是工业文明中现代工具理性主义的体现,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基础,便是支配西方工业文明的机械论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文章接下来对支配西方工业文明的,以分裂的、机械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机械论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进行回溯反思,以达到批判目的。 本文最后一章,在追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从设置绿色议程、监督批判非绿色行为和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以及建构绿色公共舆论空间四个方面,探讨报纸传播深绿生态意识、担当绿媒体职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意识 气候变暖 机械论自然观 人类中心主义 传统文化 公共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3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9
  • 1 难以忽视的真相9-15
  • 1.1 严峻形势:全球气候正在变暖9-11
  • 1.2 变暖原因: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主导下的人类活动11-13
  • 1.3 解决之道: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改变文化价值观念13-14
  • 1.4 媒介职责:为公众建构环境问题,传播深绿生态意识14-15
  • 2 北京都市报对气候变暖问题的传播建构及反映的生态意识15-33
  • 2.1 形式上的特征15-18
  • 2.1.1 特征一:零星的身影。与大量的经济新闻相比,气候变暖相关报道数量少、篇幅小,反映了报纸重经济、轻环保甚至是“经济中心论”的思想,生态意识落后15-17
  • 2.1.2 特征二:被动的参与。气候变暖相关报道头版数量少,大部分来源于其他媒体的报道,反映报纸对此类议题重视不够,参与度低17-18
  • 2.1.3 特征三:浅薄的体裁。报道绝大部分为几百字甚至几十字的短消息,几乎没有评论性文章,反映了报纸在气候变暖报道方面的深度不够18
  • 2.2 内容上的特征18-28
  • 2.2.1 特征一:肤浅的泥淖。关于气候变暖的事实及影响等浅层报道内容多,探讨变暖原因和解决途径的深层报道少,反映报纸缺乏深绿色的生态意识18-22
  • 2.2.2 特征二:失衡的绿色。报纸在建构气候变暖问题时出现偏差,重国外轻国内,反映了其在生态意识方面的欠缺22-24
  • 2.2.3 特征三:灰色的议题。报道气候变暖对经济的影响和带来的商机,甚至把气候变暖当成一个有利的现象,陷入效益的迷思和浅薄的无知,反映了灰色的生态意识24-26
  • 2.2.4 特征四:技术至上。解决途径侧重于技术层面,不是从文化上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反映了报纸的技术万能论及浅绿色生态意识26-28
  • 2.3 文化上的反思:对西方机械论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反省28-33
  • 3 传播绿色文明33-40
  •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思想资源34-36
  • 3.2 担当绿媒体职责36-40
  • 3.2.1 设置绿色议程36-37
  • 3.2.2 监督批判非绿色行为和发展方式37-38
  • 3.2.3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38-39
  • 3.2.4 建构绿色公共舆论空间39-40
  • 参考文献40-45
  • 致谢4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态伦理学    穆志强

全球变暖、科学传播与公众参与——气候变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分析    贾鹤鹏;

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    吕涛

我国可持续发展报道得失浅析    程少华

环境新闻: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    肖遥

增加气候变化报道的“厚度”    徐琦;

日本媒体:气候变化报道的民生视角    陈锐;

关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几点思考    孙立波

国内环境报道研究    杜玉萍

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    王浩斌;王飞南;

论康德的善良意志    季学好;

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    刘宏;

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    孙显元;

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    陈祥明;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始源性探析    袁宏刚;

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    张旭

传统复兴?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体视角与功能主义批判    李远行

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    刁生虎

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    李霞

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    汪莹;

漯河市近53年气候变化特点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江清霞;惠付梅;葛战旗;董羽仑;

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    畅引婷;

《黄帝内经》与道家思想略论    腊永红;鲁西龙;王振华;

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    魏婷;

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徐雅芬;

休闲消费与媒介功能的调适——兼议后工业社会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    童兵;

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    冯玮;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    仇军;

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    王珊珊;

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    金哲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    徐婷

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胡洁

外宣翻译研究    仇贤根

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    胡文辉

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杨雪莲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    杨莉

后代人权利论批判    刘卫先

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    卢迎春

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    张美宏

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    尤永

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    林堃

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    朱世昭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杨依凡

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    高冬梅

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    李书敏

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    郑俊杰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赵广香

《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    关学锐

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    赵鑫

20世纪末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述评    黄英娜,叶平

论21世纪环境新闻的走势    李景平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八大社会特征    洪大用

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    麻国庆

新闻传播与可持续发展    裴延辉

环境新闻学的发展及其概念初探    张威

环境新闻的崛起及其特点    李瑞农

生态意识与可持续的人类生活方式    刘耳;

艾丽丝·沃克散文《我是蓝?》的生态意识    涂沙丽;袁雪芬;

叶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田原;

关于建构公民生态意识体系的研究    龙志芳;尹学朋;

二十世纪生态文明思想资源考察    夏承伯;

公民生态意识形成的内在机制探讨    柴爱仙;赵学慧;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加强建设生态文明    罗杰;

当代西方社会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徐崇温;

评当代西方社会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徐崇温;

试论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    樊小贤

陇中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变革    黄建林;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赤峰市气候变暖及其利弊影响分析    李俊有;王志春;胡桂杰;杨军;

气候变暖对陕西果业影响初探    刘映宁;李艳莉;李美荣;李健;

气候变暖情况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    牛丽玲;马焕香;武文安;张冉;郝新;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济南近60年冬季气候变化对越冬作物及设施农业的影响    张景珍;张莉;郭俊健;

气候变暖对河南粮食安全形势影响分析    王淑香;

气候变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    茅于轼;

气候变暖和酸雨提高森林生产率    申宁馨

刘雅章:人人都应为气候变暖尽份责任    本报记者 李跃辉 通讯员 张恒荣

美西部树木死亡率上升,疑因气候变暖受不了    记者 任海军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对抗气候变暖的利器    石磊

气候变暖背景下 农业抗旱该如何“升级”    本报记者 冯君

1700名英国科学家联合声明支持气候变暖结论    张静

展望2020年:不只是气候变暖    理查德·沃泽尔

以开展珊瑚与气候变暖关系研究    记者 郑晓春

“冷事件”难改气候变暖大趋势    本报记者 陆振华

气候变暖趋势没有改变    本报记者 游雪晴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生态危机根源论    陶庭马

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李小红

流变、分野与实质——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环境思想研究    文雅

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    吴笛

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    刘文良

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    王周

生态视野中的新时期文学研究    王军宁

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    隋丽

绿色政治的诉求与构设: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世界    赵闯

论卡明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覃春华

《非洲的青山》之生态学解读    白芳

难以忽视的真相    许永丽

自然聚集与心灵共振    霍小青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读    张敏

雅克·贝汉生态纪录电影研究    万修芬

《一岁小鹿》的生态批评    金燕

《老子》思想中的生态观探微    杨光军

以生态伦理学视角解读《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    李菁

生态哈代    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