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光伏屋顶形式优化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8:26
热度:

光伏屋顶形式优化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摘要】:随着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建筑物相结合,对于缓解常规能源短缺,改善建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光伏

【摘要】: 随着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建筑物相结合,对于缓解常规能源短缺,改善建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光伏建筑一体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 本文针对现有光伏建筑一体化理论模型的缺点和不足,对三种典型的光伏屋顶,即带有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封闭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不带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以及普通屋顶,提出新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光伏组件分成五层来考虑,从上到下依次为:玻璃盖板、上层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太阳电池、下层EVA、背板TPT(Tedalr复合氟塑料膜)层,分别考虑各层之间的传热以及光伏组件表面和环境之间的传热;发展了Sandia光伏组件电性能模型,考虑光伏组件的电性能;以辐射时间系数(RTS)负荷计算方法为基础,计算通过光伏屋顶的室内冷/热负荷。 本文在天津地区建立了三种光伏屋顶和普通屋顶的对比实验台,并分别考察了它们的热性能。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理论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光伏屋顶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三种光伏屋顶对光伏组件电性能的影响、光伏组件和建筑结合之后对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光伏屋顶对建筑室内冷/热负荷的影响。最后,选取我国五个建筑热工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以及温和地区)典型城市的气象数据,分析了三种光伏屋顶的性能,得出了不同气候条件下最优的光伏屋顶形式。 【关键词】:光伏屋顶 围护结构热性能 建筑冷/热负荷 数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U2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7
  • 1.1 能源、资源与环境10-11
  • 1.1.1 化石能源利用现状10-11
  • 1.1.2 太阳能利用技术11
  • 1.2 建筑节能与太阳能建筑11-18
  • 1.2.1 建筑能耗11-12
  • 1.2.2 建筑节能12-13
  • 1.2.3 太阳能建筑13-18
  • 1.3 光伏建筑一体化18-23
  • 1.3.1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形式18-19
  • 1.3.2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计划19
  • 1.3.3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研究进展19-23
  • 1.4 建筑能耗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23-25
  • 1.4.1 建筑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研究23-24
  • 1.4.2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发展24-25
  • 1.5 论文工作的提出25-27
  • 第二章 光伏屋顶理论模型的建立27-39
  • 2.1 系统建模分析27-29
  • 2.1.1 传热过程分析27-28
  • 2.1.2 模型假设28-29
  • 2.2 光伏屋顶的热平衡模型29-35
  • 2.2.1 带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29-34
  • 2.2.2 封闭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34
  • 2.2.3 不带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34-35
  • 2.2.4 普通屋顶35
  • 2.3 光伏组件的电性能模型35-36
  • 2.4 冷热负荷计算模型36-37
  • 2.4.1 围护结构传导得热量的计算36
  • 2.4.2 辐射时间系数的计算36
  • 2.4.3 冷热负荷的计算36-37
  • 2.5 模拟程序37-38
  • 2.6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光伏屋顶系统热性能的实验研究39-57
  • 3.1 实验系统简介39-41
  • 3.1.1 对比实验台39-40
  • 3.1.2 光伏模块40
  • 3.1.3 屋面保温40-41
  • 3.2 测试系统41-42
  • 3.2.1 测温点布置41-42
  • 3.2.2 测量方法42
  • 3.3 实验数据分析42-49
  • 3.3.1 带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43-46
  • 3.3.2 封闭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46-47
  • 3.3.3 不带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47-49
  • 3.4 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对比49-56
  • 3.4.1 带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50-52
  • 3.4.2 封闭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52-53
  • 3.4.3 不带通风流道的光伏屋顶53-54
  • 3.4.4 普通屋顶54-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光伏屋顶系统的性能模拟57-78
  • 4.1 光伏屋顶模型57-58
  • 4.2 光伏屋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8-67
  • 4.2.1 对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59-64
  • 4.2.2 对建筑室内冷热负荷的影响64-67
  • 4.3 光伏屋顶对屋顶结构热性能的影响67-70
  • 4.3.1 屋顶的隔热性能67-69
  • 4.3.2 屋顶的保温性能69-70
  • 4.4 不同气候条件对光伏屋顶系统性能的影响70-77
  • 4.4.1 对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72-74
  • 4.4.2 对建筑负荷的影响74-77
  • 4.5 本章小结77-7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5.1 结论78
  • 5.2 展望78-80
  • 符号说明80-83
  • 参考文献83-90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90-91
  • 附录91-94
  • 致谢9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    朱颖心;谷立静;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研究及发展    李现辉;郝斌;任远;

用于混凝土屋面防水层保护、保温隔热、发电的光伏组件初探    刘先平;吕忠明;于福涛;崔克;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建筑行业环境影响研究    谷立静

以广州为例的湿热地区非封闭遮阳散热表皮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研究    任婷

武汉地区BIPV气候适应性策略研究    赵森辉

武汉地区小高层住宅东西向太阳能辐射能量利用与研究    徐瑞

基于“整体”的BIM-BIPV研究    阳素梅

太阳电池组件自然通风冷却和电热联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翁政军

经济评价在绿色建筑技术方案比选中的应用研究    王若愚

2004年世界能源发展总态势    顾钢,马驰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理念介绍    周正楠,薛志峰,江亿

空调负荷计算的横向分解反应系数法    张春路,丁国良,陈芝久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简介    郎四维,林海燕,付祥钊,涂逢祥

日本的建筑节能概念与政策    陈超,渡边俊行,谢光亚,于航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对建筑节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何伟 ,季杰

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 第一讲 建筑模拟技术与DeST发展简介    燕达 ,谢晓娜 ,宋芳婷 ,江亿

试论建筑节能的新观念    龙惟定

上海市生态办公示范楼节能设计及能耗模拟分析    卜震,陆善后,朱伟峰

BIPV对建筑墙体得热影响的研究    杨洪兴,季杰

我国建筑节能探讨及实施    赵升琼;

合肥地区住宅空调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魏彩欣;刁永发;

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探析    王素雅;

气流上升式太阳能密集烤房烘烤烟叶的研究    陆新莉;徐增汉;吴邦元;王国忠;龚文俊;郭兴志;张西仲;

光伏并网发电与建筑相结合技术的发展概况    原慧军;王效华;张兴磊;

并网型家用PV系统抗雪灾能力的调查    赵春江;刘永生;杨金焕;

乡村绿色住宅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吴庆驰;郑涛;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设计及可行性研究    于洪艳;齐志勇;

实施科技和管理创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王学森;张利强;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    李仕国;王烨;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    张萍;郭伟;

国内旅游饭店节能减排潜力估算及评价    胡传东;

某五星级酒店空调系统热回收节能分析    卢晗;曲晓宁;楚广明;

丘陵山区太阳能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海军;祝诗平;

厦门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裴秀英;章少剑;陈立敏;张晓东;陈剑仙;

实施科技和管理创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王学森;张利强;

中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韩可琦;王玉浚;

我国能源及新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朱国才;

天然气驱动小型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效益分析    孔祥强;杨前明;李瑛;王如竹;

住宅建筑地下室顶板对采暖能耗的影响研究    常静;张兆清;李永安;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与质量评价研究    尹秀琴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丰艳萍

玻璃幕墙安全性能评估及其面板失效检测技术    刘小根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运行管理研究    朱根民

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研究    姜波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甘蔗压榨汁制氢系统的工程控制对策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    焦安英

铝基材料快速水解制氢的研究    陈星宇

基于EETP指标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经济性研究    于靖华

保温砌模钢筋混凝土网格框架节能结构体系性能研究    赵晓艳

沼气发电机冷却水预热沼气进料池系统的研究    康锡龙

LOFT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俞亚明

空调系统经济节能性分析    王海霞

大型热电厂间接连接供暖系统对新型墙体节能建筑供暖能耗分析    赵博

基于TRNSYS的空调系统自动控制仿真器的开发    迟光亮

基于成本预测和环境价值的SWHP经济评价    宋雅楠

基于火墙式火炕农村采暖系统的研究    朱俊亮

居住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系统研究    于洪爽

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建模与设计    陈丽

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研究    吴庆驰

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    张传开

光伏并网发电与建筑相结合技术的发展概况    原慧军;王效华;张兴磊;

审时度势——赵玉文演讲“中国光伏产业现状、趋势和思考”    

我国平板玻璃需求预测优选方法的探讨    高智;

非晶硅玻璃薄膜电池应用及热稳定性能和抗压性能测试    邱速希;

对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的探究    寿莎;黄仕华;

The energy-intensity of China's export trade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胡秀莲;

建筑外墙传热系数对能耗的影响    兰勇;万朝均;

控制建设规模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江亿;

国内多晶硅工业现状及相关发展政策建议    陈学森;

    国家建材科教委陶瓷专委会主任 史哲民 副主任 杨洪儒

    龙恩深 付祥钊

微网实验系统研究    杨占刚

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钱杰

光伏建筑的性能优化及其与城市微气候的相互影响    田玮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    孔凡文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及孤岛检测新技术的研究    张超

复合墙体热工特性与能耗分析    王海燕

上海高层住宅建筑节能控制方法与技术策略研究    夏博

上海高层住宅外界面太阳能系统整合设计研究    史洁

我国城镇住宅空调生命周期能耗与资源消耗研究    李兆坚

基于空调排风与墙体能量交换的建筑节能    冯劲梅

采暖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曲南

中国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终点破坏类型模型框架建立及案例应用    赵辉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研究    郭晓洁

鲁北地区乡村住宅的节能研究    刘辉

BIM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赵昂

建筑中综合应用太阳能系列研究    李齐颖

剧场通风方式的数值模拟及比较    钟大亮

深圳市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集成设计的研究    刘鹏

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初探    宣晓东

有色金属工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    金艳

我国典型城市全生命周期建筑焓能及CO_2排放研究    林波荣;彭渤;

基于施工图的建筑建造阶段碳计算方法初探    张文超;肖益民;韩青苗;

什么是真正的建筑节能?    江亿;燕达;

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性引导探究    张琴;夏正兵;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综述    周骏贵;胡启龙;吕佩娟;程秀才;

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陈力莅;丁太威;耿化民;

我国典型岩棉板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马丽萍;蒋荃;赵春芝;

太阳电池组件制造和服役过程残余应力研究    孙国辉

北方供暖“零煤耗”农宅实现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    杨铭

浙江省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评价研究    燕艳

基于LCA的高速公路能耗与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潘美萍

基于LCA的低碳建筑评价研究    蔡筱霜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竖向围护结构全寿命周期能耗研究    徐馨莲

住宅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王霞

基于BIM的太阳能建筑设计初探    石莹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    赵喆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陈力莅

多孔金属表皮在湿热地区建筑中的适应性设计研究    李飞

基于TC与ABC集成的船舶敏捷制造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模型研究    张元元

风冷热泵空调器除霜控制的研究    陈汝东,许东晟

国家大剧院观众厅空调系统和气流组织方式的设计和分析    孙敏生,王威,万水娥

上海的建筑节能与空调冷热源    龙惟定

低温环境下热泵技术问题探讨    汪厚泰

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工具包DeST    陈锋,邓宇春,薛志峰,吴如宏

安徽传统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模拟    宋凌,林波荣,朱颖心

100kW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    李戬洪,马伟斌,江晴,黄志诚,夏文慧

BIPV对建筑墙体得热影响的研究    杨洪兴,季杰

几种集热-贮热墙式太阳房的动态模拟及热性能比较    叶宏,葛新石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及供热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何梓年,朱宁,刘芳,郭淑玲

“亮屋工程”落户上海——上海德国学校光伏屋顶项目盛大开幕    

山东威海275千瓦光伏屋顶项目建成并通过鉴定    

北京尝试光伏屋顶发电    

杜邦支持香港薄膜光伏屋顶项目    

20kW光伏屋顶并网发电系统    徐伟新 ,苏建徽 ,王斯成 ,汪海宁 ,邹昭平 ,黄焱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势分析    王爽;刘旭帅;

光伏屋顶的发展现状    褚玉芳;

光伏屋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褚玉芳;

屋顶光伏与建筑负荷之间的相互影响    任建波;李忠伟;王一平;朱丽;黄群武;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龙文志;

当前建筑中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分析    梅留杰;何立权;

当前国内外建筑中太阳能能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张科萌;王振江;

太阳能光伏瓦片的研制    薛钰芝;刘海良;林纪宁;齐鹏远;

对推进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化的十条建议    李圣英;

国内外太阳能空间结构的应用与技术探讨    罗尧治;饶力;

太阳能建筑的整合设计    赵群;李桂文;

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    韩国霞;

威海:275千瓦光伏屋顶项目落成    张剑

中电电气打造全球最大光伏屋顶工程    苏勇

中兴能源拟20亿在莞推光伏屋顶发电    肖隆福

北京尝试光伏屋顶发电    罗林

江苏无锡大力实施光伏屋顶发电工程    戚善成

天津滨海新区推出“10万光伏屋顶”计划    冯晓伟

天威英利跨入国际光伏行业一级方阵    李伟

我省首个国家补贴光伏屋顶项目启用    通讯员 赵永强 杨建军 记者 吴艳荣

上海完成“十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方案    金兆元

“天威英利太阳”照亮世界杯赛场    记者 石磊、郭东

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罗成龙

光伏屋顶形式优化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任建波

100kWp光伏电站的建设与研究    聂颖

ZE公司光伏电站项目团队管理研究    王成才

光伏建筑一体化形式的比较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项瑜

建筑师视野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研究    魏伟

“技”与“艺”的统一    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