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华南地区暖季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特征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8:17
热度:

华南地区暖季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特征分析【摘要】:华南地区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深受季风活动影响,是我国汛期时间最长、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对流活动十分频繁。本文利用2005~2010年

【摘要】:华南地区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深受季风活动影响,是我国汛期时间最长、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对流活动十分频繁。本文利用2005~2010年风云二号地球静止卫星逐时红外亮温(TBB)资料对我国华南地区暖季(3-9月)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分布和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NCEP 1°×1°再分析资料,采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讨论MCS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研究发现: (1)华南地区MCS时空分布表现为:两广沿海地区和海南岛是两个主要MCS活跃区,随着纬度增加、深入内陆,MCS越少发生,24°N以北,MCS出现频率基本低于4%;MCS活动分布具有明显的月际变化特征,3-6月对流活跃区向北推进并逐渐增强,对流活动于6月份全面爆发,7月之后减弱南缩;华南地区MCS日变化曲线呈现双峰分布,MCS全天初生、成熟和消亡的最高峰在下午至夜晚之间,另凌晨有一个MCS发生、成熟、消亡的次高峰;海南岛上对流活动比雷州半岛上的对流活动旺盛,大约在傍晚前后(16~19时)达到极盛。 (2)MCS平均生命史为4.6小时,持续时间为3-7小时的MCS占总数的91.1%,平均移速较慢为25.6km/h;以向东移动为主,向西和向南次之。 (3)华南地区MCS发生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流层高层,MCS被南亚高压东部的反气旋控制,云团北侧存在西风急流,MCS上空有较强的反气旋性辐散;MCS形成于南支西风气流的低槽上,处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云团内部出现局部中性层结,不稳定层结可达到650hPa;对流层中低层一致西南风,斜压性小;低层则有西南急流将水汽输送至华南,急流左侧(对应MCS发生处)形成低涡,有强气旋性辐合,水汽在此大量堆积。 (4)2008年MCS时空分布与2005~2010年平均时空分布相似,但两广沿海的对流活动异常活跃;对流云团基本属性与多年平均变化不大;2008年高空急流较多年平均偏强,强风速中心西伸较明显,经向环流更强,副高偏北、偏东,垂直运动异常旺盛,MCS出现处的低涡比常年清晰、深厚,水汽辐合更强。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 云团追踪 时空分布 活动特征 大尺度环境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458.12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引言9-14
  • 1.1 选题依据9
  • 1.2 研究进展9-12
  • 1.2.1 中尺度对流系统定义9-10
  • 1.2.2 中尺度对流系统普查研究进展10-11
  • 1.2.3 华南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回顾11-12
  • 1.3 本文的创新点12-13
  • 1.4 论文章节安排13-14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14-23
  • 2.1 云团追踪算法14-20
  • 2.1.1 云团追踪方法的演变14-15
  • 2.1.2 本文采用的云团追踪算法15-20
  • 2.2 普查标准20
  • 2.3 MCS动态合成方法20-21
  • 2.4 资料介绍21-23
  • 第三章 华南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统计特征23-44
  • 3.1 华南地区MCS基本属性特征23-24
  • 3.2 华南地区MCS时空分布情况24-30
  • 3.2.1 MCS总体分布24-26
  • 3.2.2 MCS月际分布26-28
  • 3.2.3 MCS日变化特征28-30
  • 3.3 华南地区MCS移动特征30-32
  • 3.4 华南地区MCS平均大气状态廓线32-34
  • 3.5 华南地区MCS大尺度环境场特征34-44
  • 3.5.1 200hpa流场和高空急流35-36
  • 3.5.2 500hpa形势场36
  • 3.5.3 散度场和涡度场分析36-38
  • 3.5.4 低空环流和水汽输送38-39
  • 3.5.5 垂直运动分析39-40
  • 3.5.6 不稳定条件40-44
  • 3.5.6.1 假相当位温θ_(se)40-41
  • 3.5.6.2 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对流抑制能量CN41-44
  • 第四章 2008年华南地区MCS活动统计特征44-62
  • 4.1 2008年华南地区MCS时空分布44-50
  • 4.1.1 总体分布44-45
  • 4.1.2 月际分布45-48
  • 4.1.3 日变化48-50
  • 4.2 2008年MCS基本属性特征50-51
  • 4.3 2008年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特征51-52
  • 4.4 2008年平均大气状态廓线52
  • 4.5 2008年大尺度环境场特征52-60
  • 4.5.1 500hPa环流形势54-55
  • 4.5.2 高低空环流55-56
  • 4.5.3 散度场和涡度场分析56-57
  • 4.5.4 水汽输送57-58
  • 4.5.5 垂直运动分析58-59
  • 4.5.6 不稳定条件59-60
  • 4.6 与2005~2010年六年平均对比60-62
  •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62-64
  •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62-63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云系特征及环境条件    郑永光;陈炯;费增坪;王洪庆;张焱;

用NCEP资料分析华北暖季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    郑永光;张春喜;陈炯;陈明轩;王迎春;

我国西南-华南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研究    李玉兰,王婧嫆,郑新江,过文娟,黄文根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Ⅰ.引发暴雨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孙建华,赵思雄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Ⅱ.物理过程、环境场以及地形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作用    孙建华,赵思雄

一类华南锋前暖区暴雨β中尺度系统环境特征的分析研究    夏茹娣;赵思雄;孙建华;

适用于热带气旋分析的动态合成方法    刘燕;程正泉;

“98.5”华南前汛期暴雨的非静力数值模拟和中尺度系统分析    文莉娟,程麟生,隆霄

北京及周边地区5~8月红外云图亮温的统计学特征及其天气学意义    郑永光;陈炯;陈明轩;王迎春;丁青兰;

中国及周边地区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分布及其日变化特征    郑永光;陈炯;朱佩君;

华南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分析与诊断研究    张晓美

2007年7月3日苏皖龙卷风成因初步分析    胡玉玲;康健鹏;谢义明;汪婵娟;孙忠德;

一次沈阳区域暴雨天气分析    路爽;廖国进;侯亚红;

西伯利亚高压异常与海温异常的关系    侯亚红;李刚;路爽;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风的差异及其订正的初步研究    张志富;任芝花;范邵华;

广东省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董国业;伍淑瑜;李耀安;

桂林2010年6月两场暴雨成因分析    李向红;廖幕科;

安顺市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分析评估    王兴菊;杨忠明;陈贞红;

利用NCEP资料分析一次雷暴大风过程    郑坤;

2010年安徽沿江地区一次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吴丹娃;严小静;

广西冬季一次罕见大范围连续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覃丽;黄海洪;温水荣;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记录的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    刘冬雁

对一次大别山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水分循环过程和非绝热加热过程的分析研究    汪小康

南海北部陆坡区沉积矿物学记录及其构造和古环境意义    黄杰

南黄海DLC70-3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记录与环境响应    梅西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丛春华

东北冷涡结构特征及其强降水形成机理研究    钟水新

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    廖荣伟

梅雨锋低涡暴雨位涡动力学研究    潘维玉

东亚夏季风雨带进退与西太副高活动、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江苏气候若干问题    俞亚勋

AO/NAO与ENSO的联系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左金清

青海高原近50a来雪灾特征研究    郭晓宁

热带扰动引发的华南特大暴雨个例分析    徐珺

弱天气尺度背景下的雷暴增强和新生的机理研究    陈双

WRF模式对2008年1月我国南方冻雨极端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洋

华北空中水资源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尺度海—陆温度变化的关系    张书萍

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的研究    毕凯

热带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在东亚副热带季风中的作用    靳莉君

中国东部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和中尺度对流涡旋的特征    王微

LAPS系统对多种探测资料的融合及在GRAPES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刘春文

影响东亚夏季风的春季海陆热力关键区的年代际变化    郑旭程

用NCEP资料分析华北暖季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    郑永光;张春喜;陈炯;陈明轩;王迎春;

1998年长江洪水大暴雨的卫星云图分析    王立琨,陶祖钰,杨阳,王旭,马禹

1993~1996黄海及其周边地区M_αCS的普查分析    郑永光,朱佩君,陈敏,白洁,王立琨,李亚萍,魏雪,陶祖钰

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云系特征及环境条件    郑永光;陈炯;费增坪;王洪庆;张焱;

用NCEP资料分析华北暖季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    郑永光;张春喜;陈炯;陈明轩;王迎春;

梅雨锋的天气尺度研究综述及其天气学定义    郑永光;陈炯;葛国庆;黄艳芳;张春喜;

数字地图符号的形状描述与识别    黄文骞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

中国降雹的气候特征    刘全根,汤懋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气候影响    龚道溢,何学兆

用改良的面积重叠法自动跟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试验研究    方兆宝,林珲,吴立新,江吉喜,黄签

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拟研究    陈敏,郑永光,王洪庆,陶祖钰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微波辐射和闪电特征分析    曹治强,刘辉志,李万彪,童科,牛晓蕾

气象学报第63卷2005年总目次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方向研究    苏君毅;邱洁;过仲阳;戴晓燕;

华北一次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地闪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刘冬霞;郄秀书;冯桂力;吴书君;

北京2006年夏季接连两场暴雨的观测对比分析    赵玮;王建捷;

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个例分析及其比较(英文)    朱国富,陈受钧

2001年夏季海口美兰机场清晨一次雷雨天气的分析    王锡东,陈涛锋

华北地区一次黄河气旋发生发展时所引起的暴雨诊断分析    梁丰;陶诗言;张小玲;

基于雷达回波拼图资料的风暴和中尺度对流系统识别、跟踪及预报技术    杨吉;刘黎平;

海洋上一次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及其闪电特征研究    吕凡超;祝宝友;

一次华南静止锋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触发暴雨过程分析    李亚琴;

南海北部季风试验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冰相过程对云和降水过程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付丹红;郭学良;

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诊断研究    何斌;徐瑞国;潘士雄;范玉芬;

夏季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初生阶段特征    单寅;林珲;付慰慈;江吉喜;黄签;

1998年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王建捷;李泽椿;

面向空间数据挖掘的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及演变规律研究—以1998年夏季为例    方兆宝;林珲;吴立新;江吉喜;黄签;过仲阳;

一次汛雨过程中的两个MCS的不同机理    张科翔;

中尺度对流系统探测资料综合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江玉华;阳作明;冉荣生;

MCS的观测研究与MCV的个例模拟研究    束宇

陕西关中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慕建利

东北冷涡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张立祥

局地暴雨中的自组织过程    李春虎

季风涡旋对台风生成和路径突变的影响研究    梁佳

通过VPR订正技术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计能力    戚友存

基于多特征抽象化描述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研究    林墨

中国东部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和中尺度对流涡旋的特征    王微

华南地区暖季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特征分析    李佳颖

东北冷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及其垂直运动的诊断分析    王培

江淮地区一次暴雨过程中两个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王淞秋

黑龙江省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天气尺度特征分析    徐玥

一次南方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演变机制研究    高松

中尺度对流系统对2008年台风“风神”路径影响的研究    毕明玉

梅雨锋上两类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许长义

台风环流内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2010年超强台风“鲇鱼”突变过程的研究    邵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