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温肾暖宫方防治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及对卵巢动脉RI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5:54
热度:

温肾暖宫方防治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及对卵巢动脉RI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温肾暖宫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温肾暖宫方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

【摘要】:目的: 观察温肾暖宫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温肾暖宫方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患者激素水平、卵巢动脉阻力指数影响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的深入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20例和西药治疗组20例。另选择20例月经规则、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期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入组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根据已拟定的脾肾阳虚型的主要临床症候进行评分。中药治疗组给予温肾暖宫方,西药治疗组给予黄体酮胶囊(益玛欣),口服,连服三个月经周期。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月经周期第19~21天FSH、LH、PRL激素水平及阴超下观测卵巢动脉阻力指数,进行综合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评分,并于停药后半年记录两组妊娠率。完整记录原始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为95%、65%,西药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是90%、65%,西药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主要单项中医症候治疗前后积分,中药组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RL均明显降低,中药组下降更为明显,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动脉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药组下降更为明显,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7.停药后半年,两组的妊娠率比较,中药组为70%,西药组为25%,西药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表明,温肾暖宫方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复发性流产的干预是有效的,具有明显调节生殖内分泌的作用,此方具有温肾助阳、健脾益气之功,其立法方药切中了本病的病机根本和病理关键。该方治疗适应范围广,对脾肾阳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及复发性流产均有良好的疗效。此方药通过温肾助阳,健脾益气改善了中医症状,降低了泌乳素,增加了卵巢血供,从整体上调节了内分泌紊乱。 【关键词】:黄体功能不全 复发性流产 脾肾阳虚 温肾暖宫方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71.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缩略词表9-10
  • 前言10-12
  • 一 立题依据12-15
  • 二 临床研究15-25
  • 1 临床资料15-17
  • 1.1 病例来源15
  • 1.2 一般情况15
  • 1.3 诊断标准15-16
  • 1.4 纳入标准16
  • 1.5 排除标准16-17
  • 1.6 剔除标准17
  • 1.7 中医症候计分标准17
  • 2 研究方法17-20
  • 2.1 分组方法17
  • 2.2 观察指标17-18
  • 2.3 治疗方法18-19
  • 2.4 疗效评定19-20
  • 2.5 统计学处理20
  • 3 研究结果20-25
  • 3.1 临床疗效结果20-23
  • 3.2 检测指标结果23-25
  • 三 讨论25-33
  • 1 影响黄体发育的因素25-26
  • 1.1 黄体期 LH 分泌不足25
  • 1.2 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25
  • 1.3 卵巢血供的不足25-26
  • 2 黄体功能不全从脾肾论治26-27
  • 3 药物分析27-30
  • 3.1 药物组成27
  • 3.2 立方依据27
  • 3.3 温肾暖宫方方解27
  • 3.4 温肾暖宫方相关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27-30
  • 4 温肾暖宫方疗效评析及作用机理探讨30-33
  • 4.1 疗效分析30
  • 4.2 临床结果分析30-33
  • 四 结语33-34
  • 1 结论33
  • 2 问题与展望33-34
  • 参考文献34-36
  • 综述36-52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2-53
  • 致谢53-54
  • 附录54-6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浅谈习惯性流产的辨证治疗    魏刚;

柴松岩教授验方治滑胎    高书云;刘惠芬;

染色体平衡易位与自然流产2例    高海生;封纪珍;狄素兰;杜义敏;

庞玉琴教授治疗滑胎验案3则    李焱;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早期流产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    施晓波;张晶;符书馨;

HCG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    丁梅;王玉双;费亚军;

彩色多普勒对健康生育期女性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曹晓焱;赵英华;

针药并施治疗习惯性流产验案    王小龙;熊健宪;

覆盆子的研究进展    苗菊茹,谢一辉,刘红宁

菟丝子药理研究进展(综述)    叶敏,阎玉凝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与EBV及HPV感染的关系    阿比班·阿克拉;米克热依·玉山江;玛依努尔·尼牙孜;阿布力孜·阿布杜拉;阿比达·阿布都卡德尔;

补肾安胎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李伟莉,李大剑,陆耘,周军,刘春丽

自然流产的中医研究现状    王征;杨波;李伟莉;

固肾安胎汤治疗习惯性流产86例    徐嵘;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流产研究进展    张涛;李伟莉;陈丽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不孕症56例    关朝菊;

复方茵陈合剂对ABO母儿血型不合抗体效价影响的临床研究    王渝;邵沛;陈妙;

徐氏安胎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徐云霞;李伟莉;徐经凤;

莪术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90例疗效观察    朱春花;

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王慧芝;常虹;

玉屏风滴丸联合麦当乳通颗粒治疗产后气虚血弱型缺乳症疗效观察    李邹金;熊俊峰;刘俐云;冷秋文;鲍文娟;唐清萍;

HPV及TCT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研究    吴栋才;戴英;陶久红;闻新慧;

宫颈癌组织中CTHRC1表达及临床意义    周琦;张蔚;钟亚娟;郭婉茹;李兰玉;张文婷;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并发子宫穿孔1例    鲁爱枝;金红梅;

中医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影响的综述    黄燕春;刘振寰;

妇科血证之岭南用药特点    罗颂平;许丽绵;

马春芬教授用消肌灵治疗子宫肌瘤30例    王伟伟;闫梅;马春芬;

振腹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及血清PGF2α的影响    彭亮;李江山;李铁浪;刘小卫;王德军;李武;

“育阴灵冲剂”对习惯性流产大鼠外周血CD4、CD8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韩延华;张静;

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度评价模型初步研究    景小凡;乔蓉;刘兴会;康德英;李鸣;黄承钰;

寿胎丸加味方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秦明春

寿胎丸影响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妊娠结局的分子机制研究    何冬梅

Cofilin-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许艳丽

补肾宁对肾阳虚排卵障碍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及生殖机能调控的实验研究    时思毛

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    宗惠

雷公藤多苷致大鼠卵巢功能低下模型的病理机制与中医证候属性研究    付雨

兔VX2鼻咽癌颅底侵犯模型建立及其放射治疗疗效的CT、MR评价    金观桥

性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术后HRT安全性循证医学分析    吴飞

得气、心理因素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熊瑾

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研究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法帝

水通道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羊水量调节的研究    佘广彤

粘蛋白MUC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张志萍

TLR3、TLR4及TNF-α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的关系    刘灵

TGF-β1、MMP1、TIMP1在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壁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张丽丽

脂连素、内皮素-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程海玲

HLA-G基因上游调控区SNP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琚娟

孕妇心脏储备功能在不同孕期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分析    杜德奇

血清HE4联合CA125、CA19-9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王锋

寿胎丸对RSA模型小鼠母胎界面SOCS蛋白和SCOSmRNA表达的影响    周薇

补肾活血汤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肾虚血瘀型)的疗效观察    耿秋丽

覆盆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李孝苗,何家庆

IGF-Ⅰ及其受体、IGF结合蛋白-2和LH受体mRNA在卵泡中的表达    罗文祥,祝诚,吴燕婉

习惯性流产的免疫学    关铮

腺嘌呤诱发“肾阳虚”动物模型的研制    郑平东,朱燕俐,丁名城,马正立,施玉华,汪丽亚,宫斌,方军,莫启忠

四种中草药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防治效用的研究    杨涛,梁康,张昌颖

党参的研究现状及开发    彭锐;秦松云;瞿显友;刘毅;李泉森;

催乳素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张耀;郭定宗;

山药对免疫机能低下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郑素玲;

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164例分析    张旭宾;杜彦;林秀峰;叶云;杜静;吴日然;

metabolites of Icariin in Urine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诊治    林其德;

    梅英

淮山药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洪志华

TH_1/TH_2型细胞因子在月经周期内膜及早孕蜕膜中的表达及分析    逯彩虹,田秀珠,周艾琳

复发性流产的诊治    陈子江,孙梅

补肾论治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探析    蔡宝宏;

男性因素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    侯开波;闫素文;

三门峡地区216例复发性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    刘红丽;张永红;李全换;

复发性流产免疫治疗后自身抗体的检测    刘双林,刘树平,王浦林,侯建华,李桂荣,王晶晶

寿胎丸治疗免疫因素所致复发性流产68例的临床观察    丘春东;孔晓玲;

复发性流产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研究    朱劲松,高英敏

复发性流产患者滋养细胞及蜕膜凋亡因子Fas、FasL表达的研究    朱劲松,高英敏,王海琳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病理及诊治    汪希鹏;林其德;

延边地区29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染色体分析    朱哲洙;刘兰花;

游离睾酮指数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探讨    李丽玮;董丽霞;殷秀荣;韩研;闫娅妮;

复发性流产流行病学    牛建民;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诊治    林其德;

补肾活血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自然流产影响的临床观察    刘娟;梁瑞宁;范培;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筛查    赵爱民;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病理和诊治    汪希鹏;林其德;

免疫相关的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及诊治    林其德;

免疫因素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与治疗    王香桂;

中国人群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中遗传性血凝因素研究    汪希鹏;林其德;马政文;洪艳;赵爱民;

宝宝相册里的秘密    本报记者 谭嘉

上海发现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    胡德荣 仇逸

发现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    胡德荣 仇逸

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被发现    记者 胡德荣

集中医妇科各流派之大成    岳阳医院院办

人类免疫系统研究进入新境界    阮美勤

取丈夫免疫细胞 治妻子习惯流产    江波

反复流产警惕抗磷脂综合征    湘雅二医院教授 朱伏凡 王运菊

TLR4启动子遗传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复发性流产易感性    张碧云

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蛋白质组影响的初步研究    谭展望

绒毛滋养细胞HLA-C抗原及其配体KIR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联性研究    徐金娥

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庞丽红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分析及其与趋化因子CXCL12、CCL2、RANTES表达异常的研究    张钰

早期自然流产发病原因的初步探讨    刘欣燕

IVF周期中最佳获卵数及双阴性T细胞在URSA中的作用研究    季静娟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研究    李桑琳

反复自然流产的古今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秦文敏

Y染色体异常对男性生育的影响    王瑞雪

复发性流产妇女体质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琳

双酚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1:2病例—对照研究    刘银梅

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因素的研究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慧敏

梁学林教授运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免疫性复发性流产    赵妍妍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早期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回顾性分析    熊静

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的T淋巴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赵颜

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系统综述和方法学研究    罗辉

雌激素受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胡晶晶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    李晓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    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