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4:19
热度:

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摘要】:本文依据两种不同的观测数据:原始观测数据(HadSST3)和重构的观测数据(HadISST1),以及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

【摘要】:本文依据两种不同的观测数据:原始观测数据(HadSST3)和重构的观测数据(HadISST1),以及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 the fifth phase of the Coupled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中的八个模式数据,并与青岛和上海气象台观测的气温数据相比较,研究了中国近海海表温度(SST)过去百年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上世纪后20年SST年代际变化成因,预估了未来SST变化趋势。得到如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 依据HadSST3数据,过去100多年(1900-2006)中国近海SST的变化趋势为0.8oC,在东海要比南海高达1oC,整个中国近海SST长期变化的趋势最大出现在福建省沿岸,台湾海峡以西海域冬季可达1.8oC。冬季SST的增暖趋势比夏季高。尽管依据HadSST1数据得到的SST变化趋势也具备冬季大于夏季的特点,但与上海、青岛气象台观测气温的变化趋势对比,证明HadSST1数据在重构的过程中出现误差。依据两种数据中国近海SST都出现1999年后增温停滞现象。 尽管八个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中,中国近海在1900-2006年都有SST增暖的现象,但主要表现为上世纪后20年增暖明显,增暖大约在0.4oC/20年左右。东中国海(尤其是东海黑潮区),SST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海洋平流热输送的增加,这与太平洋年代际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南海南部,在SST上升的同时,大气调整导致的感热与潜热释放减少是SST增暖的主要原因;在南海北部,SST持续上升是海面长波辐射减少,大气调整导致潜热释放减少和黑潮加强导致的热输送加强这3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RCP4.5的排放情景下,整个中国近海SST从2006年到2055年增长1oC左右。SST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对应的大气调整导致大气潜热释放的减少。 以上对比分析证明了中国近海SST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洋动力过程带来的热平流效应,而作为对温室气体强迫响应的SST长期持续增温主要是由于大气调整导致的海面热通量的变化。 【关键词】:海表面温度 海洋平流热输运 海面热通量 中国近海 长期变化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731.11;P7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9
  • 1.1 序言11-12
  • 1.2 中国近海海温的气候特征12-13
  • 1.3 中国近海 SST 增暖特征及机制研究的回顾13-17
  • 1.4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内容安排17-19
  • 2 资料与方法介绍19-25
  • 2.1 资料介绍19-22
  • 2.1.1 观测资料介绍19
  • 2.1.2 模式资料介绍19-22
  • 2.2 资料处理方法22-24
  • 2.2.1 线性趋势及检验22
  • 2.2.2 确定 SST 长期变化机制的方法22-24
  • 本章附表24-25
  • 3 20 世纪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长期变化25-33
  • 3.1 HadSST3 数据资料在全球和近海的观测密度25-26
  • 3.2 重构的 HadISST1 数据与原始观测的 HadSST3 数据的比较26-28
  • 3.3 本章小结28-29
  • 本章附图29-33
  • 4 20 世纪后 20 年中国近海海表温度持续增温的成因33-50
  • 4.1 中国近海 SST 长期增暖的基本特征33-34
  • 4.2 20 世纪后 20 年各海区 SST 增暖的成因34-39
  • 4.2.1 20 世纪后 20 年东海 SST 增暖的成因37-38
  • 4.2.2 20 世纪后 20 年南海北部 SST 增暖的成因38-39
  • 4.2.3 20 世纪后 20 年南海南部 SST 增暖的成因39
  • 4.3 本章小结39-41
  • 本章附图41-50
  • 5 未来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及成因50-62
  • 5.1 未来 SST 长期增暖的基本特征50
  • 5.2 未来 50 年各海区 SST 增暖的成因50-53
  • 5.2.1 未来 50 年东海 SST 增暖的成因51-52
  • 5.2.2 未来 50 年南海北部 SST 增暖的成因52
  • 5.2.3 未来 50 年南海南部 SST 增暖的成因52-53
  • 5.3 本章小结53-55
  • 本章附图55-62
  • 6 总结与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9
  • 致谢69-70
  • 个人简历70
  • 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IPCC WGI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要点    沈永平;

我国近海和邻近海的海洋环境对最近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蔡榕硕;陈际龙;黄荣辉;

近30年渤海水文和气象状况的长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方国洪,王凯,郭丰义,魏泽勋,范文静,张冬生,毕家胜

基于历史和卫星资料的中国近海海表面温度长期变化趋势的综合分析    孟庆佳;施建伟;刘娜;王凡;

1990~1999渤海SSTa年际变化的特征    吴德星,李强,林霄沛,鲍献文

青岛近百年气温变化特征    陈志梅,刘秦玉,沈小野,李洁

近百年中国近海海温变化    张秀芝;裘越芳;吴迅英;

近134年上海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    周伟东;朱洁华;梁萍;

东海沿岸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郭伟其,沙伟,沈红梅,韦应新

南海表层水温场的时空特征与长期变化趋势    蔡榕硕;张启龙;齐庆华;

南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探讨    刘红梅;申唐;

江苏沿海主要海洋灾害分析与减灾对策    赵红艳;陈晔;

全球变暖背景下江淮地区气候变化趋势预估    蒋晓武;孙卫国;张庆奎;邹士奖;

甘肃天水地区45a来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郭慧;黄涛;邓茂芝;沈永平;孙兰东;黄进;林纾;陶健红;把多辉;王小燕;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及其演化趋势    王国亚;沈永平;王宁练;吴青柏;

基于GIS的中国西南地区覆冰气象条件评估    赵晓萌;李栋梁;

海流要素辅助航行决策的区划技术研究    许兆新;吴传利;王晓玢;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特征    吕晓娜;方之芳;

深海环境对信号采集的影响研究    周知进,刘爱军

船用制冰装置的海水冷凝器及辅助部件    马捷,潘公瑾,何方正

2008年初中国南方地区雪灾成因分析    郑沛楠;宋翔洲;陈学恩;

海洋战场环境融合显示技术的研究    朱颖;陆毅;俞立军;李汉荣;牛红光;

卫星遥感与海洋战场环境空间框架的建设    马润赓;李喆;刘少峰;

海洋环境文化建设初探    孙敏;

海冰灾害风险分析    郑沛楠;闻斌;张勇;王彦磊;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及铁路路基工程热稳定性    牛富俊;吴青柏;赖远明;孙志忠;冯文杰;

遵义市气温的多时间尺度诊断及突变分析    李勇;杨顺刚;李德霞;

青岛地铁地源热泵技术综合应用可行性分析    陈友媛;韩亚军;李文伟;邹元霖;李瑞霞;贾永刚;

南海环境条件及油田开发关系研究    冯士明;秦延龙;

海洋动力对黄河尾闾变迁的影响    王艳红;

基于航海雷达的海浪遥测关键技术研究    唐艳红

海上搜救模拟器中近海溢油的实时仿真与可视化研究    余枫

多传感器卫星数据黑潮变异研究    陈春涛

大河控制性影响下的陆架海沉积有机质的“源—汇”作用    胡利民

渤海海域泥沙输运对季节性因素及地形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季有俊

东海陆坡海底滑坡识别及致滑因素影响研究    胡光海

水下非均匀光场的目标探测研究    徐洪梅

东海赤潮监测卫星遥感方法研究    王云飞

深海环境及深海沉积物拉曼光谱原位定量探测技术研究    张鑫

水交换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宋军

海域承载力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霍军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用于海岸线检测    张乐

黄河口及黄、渤海溶存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分布与释放通量    李佩佩

波浪浮标传感器综合测试系统    王娟

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水声信道多参数估计算法研究    杨光

中国东海、黄海和南海北部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与通量研究    杨斌

深海内波弱非线性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南海应用的研究    宋诗艳

基于海洋台站和浮标的近海海洋观测系统现状与发展研究    李立立

2008年黄海浒苔事件期间的物理要素特征    徐珊珊

HAMSOM模式在东海内潮研究中的应用    刘鲁燕

湖南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与热岛效应和纬度的关系    王爱珍;陈江民;李艳;宋林军;

近百余年来上海两次增暖期的特征对比及其成因    徐家良

西伯利亚高压的长期变化及全球变暖可能影响的研究    龚道溢,王绍武

准两年振荡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    李崇银,龙振夏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符淙斌,王强

近百年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准周期信号及其长期演变特征的分析    余锦华,丁裕国,刘晶淼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旱涝    张琼,刘平,吴国雄

我国旱涝气候灾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气候系统变化的关系    黄荣辉;蔡榕硕;陈际龙;周连童;

南海海温异常影响南海夏季风的数值模拟研究    黄安宁;张耀存;黄丹青;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    王绍武,叶瑾琳

中国近海污染严重 部分美味海鲜含毒量仍较高    

《中国近海气候》评介    秦曾灏

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新突破———评《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f Biogenic Elements in China Marginal Seas》英文版专著    石学法;

中国近海海螂科的新种和新记录    徐凤山

中国近海原鳃类的初步研究——Ⅲ.马雷蛤科和廷达蛤科    徐凤山

中国近海细粒级沉积物中的方解石分布、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李国刚,秦蕴珊

中国近海鲸类的分布    王丕烈

最新中国近海陆架底质类型图    刘锡清

中国近海海水电导率、氯度和密度的相互关系    闵学颐,陈国华,韩舞鹰,高从阶

新区新领域突破保障油气储量持续增长——2009年中国近海勘探工作回顾    朱伟林;米立军;高乐;高阳东;钟锴;

中国近海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    李绪宣;李维新;张树林;张益明;温书亮;

中国近海马蹄鳃科(后鳃类)的研究    尤仲杰;林光宇;

概率神经网络技术在中国近海新领域的应用    张文;刘志斌;孙翠娟;

中国近海微微型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生态作用    黄邦钦;林学举;洪华生;

中国近海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进展    张树林;

中国近海海浪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    张磊;王辉;蔡东明;张永刚;

中国近海帘蛤科浅蛤属、美女蛤属、巴非蛤属分类学研究    孔令锋;陈军;李琪;

中国近海裸鳃类两新纪录种    宋希坤;秦骥;柯才焕;李复雪;

中国近海常见牡蛎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王海艳;郭希明;刘晓;许飞;张国范;

中国近海“栉江珧”分类的初步研究    薛东秀;张涛;王海艳;

中方反对外国军用舰机到中国近海活动    侯丽军 朱爽

东电继续向大海排低放射性污水 专家称不会影响中国近海    记者 欧阳亮

中国近海海砂勘查应设储备区和限制区    王兆国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创新高    本报记者 吴莉

“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获好评    王兆国

今年中国近海原油产量有望增长19%    记者 刁萃

中美举行谈判    

未来中国海域还产鱼吗?    记者 孙彦新 田兆运

日本欲推新海洋法牵制中国开发东海    

我国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获突破    苏万明

中国近海含油盆地古湖泊学研究    朱伟林

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张琪

LOESS客观分析方案及其在中国近海的应用    潘楚东

黑潮对中国近海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兆毅

中国近海地磁场基本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冯春

影响中国近海的台风极值风速分析及台风“凤凰”数值模拟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