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世纪暖期渤海沿岸内涝现象的出现及其成因的个案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3:53
热度:

中世纪暖期渤海沿岸内涝现象的出现及其成因的个案研究【摘要】:中世纪暖期(公元900-1300年)是距今最近一次百年尺度上的暖期波动,对这一时段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够加强对现代气候增暖

【摘要】:中世纪暖期(公元900-1300年)是距今最近一次百年尺度上的暖期波动,对这一时段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够加强对现代气候增暖过程中所引起的相关问题的认识。本文以渤海沿岸延芳淀变迁为例,旨在研究中世纪暖期气候对沿海水环境影响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分析,重建延芳淀地区辽代之前、辽代、辽代以后的水环境变迁情况。即:辽代之前,研究地区处于漯水和潞水两条河流下游漫流区,是一个典型的河网沼泽平原;辽代,出现积水现象,形成湖泊;辽之后,渐渐地由成片湖泊解体为几个较小的湖泊,最后被开垦为农田。其中,辽代是延芳淀水域面积最大的时期,并重点重建这一时期延芳淀积水四至范围,以及通过辽代捺钵等政治活动反映的延芳淀大湖景观。重建永定河在魏晋南北朝、唐、宋辽、以及元这四个时段流路位置,发现永定河在北魏时期和辽、宋、金时期的河道经过延芳淀发育区域。其它时期的河道则不在研究区域内。北魏研区域是河网密布的冲积扇平原的景观并没有形成成片的水域。而辽、宋、金时期区域发育形成延芳淀。由此看来永定河在研究区发育的两个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景观。这表明永定河河道变迁可能并不是影响延芳淀形成的主导因素。湖泊形成扩大的主要影响因子可能是气候变化。结合已有研究表明中世纪暖期苏北海岸,太湖沿岸、杭州湾地区出现海岸线后退现象同延芳淀积水有很好的同期性。中国东部沿海海岸向后退和沿岸积水现象,可能和中世纪暖期渤海海平面上升波动有关。 【关键词】:中世纪暖期 延芳淀 海平面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28.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5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7-9
  • 1.1 研究目的7
  • 1.2 研究意义7-9
  • 2. 学术史回顾9-15
  • 2.1 中国湖泊变迁研究现状9-11
  • 2.2 中国近2000年来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11-15
  • 第一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方法15-19
  • 1. 研究区域概况15-16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16-17
  • 2.1 研究资料16
  • 2.2 研究方法16-17
  • 3. 区域的选择17-19
  • 第二章 历史时期延芳淀的变迁19-29
  • 1. 北魏古漯水漫流区19-20
  • 2. 辽代延芳淀的形成20-25
  • 2.1 辽代延芳淀湖泊范围20-23
  • 2.2 从辽春捺钵看延芳淀地区景观23-25
  • 3. 辽金代以来延芳淀积水消失25-26
  • 4. 从漷县沿革看延芳淀变迁26-29
  • 第三章 永定河变迁对延芳淀形成的影响29-35
  • 1. 历史时期永定河的变迁29-32
  •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定河河道29-30
  • 1.2 隋唐时期永定河河道30
  • 1.3 辽、宋、金时期永定河河道30-31
  • 1.4 元代永定河河道31-32
  • 2. 永定河变迁与延芳淀的关系32-35
  • 第四章 中世纪暖期与延芳淀积水关系35-43
  • 1. 湖泊扩大的暖期气候背景35-37
  • 2. 造成研究区积水原因分析37-38
  • 3. 沿海高海面现象在中国东部沿海的一致性38-43
  • 3.1 苏北沿海岸线后退38-39
  • 3.2 太湖流域积水现象39-40
  • 3.3 杭州湾南北岸两岸的后退40-43
  • 结论与讨论43-45
  • 参考文献45-53
  • 致谢53-5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青海湖冰后期水体环境的演化    张彭熹,张保珍,杨文博

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原因的探讨    左军成,于宜法,陈宗镛

12kaBP前后青藏高原湖泊环境    李炳元;王苏民;朱立平;李元芳;

基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土地开发整理构建循环农业模式探索    李武艳;赵烨;闫冬;袁顺全;刘海鹏;

基于3S技术的北京市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郭锦;张晓丽;赵丽琼;谢芳毅;

北京市绿色空间变化研究    陈默;许学工;

元末明初中朝交通路线考    张士尊;

青藏高原的末次冰期与最大冰期——对M.Kuhle的大冰盖假设的否定    施雅风,郑本兴,李世杰

国家大剧院工地的金口河遗迹考察    岳升阳,孙洪伟,徐海鹏

张留孙及其在元大都创立的道教支派——玄教    尹志华

城建规划的文化内涵——七大古都比较研究之二    朱耀廷

北京胡同起源再探——论胡同与水井无关    王越;

元代妇女服饰简论(上)——服装和化妆    陈高华;

出世与入世——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空间与寺院宫观研究    诸葛净;

关于元大都藏传佛教的两个问题    王岗;

永定河流域的水文化    吴文涛;

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    尹钧科;

元明时期北京风俗变迁考    王岗;

全新世以来洱海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    王苏民;周静;沈吉;羊向东;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Ⅰ植物群落的基本类型    马克平;陈灵芝;于顺利;黄建辉;高贤明;刘灿然;

东灵山主要群落类型的植物生活型谱和区系谱的主成分分析    贺军钊;叶永忠;马克平;张桂燕;

元上都的驿站    叶新民;

元代阴阳学初探    叶新民;

元代法律问题研究    武波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技术经济优化研究    马永喜

金代图书出版研究    李西亚

北京山区主要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分析    史宇

北京典型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的研究    刘利

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    陈连波

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研究    杜晓辉

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彭栓红

北京河道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王玏

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    崔敬昊

元代地方监察法制研究    陈銮

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    廖红标

闽东地区旧方志研究    许建萍

北京水源地水体中悬浮颗粒有机质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    李慧垠

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    慈平

窦娥悲剧成因的深层探讨    徐芳芳

北京东岳庙及其建筑群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    楼萑蔺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针叶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    林娜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北京山区森林景观优化研究    周彬

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研究    刘晓

青海湖及其附近地区自然地理(着重地貌)的初步考察    施雅凤,陈梦熊,李维质,易仕明

中国东部近海沿岸平均海面变化的分析    于克俊

南海盆地全新世古气候与古海洋研究    钱建兴;

若干海洋状况与地球运动参数    彭公炳,司有元,陆巍

中国近海月平均海面的变化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    李坤平,周天华,陈宗镛

渤海月平均水位对水文气象诸因子的季节响应及其双筛回归模式    陈上及,马继瑞,于继业

我国东南沿岸海面对埃厄尼诺的响应    李立

黄河上游地区近千年气候变化的模拟重建    栗瑶;王红丽;刘健;王苏民;

我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    初子莹;任国玉;邵雪梅;刘洪滨;

中世纪暖期前后我国雷洲半岛地区的古气候变化    储国强;孙青;

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    金章东;沈吉;王苏民;张恩楼;

全球变暖的历史透视    葛全胜;郑景云;方修琦

中世纪气候又现新说    

重返罗布泊 再探古楼兰    本报记者 朱少军 喻思娈

未来百年我国气候到底是啥样    本报记者 华凌

中世纪暖期渤海沿岸内涝现象的出现及其成因的个案研究    邵双龙

近千年全球及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    陈超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及序列分析    初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