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变化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2:33
热度: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变化机理研究【摘要】:针对当前热带气旋(TC)活动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关系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通过发展一套TC活动理论模式系统,利用最佳TC路径资料及

【摘要】:针对当前热带气旋(TC)活动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关系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通过发展一套TC活动理论模式系统,利用最佳TC路径资料及相关大尺度环流资料,揭示了西北太平洋TC路径与强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机理,分析了影响TC路径及强度变化的关键因子,评估了不同机构西北太平洋TC强度资料的相对可靠性。主要工作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发展了一套由TC生成、路径及强度模式三个模块构成TC活动理论模式系统。该模式系统能较好地模拟TC活动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和气候趋势,为理解气候变迁下西北太平洋TC活动变化的可能机理、评估TC资料质量、TC季节预报及评估模式模拟影响TC活动环境场的能力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 2、基于TC活动理论模式系统,评估了三套(JTWC(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RSMC(日本),STI(中国上海台风所))西北太平洋TC强度资料的相对可靠性。结果表明:三套资料的TC路径资料差异不大,强度资料差异较大,JTWC TC强度资料相对于其他两套资料更加可靠。对于TC强度的年际变化和气候趋势,JTWC与模拟一致,但其他两套资料与模拟存在较大的差异。 3、基于TC活动理论模式系统,分析了影响西北太平洋TC路径和强度的年际变化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TC西行路径的年际变化主要是由生成位置和大尺度引导气流所共同影响的,而TC西北行路径的年际变化主要是由大尺度引导气流所影响;TC路径的年际变化是TC强度的年际变化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这主要是由于ENSO循环过程中海温异常引起大尺度环流变化进而影响TC生成位置和随后的TC路径。 4、基于TC活动理论模式系统,分析了影响西北太平洋TC路径和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生成位置与大尺度引导气流对TC盛行路径的年代际变化具有一致的贡献,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大尺度引导气流的变化占主导作用;与年际时间尺度情形类似,TC路径的年代变化也是影响TC强度年代际变化的一个最重要因子,主要是由于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异常(SSTA)增暖(变冷)在其左边诱发出低层的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区域和高层的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区域,导致在西北太平洋东南象限TC生成显著增加(减少),从而使得TC在海洋上有更长(更短)的持续时间和更多(更少)的机会发展为强TC。 【关键词】:TC活动 理论模式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大尺度环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44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22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0-17
  • 1.2.1 TC频数10-12
  • 1.2.2 TC强度12-13
  • 1.2.3 TC路径13-15
  • 1.2.4 TC活动预估15-17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的提出17-20
  • 1.3.1 大尺度环境引导气流与TC生成位置对西北太平洋TC路径变化的定量贡献17-18
  • 1.3.2 大尺度环境流场与西北太平洋TC气候β漂移的关系18-19
  • 1.3.3 西北太平洋TC强度资料的可靠性以及TC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19-20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目标20
  • 1.4.1 研究内容20
  • 1.4.2 研究目标20
  • 1.5 研究技术路线20-21
  • 1.6 论文章节安排21-22
  • 第二章 TC活动理论模式系统的构建与介绍22-56
  • 2.1 TC生成模式22-34
  • 2.1.1 年际时间尺度TC生成模式能力验证23-29
  • 2.1.2 年代际时间尺度TC生成模式能力验证29-34
  • 2.2 TC路径模式34-50
  • 2.2.1 Beta漂移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34-38
  • 2.2.2 大尺度环境引导气流与β漂移的观测关系分析38-44
  • 2.2.3 年际与年代际时间尺度TC路径模式能力验证44-50
  • 2.3 TC强度模式50-54
  • 2.3.1 年际时间尺度TC强度模式能力验证50-52
  • 2.3.2 年代际时间尺度TC强度模式能力验证52-54
  • 2.4 结论54-56
  •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资料的可靠性分析56-71
  • 3.1 引言56-57
  • 3.2 资料与方法57
  • 3.3 基于动力模拟的TC强度的变化特征57-65
  • 3.4 SST与垂直风切变的变化对TC强度变化的贡献65-67
  • 3.5 西北太平洋盛行TC路径变化的贡献67-70
  • 3.6 结论70-71
  • 第四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71-82
  • 4.1 引言71-72
  • 4.2 TC盛行路径年际以及年代际变化特点72-74
  • 4.3 生成位置和大尺度引导气流对TC盛行路径年际变化的不同贡献74-77
  • 4.4 生成位置和大尺度引导气流对TC盛行路径的年代际变化不同贡献77-80
  • 4.5 结论80-82
  • 第五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年际以及年代际变化82-109
  • 5.1 引言82-84
  • 5.2 西北太平洋TC强度的年际变化84-91
  • 5.2.1 西北太平洋TC强度的年际变化基本特点84-88
  • 5.2.2 SST,切变以及热带气旋路径对TC强度年际变化的贡献88-91
  • 5.3 西北太平洋TC强度的年代际变化91-106
  • 5.3.1 1973年前调整的TC强度资料的可靠性95-99
  • 5.3.2 SST,切变以及TC路径变化对TC强度年代际变化的贡献99-101
  • 5.3.3 TC强度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机制101-106
  • 5.4 结论与讨论106-109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工作展望109-112
  • 6.1 主要结论109-110
  • 6.2 特色与创新110
  • 6.3 讨论与展望110-112
  • 参考文献112-126
  • 作者简介126
  • 博士期间科研情况126-128
  • 发表及撰写论文情况126-127
  • 参加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127
  •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127-128
  • 致谢12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西北太平洋低频振荡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动力作用及其物理机制    陈光华;黄荣辉;

热带气旋运动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王斌,RussellL.Elsberry,王玉清,吴立广

北太平洋涛动与台风和飓风频次的关系研究    王会军;孙建奇;范可;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与南极涛动的关系    王会军;范可;

21世纪西北太平洋台风变化预估    赵宗慈;罗勇;高学杰;徐影;

台风生成的综合学说    李宪之

厄·尼诺影响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研究    李崇银

南半球冷空气入侵与热带气旋的形成    徐亚梅,伍荣生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的进展    陈联寿,罗哲贤,李英

多尺度系统中台风自组织的研究    罗哲贤;

登陆台风产生江苏大风的动力学诊断    赵凯;沈树勤;孙燕;

赤道辐合带上热带气旋发生机制的一个数值试验    王两铭

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    李曾中;

基于3维GIS的热带气旋路径动态演化模拟方法研究    刘少军;张京红;李天富;陈汇林;田光辉;蔡大鑫;黄秋如;

热带西太平洋纬向风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埃尔尼诺的关系    厉善华

台风Rananim登陆后引发强降水成因和暴雨分布的诊断分析    张建海;薛根元;诸晓明;沈桐立;

“罗莎”台风造成浙江特大暴雨的过程分析    曾欣欣;黄新晴;滕代高;

中国登陆热带气旋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冯利华

我国热带气旋潜在影响力指数分析    尹宜舟;肖风劲;罗勇;赵珊珊;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ZonAL WIND OSCILLATION BETWEEN EAST AUSTRALIA AND NORTHWESTERN PACIFIC TROPICAL AREA    何诗秀

登陆后不同路径再入海台风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    朱先德

热带气旋全球模态及西北太平洋频发区热带气旋变化特征研究    杨宇星

Zebiak-Cane ENSO预报模式的可预报性问题研究    徐辉

我国近海热带气旋强度突变的机理研究    于玉斌

ENSO预测中历史资料使用方法的数值模拟研究    孙丞虎

副热带夏季涡旋气候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代刊

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高建芸

台风涡旋自组织过程的研究    滕代高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陈光华

雷达和卫星图像在登陆福建台风预报中的应用    魏应植

南海台风LEO 1999的加强机制研究    朱晓金;张庆红;

登陆中国热带气旋路径的年代际变化    王秀萍;张永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气候影响    龚道溢,何学兆

热带辐合区中多台风同时发展的初步研究    丁一汇,范惠君,薛秋芳,陈桂祥

台风形成中冷空气作用的模拟实验    王允宽,刘俊清,黄中华

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暴雨特征的模拟研究    朱洪岩,陈联寿,徐祥德

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    张庆云,彭京备

热带气旋碧丽斯(2000)发生的数值模拟:非对称流的发展及转换    徐亚梅,伍荣生

台风异常运动及其外区热力不稳定非对称结构的影响效应    陈联寿,徐祥德,解以扬,李文弘

热带气旋运动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王斌,RussellL.Elsberry,王玉清,吴立广

天有不测风云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让动物向两极高海拔地区转移    

全球变暖趋势严重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历史信息查询与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姜凤辉;包慧明;姜凤娇;张浩;

融化的格陵兰岛    Brennan Linsley;

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李思亮;刘必林;陈新军;马金;曹杰;张广文;

硫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暂停?    李娜;

全球变暖的多角度透视    方修琦;

今后的台风叫什么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趋势展望    李永平;王晓峰;于润玲;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对比    余锦华;谈哲敏;

GFDL_RegCM对21世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情景预估    吴蔚;余锦华;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特征及其海温背景    江静;

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TC路径的影响    陶丽;李双君;

200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特点及预报难点分析    钱传海;张玲;韩瑛;顾华;张守峰;刘震坤;

西北太平洋海域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研究    刘立媛;尚屹;安彤;

西北太平洋温带风暴活动与航线选择    张永宁;李栖筠;高超;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特征及其海温背景    江静;

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中波浪的分布特征    范德新;杨亚新;

西北太平洋进入台风活跃期    记者 郭起豪

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本报记者 何平 魏月蘅 王晓樱

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张小钢;洪辉

西北太平洋对抗五昼夜    本报记者 董强

今年台风姗姗来迟,总数是否也会偏少?    王立彬

全球变暖:“触角”有多长    刘倩

美科学家警告全球变暖或加剧    

各国应有序适应全球变暖 避免第二次人类无序活动    王学健

应对全球变暖研究更要全面    本报记者 黄婷婷 编辑整理

全球变暖十大后果    吕云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变化机理研究    赵海坤

我国近海热带气旋活动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年际变化的关系    邹燕

气候变化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马丽萍

西北太平洋年际和季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郑建秋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西北太平洋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多态性分析    穆春华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陈光华

东中国海波候对局地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黄勇

卫星遥感渔场渔情分析应用研究——以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为例    樊伟

热带气旋全球模态及西北太平洋频发区热带气旋变化特征研究    杨宇星

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气候变化及其与大尺度引导气流的关系    唐家翔

全球变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    王超

GIS支持下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研究    陆涛

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立法研究    胡富蓉

大气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影响的研究    赵小平

热带QBW与ISO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生成和路径的影响    李双君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气候特征及其与环境要素的联系    周旭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分析    林鹏飞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气候学研究及其对台风生成的影响    王慧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    李元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