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MIS10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上部水体演化及其与古ENSO和ITCZ的关系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1:47
热度:

MIS10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上部水体演化及其与古ENSO和ITCZ的关系【摘要】:通过对位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ontong Java海台KX97322-4岩心(00o01.7

【摘要】:通过对位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ontong Java海台KX97322-4岩心(00o01.73'S,159o14.66'E,水深2362 m,岩心长度6.3 m)不同生境下多种浮游有孔虫壳体的稳定同位素分析、Mg/Ca古温度和海水δ18O(δ18Osw)的重建等,揭示了过去36万年来冰期旋回中西太平洋暖池(WPWP)核心区上部水体结构的演化历史及其与ENSO-like和热带辐合带(ITCZ)变化的关系。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和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壳体Mg/Ca古温度重建结果表明WPWP核心区过去36万年来不同水层的温度演化具有明显的冰期旋回特征。LGM时海表温度(SST)相比于晚全新世低2.9±0.7℃。SST在冰消期与浮游δ18O变化近于同步,但超前于底栖δ18O变化(2~3 kyr)。在间冰期WPWP可能存在一个SST阈值(~29℃)控制着过去全球冰体积的改变。间冰期降温阶段SST下降速度明显快于δ18O的变化,此时存在一个冰体积开始快速增长的阈值,而在冰期结束时并没有发现这种阈值的存在,SST可能并不是进入间冰期的直接驱动。在MIS 6期,WPWP的SST和δ18O反向变化表明,冰期相对较高的SST有利于热带向两极水汽的输送以促进两极冰川的建造。冰期旋回中WPWP次表层水温(sub-SST)变化比表层更加剧烈,sub-SST在冰消期之前就先于SST变暖,且明显超前于δ18O变化。频谱分析表明WPWP过去SST变化主要受控于热带过程,而sub-SST主要受高纬过程控制。东西赤道太平洋SST对比和WPWP的垂向温度梯度变化表明,在SST变化相对稳定的冰期,热带太平洋处于La Ni?a-like状态,Walker和Hadley环流同步增强。而在SST快速变化时期(如间冰期的快速降温阶段和冰消期),热带太平洋处于El Ni?o-like状态。在WPWP的次表层,ENSO-like主要体现在盐度信号上,sub-SST先通过影响障碍层的变化从而影响表层水体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热带太平洋可通过ENSO-like过程调节热和水汽向中高纬的输送,从而驱动过去冰期旋回中的冰体积变化。由于δ18Osw与盐度呈线性正相关,δ18Osw的冰期偏重和间冰期偏轻反映了WPWP过去上部海水盐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次表层水体的盐度变化范围比表层水体大。通过垂向盐度变化幅度的对比,推测冰期La Ni?a-like状态时WPWP核心区存在障碍层,而间冰期El Ni?o-like状态时缺乏显著的障碍层。表层海水δ18Osw-iv的变化指示,WPWP核心区的降雨明显受控于ENSO-like过程及与之相伴生的ITCZ的位移,且和东亚夏季风降雨变化负相关。热带太平洋ENSO-like过程影响WPWP核心区降雨变化的幅度,控制WPWP水汽平衡,并影响ITCZ的移动和变化幅度,进而与东亚夏季风降雨相系,ENSO-like过程对ITCZ起着内部系统调谐的作用。过去36万年来,WPWP核心区上部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也经历了相应的演化过程。该海区生产力冰期高于间冰期,冰期δ13C低值可能源自南大洋冰期中层水对热带次表层水的入侵。冰消期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δ13C差值(Δδ13Cp-b)存在极低值,对应着δ13C宽幅低值事件,但早于间冰期生产力低值期,可能源于该时期深水通风的加强或中深层水的上涌。冰消期El Ni?o-like时WPWP温跃层上升,东赤道太平洋温跃层降低,生物泵作用减弱,但加强的深部上涌释放大量CO2使得全球进入暖期。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 SST阈值 障碍层 温跃层 上层水体结构 ENSO-like ITCZ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36.22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9
  • Abstract9-14
  • 第一章 引言14-3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4-15
  • 1.2 西太平洋暖池区研究进展15-25
  • 1.2.1 ENSO过程17-22
  • 1.2.2 热带辐合带(ITCZ)22-25
  • 1.3 西太平洋暖池区古海洋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25-36
  • 1.3.1 WPWP在过去气候变化中的角色25-27
  • 1.3.2 LGM时期热带太平洋的气候状态27-28
  • 1.3.3 冷暖期与不同ENSO-like状态的对应关系28-30
  • 1.3.4 ITCZ与热带太平洋水文变化30-32
  • 1.3.5 地球轨道参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32-36
  • 1.4 主要研究目标36-37
  •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环境37-49
  • 2.1 ontong Java海台区域地质特征37-38
  • 2.2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水文特征38-46
  • 2.3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气候特征46-49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49-58
  • 3.1 研究材料49
  • 3.2 研究方法49-58
  • 3.2.1 微体古生物样品处理49-50
  • 3.2.2 有孔虫鉴定统计50
  • 3.2.3 年龄框架50-52
  • 3.2.4 有孔虫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52-54
  • 3.2.5 浮游有孔虫Mg/Ca比值分析54-57
  • 3.2.6 频谱分析57-58
  • 第四章 研究结果58-81
  • 4.1 浮游有孔虫群落组合58-63
  • 4.2 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63-66
  • 4.3 有孔虫壳体碳同位素66-70
  • 4.4 浮游有孔虫Mg/Ca70-73
  • 4.5 上层水体古温度73-78
  • 4.6 上层水体古盐度78-81
  • 第五章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上层水体结构演化81-125
  • 5.1 表层海水温度演化81-87
  • 5.1.1 冰体积变化的热带SST阈值81-85
  • 5.1.2 MIS 6 时期SST与 δ18O变化异常85-87
  • 5.2 次表层水温度演化87-97
  • 5.2.1 溶解事件影响92-94
  • 5.2.2 温跃层变化94-97
  • 5.3 障碍层97-106
  • 5.3.1 障碍层定义97-98
  • 5.3.2 障碍层作用98-103
  • 5.3.3 过去障碍层重建103-106
  • 5.4 冰消期赤道太平洋中深层上涌106-123
  • 5.4.1 冰消期 δ13C宽幅低值事件112-114
  • 5.4.2 冰消期 Δδ13Cp-b低值114-119
  • 5.4.3 古生产力证据119-123
  • 5.5 小结123-125
  • 第六章 热带太平洋ENSO-LIKE变化125-138
  • 6.1 冰期时的La Ni?a-like状态125-127
  • 6.2 过去 360 kyr来纬向与经向SST梯度的协变性127-129
  • 6.3 快速变化期时的El Ni?o-like状态129-131
  • 6.4 垂向温度差值的证据131-137
  • 6.5 古生产力证据137
  • 6.6 小结137-138
  • 第七章 暖池核心区36万年来降雨变化138-146
  • 7.1 暖池核心区 360 ka以来水文变化138-141
  • 7.2 暖池核心区水文变化机制141-144
  • 7.3 小结144-146
  • 第八章 结论146-147
  • 作者简历147
  • 论文发表情况147-148
  • 参考文献148-1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MIS6期以来热带西太平洋降雨与ITCZ的关系    张帅;李铁刚;常凤鸣;俞宙菲;王海霞;

基于Argo观测的太平洋温、盐度分布与变化(Ⅰ):温度    张春玲;许建平;

西太平洋暖池北部15万年以来的碳同位素低值事件    仇晓华;李铁刚;南青云;宫海明;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的演变    张帅;李铁刚;常凤鸣;王海霞;熊志方;俞宙菲;

Response of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upper water δ~(13)C to the last deglacial ventilation of the deep Southern Ocean    

西北太平洋MD06-3054孔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估算    陈双喜;李铁刚;南青云;唐正;仇晓华;

Environmental anomalies in the northeastern East China Sea during the last 3 000 years:implications for El Nio activity in the Holocene    常凤鸣;李铁刚;庄丽华;阎军;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MIS 7期以来的古生产力变化:类ENSO式过程的响应    赵京涛;李铁刚;常凤鸣;李军;

25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ontong Java海台古生产力演化    李铁刚;赵京涛;孙荣涛;南青云;

赤道西太平洋晚第四纪古生产力变化:ODP 807A孔的记录    张江勇;汪品先;成鑫荣;金海燕;张拭颖;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机制研究    胡石建

25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海洋学研究    路波

西太平洋暖池区中更新世以来古海洋学研究    唐正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温度和结构演变    张帅

360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环境演化    王海霞

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盐度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黄国平;严幼芳;齐义泉;

70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北缘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贾奇;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

MIS6期以来热带西太平洋降雨与ITCZ的关系    张帅;李铁刚;常凤鸣;俞宙菲;王海霞;

西太平洋暖池北部15万年以来的碳同位素低值事件    仇晓华;李铁刚;南青云;宫海明;

北部湾东北部2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粘土矿物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周世文;刘志飞;赵玉龙;Karl Stattegger;Martin G.Wiesner;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的演变    张帅;李铁刚;常凤鸣;王海霞;熊志方;俞宙菲;

Paleoproductivity evolution in the West Philippine Sea during the last 700 ka    唐正;李铁刚;常凤鸣;南青云;李青;

低纬西太平洋末次冰期以来海洋孢粉记录对海平面变化的不同响应    边叶萍;李家彪;翦知湣;初凤友;翁成郁;Kuhnt Wolfgang;

Sediment provenance discrimination in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during the last 24 ka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rare earth elements evidence    徐兆凯;李铁刚;常凤鸣;CHOI Jinyong;LIM Dhongil;徐方建;

24ka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来源的高分辨率常量元素记录    徐兆凯;常凤鸣;李铁刚;南青云;蒋富清;李安春;

MIS10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上部水体演化及其与古ENSO和ITCZ的关系    张帅

新西兰坎特伯雷盆地MIS6~12期表层海水温度与亚热带锋迁移    段莹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温度和结构演变    张帅

基于海温参数模型推算Argo表层温度    张春玲;许建平;鲍献文;王振峰;刘增宏;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and Mg/Ca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during the last 155 ka    仇晓华;李铁刚;常凤鸣;南青云;熊志方;孙晗杰;

西太平洋暖池区古海洋学研究    常凤鸣;李铁刚;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Argo objective analysis    ZHANG Chunling;XU Jianping;BAO Xianwen;WANG Zhenfeng;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的演变    张帅;李铁刚;常凤鸣;王海霞;熊志方;俞宙菲;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 Global Ocean Temperature Inferred from Argo    胡瑞金;魏萌;

The monsoon and El Nio events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as recorded in core MD98-2182 from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晚第四纪颗石藻属种变化及对环境演化的响应    梁丹;刘传联;苏翔;

西菲律宾海15万年以来的浊流沉积及其成因    仇晓华;李铁刚;常凤鸣;徐兆凯;宫海明;杨再宝;

Response of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upper water δ~(13)C to the last deglacial ventilation of the deep Southern Ocean    

IPCC模式对印太暖池模拟的研究    孙燕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变化及其与ENSO循环的研究    王宏娜

西太平洋—印度洋—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    于乐江

海相碳酸盐—稀土元素共沉淀过程中的分异作用研究    刘刚

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冯琳

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研究    赵京涛

黑潮流系与暖池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研究    孙荣涛

南海南部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古气候变化    徐建

360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环境演化    王海霞

赤道西太平洋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暖池的变动    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