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生正弦波的优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9:52
热度: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生正弦波的优化研究【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今,各种节能的科学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步伐在这种潮流当中也迅速发展。关于太阳能

【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今,各种节能的科学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步伐在这种潮流当中也迅速发展。关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光伏发电利用是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太阳能的光伏发电主要利用了太阳能辐射能量,通过太阳能光伏阵列收集辐射能量,进而将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这些电能通过电能收集装置储存起来或者直接通过逆变器转换为工频电能馈送到电网。本文针对并网运行的单相光伏逆变器,采用有效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外环、瞬时值的比例-谐振(PR)控制算法的电流内环,既保证了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正弦波零静态误差,又保证了逆变器的输出正弦波形的质量(THD)。为此,论文主要对系统的电路拓扑结构、控制方法以及并网过程中的正弦波电流和反孤岛保护等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首先针对太阳能的光伏发电现状进行分析,表明现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总结了一些关于单相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逆变器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并指出太阳能光伏阵列的转换效率是可以充分地提高的,其关键的技术是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通过该算法,整套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能利用效率会得到相当大的提高。 其次,太阳能逆变器的核心是控制器算法。本文比较各种电流环控制算法而提出采用比例谐振(PR)控制算法的逆变器,它的跟踪曲线比传统的采用PI控制算法的逆变器好。而根据自动控制理论的方法,它的参数整定也是较为容易的,只要遵循几条基本原则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正弦波优化问题),比例谐振(PR)控制算法正是非常合适的,该算法与传统的比例积分(PI)算法相比较,PR算法拥有了算法简单且容易调整参数的特点,而且PR算法特别地针对正弦波给定的对象,可以提供一个频率上的较大增益,满足生成正弦波(50Hz)的苛刻需求。因而,本文主要针对比例谐振(PR)算法进行展开,分析算法的特点与参数整定步骤,进而通过MATLAB仿真的措施进行算法验证。 最后,针对正弦波的优化问题,本文进行具体硬件上的因数讨论,如电磁兼容、电路信号检测、逆变器H桥的驱动问题等。通过分析各个区域硬件的组成,比较各种功能相似而硬件组成不同的电路结构,表明本文的硬件结构是为了尽量提高输出电流波形质量而采取的办法,虽然电路结构有简单的也较复杂的,但是从研究出来的实际电流波形看来,电路结构是正确的,合理的。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 比例谐振算法 并网电流波形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M46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5
  • 1.1 引言11-12
  • 1.2 光伏发电的现状12-13
  • 1.3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13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13-15
  • 2 单相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及技术15-24
  • 2.1 单级式与双级式15-16
  • 2.2 逆变器系统的拓扑结构16-18
  • 2.3 最大功率点跟踪18-20
  • 2.4 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20-23
  • 2.4.1 并网逆变器的结构20-21
  • 2.4.2 电流滞环控制方法21-22
  • 2.4.3 电流内环的软件控制方法22-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3 光伏电池板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24-29
  • 3.1 常规寻找最大功率点的方法介绍24-27
  • 3.1.1 非自寻优算法24-25
  • 3.1.2 自寻优算法25-27
  • 3.2 变步长的扰动观测方法27-28
  • 3.3 本章小结28-29
  • 4 孤岛检测方法的研究29-34
  • 4.1 孤岛产生的起源及其保护标准29-30
  • 4.2 孤岛常规的检测方法30-32
  • 4.2.1 主动式检测方法30
  • 4.2.2 被动式检测方法30-32
  • 4.3 过/欠压和过/欠频检测32-33
  • 4.4 本章小结33-34
  • 5 逆变器软件控制器设计34-46
  • 5.1 控制系统的结构34
  • 5.2 并网型的逆变器结构及其控制理论34-37
  • 5.3 单相并网型逆变器的同步信号形成方法37-40
  • 5.3.1 正弦波数据表法38-39
  • 5.3.2 采样法39-40
  • 5.4 单相并网型逆变器的控制方法40-44
  • 5.4.1 电流滞环控制42
  • 5.4.2 比例积分控制42-44
  • 5.4.3 比例谐振控制44
  • 5.5 本章小结44-46
  • 6 比例谐振电流控制器46-53
  • 6.1 比例谐振控制器的设计理念46-48
  • 6.2 比例谐振控制器的组成与分析48-51
  • 6.2.1 比例谐振控制器的开环传递函数48-50
  • 6.2.2 比例谐振控制器的参数整定50-51
  • 6.3 本章小结51-53
  • 7 逆变器的硬件电路设计53-68
  • 7.1 逆变器电路的设计53-63
  • 7.1.1 逆变器的电磁兼容分析53-55
  • 7.1.1.1 接地54
  • 7.1.1.2 工作电源的电磁兼容54-55
  • 7.1.2 逆变器的DSP控制模块55-60
  • 7.1.2.1 微控制器DSP55
  • 7.1.2.2 数据采集通道55-56
  • 7.1.2.3 隔离与驱动56-58
  • 7.1.2.4 保护电路58-59
  • 7.1.2.5 控制信号的脉宽限制电路59-60
  • 7.1.3 逆变器的主电路功率模块60-63
  • 7.2 主电路的硬件参数考虑与调整63-67
  • 7.2.1 逆变器的功率等级考虑64
  • 7.2.2 逆变器输出波形的滤波方案64-65
  • 7.2.3 逆变器PCB的抗干扰设计65-67
  • 7.3 本章小结67-68
  • 8 单相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结果68-72
  • 8.1 逆变器的实验环境及设备68
  • 8.2 逆变器的并网运行状况68-70
  • 8.3 逆变器的电流波形的谐波分析70-72
  • 9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6
  • 致谢76-77
  • 附录77-8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微控制器的EMC问题    黄福恩,王伟,晋兆国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左巧安;陈道炼;

太阳能光伏系统MPPT控制算法的对比研究    崔岩;蔡炳煌;李大勇;胡宏勋;董静微;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郑诗程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及孤岛检测新技术的研究    张超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余运江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陶晓峰;谢君;

100kW风光互补电站设计    杨帮宇;

光伏并网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王桂英;史金玲;纪飞;王欢;

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邵寒梅;官建国;王一龙;章桥新;

太阳能光伏模块电气特性的数学建模与仿真    戴训江;晁勤;

太阳电池的负载匹配理论与负载变换技术    王康模;陈长缨;于志刚;刘兴华;刘小冲;赵俊;

基于PSIM的光伏模块建模与电气特性仿真    刘俊杰;张新燕;

基于MATLAB的光伏模块输出特性及MPPT的建模与仿真    王雨;胡仁杰;

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    高亮;蔡世俊;高鹏;李果华;施正荣;朱拓;

浅析青岛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的方向及推广对策    楚宪峰;黄翔;王岩;焦国嵩;王建华;

一种基于dp/dv=0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    荣延泽;刘士荣;毛军科;李松峰;

基于ARM7与CC2530的光伏汇流箱的设计    马立军;张云贵;王金锋;潘秋娟;郭艳鹏;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    李星辰;王琳;

基于PSIM9.0的单相光伏逆变系统的仿真研究    孙冰;白树忠;郑世松;

光伏并网给定电流幅值偏移的孤岛检测方法    郑世松;孙冰;王玉斌;

广播电视发射机房静电的防护    吴建军;高鸿;岳平;周兴奇;

含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董旭柱;雷金勇;饶宏;黄晓东;刘怡;李鹏;

基于线电流解耦算法的三相光伏并网系统    谭甲凡;

军用加固便携式设备电磁兼容设计    刘崟;

车身设计中的防锈分析    蒋先枰;周安勇;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研究    朱震宇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可靠性研究    于蓉蓉

基于酞菁铜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刘一婷

基于LCL滤波器的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控制技术研究    唐诗颖

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研究    张颖媛

磁性液体热磁对流与传热机理    连文磊

聚硅氧烷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杨昊炜

电力市场和节能调度环境下电力系统调度与安全问题的研究    易仕敏

基于软开关PWM技术的光伏逆变器的研究与设计    曹建

用于矿灯充电的独立光伏系统研究    毛娟

太阳能光伏发电单相并网逆变器研究    李本元

太阳能LED照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杜守增

抗电磁辐射织物性能及染整技术研究    肖倩倩

接收预处理电路的模块化设计    刘文强

光伏发电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    李亭

基于DSP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    耿兴华

基于桥检车的驻车充电站系统的设计实现    杨光

用于城市公交车的能量再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    谢玉录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新进展    昌金铭;

西部省份光伏发电项目启动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对策    沈辉;舒碧芬;闻立时;

逆变器数字多环控制技术研究    李俊林,熊健,康勇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题目索引(2004 Index)    

并网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一种改进措施及其仿真和实验研究    杨海柱;金新民;

户用逆变电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郑诗程;苏建徽;余世杰;沈玉樑;

具有恒压跟踪功能的新型太阳能充电器的研究与设计    刘翔;郑诗程;苏建徽;余世杰;沈玉樑;

电压源电流型PWM逆变器    陈光东

新颖的双向电流源高频链DC-AC功率变换器    黄敏超,林渭勋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汪海宁

交流传动中正弦波脉宽调制的谐波分析    秦忆

半正弦波冲击时瓦楞纸板破损边界研究    董静,高德

无变压器式高效正弦波逆变器的研究    魏殿忠,杨森源

半正弦波冲击时立方非线性产品包装损坏边界曲线    吴浩然,王振林,应祖光,奚德昌,卢方

油阻尼半正弦波力脉冲成形器理论与应用    季馨

多通道相位差可调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叶佩青,杨更更,杨开明,游华云

半正弦波冲击时发泡聚苯乙烯衬垫破损边界曲线的研究    王磊

涡流板型切割磁铁半正弦波脉冲电源预制研究    傅禄欣,韩谦,康文

舰船机械设备冲击标准浅谈    马纶宇,王成刚,沈荣瀛

半正弦波冲击时正切型非线性包装系统的冲击响应    武冬雁,王志伟

双傾角影像法量測數值孔径修正係數    陳彥良;

表面粗度濾波軟體之驗證程序與方法    陳彥良;謝佩芬;

位移探頭校正系統之研究    陳彥良;张國明;劉惠中;

以DSP为基础高效率无感测直流變频壓缩机驱动器之研制    陳遵立;劉立祥;潘屏榮;黃聰謀;蔡得民;光灼華;

基于DSP的逆变器并联控制    胡文斌;肖岚;严仰光;

混合电动车用扁平电机起动转矩优化分析    裴宇龙;柴凤;程树康;

新型桥式功放电路    河南 兰海东

让运动轨迹“动”起来    安徽 陈秀峰

正弦PWM开关电源驱动模块    广西 李昕建

用PowerPoint 2002演示正弦波    xfen

MZ1530/MZ1532原理与应用    湖南 李其佳

新款13.8V 30A双正激通信电源    广东 王泽雄

如何为校园广播系统选择UPS    河北 安会林

电容降压的降压电容器参数计算    广东 徐小平

陕西推广容栅数显技术成效显著    邓金科 王志成

陕西推广容栅数显技术成绩斐然    邓金科 王志成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抑制的控制策略研究    邱建琪

典型脉冲激励下包装系统损坏边界的确定与分析    宋超

单相在线式数字化UPS的设计研究    易龙强

空间交会相位激光测距原理方案及发射接收技术研究    周明祺

高功率因数软开关AC/DC及软开关DC/DC变换技术的研究    范国平

落锤式弯沉仪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黄静卿

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正弦波细分驱动器设计    李建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