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光伏逆变器并联问题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4:48
热度:

光伏逆变器并联问题的研究【摘要】: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问题是当今光伏发电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随着社会的发

【摘要】: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问题是当今光伏发电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电量需求的增加,许多负载设备对功率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由于单模块逆变器的扩充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当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设计多模块逆变器并联再并网发电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逆变器并联均流控制的方法,过去已经提出了许多具有不同复杂程度和均流性能的控制方法。由系统中各模块是否需要通过互连线进行通信,可划分为有线并联控制方式和无互连线并联控制方式。随着逆变器并联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成熟,高可靠性、高冗余度、智能化控制是主要发展方向,相对于有互连线并联系统来说,无互连线并联由于各模块之间不需要信号的传输线而大大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目前常用的无线并联控制方式为下垂法,通过调整输出功率来调节模块输出电压。 首先介绍了目前各国能源问题的现状,引出太阳能发电的意义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分析光伏逆变器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性。详细研究了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其次通过仿真模型的建立,分析并联系统环流产生的原因,并对无并联控制策略的双闭环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得出控制参数对并联系统均流性能的影响。 然后分析分布式控制策略对并联系统均流效果的调节作用,通过公式的推导和仿真实验的结果得出分布式并联控制策略可以很好的抑制系统环流,并改善电路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最后引入了双环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下垂法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并联逆变器的环流特征,对采用传统下垂法的并联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传统下垂法能够实现均流和功率均分,但同时也会使系统的输出特性变软。进一步分析可知引入功率的微分项可以改善输出外特性和系统的动态性能。 【关键词】:光伏发电 逆变器 并联 PQ下垂法 并网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464;TM6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6
  • 1.1 引言8-10
  • 1.2 逆变器并联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0-14
  • 1.2.1 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发展现状10-13
  • 1.2.2 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发展趋势13-14
  • 1.3 课题研究内容14-16
  • 2 逆变器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并联系统的基本理论16-22
  • 2.1 三相逆变器数学模型的建立16-18
  • 2.2 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分析18-22
  • 2.2.1 三相逆变器并联主电路拓扑19
  • 2.2.2 并联三相逆变器的环流分析19-22
  • 3 无并联均流控制时并联逆变器模型的建立和仿真22-30
  • 3.1 双环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建模和仿真22-25
  • 3.2 控制参数对并联系统的影响25-28
  • 3.3 双环逆变器并联系统动态仿真28-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4 分布式并联控制方式分析30-37
  • 4.1 双环数字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特性研究30-34
  • 4.1.1 并联控制策略的作用30-33
  • 4.1.2 控制参数对系统环流的影响33-34
  • 4.2 单闭环模拟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特性研究34-36
  • 4.2.1 影响系统环流的主要因素34-35
  • 4.2.2 均流控制环的作用35-36
  • 4.3 本章小结36-37
  • 5 无互连线并联系统控制策略建模及仿真37-56
  • 5.1 传统下垂法的控制原理37-41
  • 5.1.1 并联逆变器系统的环流37-38
  • 5.1.2 传统下垂控制公式38-40
  • 5.1.3 下垂控制系数的计算40
  • 5.1.4 功率计算40-41
  • 5.2 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双环逆变器并联系统均流方案41-43
  • 5.2.1 传统下垂控制动态性能的优化41-42
  • 5.2.2 改善稳态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误差42-43
  • 5.3 下垂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仿真43-52
  • 5.3.1 采用下垂法并联系统的环流分析43-47
  • 5.3.2 传统下垂并联控制仿真47-50
  • 5.3.3 改进的下垂并联控制仿真50-52
  • 5.4 并联逆变器并网运行分析52-55
  • 5.5 本章小结55-56
  • 6 总结与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新进展    昌金铭;

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比例谐振控制    马琳;金新民;唐芬;梁京哲;

逆变电源并联技术    陈宏,胡育文

双闭环控制电压源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特性研究    陈良亮,肖岚,胡文斌,严仰光

基于积分环节电压微分反馈的逆变器重复控制策略    熊健;史鹏飞;张凯;周亮;

微网中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多环反馈控制策略    王成山;肖朝霞;王守相;

控制参数对并联逆变器性能的影响    阚加荣;吴云亚;谢少军;

交直流型微电网中光伏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    袁建华;高厚磊;高峰;吴疆;刘博;季笑庆;王云波;

基于PWM逆变器的LC滤波器    俞杨威;金天均;谢文涛;吕征宇;

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常用控制方案    江春红;

PWM逆变器的控制及并联运行控制研究    何中一

FPGA应用技术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张志杰,叶海峰,汪翔

MATLAB/Simulink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吴剑威;唐立新;

利用PSPICE仿真分析PWM控制电路    赵涛,姜卫东

全数字化抗三相不对称光伏正弦波逆变电源    叶爱芹;潘颖;

变频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王军邦;

直流脉宽数字调速系统中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法    张均华 ,肖国春 ,徐峰 ,王兆安

有源逆变中SPWM工频误差问题的研究    闫国琦;李继宇;李明;魏得仙;梅慧兰;

宽输入电压范围单相光伏并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王剑;郝瑞祥;王翔;郑琼林;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陈洁;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李小武;张新安;

琅琊山电站机组变频启动时转子位置计算的介绍    汪卫平;

基于PLC控制的PWM调节电容型SVC的研究    韩琳;李士杰;方科;张进;

基于LonWorks的新型风机控制器    唐鹏辉;张云贵;王丽娜;

PWM在高压除尘系统中的应用    刘海涛;段巍;李崇坚;朱春毅;

基于STC89C52单片机PWM调速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刘紫晶;

TMd-50系列高压变频器在梅钢1780热连轧的应用    王文娟;

一种采用多重化整流技术的低谐波逆变弧焊电源    张光先;尹海;苗华伟;刘晨;

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分析及其对转矩的影响研究    王晓远;周巍;

斩波式交流中频阻焊电源及其控制系统    高文成;马铁军;张勇;杨思乾;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与仿真    常万仓;杜翠静;

基于磁开关和带状线的长脉冲、超低阻抗脉冲发生器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杨实

变转速泵控差动缸及低能耗注塑机技术研究    张红娟

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    张洪阳

磁性液体微压差传感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郝瑞参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    马琳

微网谐波振及电压暂降的评估与控制    雷之力

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及控制策略研究    崔明勇

逆变器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汪洪亮

四象限级联型多电平高压大功率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刘子建

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电力电子变换器非线性复合控制研究    乐江源

基于DSP的铜材连铸水平牵引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研究    汪鹏飞

改善永磁接触器动态分断过程的方法研究    张钢岭

电流型Z源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策略研究    翟清震

多模块并联DC/AC电力变换技术研究    吕世家

基于DSP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控制系统研究    肖大志

PID参数自整定方法研究与控制器研制    孟祥泉

宽范围输入逆变器的研制    於晓龙

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不平衡半桥式逆变电源设计    梁保锋

电动摩托车用六相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王宏伟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研究    朱志伟

基于电压型逆变器的可连续运行的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的研究    赵剑锋,蒋平,唐国庆

我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钱照明,张军明,吕征宇,彭方正,汪槱生

滑模技术在PV最大功率追踪系统中的应用    张淼,吴捷

光伏并网发电及无功补偿的统一控制    汪海宁,苏建徽,张国荣,茆美琴,丁明

基于有功和无功环流控制的DC-AC逆变器并联系统分析与实现    肖岚,陈良亮,李睿,严仰光

通用变频器-感应电机系统的电机耗能型制动控制方法    王云飞;杨耕;

飞跨电容多电平逆变器的新型载波PWM方法    王鸿雁;王小峰;张超;邓焰;何湘宁;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PWM整流器电流环无差拍控制技术    李春龙;沈颂华;卢家林;张建荣;白小青;石涛;

基于积分环节电压微分反馈的逆变器重复控制策略    熊健;史鹏飞;张凯;周亮;

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并联型电能质量控制器    任永峰;李含善;胡洪涛;张国栋;王志国;

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成晟;邵英;

基于功率均分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    陆家珍;

基于无互联线UPS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的探讨    王卫坚;李云飞;王小敏;

基于分布式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    刘爱忠;方天治;肖岚;阮新波;

无线并联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设计    陈晶晶;陈敏;姚玮;钱照明;

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中数字锁相环的设计    阚加荣;谢少军;

基于电流分解的逆变器无连线并联控制    张新亮;陈照章;徐晓斌;

光伏并网多个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及实现    张永生;杨海柱;

电压电流双闭环反馈逆变器并联控制    徐顺刚;许建平;曹太强;

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控制的一种改进下垂算法    张丹红;李乐;刘开培;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    陈息坤;余蜜;康勇;陈坚;

基于主从方式逆变器并联方案的建模、分析和实现    李武华;何湘宁;

基于重复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    亓迎川;胡荣强;

大容量储能系统充放电变换器的并联控制技术    邹常跃;段善旭;刘邦银;陈天锦;张建兴;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瞬时均流的研究    余蜜;陈国英;张宇;康勇;段善旭;

逆变器闭环控制与并联均流的矛盾分析及并联控制    张纯江;丁峰;张文新;朱艳萍;

基于主从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    肖岚;胡文斌;龚春英;

一种基于静态误差调节器的逆变器无线并联系统    谭惊涛;朱秋花;应建平;

含有共因故障的并联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翟英敏;金星;洪延姬;叶继飞;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冰蓄冷空调冷源设计    王荣;

让UPS不再“势单力薄”    王其英

电梯的类型    何人

关注UPS解决方案    

随时需要 随时扩展    

科华给企业一个可伸缩的供电方案    

保险行业UPS应用方案    

业务边成长,网络边建设    

让不间断供电成为可能    

国外近期应用的汽车新技术(下)    汪卫东

给UPS一个灵活的伸缩方案    平文

逆变器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汪洪亮

基于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网络控制技术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张尧

单相400Hz中频电压源逆变器的输出控制及其并联运行控制    谢孟

三相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预测控制研究    沈坤

电力电子变换器外特性下垂并联控制方法研究    韦统振

三相逆变器动态特性及其并联系统环流抑制的研究    张宇

SPWM逆变电源的数字化及其并联技术研究    单鸿涛

高频模块化UPS及其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陈息坤

城轨列车辅助供电系统高品质波形控制及无互联线并联关键技术研究    陈杰

三相逆变器冗余并联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华明

基于功率均分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李婧

光伏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    李国强

微网中光伏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王尚

光伏逆变器并联问题的研究    李磊

基于全桥结构的三相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与设计    李子瑜

单相光伏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雷建

光伏分布式发电中多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与实现    张庆海

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研究    刘峻铭

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杨伟

光伏发电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王汇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