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4:37
热度:

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研究【摘要】:日益凸显的石油供需矛盾和大气污染问题迫使传统动力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已被公认为21世纪汽车工业

【摘要】:日益凸显的石油供需矛盾和大气污染问题迫使传统动力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已被公认为21世纪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站,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建设必不可少。如何将光伏发电与电动汽车换电站有机结合,实现新能源系统的接入,对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充电,亦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实际结构,提出了一套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光伏发电接入系统。不同于传统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采用新型的主结构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具有升压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等特性,在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应用中具有其独特优点。 提出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系统主结构上采用新型的Z-Source变换器,在光伏阵列MPPT控制上采用基于系统输出电流的控制策略。分别对系统光伏发电模块和三相PWM整流模块的结构进行介绍,并对各模块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对新型Z-Source变换器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针对传统Boost变换器升压效率低、输出电压有限可能导致光伏系统的输出电压达不到电动汽车换电站直流母线电压要求的问题,提出在光伏系统DC/DC环节采用新型Z-Source变换器。对比于传统Boost变换器,分别从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升压因子等方面对两者进行理论对比研究及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对基于系统输出电流的MPPT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针对电动汽车换电站存在电压稳定的直流母线这一特点,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系统输出电流的光伏发电MPPT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光伏系统的输出电压恒定的前提下,同时实现对光伏阵列的MPPT控制。分析了该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并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系统总体建模与仿真。分别对系统的光伏电池阵列、Z-Source变换器、PWM整流器进行参数计算和建模仿真,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整体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系统的正确性、可行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换电站 光伏发电 Z-Source变换器 最大功率点跟踪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我国发展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必要性10-15
  • 1.1.1 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0-12
  • 1.1.2 我国建设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必要性12-13
  • 1.1.3 光伏发电系统在电动汽车换电站中的应用13-15
  • 1.2 电动汽车换电站及其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发展现状15-16
  • 1.2.1 国外建设发展现状15
  • 1.2.2 国内建设发展现状15-16
  • 1.3 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16-18
  • 第2章 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结构与控制策略18-26
  • 2.1 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基本结构18-22
  • 2.2 电动汽车换电站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控制策略22-25
  • 2.2.1 光伏发电 MPPT 控制策略22-23
  • 2.2.2 三相 VSR 整流控制策略23-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Z-Source 变换器与传统 Boost 变换器对比研究26-35
  • 3.1 拓扑结构对比26-27
  • 3.2 工作原理对比27-29
  • 3.2.1 Boost 变换器27-28
  • 3.2.2 Z-Source 变换器28-29
  • 3.3 升压因子对比29
  • 3.4 仿真对比分析29-33
  • 3.4.1 传统 Boost 变换器30-31
  • 3.4.2 Z-Source 变换器31-33
  • 3.4.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33
  • 3.5 本章小结33-35
  • 第4章 基于输出电流的光伏发电 MPPT 控制策略35-53
  • 4.1 光伏电池伏安特性35-39
  • 4.2 常见光伏发电 MPPT 方法39-43
  • 4.2.1 恒定电压法39
  • 4.2.2 扰动观察法39-41
  • 4.2.3 电导增量法41-43
  • 4.3 基于输出电流的 MPPT 控制策略43-52
  • 4.3.1 基于输出电流控制工作原理43-47
  • 4.3.2 对比仿真分析47-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光伏发电接入系统仿真研究53-69
  • 5.1 系统技术参数53
  • 5.2 光伏阵列建模53-58
  • 5.2.1 数学模型53-55
  • 5.2.2 建模仿真55-58
  • 5.3 Z-Source 变换器建模58-61
  • 5.3.1 参数设计59-60
  • 5.3.2 建模仿真60-61
  • 5.4 PWM 整流电路建模61-63
  • 5.4.1 参数设计61-63
  • 5.4.2 建模仿真63
  • 5.5 系统整体仿真分析63-67
  • 5.5.1 系统仿真模型63-65
  • 5.5.2 仿真结果分析65-67
  • 5.6 本章小结67-69
  •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4
  • 致谢74-75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电压型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系统主电路参数设计    王久和;张金龙;李华德;

Z源变换器    彭方正,房绪鹏,顾斌,高奇,钱照明

基于输出参数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控制    傅诚;陈鸣;沈玉樑;余世杰;

采用Z源变换器的小型风力并网逆变系统    许颇;张兴;张崇巍;曹仁贤;赵为;

充电站内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    徐智威;胡泽春;宋永华;罗卓伟;占恺峤;石恒;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和主电路设计    史伟伟,蒋全,胡敏强,唐国庆,蒋平

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瓶颈及发展趋势    李晓华;钱虹;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综述    周林;武剑;栗秋华;郭珂;

硅太阳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    苏建徽,余世杰,赵为,吴敏达,沈玉梁,何慧若

太阳电池及方阵的模型与仿真    许盛之;赵庚申;王庆章;王瑜;

基于ADVISOR的电动汽车性能仿真研究    刘灵芝;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肖平;

混合动力技术与未来汽车的发展    徐小东;张炳力;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机及驱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设计    韩利;温旭辉;曾莉莉;

太阳电池的负载匹配理论与负载变换技术    王康模;陈长缨;于志刚;刘兴华;刘小冲;赵俊;

ITO/Si/Al结构太阳电池pn结光电特性仿真研究    施敏;王强;孙玲;

基于电流单参量控制的MPPT系统的设计    洪岳;陈长缨;王康模;邓韡;傅倩;

光伏模拟器的设计及仿真验证    杨文燮;胡仁杰;卢志伟;

水平铅酸电池的实验研究与性能分析    何士娟,张承宁,彭连云,孙逢春,谭建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与现状    何洪文,祝嘉光,李剑

贯彻“汽车新政”加快安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张炳力;赵韩;

GIS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行中的应用    谢添卉;李武峰;柏德胜;崔宇;罗小英;

神经网络BP PID在电动车能量回收技术中的运用    安强;

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新能源汽车    裴琨;

电动汽车上电机的选用    刘子豪;

基于OIF-Elman网络的光伏电源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    苏刚;龚威;潘雷;高瑞;王贝贝;

ADVISOR仿真软件及其在电动汽车仿真中的应用    张云;张承慧;

基于前驱动桥的电动汽车耦合振动研究    薛玉春;薛震;张义民;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铁耗分析    徐福增;沈启平;韩雪岩;唐任远;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张国红;崔纳新;樊娟娟;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研究    尹安东

混合动力汽车双机械端口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    庞珽

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车混合效能分析及其电控气动发动机的研究    陈平录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可靠性研究    于蓉蓉

面向产品工程化的混合动力客车设计方法研究    杨钫

电动轮汽车制动集成控制策略与复合ABS控制研究    王吉

微网谐波振及电压暂降的评估与控制    雷之力

微电源并网同步检测与定功率输出控制技术研究    龚宇雷

纯电动汽车驱动与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    汪贵平

基于SOC估计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    余熠

电流型Z源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策略研究    翟清震

阻抗源能馈型交流电子负载的研究    董云连

三相大功率PWM整流器系统的研究    张晓峻

基于DSP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    耿兴华

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王君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研究    杨崔

导电聚苯胺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邹武元

电动汽车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姚文贤

基于矢量控制的PWM整流器研究    景小萍

设置扇形边界死区的电压型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    王久和,李华德,杨立永

动力电池进展    胡信国;

电压型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技术    王久和,李华德,李正熙

滑模技术在PV最大功率追踪系统中的应用    张淼,吴捷

非对称模糊PID控制在光伏发电MPPT中的应用    张超,何湘宁

基于输出参数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控制    傅诚;陈鸣;沈玉樑;余世杰;

三相电压型单位功率因数 PWM 整流器的研究    董晓鹏,王兆安

PWM 整流器的输入电流谐波分析及参数确定    沈安文,万淑芸,王离九,赵金

计及电动汽车和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随机经济调度    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董朝阳;辛建波;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方法    罗卓伟;胡泽春;宋永华;杨霞;占恺峤;吴俊阳;

一种采用倍流整流的移相全桥ZVZCS直流变换器    邓凡李;汪令祥;

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苏海滨;卞晶晶;刘强;卜自珍;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5)    李宏毅,李加季

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    郭忠文

100W光伏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技术评估    邓涛,沈辉,舒杰,邓幼俊

“贴”在墙上的发电机    唐黎标;

18家竞标方角逐中国最大并网光伏项目惊曝0.69元/度低价    

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引起的问题研究    张垠;

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的设计    郭光伟;王俊峰;杨海柱;

基于TOP244G光伏辅助电源的应用    郭光伟;杨海柱;

未来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经济性评估    张达;张希良;吴抒;罗小虎;

光伏发电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其预报试验简报    何明琼;陈正洪;成驰;

光伏发电出力预测系统介绍    

光伏发电温室的现状及技术前景研究    魏晓明;周长吉;丁小明;鲁少尉;曹楠;

基于气象因子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光伏发电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代倩;段善旭;蔡涛;陈昌松;

铁路客站光伏发电的模式选择与计算    冯星明;汪隽;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    李星辰;王琳;

光伏发电——21世纪的洁净能源    姚晓梅;马鸿文;余晓艳;

基于学习曲线的风力、光伏发电成本分析与接入智能电网的时机、规模预测    郭晖;

基于学习曲线的风力、光伏发电成本分析与接入智能电网的时机、规模预测    郭晖;

10MWp光伏发电项目将落户我地区    记者 张中源

石市5个光伏发电项目通过评审    记者 乔素华

上海适合光伏发电吗    记者 周桂龙

服务光伏发电行业    记者 沈翀 刘加佳

我国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启动在即    记者 夏祖军 韩馨仪

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将居首位    洛阳中硅副总经理 严大洲

我国光伏发电成本逼近“火电”    于南

青海巨资补贴光伏发电引投资狂潮    CNE 记者 段贵恒 赵静

“金太阳”聚集“光”和“热”,财税优惠催生光伏发电业    本报记者 江钰铃 通讯员 周辰恩

光伏发电:进入毛票时代?    本报记者 何晓亮

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电网供能系统研究    袁建华

我国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化发展研究    殷帅

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和能量预测技术研究    姚传安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赵杰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可靠性研究    于蓉蓉

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李春玲

光伏燃料电池混合发电系统控制设计与仿真研究    史君海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协调策略的研究    于大洋

反射聚光利用太阳能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江守利

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    马立克

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研究    李远松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刘洋

独立光伏发电装置研究与系统设计    王亚兰

大功率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拓扑研究    王恋

微电网中光伏发电控制技术的研究    田莎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竞争力及其成长性研究    张爽莹

光伏发电企业发展的法律路径研究    周文静

微电网中光伏发电动态特性研究    闫立伟

光伏发电变流器及控制研究    王伟栋

光伏电池建模及其在光伏发电预测中的应用    蒋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