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气候区划的变化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气候区划的变化【摘要】:基于温度带、干湿区、气候区三级等级体系气候区划方案,利用1961~2010年756个测站的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过去50年中国气候区划各级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4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引言9-17
- 1.1 前言9
- 1.2 气候区划指标9-11
- 1.2.1 热量指标9-10
- 1.2.2 水分指标10-11
- 1.2.3 综合指标11
- 1.3 气候区划的原则和方法11-14
- 1.3.1 区划原则11-12
- 1.3.2 区划方法12-14
- 1.4 气候变化对中国气候区划的影响14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4-15
- 1.6 章节安排15-17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17-23
- 2.1 资料介绍17-18
- 2.1.1 地面气候资料数据集17
- 2.1.2 海冰和海温资料17-18
- 2.1.3 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18
- 2.2 方法介绍18-23
- 2.2.1 气候区划方法和指标18-19
- 2.2.2 资料均一化处理方法19-20
- 2.2.3 合成分析20
- 2.2.4 相关分析20
- 2.2.5 线性趋势分析20
- 2.2.6 滑动 t 检验20-21
- 2.2.7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21
- 2.2.8 奇异值分解(SVD)21
- 2.2.9 区域面积计算21-23
- 第三章 气候区划各级指标的变化特征23-37
- 3.1 温度带指标的变化特征23-27
- 3.1.1 ≥10℃积温日数和积温的变化趋势23
- 3.1.2 ≥10℃积温日数和积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3-26
- 3.1.3 温度带指标变化的可能原因26-27
- 3.2 干湿区指标的变化特征27-33
- 3.2.1 年干燥度的变化趋势27-28
- 3.2.2 干燥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8-30
- 3.2.3 引起新疆北部年干燥度变化的可能因素30-33
- 3.3 气候区指标的变化特征33-34
- 3.3.1 7 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33
- 3.3.2 7 月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33-34
- 3.4 小结34-37
- 第四章 中国气候区划的变化和稳定性讨论37-49
- 4.1 引言37
- 4.2 1997 年前后两个时期我国气候区划的变化37-43
- 4.2.1 温度带的变化37-38
- 4.2.2 干湿区的变化38-39
- 4.2.3 气候区的变化39-40
- 4.2.4 1997 年前后综合气候区划的变化40-43
- 4.3 1998~2010 年气候区划各指标的稳定性讨论43-48
- 4.3.1 ≥10℃积温日数和积温的稳定性43-45
- 4.3.2 年干燥度的稳定性45-47
- 4.3.3 7 月平均气温的稳定性47-48
- 4.4 小结48-49
- 第五章 我国热量指标年代际变化的原因分析49-65
- 5.1 日平均气温≥10℃的季节分布以及各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49-52
- 5.2 1997 年前后两个时期大气环流的变化52-56
- 5.2.1 200hPa 高度场的变化52
- 5.2.2 500hPa 高度场的变化52-53
- 5.2.3 海平面气压场的变化53-54
- 5.2.4 平均经圈环流和纬圈环流的变化54-56
- 5.3 海洋和海冰同我国气温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56-62
- 5.3.1 南极海冰的年代际变化56-58
- 5.3.2 北极海冰的年代际变化58-60
- 5.3.3 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60
- 5.3.4 北大西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60-62
- 5.4 小结62-65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65-69
- 6.1 结论65-66
- 6.2 讨论66-69
- 参考文献69-75
- 致谢75-77
- 个人简介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极海冰涛动及其对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卞林根;林学椿;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 徐斌,辛晓平,唐华俊,周清波,陈佑启
模糊数学在小区域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杨美华;王铭文;
试论中国气候区划 陈明荣;
中国气候区域 涂长望 ,卢鋈
中国气候区域新论 卢鋈
我国最大可能蒸发量的计算和分布 高国栋,陆渝蓉,李怀瑾
青藏高原气候区划 林振耀,吴祥定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 赵松乔
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连友
安徽地区太阳辐射量的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刘金彪
丽水市2004年以来气象灾害分析 郑建飞;
台州市2008年气候影响评价 周剑能;
昌乐县近49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马英洁;秦涛;张爱玲;张贵明;于江;
内蒙古东北部森林可燃物条件分析 代海燕;那顺;李兴华;娜日苏;
淮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分析 王又丰,张义丰,刘录祥
商丘市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洪霞;余卫东;
江苏省帕尔默干旱指数的研究 沈良芳;高荣斌;吕军;李勇;李捷;张强;
丽水市2006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价 郑建飞;
安徽省旱涝监测与影响评价业务系统 谢五三;
北极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 魏立新
多陆面模式、多驱动场对新疆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研究及结果集成 刘金婷
中国东部陆架海泥质沉积区的物源识别及其环境记录 胡邦琦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 郑小童
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润元
金沙江支流龙川江流域河流输沙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的响应 曾和平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水分传输过程与机理研究 王金叶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及实例研究 仕玉治
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 梁红梅
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和农业效应模拟研究 马玉平
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 李文亮
气候变暖趋势下甘肃省粮食供需问题研究 王海强
热带西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L Nino关系研究 于毅
北太平洋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主模态的比较研究 郭建民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李志军
石家庄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 卞韬
青海高原近50a来雪灾特征研究 郭晓宁
新疆大风时空变化特征及环流背景研究 高婧
青藏铁路沿线地震灾害风险区划 于斌
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 张旭明
湖南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 陆魁东;黄晚华;王勃;张超;
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王业宏;高慧君;张璇;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50a来我国干湿气候界线的空间变化分析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连友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宋连春,张存杰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张存杰,高学杰,赵红岩
暖湿气候对赛里木湖的影响 马道典,张莉萍,王前进,曾庆江,姜逢清,王亚俊,胡汝骥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刘德祥;赵红岩;董安祥;杨苏华;
1961—2005年黄土高原地区积温演变 王毅荣;
气候变暖对典型草原区降水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 王永利;云文丽;王炜;侯琼;
气候变暖与天津粮食生产的关系 梁平德,吴凤珍
气候变暖对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可能影响 殷红
安徽农业与气候变暖适应性的最优决策 王效瑞
气候变暖是人类引起的吗? 汤懋苍 ,张拥军
寒流频袭北半球 气候变暖论遭疑 主流观点认为全球变暖趋势未变 李娜;
气候变暖是一个伪命题吗? 梁海东;罗江海;
多年冻土与未来气候 郭东信,刘经仁
气候变暖对土壤化肥用量和肥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修兰,徐师华
青岛市气候变暖的特征 洪光,刘春光
陇中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变革 黄建林;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赤峰市气候变暖及其利弊影响分析 李俊有;王志春;胡桂杰;杨军;
气候变暖对陕西果业影响初探 刘映宁;李艳莉;李美荣;李健;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 牛丽玲;马焕香;武文安;张冉;郝新;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济南近60年冬季气候变化对越冬作物及设施农业的影响 张景珍;张莉;郭俊健;
气候变暖情况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气候变暖对河南粮食安全形势影响分析 王淑香;
气候变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 茅于轼;
气候变暖和酸雨提高森林生产率 申宁馨
刘雅章:人人都应为气候变暖尽份责任 本报记者 李跃辉 通讯员 张恒荣
美西部树木死亡率上升,疑因气候变暖受不了 记者 任海军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对抗气候变暖的利器 石磊
气候变暖背景下 农业抗旱该如何“升级” 本报记者 冯君
1700名英国科学家联合声明支持气候变暖结论 张静
展望2020年:不只是气候变暖 理查德·沃泽尔
以开展珊瑚与气候变暖关系研究 记者 郑晓春
“冷事件”难改气候变暖大趋势 本报记者 陆振华
气候变暖趋势没有改变 本报记者 游雪晴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风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陈练
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王应刚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中国碳排放的时间演变轨迹及区域特征 吴遵
增温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光环境下几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尹华军
模拟气候变暖对麦蚜避热行为及其在植物上分布影响的研究 马罡
冬小麦生产力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适应及其区域差异 陈金
亚洲玉米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 张柱亭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陆佩玲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气候区划的变化 刘静
气候变暖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金文岩
气候变暖情景下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越冬界限和发生世代的分析 胡朝兴
中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孙秀博
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风能资源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张瑾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中国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模拟检验研究 周鑫
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扬
潮州市主要气候要素的演变趋势与早稻产量的关系分析 唐凯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
我国农业对全球变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2024-08-18
-
关中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的土壤与气候变迁2024-08-18
-
气候变暖 我们面临的灾害和问题2024-08-18
-
风能资源的气候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2024-08-18
-
三江平原气候变暖的进一步认识: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2024-08-18
-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2024-08-18
-
塔里木河流域冰川洪水对全球变暖的响应2024-08-18
-
气候变暖与西安市冬季供暖的能源消耗分析2024-08-18
-
全球变暖对农作物影响及对策的研究进展2024-08-18
-
宁夏河东沙地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2024-08-18
-
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税制绿化分析2024-08-18
-
大气、海洋、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2024-08-18
-
西太平洋暖池基本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024-08-18
-
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2024-08-18
-
近2000a来古里雅冰芯记录及19~20世纪的气候变暖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