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室外测量数据的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0:58
热度:

基于室外测量数据的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Ⅳ输出特性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Ⅳ输出特性决定了发电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由于光伏组件的物理模型较为复杂,且实验环境复杂多变,对其输出特性的研究经常采用仿真实验的模式。以往的仿真建模往往以厂家提供的标准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为基础。但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发现,厂家提供的数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不适用于仿真建模的需要。在此前提下,本文基于室外实测数据完成了光伏组件Ⅳ输出特性的仿真建模。 首先,论述了室外实测实验的意义,详细介绍了实验的装置,设计以及具体的实验步骤。测量了一定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值,短路电流值,最大功率点的电压值,电流值。利用性能参数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根据厂家提供的标准条件下的实验数据,计算求得上述性能参数值。通过对比室外实测数据与计算所得数据,发现二者差距较大,证明了进行室外实测实验的必要性。 其次,介绍了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用数学模型的优缺点。分别采用厂家数据和实测数据,使用MATLAB计算非线性方程组的方式求取五参数模型和四参数模型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模型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迭代次数较多,并证明了厂家数据在仿真建模中存在问题。将根据室外实测数据模型参数得到的仿真结果以最大功率点为分界点进行偏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可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根据模型参数与温度、光照强度的关系,预测了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下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曲线。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关键数据点的数值证明预测曲线可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最后,对迭代次数较少的形状参数模型进行了研究。详细描述了形状参数模型的建模过程,分析了两个形状参数对Ⅳ输出特性曲线的影响,在形状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归一化的输出特性曲线。根据形状参数,求得一组光伏组件的物理参数建立五参数模型。通过与原五参数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新的模型在接近短路电流点的部分偏差更小的结果。通过对多种模型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五参数法建模过程严谨,与光伏组件的物理参数联系紧密,但建模过程较复杂,容易产生计算误差。形状参数法建模迭代次数较少,形状参数计算较为精确,但模型本身过于简单,影响了模型的精确度。二者结合后,并联电阻的仿真结果精确度得到了提高,因此模型在最大功率点左侧的精确度有所提高。但由于建模过程中对理想因子采用了较多的近似计算,因此降低了理想因子的精确度。进而降低了模型在最大功率点右侧的精确度。 【关键词】:光伏组件 室外实测数据 Ⅳ输出特性曲线 数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目录】:
  • CONTENT6-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引言12-13
  • 1.2 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13-16
  • 1.2.1 国际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展望13-15
  • 1.2.2 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展望15-16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16-18
  • 第二章 光伏电池的基本特性18-26
  • 2.1 光伏电池的发展18-19
  • 2.2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19-20
  • 2.3 光伏电池的物理特性20-23
  • 2.3.1 光伏电池的主要物理参数20-22
  • 2.3.2 光伏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22-23
  • 2.4 影响光伏电池性能的主要环境因素23-25
  • 2.4.1 太阳光谱的影响23-24
  • 2.4.2 光照强度的影响24
  • 2.4.3 温度的影响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室外测量实验26-36
  • 3.1 实验意义26
  • 3.2 实验装置简介26-30
  • 3.2.1 光伏组件26-28
  • 3.2.2 其他实验装置28-30
  • 3.3 实验方法的选择30-31
  • 3.3.1 电容充电法30
  • 3.3.2 滑动变阻器法30-31
  • 3.4 实验设计及实验步骤31-32
  • 3.5 数据处理32-35
  • 3.6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五参数法建模及输出特性预测36-50
  • 4.1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研究现状36-37
  • 4.2 单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五参数法建模37-44
  • 4.2.1 非线性方程组的建立38-39
  • 4.2.2 MATLAB仿真39-41
  • 4.2.3 仿真结果及数据处理41-44
  • 4.3 输出特性预测44-48
  • 4.3.1 物理参数与环境的关系44-47
  • 4.3.2 输出特性曲线预测47-48
  • 4.4 本章小结48-50
  • 第五章 形状参数法建模及研究50-58
  • 5.1 形状参数法建模50-53
  • 5.2 形状参数α,β的特性53-54
  • 5.3 利用形状参数模型建立五参数模型54-57
  • 5.4 本章小结57-5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6.1 文章总结58-59
  • 6.2 展望59-60
  • 附录60-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9-70
  • 附表7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中光伏组件封装工艺探讨    陈志强;

光伏组件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郑军;

光伏系统的优化设计    李实;田春宁;鞠振河;殷志刚;

太阳热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王玉;魏兵;

光伏系统变步长最大功率跟踪策略仿真研究    张建坡;张红艳;马朝晖;

太阳光伏系统设计浅析    张德科;宁芙;

浅谈光伏建筑一体化在超高层建筑珠江城项目的应用    华锡锋;周名嘉;

柔性薄膜电池与光伏建筑一体化    董磊;

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组件表面清洁的效益分析    田智华;段凯;

弱光下光伏充电器的设计    刘立强;岑长岸;张淼;

如何通过分档系统的优化将不匹配的损失降低到最少(英文)    杨小武;刘亚锋;任军锋;Veerraju Chaudary;

光伏组件Ⅰ-Ⅴ特性测量    贺建华;

镀减反射膜玻璃在光伏组件应用中的优点    刘亚锋;杨小武;任军锋;张舒;Bypina Veerraju Chaudary;

基于室外测量数据的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    刘丹

光伏方阵失配现象研究    刘素梅

光伏热斑现象及多峰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    陈如亮

基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研究    唐彬

智能光伏组件的研究与应用    李金刚

光伏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的对比研究    宋超领

太阳能光伏组件户外计量方法研究    刘丁璞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电路研究    王秉荣

光伏组件局部阴影下热斑诊断及优化控制    周笛青

典型光伏组件的包装技术与关键包装结构优化研究    刘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