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逆变器并网控制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6:47
热度: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逆变器并网控制的研究【摘要】:由于太阳能地域分布不均匀,以至于光伏发电需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随着分布式电源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传统的同步发电机装机容量在比

【摘要】:由于太阳能地域分布不均匀,以至于光伏发电需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随着分布式电源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传统的同步发电机装机容量在比例上逐渐降低,电力系统的旋转备用容量以及转动惯量相对减少。由于一次能源具有不可控性及间歇性,而一般的分布式电源大多采用并网逆变器和负荷组成微网,这种并网方式使并网单元不具有常规电力系统固有的惯性,这使得电网的稳定性问题愈发严峻。本文将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研究对象,对并网逆变器在微网环境中的控制策略和应用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光伏并网发电的结构与微电网技术的发展概况,总结出微网目前的控制结构与并网策略。通过对比微网中光伏逆变器与常规电网中的同步发电机的性能,得出了光伏逆变器具有容量小、惯性小、过流能力差的缺点。为了使光伏逆变器克服这些缺点,具有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微网逆变器接口—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控制策略。详细阐述VSG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根据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电气数学模型与转子机械数学模型与并网运行和孤岛运行时微网对光伏逆变电源的技术要求,设计了功频控制器和励磁控制器。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所提出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的并网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其硬件电路和软件进行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虚拟同机特性的光伏微网逆变技术,可以满足并网运行和孤岛运行时微网对光伏逆变电源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满足大电网对微网的稳定性要求。 【关键词】:微网 光伏发电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频控制器 励磁控制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4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22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2-13
  • 1.2 光伏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3-21
  • 1.2.1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17
  • 1.2.2 MPPT控制与DC/DC电路17-18
  • 1.2.3 储能装置与充放电控制器18-21
  • 1.3 本章小结21-22
  • 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组网与控制22-30
  • 2.1 微网的组网特点22-23
  • 2.2 光伏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23-27
  • 2.2.1 恒功率控制23-24
  • 2.2.2 恒压频控制24-25
  • 2.2.3 下垂控制25-27
  • 2.3 光伏微网逆变器的组网结构27-29
  • 2.3.1 主从控制27-28
  • 2.3.2 对等控制28
  • 2.3.3 分层控制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 虚拟同步发电机原理与实现30-44
  • 3.1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系统30-34
  • 3.1.1 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结构30-32
  • 3.1.2 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数学模型32-34
  • 3.2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器设计34-43
  • 3.2.1 频率控制原理35-36
  • 3.2.2 虚拟同步发电机功频控制器设计36-37
  • 3.2.3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原理37-39
  • 3.2.4 虚拟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设计39-41
  • 3.2.5 虚拟同步发电机同步控制器设计41-43
  • 3.3 本章小结43-44
  • 4 基于VSG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的仿真研究44-52
  • 4.1 基于VSG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的搭建44-46
  • 4.1.1 VSG算法实现及建模44-45
  • 4.1.2 VSG控制器的模型45
  • 4.1.3 基于VSG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45-46
  • 4.2 仿真实验46-50
  • 4.2.1 光照变化对光伏微网发电稳定性影响实验46-48
  • 4.2.2 负载变化对光伏微网发电稳定性影响实验48
  • 4.2.3 并网实验48-50
  • 4.3 本章小结50-52
  • 5 基于VSG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设计52-70
  • 5.1 主电路设计52-56
  • 5.1.1 储能装置设计52-54
  • 5.1.2 IPM模块的选型54-55
  • 5.1.3 网侧LC滤波电路参数设计55-56
  • 5.3 控制电路设计56-59
  • 5.3.1 直流电压采样电路56-57
  • 5.3.2 交流电压检测电路57
  • 5.3.3 交流电流采样电路57-58
  • 5.3.4 辅助电源设计58-59
  • 5.4 软件设计59-63
  • 5.4.1 主程序流程图60-61
  • 5.4.2 中断服务程序61
  • 5.4.3 VSG算法实现61-62
  • 5.4.5 储能装置能量管理程序62-63
  • 5.5 系统实验63-68
  • 5.6 本章小结68-70
  • 6 总结与展望70-72
  • 6.1 总结70
  • 6.2 今后工作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8
  • 作者简介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与发展电力新技术    严陆光;

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若干问题研究    王成山;王守相;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思想的微电网逆变电源控制策略    丁明;杨向真;苏建徽;

微网实验系统结构特征及控制模式分析    王成山;杨占刚;王守相;车延博;

低压微网综合控制策略设计    牟晓春;毕大强;任先文;

微电网电源的虚拟惯性频率控制策略    杜威;姜齐荣;陈蛟瑞;

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技术    赵宏伟;吴涛涛;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线路保护影响的分析    孙鸣;余娟;邓博;

分布式发电的高覆盖率对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影响分析(英文)    Bartosz Wojszczyk;Omar Al-Juburi;王靖;

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的频率控制策略    杨向真;苏建徽;丁明;杜燕;

微网逆变器及其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杨向真

风速变化的并网型风电场故障分析    李凤婷;晁勤;

基于MPC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    杨罡;刘明光;屈志坚;

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法原理及内在联系探究    陈诚;

应用STATCOM改善发电机轴系扭矩的研究    刘燕;康积涛;秦浩庭;

船舶电站负荷扰动下轴系瞬时转速的动态仿真    常勇;胡以怀;崔秀芳;

基于虚拟仪器的船舶电站数字仿真平台研究    潘高飞;赵跃平;

FACTS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王娟;吉晏平;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发展方向分析    李家坤;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发电机进相运行仿真    向婉芹;王朗珠;李沁;

辛几何算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杨力森;何一帆;

关联电力大系统的非线性分散控制    孙妙平;年晓红;

On the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Grids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电力系统发电厂联络变压器的降损研究    胡伟;侯佑华;徐飞;于骥;

励磁系统调差环节对系统阻尼的影响机理和仿真分析    吴水军;陈晶;刘明群;杨滔;杨杨;

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    严玉廷;苏适;

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    严玉廷;苏适;

基于遗传算法的微电网多目标优化控制研究    韩肖清;刘海龙;

发电机无功功率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王正风;白涧;

发电机无功功率与机端电压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王正风;黄太贵;

复杂系统临界电压的实用计算法    刘鹏;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机理研究    仲悟之

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    汪隆君

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    张璞

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    罗珂

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施希

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    段志远

系统扰动条件下同步发电机运行行为的时步有限元研究    胡笳

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    苏玲

微网谐波振及电压暂降的评估与控制    雷之力

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稳定性研究    张丛辉

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张玉佳

船舶电力仿真系统建模及拓扑分析    徐滨海

含有微网的黑启动特性的研究    王钟辉

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    周志飞

改进PSO算法在综合负荷建模中的应用    李彩玲

基于Prony算法SCADA系统动态信息的压缩传输    周葛城

基于电压水平约束的负荷安全域研究    陶琼

基于MATLAB的PSS的参数计算与仿真    汤伟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中特征值灵敏度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刘涛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    严陆光;夏训诚;周凤起;赵忠贤;刘东生;匡廷云;张新时;周孝信;李灿;朱瑞兆;陈勇;白克智;陆天虹;孔力;胡学浩;许洪华;赵黛青;吕绍勤;黄常纲;

基于Delta算子的谐振控制器实现高频链逆变器波形控制    张纯江;张婧;邬伟扬;徐殿国;

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    刘邦银;段善旭;刘飞;徐鹏威;

基于分散逻辑的UPS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    段善旭,刘邦银,康勇,陈坚

复杂扩展式电力系统功率频率动态过程分析    韩英铎;闵勇;洪绍斌;

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梁才浩,段献忠

安徽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设计及实现    李端超,陈实,吴迪,江山立,汤伟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黄仁乐,王连贵

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    王建;李兴源;邱晓燕;

配电网扩展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    王成山;陈恺;谢莹华;郑海峰;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的研究    胡成志

脉冲均匀调制功率控制串联谐振式逆变器    颜文旭,沈锦飞,惠晶,吴雷

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王耀北;闫英敏;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朱晓荣,彭咏龙,李和明

数字双闭环瞬时值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研究    许爱国;谢少军;

一种高性能的单相逆变器多环控制方案    熊健;周亮;张凯;史鹏飞;

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    张春雨;彭咏龙;张智娟;

Z源逆变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崔彬;钱照明;丁新平;彭方正;

196系列单片机在空调逆变器中的运用    岳玉静;

多重化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梁中华;于平泳;刘春芳;卢宝宏;刘宏楠;

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周玉栋;许海平;曾莉莉;温旭辉;

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陈永利;霍艳军;

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

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

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

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    葛兴来;冯晓云;

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

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

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

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

UPS逆变器反馈控制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    郭同生;黎辉;杨旭;王兆安;

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    上海 苏成富

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    周志敏

Z源逆变器研究    房绪鹏

光伏发电系统中Z源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    陈艳

Z源逆变器研究    汤雨

太阳能交流模块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谭光慧

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程如岐

网络控制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郑伟锋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压型组合式逆变器和电流源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    许飞

电压型逆变器分布式控制并联关键技术研究    亓迎川

大容量高频谐振逆变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李建文

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许颇

阻抗源逆变器在微型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伍元彪

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并网双向逆变器的研究    赵玲霞

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阚加荣

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研究    张怀金

新型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张志强

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研究    郭虓

基于内高频环的并网三相光伏逆变器的研究和实现    何耀

单相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及其并联研究    王文杰

基于下垂法控制的无线并联逆变器系统由独立到并网模式切换策略的研究    金城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用Z源逆变器的实验研究    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