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光伏—储能系统中功率传输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5:37
热度:

光伏—储能系统中功率传输控制技术研究【摘要】:光伏电源的出力受光照强度、温度和负载影响较大,具有波动性较大的特点。考虑接入由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充分利用超级电容器

【摘要】:光伏电源的出力受光照强度、温度和负载影响较大,具有波动性较大的特点。考虑接入由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充分利用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高和蓄电池能量密度高的特点,构成性能优越的光伏-储能系统。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功率传输控制技术研究,减小光伏系统对电网和负载的影响,并延长混合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论文首先介绍了各个储能源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的光伏-储能系统的结构,制定了光伏-储能系统的三种主要能量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个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模式,设定了相应的恒压、恒流控制目标。 其次,为实现光伏电源最大功率跟踪(MPPT),采用电导增量法寻求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并利用PI控制跟踪此电压;对混合储能系统控制器设计而言,基于传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频域补偿方法,设计了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于不同模式下的恒压、恒流补偿电路。 然后,设计了滑模变结构MPPT控制器,该控制器结合趋近律思想,缩短了到达滑模面的时间,利用等效控制和占空比相等的关系,实现了开关频率的恒定;对于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的控制,研究了基于滞环方式的单环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针对超级电容器所连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了一种结合PI的双环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外环PI控制的输出作为内环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的参考值,以保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和延长混合储能系统的寿命。 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所提出的系统,进行了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在稳态和动态性能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适用于光伏-储能系统中。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 蓄电池 光伏-储能系统 双向DC-DC变换器 滑模变结构控制 MATLAB/Simulink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9
  • 1.2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9-16
  • 1.2.1 双向 DC-DC 变换器拓扑研究现状9-11
  • 1.2.2 双向 DC-DC 变换器控制研究现状11-15
  • 1.2.3 双向 DC-DC 变换器在光伏-储能系统中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15-16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光伏-储能系统的结构与能量管理策略17-25
  • 2.1 光伏-储能系统结构17-18
  • 2.2 光伏-储能系统模型18-21
  • 2.2.1 光伏电源的模型18-19
  • 2.2.2 储能系统的模型19
  • 2.2.3 负载模型19-21
  • 2.3 系统能量管理策略21-22
  • 2.4 系统参数的选取22-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光伏-储能系统线性控制方法研究25-34
  • 3.1 光伏电源 MPPT 控制器设计25-26
  • 3.2 Boost 变换器输出恒压/恒流控制方法26-31
  • 3.2.1 Boost 变换器输出恒压控制方法26-28
  • 3.2.2 Boost 变换器输出恒流控制方法28-31
  • 3.3 Buck 变换器恒流/恒压控制方法31-32
  • 3.3.1 Buck 变换器输出恒流控制方法31-32
  • 3.3.2 Buck 变换器源端恒压控制方法32
  • 3.4 系统控制器设计32-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光伏-储能系统滑模控制方法研究34-42
  • 4.1 滑模控制方法在 DC-DC 变换器中的实现方式34-35
  • 4.2 光伏电源滑模 MPPT 控制器的设计35-36
  • 4.3 混合储能系统控制器模型及设计36-40
  • 4.4 频率对变换器的影响及估算40-41
  • 4.5 本章小结41-42
  • 第5章 仿真分析42-50
  • 5.1 仿真模型的建立42-45
  • 5.2 线性控制方法仿真45-46
  • 5.3 滑模控制方法仿真46-48
  • 5.4 仿真结果比较48-49
  • 5.5 本章小结49-5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0-52
  • 6.1 结论50
  • 6.2 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55-56
  • 致谢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滞环电流控制逆变器建模及分析    王建华;张方华;龚春英;刘磊;

平抑间歇式电源功率波动的混合储能系统设计    张国驹;唐西胜;齐智平;

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的精确线性化控制    帅定新;谢运祥;王晓刚;

CCM Buck变换器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    乐江源;谢运祥;冀玉丕;张志;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光伏系统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刘建涛;张建成;

硅太阳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    苏建徽,余世杰,赵为,吴敏达,沈玉梁,何慧若

CCM Buck变换器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非线性解耦控制研究    邓卫华,张波,胡宗波,卢至锋

电流连续型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与非线性PID控制研究    邓卫华,张波,丘东元,胡宗波,卢至锋

Boost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与最优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高朝晖;林辉;张晓斌;

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Buck变换器的最优控制    帅定新;谢运祥;王晓刚;

基于数字控制单相PFC系统的研究    莫丽琴;

非连续电流模式移相并联降压变换器的特性    蔡昌友;张娜;

太阳电池的负载匹配理论与负载变换技术    王康模;陈长缨;于志刚;刘兴华;刘小冲;赵俊;

ITO/Si/Al结构太阳电池pn结光电特性仿真研究    施敏;王强;孙玲;

基于电流单参量控制的MPPT系统的设计    洪岳;陈长缨;王康模;邓韡;傅倩;

光伏模拟器的设计及仿真验证    杨文燮;胡仁杰;卢志伟;

具有温控保护的低谐波失真AB类音频功放    邹连英;杨彪;张俊;

滞环控制开关频率的一种分析计算方法    张加胜;李浩光;

光伏并网的控制策略与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分析    李志敏;甘家梁;徐翠琴;谈怀江;

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的分析与改进    王鑫磊;张皓;李振华;

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T-S模糊建模与控制    陈进军;纪志成;

基于OIF-Elman网络的光伏电源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    苏刚;龚威;潘雷;高瑞;王贝贝;

环境保护中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    谢瑞;刘军;李武华;何湘宁;

基于PSIM9.0的单相光伏逆变系统的仿真研究    孙冰;白树忠;郑世松;

大信号开关调压系统的仿真与实验    张常年;潘彤;

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 for model mismatch power converters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张卫平;关晓菡;张东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关晓菡;赵徐森;张卫平;刘元超;

基于动态电容充电的光伏阵列Ⅰ-Ⅴ测试仪    张国荣;瞿晓丽;苏建徽;刘宁;董康;

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    董鹏;毕天姝;薛安成;杨奇逊;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高频开关电源的高效集成单周期控制策略研究    李思臻

Buck型逆变器高阶系统布尔型滑模控制及反馈线性化最优控制研究    陈江辉

LCC-SPRC高压高频大功率电除尘电源的理论分析与功率参数设计    刘军

磁浮电源与悬浮控制系统的耦合作用研究    张鼎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可靠性研究    于蓉蓉

微电源并网同步检测与定功率输出控制技术研究    龚宇雷

四象限级联型多电平高压大功率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刘子建

基于矩阵变换器励磁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李辉

260kVA无源软开关辅助变流器研究    王小方

电流型Z源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策略研究    翟清震

多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技术的研究    岳殿霞

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的研究和设计    张本庚

多模块并联DC/AC电力变换技术研究    吕世家

多模块并联DC/DC电力变换技术研究    马威

海洋潮流能发电系统的并网型逆变器设计研究    刘强

电动汽车大功率智能充电器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姚文贤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型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邓文豪

并网光伏电站模型及其运行特性研究    许晓艳

基于Simulink的全桥逆变弧焊电源的建模与仿真    何轩

基于无源性的滑模控制在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乔树通,伍小杰,姜建国

滞环电流控制型双BUCK逆变器    洪峰,刘军

基于双线性系统理论的Boost DC/DC变换器新型控制策略    张涌萍;张波;陈斌;胡宗波;

一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廖志凌;阮新波;

直驱型风电系统大容量Boost PFC拓扑及控制方法    李建林;高志刚;赵斌;许洪华;

耦合电感三电平双降压式逆变器    洪峰;单任仲;王慧贞;严仰光;

300kW光伏并网系统优化控制与稳定性分析    周德佳;赵争鸣;袁立强;冯博;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鲁蓉;张建成;

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    王建;李兴源;邱晓燕;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    姚骏;廖勇;庄凯;

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张兴

基于状态空间理论的PWM逆变电源控制技术研究    彭力

光储系统中储能容量优化    王雨;苏适;严玉廷;米增强;

新型高温潜热储能系统的性能研究    郭茶秀;张务军;魏新利;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可信容量及互补效益评估    何俊;邓长虹;徐秋实;黄文涛;舒征宇;

计及电池使用寿命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模型    韩晓娟;程成;籍天明;马会萌;

用于优化微网联络线功率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方法    肖峻;张泽群;张磐;梁海深;王成山;

液压储能在风力发电储能中的应用    卞永明;牛翔;

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严干贵;谢国强;李军徽;王健;朱昱;丁玲;

基于p-有效点理论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最小储能功率配置方法    黎静华;文劲宇;程时杰;韦化;

压缩空气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中储电装置容量优化设计    黄先进;张立伟;郑琼林;Alfred.Rufer;

城市轨道交通储能系统及其应用进展    胡婧娴;林仕立;宋文吉;张艳辉;冯自平;

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输出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    于波;王成山;肖峻;郭力;

储能系统规划设计软件的介绍与应用    肖峻;白临泉;李振生;梁海深;于波;

新型储能体系的探索    王高军;曲群婷;赵娜红;吴宇平;

储能系统提高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能力研究    李木一;

微网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陈奕;张步涵;代晓康;毛承雄;赵爽;

光伏电站储能系统配置研究    孙庆;何一;

一种有效的潜热储能球床放热性能的数值分析方法    夏莉;张鹏;

混合储能方案平衡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变化    侯世英;房勇;孙韬;宋星;

水电风能互补调节系统的研究    金华频;董大富;徐锦才;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及典型设计    吴福保;杨波;叶季蕾;薛金花;

资本掘金储能业市场细分趋向明朗    房田甜

俞振华:储能产业需政策驱动    本报记者 王荣

我国储能应用技术酝酿突破    特约记者 顾定槐

新能源储能研发项目落户射阳    李玲

A123看好电网储能 借“合资”撬动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 房田甜 实习记者 董乐

储能规模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 栗清振

南都电源:业绩有望走出低谷    本报记者 高晓娟

珠海银通:高品质新能源产业的整合者    本报记者 汤兆宏

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性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春兰大容量储能系统实现产业化    记者 陈艳华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微网中储能系统的构建与控制研究    曾杰

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    李军徽

储能系统主电路设计及其运行控制的研究    朱昱

储能系统在风电场中的应用    吴少峰

提高风电接入能力的大规模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研究    冯晓东

大容量储能系统的控制与保护策略研究    徐涛

储能系统提高风力发电并网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研究    陈伟

配合风电接入的储能系统研究    黄俊

提高风电接入能力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熊雄

基于超级电容的矿用负载储能系统研究    林锐

储能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与软件开发    白临泉

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工作原理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霍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