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Sr-90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初步设计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4:47
热度:

Sr-90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初步设计研究【摘要】: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主要由放射性同位素热源、辐射器、半导体光伏元件和散热部件组成。系统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加热辐射器,将热能转换

【摘要】: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主要由放射性同位素热源、辐射器、半导体光伏元件和散热部件组成。系统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加热辐射器,将热能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子,利用光子与半导体换能元件的光电效应而产生电能,是一种能量密度与转换效率高,受环境影响小的分布式先进供能装置。 目前的放射性同位素热源主要使用238Pu供能,但238Pu的生产,制备成本高,经济性差。90Sr是235U的裂变产物之一,大量的90Sr可以从核燃料后处理厂的铀和钚高放废液中分离得到。此外,采用90Sr燃料不同于使用238Pu会产生氦气导致热源内压问题,也不同于238Pu具有极毒性,90Sr产生的污染物治理也相对容易。我国238Pu生产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采用放射性同位素90Sr作为系统燃料具有较大现实和经济意义。 本文简述了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的换能原理以及90Sr燃料特点,基于其原理以及燃料特点,探讨了提供1000W热功率,使用GaSb光伏换能元件的90Sr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的设计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了一种表面微结构辐射器光谱发射性能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其材料的选择后,并以辐射器单个微腔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微腔的宽度,壁厚以及高度对辐射器发射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讨论结果进行了计算与验证,根据分析结果,发现使用钨材料时,表面微结构微腔的宽度,壁厚以及高度分别为0.8μm、0.1μm以及1.8μm时,辐射器的发射率曲线与GaSb光伏换能元件量子效率匹配程度较好的辐射器结构。 (2)探讨了90Sr放射性同位素热源的燃料化合物形式,选用铀与钨材料对具有1000W热功率的90Sr燃料产生的轫致辐射进行了屏蔽,并结合文中所获得结构的辐射器发射率对热源进行了传热结构研究,最后,联合实例中的GaSb半导体光伏元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最终发现当热源的绝热材料厚度为5cm,工作面积为70cm2时,系统将获得最大的电功率输出。 以上结果可以为表面微结构辐射器以及采用90Sr燃料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方法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90Sr 热光伏 表面微结构辐射器 热源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引言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放射性同位素供电系统的发展9-13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3-14
  • 第2章 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换能原理14-19
  • 2.1 放射性同位素热源基本原理及衰变类型选择14-15
  • 2.2 辐射器发光机理15-16
  • 2.3 光伏换能元件的换能过程16-17
  • 2.4 本章小结17-19
  • 第3章 表面微结构辐射器发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设计19-35
  • 3.1 表面微结构辐射器与材料选择19-21
  • 3.2 表面微结构辐射器结构因素分析21-24
  • 3.3 数值计算24-30
  •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30-32
  • 3.5 辐射器结构设计及发射率计算32-35
  • 第4章 ~90Sr 放射性同位素热源的设计研究35-58
  • 4.1 热源的放射性同位素燃料35-39
  • 4.2 放射性同位素热源的屏蔽设计39-45
  • 4.3 放射性同位素热源的传热结构研究45-52
  • 4.4 实例联合52-56
  • 4.5 本章小结56-58
  • 第5章 总结58-61
  • 5.1 表面微结构辐射器58
  • 5.2 ~90Sr 放射性同位素热源58-59
  • 5.3 工作中的不足与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6
  • 研究生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66-67
  • 致谢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微结构表面热辐射光谱特性的分析方法    刘广平;韩玉阁;李强;宣益民;

空间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发展回顾和新世纪应用前景    蔡善钰,何舜尧

美国空间同位素能源装置发展现状    侯欣宾;王立;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及其应用    梁代骅,沈关涛

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    张建中;任保国;王泽深;郑海山;

热电发电器的研究进展    梁永斌;李瑜煜;

温差发电器及其在航天与核电领域的应用    黄志勇,吴知非,周世新,郑文波

高温低热导率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张娜;张玉军;田庭艳;刘超;

挤出机双流道筒体的设计及换热能力的计算与分析    潘宝霞;贾朝阳;

复合墙体室内温度响应研究    许建柳;

地源热泵竖埋U形换热器一维数值模型    李茜;苏华;李晓虹;张燕;

小方坯连铸结晶器钢水液面自动控制仪的研究应用    罗本怀,刘晓晶

高炉焦炭中子测水系统的应用    罗本怀,刘晓晶

Ag-聚酯复合薄膜的微结构与光学性能研究    梁平;曹铃;宋学萍;程晓敏;孙兆奇;

CSP连轧过程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李传瑞;王立涛;葛仁余;余小鲁;陈志浩;

农产品加工的供热管道在传输过程中的热损耗分析    宋如敏;王恒青;

钢水液面自动控制系统    刘晓晶,王熠玢

多孔硅有效介电函数研究    李宏建;卓敬清;欧阳俊;闫玲玲;熊志勇;

圆柱形烟花热自燃数学模型研究    季玲玲;周光魏;寇智慧;赵保国;杜志明;郭泽荣;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魏琪;赵俊;

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介鹏飞;李德英;

电解槽保温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贺建忠;幸利;马康康;

LED光致/电致发光的p-n结温度差异及其对光电特性的影响    文玉梅;张敏;李平;文静;王科;

斯特林热机逆流换热式回热器    孔令斌;

水下湿法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赵博;武传松;

双辊带材铸轧侧封技术中熔融钢液液面宽度对侧封板所受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    宋小伟;孙斌煜;

结构构件耐火隔热性计算模型    张靖岩;史毅;吕振纲;仝玉;王礼;

基于性能化的大空间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    田立柱;朱国庆;张国维;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    高晓阳

电磁波与低维固体表面等离体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燕保荣

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    左远志

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    姚栋伟

槽形竖壁冷凝强化规律研究与结构优化    朱登亮

锌基氧(硫)化锌微纳米结构的合成、表征、光电性质及生长机理研究    黄林勇

苯并噻唑类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光电特性的研究    许慧侠

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    李国富

优质低应力金刚石复合片的高温高压合成    贾洪声

浮区法生长Zn_2TiO_4、ZnNb_2O_6和MgNb_2O_6单晶及性能研究    李亮

高温矿井热环境数值模拟及热害控制技术研究    侯建军

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能效测试与诊断    亓玉栋

井下工具油浸试验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分析    赵达

折射率调制光纤气体传感系统设计与研究    贾林涛

基于拉曼光谱下的A_2(MoO_4)_3材料热膨胀性研究    王志鹏

基于LPFGs氢敏探测器的研究    郭东歌

正交相Y_2Mo_3O_(12)薄膜的制备及光吸收性能研究    程慧

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墙的研究与开发    刘永

钢管组对机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王建秋

玻璃衬底上GaN和InN制备的研究    陈伟绩

树脂基低密度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惠雪梅,张炜,王晓洁

第二十届国际温差电会议(ICT2001)    刘新红

温差电致冷组件计算机辅助设计    路宗利,张建中

温差电材料研究的新动向    张建中,王凤跃,伍绍中

温差电——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王风跃

晶须及其应用    潘金生,陈永华

温差发电———种新型绿色的能源技术    何元金,陈宏,陈默轩

美国航天核技术应用近况    张炎

~(210)Po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黛荠祖

空间同位素发电体系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蔡善钰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8) 光伏系统的安装调试    马胜红;陆虎俞;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9) 光伏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马胜红;陆虎俞;

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产业化优势    李杰吾;

建筑光伏系统的设计、工程管理与维护    王东;

太阳光伏系统设计浅析    张德科;宁芙;

某职工宿舍屋顶光伏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    李光明;刘祖明;何京鸿;赵恒利;

光伏系统分布式功率的优化    王坤;施火泉;

美国拟开发即插即用式光伏系统推进分布式太阳能应用    本刊编辑部;

史立山:应重点支持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    史立山;

多晶硅-光伏系统碳排放环节分析    刘臣辉;詹晓燕;范海燕;吕信红;

光伏系统应用中的若干误区    杨金焕;陈中华;

并网光伏系统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张月超;梁冰;

光子晶体热辐射器应用于热光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杜盼盼;许静;李宇杰;陈金宏;

光伏系统用中小功率逆变电源的现状与展望    杨宏;王鹤;

广州地区倾角对光伏系统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陈维;沈辉;王宁;施晓丹;杨振宝;

聚光跟踪常规单晶光伏系统的产业化趋势    李杰吾;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孤岛现象的混沌检测方法    李波涛;李鹏;张宏滨;王志强;马梦朝;

应用于光伏系统之直流/直流模组化转换器研制    陈建富;梁从主;赵兴国;

太阳能供电器推广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初探    徐晓晨;马影辉;邵广义;

太阳能供电器推广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初探    徐晓晨;马影辉;邵广义;

光伏系统是租赁还是购买    见习记者 徐瑶

大力推广光伏产业的实用工程    记者 李志强

中环光伏在宁打造光伏系统集成基地    记者 张希 通讯员 王静

欧洲政策调整助推中小光伏成主流    本报记者 李永强

中小光伏渐成新宠    本报记者 李桂琴

山东省博物馆光伏系统并网发电    赵国陆

中国大力发展光伏系统发电    秦京午

开发光伏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李蔚

分布式光伏应用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国网能源研究院 孙李平

国家光伏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广东    

基于Z源网络的三端口光伏系统研究    高志强

并网型户用光伏系统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    刘芙蓉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机理与实验研究    陈雪

热光伏系统数值模拟及其光谱控制方法研究    茆磊

小型光伏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    胡义华

热光伏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吴玺

并网光伏系统中混沌现象的研究    陈浩

混合光伏系统的数字化控制方案设计及实现    于冰

北京地区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的研究    张勃

光伏系统并网管理应用项目研究    杨晓红

光伏系统实验平台及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谢伟

光伏系统的数据仿真和管理    孙宁励

稀土辐射器热光伏系统余热发电研究    庞志伟

多逆变器光伏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王飞

基于直流微网的光伏系统研究    孙濛濛

建筑模块化光伏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周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