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交错反激式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4:46
热度:

交错反激式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研究【摘要】: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而发展迅速。常规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而发展迅速。常规集中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逐渐显现其在商业和民用市场的劣势,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具有发电效率高、系统容量扩展灵活、安装维护简单和冗余设计等优点,研发高性能微逆变器将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撑。 本文以交错反激式光伏并网微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在CCM方式下的系统特征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控制策略,全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建立了CCM工作方式下开关周期内原副边绕组电流的时域关系式,得出了系统临界连续输出功率,分析出半电网周期内微逆变器工作在DCM和CCM相结合的方式,并用系统连续率CR表征CCM工作区间所占的比重。 (2)对微逆变器主电路关键元器件进行了参数设计和选型,包括直流侧功率解耦电容,反激变压器,反激开关管、输出整流二极管和工频换向桥功率器件和并网滤波器,为系统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3)建立了基于任意准稳态工作点控制输入到并网电流输出的传递函数,得出了额定功率下π/2电角度处RHP零点对系统跟踪性能影响最大的结论,并基于这一准稳态工作点设计了电流内环Q-PR控制器。 (4)提出了分阶段、相结合控制的改进MPPT算法,即微逆变器启动阶段应用开路电压法,光伏组件功率波动较小时应用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功率波动较大时应用短路电流法,以获得良好的稳态跟踪精度和动态跟踪性能;针对轻载下基于CCM设计的并网电流控制器适用度降低和谐波含量增大的问题,提出了双模式控制策略及模式选择控制器的实现原则,实现轻载时系统控制方式切换到DCM并网电流控制方式,提高了轻载并网电流品质。 (5)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和250W微逆变器系统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上述系统分析的正确性和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 反激变换器 微逆变器 系统连续率 改进MPPT算法 双模式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4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1章 绪论9-20
  • 1.1 课题研究背景9-11
  • 1.1.1 常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9
  • 1.1.2 太阳能光伏发电9-11
  • 1.2 光伏并网系统研究现状11-15
  • 1.2.1 光伏并网系统常用架构12-13
  • 1.2.2 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分类13-15
  • 1.3 单相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15-18
  • 1.3.1 微型逆变器的由来15
  • 1.3.2 微型逆变器设计原则15-16
  • 1.3.3 微型逆变器的拓扑选择16-18
  • 1.4 本文研究内容18-20
  • 第2章 反激式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工作原理20-30
  • 2.1 反激式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拓扑结构20-21
  • 2.2 反激变换器工作模式稳态分析21-23
  • 2.3 反激式微型逆变器CCM模式稳态分析23-28
  • 2.3.1 微逆变器系统稳态关系23-25
  • 2.3.2 周期无穷工作点工作方式研究25-27
  • 2.3.3 断续工作区间27-28
  • 2.4 交错并联反激微逆变器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交错反激微逆变器硬件设计30-40
  • 3.1 解耦电容选取30-32
  • 3.2 反激变压器设计32-35
  • 3.3 功率器件选取35-36
  • 3.4 并网滤波器设计36-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交错反激微逆变器建模和控制策略设计40-52
  • 4.1 微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40-41
  • 4.2 单端反激式变换器系统模型41-45
  • 4.2.1 非理想反激变换器CCM模式建模41-44
  • 4.2.2 系统对象模型分析44-45
  • 4.3 交错反激微逆变器控制器设计45-47
  • 4.3.1 PI控制器缺陷分析45-46
  • 4.3.2 准PR控制器设计46-47
  • 4.4 仿真分析和并网电流测试47-51
  • 4.4.1 仿真分析47-49
  • 4.4.2 并网电流测试49-51
  • 4.5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微逆变器优化设计52-66
  • 5.1 太阳能电池MPPT控制技术52-58
  • 5.1.1 太阳能电池外特性52-53
  • 5.1.2 MPPT控制算法改进设计53-57
  • 5.1.3 实验结果57-58
  • 5.2 并网电流双模式控制策略设计58-64
  • 5.2.1 双模式控制策略提出58-59
  • 5.2.2 DCM传输功率限制59-61
  • 5.2.3 双模式控制策略的设计和改进61-62
  • 5.2.4 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62-64
  • 5.3 本章小节64-6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6.1 总结66
  • 6.2 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方法    姬海宁,兰中文,张怀武

变压器分布电容对高频高压反激变换器的影响及其抑制措施    赵志英;秦海鸿;龚春英;

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    刘邦银;段善旭;刘飞;徐鹏威;

反激式开关电源共模传导发射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林思聪,陈为

新型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的研究    王红梅;成晓燕;马海啸;龚春英;

输出调节和内模原理    程代展,董亚丽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综述(上)    王长贵;

平面变压器中并联绕组的均流设计    旷建军,阮新波,任小永

短路电流结合扰动观察法在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中的应用    张超;何湘宁;

多通道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磁集成技术研究    卢增艺;陈为;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    马琳

太阳能交流模块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谭光慧

基于数字控制单相PFC系统的研究    莫丽琴;

滞环控制开关频率的一种分析计算方法    张加胜;李浩光;

一种单相光伏系统并网策略研究    崔开涌;张翼;俞俊杰;陈国呈;

集成PWM控制器UC1525在开关电源中应用    高波;谢澎波;冯君华;

DC-DC开关变换器的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邵桂荣;苏世栋;詹平红;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神经网络控制策略    陈旭;李大伟;蒋振江;陈蜀海;

Matlab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黄江波;

非理想Buck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吴卫华;

基于Buck变换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器    吴透明;姚国兴;孙磊;

基于开关周期平均模型的PWM变流器的改进型SVPWM控制    张军利;王凯;张昭;党常亮;

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输出调节问题    陈作贤;季海波;何德峰;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Multi-level Inverter in the PVMS    

环境保护中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    谢瑞;刘军;李武华;何湘宁;

一种基于dp/dv=0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    荣延泽;刘士荣;毛军科;李松峰;

基于PSIM9.0的单相光伏逆变系统的仿真研究    孙冰;白树忠;郑世松;

含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董旭柱;雷金勇;饶宏;黄晓东;刘怡;李鹏;

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    董鹏;毕天姝;薛安成;杨奇逊;

开关电源高频平面变压器并联PCB线圈交流损耗建模及分析    毛行奎;陈为;

太阳能并网发电在通信基站中的应用研究    丁强;

抗三相不平衡负载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伍春生;杨子龙;廖华;王一波;徐正国;许洪华;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LCC-SPRC高压高频大功率电除尘电源的理论分析与功率参数设计    刘军

微电源并网同步检测与定功率输出控制技术研究    龚宇雷

四象限级联型多电平高压大功率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刘子建

多变换器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研究    陈武

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暂态仿真方法研究    李鹏

成形脉冲YAG激光技术及应用研究    许宝忠

磁悬浮轴承功率放大器建模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    王军

分布式电源系统中非线性子系统相互作用研究    王建华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电流型Z源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策略研究    翟清震

多模块并联DC/AC电力变换技术研究    吕世家

多模块并联DC/DC电力变换技术研究    马威

海洋潮流能发电系统的并网型逆变器设计研究    刘强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型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邓文豪

基于Simulink的全桥逆变弧焊电源的建模与仿真    何轩

基于VC的电力电子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洪武

数字控制航空400Hz三相四线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研究    杨永飞

一种带有前馈重复滤波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研究    陈基锋

大型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和特性研究    张琪祁

浅析太阳电池并网发电技术    殷洪亮;吕建;

各国光伏路线图与光伏发电的进展    杨金焕;邹乾林;谈蓓月;葛亮;陈中华;

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比例谐振控制    马琳;金新民;唐芬;梁京哲;

电源铁氧体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的研究    戴京营,汪敢

光伏电源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雷元超,陈春根,沈骏,黄跃杰,陈国呈

高频变压器绕组交流电阻和漏感的一维模型    李智华,罗恒廉,许尉滇

基于UC3842的输出直接反馈式反激变流器    谢晔源,钱照明,彭方正

采用电流滞环调节器的电压矢量控制PWM整流器系统    赵振波,李和明,董淑惠

Z源变换器    彭方正,房绪鹏,顾斌,高奇,钱照明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王飞,余世杰,苏建徽,沈玉梁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管理的研究    欧阳名三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郑诗程

光伏阵列故障状态的识别研究    王培珍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汪海宁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王飞

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许颇

分布式微网电力系统中多逆变电源的并网控制研究    鞠洪新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吴理博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刚

脉冲均匀调制功率控制串联谐振式逆变器    颜文旭,沈锦飞,惠晶,吴雷

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王耀北;闫英敏;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朱晓荣,彭咏龙,李和明

数字双闭环瞬时值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研究    许爱国;谢少军;

一种高性能的单相逆变器多环控制方案    熊健;周亮;张凯;史鹏飞;

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    张春雨;彭咏龙;张智娟;

Z源逆变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崔彬;钱照明;丁新平;彭方正;

196系列单片机在空调逆变器中的运用    岳玉静;

多重化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梁中华;于平泳;刘春芳;卢宝宏;刘宏楠;

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周玉栋;许海平;曾莉莉;温旭辉;

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陈永利;霍艳军;

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

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

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

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

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

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    葛兴来;冯晓云;

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

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

UPS逆变器反馈控制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    郭同生;黎辉;杨旭;王兆安;

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    上海 苏成富

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    周志敏

Z源逆变器研究    房绪鹏

光伏发电系统中Z源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    陈艳

Z源逆变器研究    汤雨

太阳能交流模块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谭光慧

网络控制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郑伟锋

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程如岐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压型组合式逆变器和电流源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    许飞

电压型逆变器分布式控制并联关键技术研究    亓迎川

大容量高频谐振逆变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李建文

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许颇

阻抗源逆变器在微型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伍元彪

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并网双向逆变器的研究    赵玲霞

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阚加荣

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研究    张怀金

新型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张志强

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研究    郭虓

基于内高频环的并网三相光伏逆变器的研究和实现    何耀

单相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及其并联研究    王文杰

基于下垂法控制的无线并联逆变器系统由独立到并网模式切换策略的研究    金城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用Z源逆变器的实验研究    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