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光伏发电效率检测及跟踪系统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4:28
热度:

光伏发电效率检测及跟踪系统的实验研究【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把焦点放在再生洁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太阳能极其清洁,无污染,取不完,用不尽,得到各国的青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把焦点放在再生洁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太阳能极其清洁,无污染,取不完,用不尽,得到各国的青睐。尽管光伏发电技术已日渐成熟,但光伏发电成本较高、效率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针对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开展研究。 首先根据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在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研究温度和光强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为使光伏电池在温度和光强变化时能很快跟踪到最大功率点,提高光伏能量的转换效率,对常见的MPPT方法的原理进行比较并建立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MPPT方法,与常规MPPT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算法跟踪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与其安装的朝向有关,合理选择倾角和方位角能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为此,本文设计并研制出一套光伏发电效率检测系统,使用MFC开发工具设计软件监控界面。该系统由12块光伏组件组成,采用电容充放电法,对光伏组件的伏安特性进行扫描并寻找到该时刻最大功率点,定时采集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并根据上位机的指令传送数据并写入数据库。对数据库中保存的近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光伏组件的实时发电功率、日总发电量和月总发电量,给出南宁地区光伏阵列最佳的安装倾角和方位角建议。 本课题还进行了太阳能双轴跟踪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硬件主要由芯片电源、光电传感器、风速传感和限位开关、电机驱动电路组成;软件主要包括主程序、系统初始化、光电跟踪子程序等部分。利用太阳能双轴跟踪系统进行南宁地区光伏发电实验,得到有关的数据并与固定式光伏系统(正南22°倾角)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轴跟踪系统的发电效率比固定式系统提高了近35%,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光伏发电效率 MPPT 数据库 方位角 倾角 双轴跟踪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12
  • 1.2 最佳倾角的研究现状与意义12-15
  • 1.2.1 国外研究动态12-13
  • 1.2.2 国内研究动态13-14
  • 1.2.3 最佳倾角的研究意义14-15
  • 1.3 光伏跟踪技术研究现状与意义15-16
  • 1.3.1 跟踪技术的国内外研究15-16
  • 1.3.2 跟踪技术的研究意义16
  • 1.4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16-17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7-19
  • 第二章 光伏发电与最大功率跟踪技术19-38
  • 2.1 用于计算倾面太阳辐射量的模型19-21
  • 2.1.1 倾斜面接收的直接辐射19-20
  • 2.1.2 倾斜面接收的散射辐射20
  • 2.1.3 倾斜面接收的反射辐射20-21
  • 2.2 光伏电池的建模仿真与特性研究21-26
  • 2.2.1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21-23
  • 2.2.2 光伏电池Simulink仿真23-26
  • 2.3 光伏跟踪技术26-27
  • 2.3.1 视日运动跟踪方式26
  • 2.3.2 光电跟踪方式26-27
  • 2.4 最大功率点检测27-29
  • 2.4.1 可变电阻法27-28
  • 2.4.2 电子负载法28
  • 2.4.3 电容充放电法28-29
  • 2.5 最大功率跟踪技术29-37
  • 2.5.1 恒定电压法(CVT)及仿真30-33
  • 2.5.2 电导增量法(IncCond)及仿真33-35
  • 2.5.3 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及仿真35-37
  • 2.6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光伏发电效率检测系统38-57
  • 3.1 PV效率检测系统介绍38-39
  • 3.2 检测系统的采样原理39-40
  • 3.3 系统硬件设计40-41
  • 3.3.1 光伏组件朝向设计40-41
  • 3.3.2 电路板设计41
  • 3.4 系统软件设计41-47
  • 3.4.1 PC监控系统设计42-43
  • 3.4.2 PC监控软件设计43-45
  • 3.4.3 数据库设计45-47
  • 3.5 效率检测实验及结果分析47-56
  • 3.5.1 光伏组件伏安特性测试结果48-49
  • 3.5.2 效率检测系统实测结果49-53
  • 3.5.3 光伏组件日总发电量与日总辐射量分析53-55
  • 3.5.4 不同方位角、倾角光伏组件月总发电量比较55-56
  • 3.6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太阳能双轴跟踪系统57-73
  • 4.1 跟踪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57-58
  • 4.2 双轴跟踪系统硬件设计58-62
  • 4.2.1 TMS320F28335概述58
  • 4.2.2 芯片电源设计58-60
  • 4.2.3 光电传感设计60-61
  • 4.2.4 风速及角度电路设计61-62
  • 4.4.5 电机驱动电路62
  • 4.3 双轴跟踪系统的软件设计62-66
  • 4.3.1 软件开发环境说明62-63
  • 4.3.2 基于DSP的主程序流程图63-64
  • 4.3.3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程序设计64-66
  • 4.4 双轴跟踪实验与结果分析66-72
  • 4.5 本章小结72-7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3-75
  • 5.1 总结73-74
  • 5.2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7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西班牙采用联合投资形式开发太阳能电站    王志伟;

独立光伏系统最佳倾角计算新方法    顾超,崔容强

基于ARH的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春;马维华;

TMS320F28335及其最小应用系统设计    雷晓瑜;曹广忠;

基于MFC的实时数据动态显示界面设计    聂斐;殷兴辉;

三维电子罗盘在太阳双轴跟踪系统角度测量中的应用    王擎宇;龚仁喜;李畸勇;俸昭合;

自带光源的便携式太阳电池阵列测试系统    张克农,赵云鹏,蒋昕,张庆龙

太阳能利用中的跟踪控制方式的研究    陈维,李戬洪

固定式光伏方阵最佳倾角的分析    杨金焕

固定式光伏方阵最佳倾角    刘祖明,廖华,李耀飞,王东城

双轴跟踪装置对太阳能发电系统增效的理论研究    卢育发;李旗号;李倩;

双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张宝剑;高国红;

河南省霾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吴蓁;郑世林;席世平;王纪军;

南海热带气旋0809号“北冕”对华南天气的影响    潘军;刘峰;钟加杰;

浅谈生态城市新发展    王海燕;

光伏电站系统优化设计及实际设计中相关问题的处理    丁(山丁);崔容强;

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    高亮;蔡世俊;高鹏;李果华;施正荣;朱拓;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贺沫珺;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郑文英;周威;

设施农业中水蒸气的回收利用研究(Ⅱ)——回收量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顾卫 ,刘杨 ,李宁

2011年隆冬北京初雪的成因分析    董林;符娇兰;宗志平;

浙北地区一次深秋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马鹏辉;陈剑;

光伏发电温室的现状及技术前景研究    魏晓明;周长吉;丁小明;鲁少尉;曹楠;

成都市城区灰霾污染现状初探    张普;周来东;王治渊;

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的分析研究    饶晓琴;李峰;

近两年苏州水稻褐飞虱大发生成因简析    蒋名淑;孙首华;商兆堂;

华北地区一次大雾过程的三维变分同化试验    梁爱民;张庆红;刘开宇;申红喜;

贵阳机场冬季一次大雾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刘开宇;张庆红;梁爱民;申红喜;

闽西北2008年一次连续性雨雪冰冻天气成因分析    章达华;沈永生;伍毓柏;韩秀榕;刘玉;王珊珊;

黔东南州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程度气象因素定量评价    梁平;白慧;田楠;龙先菊;卢君;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基于A型的剩余电流智能保护技术研究    张冠英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    杨天麒

利用GNSS信号的地基大气折射率剖面反演技术研究    林乐科

户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及太阳能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    陈维

辐射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莫松平

基于单站地基GNSS的电波折射参数估计    朱庆林

北半球冬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异常的气候效应和动力诊断    杨玮

冬季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异常规律和遥联成因研究    孙晓娟

户用光伏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谈金军

基于浮点DSP TMS320F28335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陈智勇

基于GPRS无线通讯的水下滑翔机关键技术研究    胡任

舰载跟踪雷达二自由度数字伺服系统的设计    段继岗

基于TMS320F28335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梁启权

同步调制下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李瑞夫

太阳能—氢能集成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官雪花

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与开发    石昆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及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实现    付朝雪

以广州为例的湿热地区非封闭遮阳散热表皮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研究    任婷

基于HMC5883的电子罗盘设计    胡宁博;李剑;赵榉云;

光伏电源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雷元超,陈春根,沈骏,黄跃杰,陈国呈

独立光伏系统最佳倾角计算新方法    顾超,崔容强

固定式太阳电池方阵最佳倾角的实验研究    常泽辉;田瑞;

基于流水线CORDIC算法的三角函数发生器    李滔,韩月秋

CORDIC算法在三轴电子罗盘中的应用    李翔;李智;

基于CORDIC算法实现三角函数的运算    陆鹏威;梅杓春;

MFC中显示数据控件手工编程绑定数据控件    刘雄鹰;

太阳能集能器自动跟踪装置    刘振起

风光混合发电系统发电量的计算模型    陈俊;刘志璋;赵明智;

基于磁阻和加速度传感器的三轴电子罗盘研制    王勇军

风光混合独立供电系统的研究    陈俊

基于视日运动轨迹的双轴太阳跟踪系统的研究    曾利霞

日本用复合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    

日本开发新的复合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    

日本用复合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    

日本开发新的复合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    

日本提高发电效率的新技术    

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一种尝试    史俊清;

加速发展高效超临界技术 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    黄毅诚

澳大利亚研制飞行发电机 预计发电效率达80~90%    

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 加速发展高效超临界机组    黄毅诚

两种形式太阳能并网逆变电源发电效率的研究    唐锋;

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制约因素分析    宋晓林;沙宇恒;郑小川;

千瓦级天然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流程模拟与分析    彭昂;解东来;

热电厂的热经济指标    刘龙海;徐海荣;钟史明;

直驱永磁机组研制通过验收    陈磊

光伏发电计量需要“尺子”    本报记者 杨蕾

废热再利用余热变电能    赵亚平

“人工叶”太阳能电池模拟自然发电    王小龙

圆柱型纳米半导体结构的热电子发电效率    王沫

光伏发电效率检测及跟踪系统的实验研究    黄丽芳

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研究    李晓芳

小型风光互补系统发电效率提升技术研究    程兆亮

太阳能光伏板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李思琢

MW级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变辐照变工况性能研究    许璐

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    侯岱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中热电模块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杨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