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非隔离型光伏发电系统MPPT及并网运行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3:05
热度:

非隔离型光伏发电系统MPPT及并网运行的研究【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过度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这已经逐渐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人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过度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这已经逐渐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人们迫切需要转变传统能源思维,寻找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光伏发电具有储量大、较安全、零污染等诸多优点,所以不少国内外专家都专注于研究光伏发电的安全高效利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点内容:(1)光伏阵列的高效率输出;(2)光伏发电的高质量并网;(3)并网系统拓扑的安全可靠。 在对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工作原理和控制效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控制策略无法保证跟踪精度和速度上的兼顾,因此根据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研究了一种新型分阶段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该控制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跟踪精度和速度相矛盾的问题,提高了光伏阵列的输出效率。 在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方面,本文研究了直流母线电压外环、并网电流内环的SPSVPWM-deadbeat新型并网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抗干扰三点判别法进行实时电感辨识,克服了传统无差拍控制依赖精确系统模型的缺陷,提高了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对并网电流的精确控制,保证了光伏并网电流的高质量。 为解决非隔离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存在的共模漏电流安全隐患,首先从漏电流生成原因上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改进型Heric非隔离拓扑,该拓扑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抑制漏电流的性能。 此外,本文根据3kW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指标,完成了系统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设计,硬件部分包括驱动、采样、保护以及电源电路等,软件部分包括主程序、数字锁相子程序和PWM生成子程序等。最后,对系统进行了相关仿真和实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新型控制策略和拓扑可以更好地实现光伏发电安全可靠高效率地利用。 【关键词】: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 并网控制 电感辨识 非隔离拓扑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5
  • 1.1 光伏发电的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2 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8-11
  • 1.2.1 国外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8-9
  • 1.2.2 国内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9-11
  • 1.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11-13
  • 1.3.1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11-12
  • 1.3.2 并网控制策略12
  • 1.3.3 并网逆变器拓扑12-13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13-15
  • 第二章 非隔离型光伏发电系统总体研究15-23
  • 2.1 光伏阵列的研究15-19
  • 2.1.1 光伏电池光电转换原理15
  • 2.1.2 光伏电池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15-16
  • 2.1.3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分析16-17
  • 2.1.4 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17-18
  • 2.1.5 光伏阵列 Simulink 模型搭建及仿真18-19
  • 2.2 光伏并网逆变器概述19-22
  • 2.2.1 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20-21
  • 2.2.2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21-22
  • 2.3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光伏发电 MPPT 控制策略的研究23-36
  • 3.1 传统 MPPT 控制策略23-27
  • 3.1.1 扰动观察法23-24
  • 3.1.2 电导增量法24-25
  • 3.1.3 固定电压/电流法25-26
  • 3.1.4 三点比较法26-27
  • 3.2 分阶段变步长电导增量法27-32
  • 3.3 MPPT 仿真分析32-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36-50
  • 4.1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原理36
  • 4.2 PWM 实现方式36-38
  • 4.3 传统并网控制策略38-39
  • 4.4 SPSVPWM-deadbeat 并网控制策略39-44
  • 4.5 光伏发电系统软件设计44-47
  • 4.5.1 软件设计主程序44-45
  • 4.5.2 数字锁相实现45-46
  • 4.5.3 PWM 生成46-47
  • 4.6 并网控制仿真分析47-49
  • 4.7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拓扑的研究50-63
  • 5.1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分析50-55
  • 5.2 改进 Heric 非隔离拓扑55-58
  • 5.3 并网系统硬件电路设计58-61
  • 5.3.1 主电路开关管选择58
  • 5.3.2 驱动电路设计58-59
  • 5.3.3 采样电路设计59-60
  • 5.3.4 保护电路设计60-61
  • 5.3.5 电源电路设计61
  • 5.4 系统实验与分析61-62
  • 5.5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    刘邦银;段善旭;刘飞;徐鹏威;

基于改进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光伏阵列MPPT研究    郭明明;沈锦飞;

我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李雷;杨春;

国际可再生能源新闻    钱伯章;

我国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化发展研究    殷帅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艳伟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赵杰

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    姚志垒

数字化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技术研究    张文

一种基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光伏分布式MPPT的研究    吴春华;徐坤;黄建明;杨宇;许富强;

新型光伏三端口逆变器    高志强;纪延超;谭光慧;王建赜;

一种光伏发电变周期变步长MPPT优化算法    梁创霖;周华安;文桂林;卿启湘;

自适应变步长MPPT算法    黄舒予;牟龙华;石林;

基于改进MPPT算法的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策略    焦阳;宋强;刘文华;

光伏电池实用仿真模型及光伏发电系统仿真    焦阳;宋强;刘文华;

自适应变步长占空比扰动法在光伏发电MPPT中的应用    薛阳;张佳栋;

基于模糊控制MPPT的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凌六一;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张艳霞;赵杰;邓中原;

基于最优梯度的滞环比较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刘琳;陶顺;郑建辉;林焱;肖湘宁;

一种基于dp/dv=0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    荣延泽;刘士荣;毛军科;李松峰;

含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董旭柱;雷金勇;饶宏;黄晓东;刘怡;李鹏;

无锡高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研究    田晓映;

风、光、柴、储互补的移动电源车    冬雷;肖辅荣;廖晓钟;

自适应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研究    周建萍;朱建萍;

光伏系统自适应多模式MPPT控制算法    聂晓华;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暂态仿真方法研究    李鹏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基于Z源网络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    刘鸿鹏

直流型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模型分析与暂态仿真    黄碧斌

光伏阵列及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    吴小进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赵杰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徐瑞东

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杨滔

基于Z源网络的三端口光伏系统研究    高志强

大型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和特性研究    张琪祁

基于Fuzzy和重复PI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孙晓玲

基于AVR单片机的太阳能电动车光伏控制系统研究    洪波林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研究与应用    朱颖合

基于禁带宽度的独立式光伏发电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    邓栋

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低压微网系统的暂态建模与仿真    丁菲

具有MPPT功能高效两相交错DC/DC变换器的研究    李延邦

1kVA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孙继健

基于母线电压下垂法的直流微电网能量控制研究    姜一达

改进型小型光伏发电及并网系统研究    郭明明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    张文;魏仲华;廖天发;高理文;薛家祥;

实物期权研究的回顾    石杰;赵睿;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上)    查晓明;刘飞;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下)    查晓明;刘飞;

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整体最优动态投资策略    后勇;徐福缘;程纬;

多分辨率奇异谱熵及其在振动信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谢平,刘彬,林洪彬,王霄

智能型双轴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    刘京诚;任松林;李敏;罗勇;杨庆峰;

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    芮明杰;刘明宇;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风险评价研究    谢传胜;徐耀伦;董达鹏;华生萍;

基于线性光耦HCNR200的DSP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    谭颖琦;范大鹏;陶溢;

    记者 许可新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新型直流输电的控制和保护策略研究    刘洪涛

故障诊断中信息熵特征提取及融合方法研究    谢平

交流系统故障时VSC-HVDC系统的控制与保护策略研究    陈海荣

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及输出并联型组合变换器研究    洪峰

燃料电池并网逆变技术研究    沈国桥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链的培育与发展问题研究    王正明

建筑集成光伏系统的能量变换与控制技术研究    刘邦银

三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    刘飞

并网型户用光伏系统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    刘芙蓉

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分析与研究    杜佳妮

微网失步解列保护的研究    于绚

ZAO(掺铝氧化锌)导电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段启亮

逆变器并网孤岛检测技术的研究    奚淡基

北京市天然气市场研究与MARKAL模型应用    魏搏

正弦波并网运行逆变器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雪峰

光伏热斑现象及多峰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    陈如亮

考虑光伏并网发电的短期负荷预测    李广敏

基于市场化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    张春璐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徐鹏威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梁祟标

发展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邱毓昌

西藏光明工程先导项目──6kW无电村用光伏发电系统研制    江燕兴,许洪华,李平,刘光启,赵斌

中日合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李爽,刘光启,许洪化,赵斌

光伏发电系统:一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    史云鹏,王莹莹,王超

光伏发电系统优化分析    汤叶华;谢建;刘祖明;廖华;陈庭金;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7) 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与配线    马胜红;陆虎俞;

独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李冬梅;刘志璋;刘志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机会    周智勇;

高能效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评估    刘邦银;段善旭;康勇;

光伏发电系统用高效逆变器的研究    周光明;沈煜;张晋茂;麻凯恩;朱正菲;杜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陆亚萍;梁小冰;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微型逆变器综述    程丽敏;曹阳;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结构强度设计    郝文华;

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王景义;

户用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李春华;刘维亭;姜文刚;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谢亦丰;祝明华;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

光伏发电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冯垛生;

用于热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射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徐峰;刘爱民;罗慧晶;翁占坤;

小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程启明;李明;陈根;王鹤霖;

莱芜供电首建光伏发电系统    王宪才 魏延彬

莱芜供电公司建成首个光伏发电系统    通讯员 王宪才 魏延彬

光伏发电系统租还是买?    徐瑶

数倍聚光跟踪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太阳能高成本难题    申淳

晶澳公司捐赠光伏发电系统    特约记者 牛献力 通讯员 王丽英

美研制新式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    记者 刘霞

广东最大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亮相    本报记者  戈晓芳 见习记者 于洋

我市首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发电    记者 王莹 特约通讯员 刘孟君

我省光伏产业又添高科技“新丁”    记者 星子

依托自然优势发展新疆光伏产业    苏国平 新疆经信委副主任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艳伟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郑诗程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徐瑞东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熊远生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泛(火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蒋爱华

新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    韩志强

光伏发电系统监控与发电预测模型研究    李徐辉

光伏发电系统中双模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周阳

光伏发电系统电压稳定控制技术的研究    王培波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优化问题的研究    王丹

高效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优化分析    谢旗辉

光伏发电系统高效电能变换技术研究    刘阳

基于双频变换器的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方堃

单相光伏发电系统与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    宋涛松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    孔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