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32:42
热度:

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摘要】:利用多年定位测定的草地生产力资料及同步气象因素观测数据 ,建立现实状况下光、温、水影响草地气候生产潜力模型 :   Y=F1( Q)·

【摘要】:利用多年定位测定的草地生产力资料及同步气象因素观测数据 ,建立现实状况下光、温、水影响草地气候生产潜力模型 :   Y=F1( Q)· F2 ( T)· F3( P)    =KΣnt=1[( - b·exp( a+ bΣt/Σtmax) ) /( 1 + exp( a+ bΣt/Σtmax) ) 2 ]    · [W0 /Σtmax]·△Σt·0            T0℃T/2 0· 0 .6658    0℃≤ T2 0℃1            T≥ 2 0℃在分析现实高寒草旬气候生产力分布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同时 ,根据该模型模拟计算未来气温升高 2℃和 4℃ ,降水增加 1 0 %和 2 0 %状况下的气候生产力情景。在上述两种气候情景下 ,未来草地生产力分别出现降低 ( 1 0 %)和升高 ( 1 %)的两种可能。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缓和低温对高寒草甸牧草生长的不利影响 ,但地表及植被的蒸散量的加大远比降水增加的快 ,水分则成为牧草生长的限制因素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
【关键词】气候变化 高寒草甸 气候生产潜力
【基金】:国家与中国科学院“九五”特别支持! ( KZ95T— 0 4— 0 3 KZ951—A1— 2 0 4— 0 4 )研究项目
【分类号】:S812.1
【正文快照】: 来自 GCM模拟全球变化输出结果表明 ,全球气温确实在升高 (王绍武等 ,1 995)。由于GCM已成为模拟全球变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其输出结果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在评价气候变化对农林牧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潜在影响中有特别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 ,GCM输出结果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模拟降水对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影响的初步研究    王长庭,王启基,沈振西,彭红春,李海英

陇东黄土高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评价    杨小利;

矮嵩草草甸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蒲继延,李英年,赵亮,杨时海

长江源沱沱河区45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张国胜;时兴合;李栋梁;汪青春;戴升;

长江-黄河源区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变化    沈永平,王根绪,吴青柏,刘时银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李琪,程国栋,沈永平

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对模拟降水的响应    王长庭,王启基,沈振西,景增春,王文颖

环境变化与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维护    段丽洁,张镭,李英华,胡向军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气候、植被生产力背景的分析    李英年,赵新全,曹广民,赵亮,王勤学

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模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孙建光,李保国,卢琦

气候变化与玉溪农业    邱成;刘琴;张晶晶;

青海共和盆地水分时空分异与水土资源生产力    孙建光

川西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邱成

秦岭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    何亚婷

地温影响高寒草甸牧草产量的效应分析    李英年,周兴民,王启基,曹广民

植被的PE(可能蒸散)指标与植被-气候分类(三)几种主要方法与PEP程序介绍    张新时,杨奠安,倪文革

安徽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量化研究    王效瑞,田红

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    龚家栋,李小雁

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    刘哲民

京西百花山植物群落数量分析    许彬;张金屯;杨洪晓;姜海凤;

近4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四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周顺武,张勇

陕西夏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高蓓;栗柯;李艳丽;魏婷;

内蒙古奈曼旗草原退化机理与恢复对策    曹子龙,郑翠玲,赵廷宁,孙保平

矮嵩草草甸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蒲继延,李英年,赵亮,杨时海

“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    王堃,洪绂曾,宗锦耀

三种高寒草甸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土壤环境因子研究    杨时海;李英年;蒲继延;马玉寿;赵亮;周华坤;王长庭;

气候变化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    谷晓平;徐丹丹;

气候变暖对华北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    荣艳淑;

皖北气候过渡带冬小麦气候生态条件变化研究    李德;王昉;戚尚恩;

LST在农业气候热量区划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杨鑫;孙涵;苏永秀;何立;马轮基;

黔东南近40年水稻安全生长期的变化    梁平;田楠;

土壤表面开始冻结和解冻期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应用建议    祁如英;严进瑞;王启兰;申红艳;

陕西夏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高蓓;栗柯;李艳丽;

青海草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应用    祁如英;严进瑞;王启兰;申红艳;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    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

潮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    丁丽佳;

生态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及气候生态模型与评价系统建立的研究    吕新

樟树生理生态特性及其林分生物产量的研究    闫文德

东亚飞蝗灾害的遥感监测机理与方法研究    韩秀珍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GIS支持下的越南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区划的研究    杨文坎

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    王翠红

北方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开发途径研究    吴全忠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模拟    熊伟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收支评估    赵敏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冯险峰

长清县土地资源生产力、生产潜力及耕地增产潜力评价研究    侯西勇

四类气候—植被关系模型的比较研究    杨正宇

近十年新疆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常顺利

基于GIS的雅安市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赵齐阳

新疆棉花生产力及生产潜力的研究    牛新湘

南疆地区农业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与开发研究    刘彬

气候变化对陕西省棉花生产的影响    张永红

基于栅格数据的温度变化对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的影响研究    刘清春

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ALFASM)研究    朱玉洁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王叶;延晓冬;

自然保护区的立法建议    刘艳;陈跃华;

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马瑞俊,蒋志刚

浅析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制体系    李金枝,杜冰,张卉芳

近40年中国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郑景云,葛全胜,赵会霞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法律问题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    王作全;王佐龙;张立;苏永生;

近40年来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丁永建,炳洪涛

高亚洲积雪变化趋势预测    曹梅盛

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绍令,赵秀锋,郭东信,黄以职

我国西部多年冻土地温带与工程建筑物稳定性    童长江,吴青柏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研究    谌芸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碳氮分布格局和循环过程研究    高永恒

论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完善    王晓密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陈红梅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研究    单丽娜

青海环湖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碳储量的研究    祁彪

青海湖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植物量及光能转化效率的研究    王小利

祁连山东段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    赵锦梅

东祁连山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草原土壤有机质特性及其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高超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引水坝址年径流计算与讨论    高治定,张志红,刘占松,王玉峰

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谢炳庚,李晓青,吕辉红,贺曲夫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机制分析    毛德华,夏军

青藏高原东缘民族区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录仓,石培基

50a来我国干湿气候界线的空间变化分析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连友

近50a来青海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燕华云,贾绍凤

6000aBP以来长江下游地区古洪水与气候变化关系初步研究    张强,姜彤,施雅风,苏布达

近40a来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杨建平,丁永建,沈永平,刘时银,陈仁升

海北高寒草甸的季节冻土及在植被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李英年,关定国,赵亮,古松,赵新全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欣,谢自楚,冯清华,阳岳龙,杨命青,林剑

长江和黄河源区气候变化研究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沈永平;刘时银;

1956~2004年长江源区径流量变化的特征研究    时兴合;秦宁生;许维俊;杨贵林;刘青春;燕华云;汪青春;冯蜀青;

近44年来长江源区气候变化的若干统计分析    陈芳;马英芳;申红艳;刘秀兰;

青南地区初冬雪灾变化及环流特征分析    王希娟;时兴合;徐亮;张景华;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甘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姚玉璧;王润元;邓振镛;尹东;张秀云;杨金虎;陈昌平;安华银;

江河源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生态保护    李春艳;邓玉林;王玉宽;郭朝霞;刘武林;

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    汤国璋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数据库研建    史纪安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任广鑫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    李轶冰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    冯永忠

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响应    廉丽姝

环县典型草原放牧家畜践踏的模拟研究    林慧龙

江河源区冷生土壤环境对高寒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与环境效应研究    王一博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覆被变化的水文过程与生态功能响应研究    程慧艳

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特征及沙化驱动机制研究    王辉

青海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张国胜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冯明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区域分异规律研究    胥鹏海

黄河源区典型草地水文循环研究    王军德

江河源区希门错岩芯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变化    类延斌

青藏高原热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耿艳

三角城种羊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及土壤和植被波谱特征的研究    孙小玲

天祝高寒草甸主要类型的植物量动态及其在24年前的变化    路远

克氏针茅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及其对水热因子响应研究    耿浩林

基于GIS和RS的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CO_2通量的空间格局研究    宋婷

陕西汉中盆地水稻冷害初探    许尊伍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土壤特性分析    杨元武;李希来;周华坤;

刈割、施肥和浇水处理下高寒矮嵩草草甸补偿机制    周晓松;朱志红;李英年;袁芙蓉;樊瑞俭;

施肥对高寒草甸草地群落及产量的影响    马青山;

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三种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白洁冰;徐兴良;宋明华;何永涛;蒋婧;石培礼;

仔猪补饲青海微孔草籽的增重试验    曾植虎;

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3种高寒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白洁冰;徐兴良;付刚;宋明华;何永涛;蒋婧;

青海省都兰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初探    梁泽胜;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植被固定CO_2释放O_2价值评估    梁泽胜;

基于PCA方法以牧草营养成分评判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类型质量初探    张东杰;

气候变化对东祁连山禾草——嵩草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王晶;蒲小鹏;丰骁;李春涛;徐长林;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分异过程及调控机理    龙瑞军;尚占环;赵成章;曹广民;王长庭;丁路明;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月梅;曹广民;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韩发;李以康;周华坤;吴兵;师生波;王学英;冉飞;

高寒草甸两种类型植物对甲烷汇的影响    曹广民;杜岩功;梁东营;王长庭;王启兰;

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李希来;张静;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碳氮同位素生态学    易现峰;张晓爱;李来兴;李明财;

黄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马玉寿;施建军;董全民;王彦龙;文金花;杨时海;

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孙飞达;龙瑞军;

牦牛放牧强度与小嵩草草甸草场第二性生产力的关系    董全民;赵新全;李青云;马玉寿;王启基;施建军;

青藏高原“黑土滩”的成因及综合防治    任继周;陈全功;

2008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10年后青海湖将更迷人    王雅琳

2009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三江源 典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试验成功    郅振璞 龙腾飞

盐池湾 大西北植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张玉斌

青海大学为三江源生态恢复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 李欣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使草甸草原生长季延后    记者 熊燕

巴音布鲁克获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称号    记者 张慧疆

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研究    谈嫣蓉

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碳氮及氮矿化潜力的研究    陈懂懂

开垦、黄帚橐吾蔓延和禁牧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    史小明

基于CENTURY模型的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    李东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氮的矿化和硝化及地上地下关系的研究    张世虎

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特征及沙化驱动机制研究    王辉

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式研究    马玉寿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的土壤种子库研究    马妙君

亚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植物N:P化学计量特征差异研究    张仁懿

中国北方草原物候、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赵文龙

长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的影响及作物系数的确定    范晓梅

基于植物性状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常见物种对施肥的响应    胡文祥

高寒草甸豆科植物固氮作用及其对群落的影响    王刘杰

青海省海北高寒草甸退化原因及对策探讨    徐志伟

亚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冠层截留容量及其与冠层特征的关系    余开亮

若尔盖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时空特征    张洪芝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上放牧侵蚀研究    王钊齐

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次生裸地生态特征及采用丸粒化草种的植被恢复试验    韩立辉

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杨文才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高寒草地植被覆被变化对地表水循环影响的试验研究    李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