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太阳能 > 正文

锆钛酸铅铁电薄膜的光伏性能研究

关注热度:21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张鹏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非极性晶体在光照下产生的光伏效应早已为人所熟知,根据这一原理发展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光伏器件,其装机容量已经超过25GW。然而,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发展正受到理论效率极限的制约,许多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型光伏材料的开发研究领域,其中铁电材料以其独特的反常光生伏打效应,能够产生突破带隙限制的大开路电压,以及铁电薄膜低成本的优势,使得铁电材料成为新型光伏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铁电材料的电导率比较低,产生电子空穴对的迁移速率低,因此大多数金属/铁电薄膜/金属(MFM)结构器件的短路光电流都不理想,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短路电流。另外,传统铁电材料的禁带宽度比较大(3.5e V左右),难以吸收利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导致基于铁电薄膜的光伏器件光伏发电效率较低。针对这些缺点,在本文中,我们致力于研究提高铁电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流的新方法。我们首先在具有ITO镀层的石英基底上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b(Zr0.20Ti0.80)O3(PZT)铁电薄膜,再用磁控溅射法在PZT薄膜上沉积不同材料的金属上电极(Ag、Cu、Au、Pt),我们研究发现,沉积的Ag和Au电极成功在PZT薄膜的上表面上引入了表面等离激元,样品可见光波段EQE出现提高,光电流得到极大增强,我们认为提高的光电流是来自PZT表面近场强度增强而激发出的光生载流子。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对样品的界面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多晶PZT薄膜在退火过程中上表面自然形成的粗糙结构可以耦合可见光波段入射光子和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从而增强PZT薄膜可见光波段的吸收。传统的电荷转移机制并不能很好的解释PZT薄膜中表面等离激元产生的光电流现象,而在我们提出的这一模型中,ITO/PZT/Ag和ITO/PZT/Au结构在可见光波段出现的光伏提高现象则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我们知道某些半导体材料具有非常良好的光响应,能够有效地吸收光子生成大量电子空穴对。为了实现铁电薄膜光伏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的提高,我们考虑设计复合异质结构,将半导体高电流密度和铁电体大开路电压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金属/半导体/铁电体/金属(MSFM)异质结构。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ITO/PZT/Pt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Zn O和Cu2O层,制备出ITO/PZT/Zn O/Pt和ITO/PZT/Zn O/Cu2O/Pt(MSFM)异质结构薄膜器件。另外,这一结构也充分考虑到了带隙分布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电荷流动。我们分别摸索了Zn O层厚度和Cu2O层制备工艺对器件光伏性能的影响,对比测试结果,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我们制备的异质结构短路光电流密度与ITO/PZT/Pt结构相比提高了60倍左右。这表明,我们设想的通过复合异质结构提高铁电薄膜器件光伏效应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铁电薄膜 光伏性能 表面等离激元 异质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4;TM2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21
  • 1.1 铁电材料10-14
  • 1.1.1 铁电材料简介10-12
  • 1.1.2 铁电材料研究现状12-14
  • 1.2 铁电薄膜的光伏效应研究14-15
  • 1.3 铁电薄膜的制备技术15-17
  • 1.3.1 溶胶-凝胶法16
  • 1.3.2 溅射法16
  • 1.3.3 脉冲激光沉积法16-17
  • 1.3.4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法(MOCVD)17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17-19
  • 参考文献19-21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方法21-32
  • 2.1 溶胶-凝胶法(Sol-Gel)21-23
  • 2.1.1 理论基础和发展21-23
  • 2.1.2 主要设备和环境要求23
  • 2.2 溶胶凝胶法制备PZT薄膜23-25
  • 2.2.1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23-24
  • 2.2.2 PZT薄膜的制成24-25
  • 2.3 磁控溅射法制备金属上电极25-26
  • 2.4 样品的结构表征26-28
  • 2.4.1 X射线衍射测试26-27
  • 2.4.2 原子力显微镜27-28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28
  • 2.5 样品的性能表征28-31
  • 2.5.1 铁电性能测试28-29
  • 2.5.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9
  • 2.5.3 光诱导电流测试29
  • 2.5.4 光伏电流电压特性测试29-30
  • 2.5.5 入射单色光光电转化效率测试30-31
  • 参考文献31-32
  • 第三章 表面等离激元对PZT薄膜光伏性能的影响32-53
  • 3.1 引言32-34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34-49
  • 3.2.1 PZT铁电薄膜的晶体结构与铁电性能34-35
  • 3.2.2 极化翻转与样品光伏可调谐性能35-38
  • 3.2.3 表面等离激元对PZT薄膜光伏性能的影响38-49
  • 3.3 小结49-50
  • 参考文献50-53
  • 第四章PZT复合多层膜异质结构的光伏性能研究53-64
  • 4.1 引言53-54
  • 4.2 ITO/PZT/ZnO/Pt异质结构的性能研究54-58
  • 4.2.1 样品制备过程54
  •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54-58
  • 4.3 ITO/PZT/ZnO/Cu2O/Pt异质结构的性能研究58-62
  • 4.3.1 样品制备过程58-59
  •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59-62
  • 4.4 小结62-63
  • 参考文献63-64
  • 第五章 总结64-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 致谢67-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赵婧,李怀祥

铁电薄膜光伏效应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蔡苇;符春林;高家诚;邓小玲;林泽彬;

掺铝二氧化锡气敏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刘元隆;胡继豹;谢宇;傅毛生;

TiO_2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    张自升;张艳玲;黄世涛;

压电陶瓷研究进展及在喷涂方面的应用    石伟丽;邢志国;王海斗;李国禄;张建军;

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电薄膜材料研究进展    符春林;蔡苇;邓小玲;潘复生;

铁电存储单元单粒子效应的仿真与研究    万义才;翟亚红;李平;辜柯;何伟;

不同相BaTiO_3的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张文蕾;马梅;彭彩云;张航;曹庆琪;张丽丽;

交/直流电源模式下BaTiO_3薄膜生长方式及微观结构研究    王敏;李康;李文芳;张果戈;唐鹏;

铁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激光感生电压效应    尚杰

RE~(3+)(Nd~(3+),Ce~(3+)):YAG超细粉体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    孙海鹰

多铁异质结薄膜的磁电耦合效应与电阻转变特性研究    李子威

钙钛矿型铁电薄膜异质结构的取向生长及性能研究    张伟

多功能铁电共聚物微结构的调控及其电性能的调制    陈相仲

钙钛矿型多铁体LuFeO_3材料合成及性质研究    朱丽萍

PNN-BS-PT与BT-CT-BH三元压电陶瓷的相结构及性能研究    王大力

铁电薄膜制备及新型铁电存储器研究    陈志辉

钙钛矿铁电材料的晶格振动和相变规律研究    段志华

二氧化钛与锰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李代雄

铁电薄膜制备方法的研究    罗建强

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SrBi_2Ta_2O_9铁电陶瓷和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洪序达

NaYF_4:Yb~(3+)/Er~(3+)上转换荧光标记纳米晶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冯志强

无铅铁电薄膜的抗电离辐射性能研究    时群吉

种子层对BiFeO_3薄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田贺

铁电薄膜沉积技术研究    孙晓涛

基于有机改性sol-gel技术的铅离子光化学传感膜的研制    洪松琛

硼酸盐激光透明陶瓷粉体的研究    苏莎莎

溶胶—凝胶法制备Yb~(3+)/Er~(3+)双掺上转换纳米发光粉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郑芳

湿化学方法合成及应用    郑仕远,陈健,潘伟

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于江波,袁曦明,陈敬中

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_2O_3纳米材料团聚控制研究新进展    唐浩林,潘牧,赵修建

纳米TiO_2表面包覆致密SiO_2膜的试验研究    邹建,高家诚,王勇,李易东,文敏

聚乙二醇/纳米氢氧化镍溶胶体系稳定性的研究    李琰,潘庆谊,陈海华,程知萱,董晓雯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亚铜薄膜及其工艺条件    乔振亮,马铁成

用溶胶凝胶法在LiNi_(0.8)Co_(0.2)O_2表面包覆SiO_2    应皆荣,万春荣,姜长印

用sol-gel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TiO_2薄膜    刘世军,王培英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铌的SrTiO_3薄膜    赵苏串,魏敏敏

sol-gel法制备纳米碳化硅晶须的研究    张洪涛,徐重阳

铁电薄膜的厚度对其相变性质的影响    游娜;张现军;王胜平;

铁电薄膜材料综述    孟令健;王鹏;李雷;

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张之圣,李海燕,胡明

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张鲁殷,胡晓君

铁电薄膜漏电流研究现状    杨艳;张树人;刘敬松;张洪伟;刘蒙;

循环电场下钙钛矿铁电薄膜的极化疲劳机制    宁平凡;崔彩娥;黄平;康爱国;郝虎在;

铁电薄膜及其在存储器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李惠琴;刘敬松;

有机铁电薄膜的研究进展    张修丽;张燕妮;徐海生;刘长利;

梯度铁电薄膜性质研究    张芹;郭言利;

两表面层铁电薄膜体介质层效应理论研究    王春栋;滕保华;程登木;周飞;

多层纳米铁电薄膜介电增强机理    朱建国;肖定全;刘洪;朱基亮;

无铅铁电薄膜及其存储器的制备和失效行为    周易春;

存储器用铁电薄膜:制备,力学性能和失效    周益春;

超薄铁电薄膜中临界厚度附近的压电效应及其稳定性    路晓艳;曹文武;

纳米铁电薄膜及其相关材料相变性能的尺寸效应研究    王彪;

铁电薄膜退火方法的研究    田雪雁;徐征;

铁电薄膜漏电流应变调控的热力学模拟    蒋丽梅;周益春;杨娇;

掺锰PLZ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质研究    侯识华;宋世庚;郑应智;马远新;郑毓峰;

钛表面外延生长弛豫铁电薄膜水热工艺研究    陈秀丽;刘来君;樊慧庆;

层状钙钛矿铁电薄膜的层错结构研究    朱信华;洪建明;李爱东;朱健民;吴迪;周舜华;李齐;刘治国;闵乃本;

电极和结构过渡层对铁电薄膜介电及热释电性质的影响    陈辉

铁电薄膜制备及新型铁电存储器研究    陈志辉

铁电薄膜极化性质的理论研究    张芹

铁电薄膜的静态特性及动态介电特性的结构过渡层效应    孙普男

多层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    贾建峰

铁电薄膜材料及在介质移相器中的应用研究    陈宏伟

钛酸铅镧钙系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袁小武

存储器用铁电薄膜界面和应变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杨琼

钙钛矿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表面微区电学性质研究    郭惠芬

具有择优取向的多晶铁电薄膜的力学性能研究    吴化平

通过纳米颗粒掺杂及机械弯曲形变调控P(VDF-TrFE)铁电薄膜的电光性能    邹宇宏

基于铁电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质研究    王晓凤

锆钛酸铅铁电薄膜的光伏性能研究    张鹏

掺杂PZT基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李飞

铁电薄膜物性尺寸效应机制的理论研究    崔莲

随层数改变的相互作用参量对铁电薄膜相变性质的影响    张现军

结构弛豫对铁电薄膜性质影响的研究    闫丽莉

反铁电薄膜在高K材料上的制备以及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    张鑫

铁电薄膜的极化疲劳机理研究    宁平凡

外场作用下的铁电薄膜相变及电畴翻转    吕业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