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具有光伏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56:05
热度:

具有光伏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摘要】:有机电致发光在现代显示技术领域中因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有机光伏电池因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制成大面积器件等诸多优

【摘要】:有机电致发光在现代显示技术领域中因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有机光伏电池因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制成大面积器件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以期为太阳能的利用开辟新的道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有机光伏器件具有相似的器件结构,这就使某一有机器件可能同时具有电致发光和光伏两方面的性能。本论文基于此开展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工作。在传统的基于掺杂的高亮度的红、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器件的光伏性能,详细讨论了各有机功能层对光伏性能的贡献及影响。基于有机功能层界面处激基复合物与器件光伏效应的关系,选用传统的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来制备光伏器件,对其光伏特性的规律、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对其电致发光过程进行了研究。尤其基于对材料的选择,首次获得了具有光伏效应的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这使得在未来的应用过程中,有可能直接通过利用太阳能来驱动该器件,使其用于显示技术或照明光源领域。 稀土配合物材料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窄谱带发射的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载流子传输能力。但其往往易与空穴传输材料形成激基复合物,大大降低了器件的性能,这同时也限制了稀土配合物的应用。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以Gd(DBM)_3bath为电子传输材料,通过器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激基复合物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制备了非掺杂的效率相对较高的蓝光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在器件中引入空穴阻挡层和交互叠层的空穴传输层,以Eu(DBM)_3bath为发光层,较好地克服了激基复合物对Eu~(3+)特征红光的干扰,获得了效率相对较高的、高亮度的Eu~(3+)特征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传统的掺杂型和模糊界面型Eu~(3+)特征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该方法的制备过程简单且易于控制。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 有机光伏 激基复合物 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稀土配合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N38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第一章 前言9-48
  • 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历史9-11
  •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11-16
  • 1.2.1 空穴传输材料11-12
  • 1.2.2 电子传输材料12-13
  • 1.2.3 发光材料13-15
  • 1.2.3.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13-14
  • 1.2.3.2 聚合物EL发光材料14-15
  • 1.2.4 电极材料15-16
  • 1.2.4.1 阴极材料15
  • 1.2.4.2 阳极材料15-16
  • 1.2.4.3 电极与有机层之间的缓冲层16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16-18
  • 1.4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光过程18
  • 1.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提高18-25
  • 1.5.1 磷光发光材料的应用18-20
  • 1.5.2 稀土配合物EL的潜在优势及研究进展20-24
  • 1.5.2.1 稀土配合物发光20-21
  • 1.5.2.2 稀土配合物EL的潜在优势21
  • 1.5.2.3 稀土配合物EL的研究进展21-24
  • 1.5.3 利用光学原理从器件方面改进24-25
  • 1.6 OEL器件的应用领域的扩展25-27
  • 1.6.1 光→光转换器件(光放大器件)25
  • 1.6.2 有机光泵浦和有机电泵浦激光的实现25-26
  • 1.6.3 具有微腔结构的OEL器件26-27
  • 1.6.4 有机量子阱结构EL器件27
  • 1.6.5 聚合物发光发射电化学器件(LEC)27
  • 1.7 有机光伏电池的发展历程27-35
  • 1.7.1 光伏器件的工作原理28-29
  • 1.7.1.1 无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28-29
  • 1.7.1.2 有机光伏器件的工作原理29
  • 1.7.2 光伏器件的表征29-30
  • 1.7.2.1 光伏器件的性能参数29
  • 1.7.2.2 光伏器件的效率29-30
  • 1.7.3 有机光伏器件的进展30-35
  •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35-36
  • 参考文献36-48
  • 第二章 传统的高亮度的掺杂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的光伏效应的研究48-62
  • 2.1 材料和实验方法48-49
  • 2.1.1 材料48-49
  • 2.1.2 实验方法49
  • 2.2 有机掺杂红光器件的光伏性能49-55
  • 2.2.1 有机掺杂红光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50-51
  • 2.2.2 有机掺杂红光器件的光伏性能51-52
  • 2.2.3 有机掺杂红光器件的光伏产生过程52-55
  • 2.2.3.1 各有机功能层对器件光伏性能的贡献52-54
  • 2.2.3.2 掺杂器件的光伏产生过程54-55
  • 2.3 有机掺杂绿光器件的光伏性能55-59
  • 2.3.1 有机掺杂绿光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55-57
  • 2.3.2 有机掺杂绿光器件的光伏性能57-59
  • 2.4 小结59
  • 参考文献59-62
  • 第三章 异质结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及光伏器件的研究62-79
  • 3.1 材料62-63
  • 3.2 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与光生激子分离63-64
  • 3.3 有机小分子激基复合物电致发光及光伏器件64-70
  • 3.3.1 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64-67
  • 3.3.2 器件的光伏性能67-69
  • 3.3.3 小结69-70
  • 3.4 有机白光电致发光及光伏器件70-76
  • 3.4.1 白光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70-74
  • 3.4.2 白光器件的光伏性能74-76
  • 3.2.3 小结76
  • 参考文献76-79
  • 第四章 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器件79-94
  • 4.1 材料的化学结构式79-80
  • 4.2 Gd(DBM)_3bath作为电子传输层的蓝光电致发光器件80-85
  • 4.3 Eu(DBM)_3bath作为发光材料的电致红光器件85-91
  • 4.2.1 Eu(DBM)_3bath发光器件中激基复合物的消除85-87
  • 4.2.2 利用交互叠层的空穴传输层提高Eu(DBM)_3bath的电致发光性能87-90
  • 4.2.3 小结90-91
  • 参考文献91-94
  • 结论94-96
  • 读博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目录96-97
  • 作者简介97-98
  • 致谢98-99
  •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9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微透镜阵列薄膜在OLED中的应用研究    周芳

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姚国胜,刘维俭,陈建欣,张金涛,任霁晴,黄宗浩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孟凡宝,张宝砚

PPV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余淑娴,杨廷达

High efficient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polystyrene as matrix    

采用惰性聚合物共混制备高效率的电致发光器件    何谷峰,李永舫,刘杰,杨阳

Ca与共轭聚合物PDHFV界面的形成及化学反应    郭玉献;张学勇;李义宝;郭峥;

溶剂及器件结构对MEH-PPV与PCBM电池性能影响    於黄忠;彭俊彪;

聚萘乙炔的合成及其电性能    张爱清;王继勇;曾繁涤;黄德修;

PEDOT:PSS薄膜的掺杂改性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李蛟

有机基太阳能电池中有序结构材料及其界面和性能    杨志胜

有机发光器件界面效应及相关物理特性的研究    瞿述

OPV单元为基础的光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侯军

有机发光与激光中薄膜技术研究    初国强

聚双烯烃和聚吡咯共聚物导电高分子的研究    史辰君

采用模板法制备有序排列的聚苯胺复合微管和微丝的研究    熊善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界面性能及激子复合特性的研究    许雪梅

掺杂式OLED的结构、EL特性及其工作机制研究    李明涛

过渡金属(铼、钌)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傅春艳

两亲性PPV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空气/水界面上的超分子组装    梅鸿飞

1,8-萘啶衍生物的合成、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    喻芳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陈小幺

离子传导型发光交替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刘宇

有机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和光伏效应的研究    王丽辉

双喹啉配合物的制备、自组装行为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文芳岱

新型导电共聚物的制备以及性质研究    李宁远

双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    刘东阳

侧基带有噁二唑环的苯基取代PPV和聚2,6-蒽基乙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王晓燕

基于铕配合物的红色和銥配合物的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薛钦

按需滴定法制备掺杂型聚合物微透镜阵列    李同海;胡宝文;焦国华;王丽莉;李育林;

用DMD灰度曝光法产生连续面形微结构    陈铭勇;郭小伟;马延琴;杜惊雷;

步进投影数字光刻技术研究    徐文祥;王建;赵立新;严伟;

微光学器件灰度掩模制作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谌廷政

数字光刻及其制作微光学元件的模拟研究    段茜

高分辨率激光并行直写系统研究与应用    吴智华

基于DMD的数字无掩模光刻成像系统设计    杜欣荣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展    许运华;彭俊彪;曹镛;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新型芴类小分子材料的光谱特性    钱锦程;贾鲲鹏;于军胜;娄双玲;蒋亚东;张清;

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机理的研究    李亚利,张方辉,魏楠,朱晓娟

含铕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伏效应    王东岳,李文连,魏晗志,李明涛,初蓓,藏法欣,苏文明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观察到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导致的荧光发射(英文)    苏文明;李文连;孔治国;朱键卓;杨栋芳;

不同空穴注入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    委福祥;方亮;蒋雪茵;张志林;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板    贾正根

发光与发光器件    

以LiF修饰阴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提高(英文)    黄永辉;李宏建;代国章;谢强;潘艳芝;戴小玉;

发光层厚度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张正法;唐振方;叶长江;

BCP厚度对掺杂的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    邓召儒;杨盛谊;娄志东;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及寿命    彭金璋;彭景翠;瞿述;

聚合物磷光铱配合物掺杂体系的发光特性研究    杨少鹏;张雪峰;杨雅茹;赵方超;邱晓丽;李庆;庞学霞;

F_(16)CuPc掺杂NPB空穴注入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改善    关敏;曹国华;李林森;曾一平;

Alq_3与LiF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苏艳梅;侯延冰;陈晓红;章婷;刘育新;

空穴注入结构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影响    曹国华;关敏;曹俊松;李林森;曾一平;

萘桥连双冠醚的合成及对K~+的特殊荧光行为    蒋伟;李春举;张衡益;刘育;

用于OLED阴极界面修饰的喹喔啉衍生物金属配合物材料    李杨;张锐;邱勇;

电压调制变色的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章婷;徐征;陈晓红;苏艳梅;刘育新;沈鸿;

功能化Cu(I)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器件    李斌;司振君;刘春波;李文连;

触摸未来电子生活    张德强 高裕弟 刘嵩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一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    绪金

OLED:平板显示新亮点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 冯嘉春 黄维

具有光伏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魏晗志

高效有机电致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刘阳

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载流子调控机理研究    高裕弟

有机金属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    郝玉英

过渡金属(铼、钌)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傅春艳

新结构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段羽

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的研究    李峰

新结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谢文法

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姜文龙

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吴志军

氮杂苯并菲稀土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及光伏效应的研究    苑冰冰

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亮度的研究    路林

对提高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研究    孟猛

全彩色有机发光有源驱动技术的研究    金茂竹

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础研究    刘春利

过渡金属铼(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致和电致发光的研究    王燕平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关问题的数值研究    袁建挺

四苯基卟啉化合物掺杂的红色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朱凌健

双量子阱结构红光和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米锐

多阱结构有机电致发光特性研究    时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