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新型咔唑结构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55:36
热度:

基于新型咔唑结构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摘要】:过去的几十年里,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而制备的太阳电池得到了科学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利用共轭聚合物为给体,富勒烯为受体,组成

【摘要】:过去的几十年里,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而制备的太阳电池得到了科学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利用共轭聚合物为给体,富勒烯为受体,组成的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PSCs),具有质量轻,加工性能良好、柔韧性强、可大面积制备以及成本低等优势,使得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寻找具有宽光谱吸收、窄带隙、高迁移率的聚合物给体材料来提高PSCs的效率是目前聚合物太阳电池的一个研究重点。咔唑及其衍生物在光电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通过对咔唑分子设计改造,合成一些新型的咔唑类结构,以提高整个分子的共平面性,增强分子内π电子离域,提高电荷迁移能力等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本论文围绕新型咔唑类结构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应用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七步有机合成反应,成功地在咔唑的3-,4-,5-,6-号位引入对称的噻二唑基团,得到一种新型D-A一体化稠环结构化合物N-烷基-2,7-二溴二噻二唑[3,4-b;7,8-b']咔唑(CBT)。将其与噻吩进行共聚,得到聚合物聚{N-烷基-二噻二唑[3,4-b;7,8-b']咔唑-连-噻吩}(PCBTT),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发现其光谱响应范围为300-750nm。循环伏安测试(CV)和理论计算得到了聚合物PCBTT的HOMO/LUMO能级,结果表明该新型D-A稠环混合结构能很好地调控聚合物的分子能级。X-射线衍射(XRD),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对其分子堆积进行表征和计算,得到了一个目前文献已知最短的分子π-π堆积距离(0.32nnm)。将PCBTT与PC61BM (w/w=1/2)共混制得太阳电池器件,得到的太阳电池短路电流为2.69mA/cmm2,开路电压为0.7V,光电转换效率为0.4%。对于如此短的π-π堆积距离,聚合物的载流子迁移率却不高,器件性能不佳,本章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2、将N-烷基-2,7-二溴二噻二唑[3,4-b;7,8-b']咔唑(CBT)与二维结构的1,4-连二噻吩-2,3,5,6-苯并二噻吩(TBDT)、苯并二噻吩(BDT)和二噻吩并硅烷(DTS)等电子给体共聚制得了3个新型的聚合物PTBDTCBT,PBDTCBT和PDTSCBT以及均聚物PCBT。对这些聚合物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UV-Vis),循环伏安测试(CV),X-射线衍射(XRD)等系列实验表征,得出了聚合物的光谱响应范围,分子轨道能级和分子排列。在这些聚合物中,PDTSCBT具有最宽的光谱响应范围,禁带宽度只有1.53eV,但由于聚合物结晶性较差,分子间无良好的π-π堆积,导致其光电转换效率只有1.52%。对于二维结构的PTBDTCBT,虽然其禁带宽度比PDTSCBT大,但由于其良好的分子堆积,光电转换效率为1.66%。而对于PBDTCBT,分子的微观排列更加规整,其光电转换效率达2.00%。研究表明,对于CBT类聚合物来说,分子的微观排列对器件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3、为了简化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工作,使用了一种全新的策略:无规共聚。本章中,将6H-苝[1,10,9,8-cdefg]咔唑(PC)作为电子给体,噻吩(T)为连接单元,噻二唑(BT)为电子受体进行了三元共聚,通过改变各个原料的初始投料比(PC:T:BT=3:4:1,2:3:1,1:2:1,1:3:2,1:4:3),得到了5个无规共聚物:PPC-T-BT_3PC, PPC-T-BT_2PC, PPC-T-BT_1PC, PPC-T-BT_1/2PC和PPC-T-BT_1/3PC。对这些聚合物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UV-Vis),循环伏安测试(CV),发现通过人为的控制投料比,可以调节聚合物的光谱响应范围和分子的轨道能级。另外,将6H-苝[1,10,9,8-cdefg]咔唑和4',7'-双-2-噻吩-2',1',3’-苯并噻二唑(DTBT)共聚合成了规则的D-A共聚物PPCDTBT,对比了无规共聚物和D-A共聚物的光谱吸收和分子能级等性能指标。将无规共聚物和D-A共聚物PPCDTBT与PC61BM(w/w=1/2)共混制得太阳电池器件。结果表明,无规共聚物PPC-T-BT_2PC具有最好的器件性能(1.9%),而PPCDTBT的器件性能为2.3%。此外,二者在其他各个方面的性能,如热稳定性,光谱吸收、带隙宽度、共混膜的膜形态、聚合物的结晶性等差距都不大,可相互媲美,说明无规共聚在制备宽吸收光谱、窄带隙、高光电转换效率的聚合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3,6-二噻吩-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DPP)具有高稳定性,耐候性,消光系数大,缺电子等优越性能,将其作为电子受体,噻吩(T)为连接单元,与电子给体6H-苝[1,10,9,8-cdefg]咔唑(PC)进行了三元共聚,通过改变各个原料的初始投料比(PC:T:DPP=1:3:2,1:2:1,2:3:1),得到3个无规共聚物:PPC-T-DPP_1/2PC, PPC-T-DPP_1PC, PPC-T-DPP_2PC。3个聚合物光谱吸收较宽,吸收边带到达了近红外区。其中,PPC-T-DPP_1/2PC光电转换效率最大,为2.0%。此外,加入添加剂1-氯萘优化后器件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PPC-T-DPP1/2PC短路电流有所增加,光电转换效率达2.2%。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电池 窄带隙聚合物 二噻二唑[3 4-b 7 8-b']咔唑 6H-花[1 10 9 8-cdefg]咔唑 分子堆积 无规共聚 D-A共聚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31.3;TM91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44
  • 1.1 引言11
  • 1.2 聚合物太阳电池简介与材料设计11-26
  • 1.2.1 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的结构和原理11-12
  • 1.2.2 聚合物太阳电池表征的几个参数12-13
  • 1.2.3 理想活性层材料13-15
  • 1.2.4 聚合物太阳电池中共轭聚合物的结构特点15-17
  • 1.2.5 D-A共轭聚合物的合理设计17-18
  • 1.2.6 给体(donor)的设计思路18-23
  • 1.2.7 受体(acceptor)的设计思路23-26
  • 1.3 咔唑衍生物太阳电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26-33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33-35
  • 参考文献35-44
  • 第二章 基于二噻二唑并咔唑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44-68
  • 2.1 前言44-46
  • 2.2 实验部分46-51
  • 2.2.1 实验试剂46-47
  • 2.2.2 合成路线47-48
  • 2.2.3 测试仪器48
  • 2.2.4 合成步骤48-51
  • 2.3 结果与讨论51-61
  • 2.3.1 各物质的结构表征51-52
  • 2.3.2 热性能52-54
  • 2.3.3 电性能54-55
  • 2.3.4 光性能55-57
  • 2.3.5 XRD表征57-58
  • 2.3.6 2D-WAXS表征58-59
  • 2.3.7 荧光光谱表征59-61
  • 2.3.8 AFM表征61
  • 2.4 器件的制作与性能检测61-64
  • 2.5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68
  • 第三章 基于二噻二唑并咔唑类共轭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其光伏应用68-87
  • 3.1 前言68-70
  • 3.2 实验部分70-71
  • 3.2.1 合成路线70
  • 3.2.2 实验试剂70
  • 3.2.3 测试仪器70-71
  • 3.2.4 合成步骤71
  • 3.3 结果与讨论71-79
  • 3.3.1 结构表征71-73
  • 3.3.2 热性能73
  • 3.3.3 光性能73-77
  • 3.3.4 电性能77-79
  • 3.4 器件的制作与性能检测79-82
  • 3.5 结论82
  • 参考文献82-87
  • 第四章 苝咔唑/苯并噻二唑的三元共聚物的性能及其光伏应用87-103
  • 4.1 前言87-88
  • 4.2 实验部分88-91
  • 4.2.1 合成路线88-89
  • 4.2.2 实验试剂89
  • 4.2.3 测试仪器89-90
  • 4.2.4 合成步骤90-91
  • 4.3 结果与讨论91-97
  • 4.3.1 结构表征91-92
  • 4.3.2 热性能92-93
  • 4.3.3 光性能93-95
  • 4.3.4 电性能95-97
  • 4.4 器件的制作与性能检测97-101
  • 4.5 结论101
  • 参考文献101-103
  • 第五章 基于苝咔唑/噻吩/DPP的三元共聚物及其光伏性能研究103-111
  • 5.1 引言103
  • 5.2 实验部分103-105
  • 5.2.1 合成路线103-104
  • 5.2.2 实验试剂104
  • 5.2.3 测试仪器104
  • 5.2.4 实验步骤104-105
  • 5.3 结果与讨论105-107
  • 5.3.1 结构表征105-106
  • 5.3.2 光性能106-107
  • 5.4 器件的制作与性能检测107-110
  • 5.5 结论110-111
  • 附件 支撑材料111-12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22-123
  • 致谢12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含Alq_3和咔唑侧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光性能    袁谋;谢志生;卢江;梁晖;

N-烯丙基咔唑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高温共聚合    叶大铿,王立军

咔唑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    张西红;丁小鹰;陈广新;李齐方;

蒽和咔唑在若干有机溶剂中的液固相平衡研究    鲁军,宋永新,张德祥,高晋生

KF/Al_2O_3在咔唑的N-乙基化反应上的催化作用    张晓辉,王杰华,周响弟,李峻海,韩太白

一种含有咔唑功能基团的有机聚磷腈的合成与表征    李峰,李耀先,王静媛,马洪洋,汤心颐

N-乙基咔唑的中试研究    孙剑

反式N-3-炔丁烯基咔唑的合成及其齐聚行为    王斌

咔唑荧光的猝灭    陈尚贤,陈展翅

三芳二噁嗪型荧光颜料-绿光紫的合成研究    高文涛,赵德丰,杨锦宗

聚酰胺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分子量的H-NMR研究    徐凌云;王辉;郭鸣明;俞槐根;于同隐;

聚(3-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赵强;蔡志江;王典杰;李海明;成国祥;

结晶性共聚物最小可结晶链长的核磁共振研究    陈群;罗会浚;杨光;徐端夫;

磷酸酯钕催化体系合成高顺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    孔春丽;于晓燕;胡雁鸣;李杨;

共聚物序列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    李长喜;何军坡;

含氧类乙烯基共聚褥的序列结构    田文晶;周子南;

五嵌段含氟/硅共聚物[PDMS-b-(PMMA-b-PFMA)_2]的构筑及自组装特性    和玲;梁军艳;牛明俊;董夏;

新型聚乳酸共聚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孔航;潘可风;

VDF/CTFE共聚物CuX(X=Cl,Br)配合物催化氢化法制备VDF/TrFE/CTFE三元共聚物的研究    谭少博;刘二强;张秋萍;张志成;

高抗菌活性和低溶血活性的两亲性阳离子共聚物    阎虎生;王衍强;刘克良;

咔唑市场正处成长期    萧楠

埃及研究壳聚糖和明胶共聚物对盐酸曲马多释放行为的影响    丁香

聚肽共聚物实现药物控制释放    张传晓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有了新途径    孟向荣

三嵌段共聚物应用于药学研究大有潜力    李珊珊 邵伟 翟光喜

陶氏将在橡塑展推出创新方案    王筝

Dynasol的新共聚物为热熔胶配方提供卓越的热稳定性    章禾

合成温敏型PLGA-PEG-PLGA嵌段共聚物    记者 白毅

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生产易开封(易剥离型)薄膜的优良基材    陈昌杰 张珏

瑞士开发新型涂层用树脂    胡学艳

基于新型咔唑结构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查代君

铕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刘煜

自交联型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动力学研究    李和平

芳香分子氧化偶联共聚合及产物发光性能研究    郑金云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结晶、结构及形态    付海涛

基于咔唑的新型π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董首成

表面活性剂及共聚物凝胶薄膜的电化学表征与研究    吕雪

基于咔唑的TNT荧光传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聂赫然

新型温敏膜的构建及其培养收获干细胞的研究    杨磊

新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罗延龄

含噁二唑类与咔唑类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李永肖

部分稠环芳香化合物电化学聚合制备高性能导电高分子    聂广明

咔唑衍生物有机共轭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秦利平

镓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赵斌

新型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开发研制    刘秀梅

支化结构聚己内酯及其聚肽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刘威

含噁二唑与咔唑的吡咯并吡咯二酮类电致红光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靳毅

双敏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周玮

新型导电苯胺共聚物的合成、表征、性质及应用    张静

新型膦磺酸盐共聚物水处理剂的合成工艺优化及其性能研究(Ⅱ)    曹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