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1,1,1-三氯乙烷(TCA)污染地下水及其富集培养物中脱氯细菌的定量与多样性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55:02
热度:

1,1,1-三氯乙烷(TCA)污染地下水及其富集培养物中脱氯细菌的定量与多样性分析【摘要】:TCA具有致癌性、致畸性,是我国最普遍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

【摘要】:TCA具有致癌性、致畸性,是我国最普遍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对TCA污染治理的研究十分必要。采用顶空-GC-FID法测定了某TCA污染场地的6个地下水样品中的TCA、1,1-二氯乙烷(1,1-dichloroethane,DCA)和氯乙烷(chloroethane,CA)的浓度。所有样品中均测得TCA的生物降解产物DCA和(或)CA,由此推测此6个采样点的地下水中可能存在TCA的生物降解。采用特异性荧光实时定量PCR分别测定6个样品中Dehalobacter的丰度,结果表明,6个样品中Dehalobacter的丰度差异较大,其中以样品W6中Dehalobacter的丰度最高。以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27f和Dehalobacter属特异性引物647r为上下游引物,对总菌DNA进行扩增,利用克隆文库技术将所得扩增产物构建了6个样品的Dehalobacter特异性克隆文库,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的代表性的16S rRNA基因参考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6个克隆文库共获得41条序列,经序列比对发现,与它们最相似的已知分类地位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全部属于Dehalobacter属。按照99%的相似性为标准,将所有序列划分成7个可操作性分类单元(OTU),其中OTU1(24 sequences)和OTU2(8 sequences)是最优势的两个OTU,共占全部41条序列的78.0%。OTU1和OTU2的序列与已知能降解TCA的Dehalobacter sp.str.TCA1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8%;将文库中的3个OTU(OTU3、OTU5、OTU6)在GenBank中进行16S rRNA同源性比对,最高仅为95~96%,表明该场地可能存在一些新的Dehalobacter细菌类型。本研究表明该TCA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存在Dehalobacter属细菌,其多样性较丰富,可能与TCA生物降解有关。对4个TCA污染的地下水水样W1、W2、W4、W6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降解做了探索。将原始地下水样品W1、W2、W4、W6转入血清瓶中,加入维生素B12和酵母提取物作为生长因子,在厌氧、25℃、110 r/min震荡、避光条件下培养九周。培养分为两组,一组加入外源混合电子供体“MEAL”(EA组),另一组不加任何外源电子供体(NE组)。运用顶空-GC-FID法测量培养九周后各个样品中氯代烷烃的降解率,发现在上述培养条件下,EA组中各个样品的氯代烷烃的降解率均高于相对应的NE组样品,可见外源电子供体的添加可加速各样品中氯代烷烃的降解。Dehalobacter相对定量PCR分析发现,培养九周后,各个样品中Dehalobacter含量均下降至原始样本的1/20及以下。PCR-DGGE结果显示各个样品在两种培养条件下培养三周、六周、九周后,原始样品中的优势条带均被弱化,EA组和NE组均出现了新的优势条带,培养前后,菌群结构变化较大。生长因子和外源电子供体的加入、温度等培养条件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此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1 1 1-三氯乙烷 Dehalobacter 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 Real-time qPCR 多样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523;X17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8
  • 1.1 氯代烃的污染现状及治理12-15
  • 1.1.1 氯代烃的污染现状12
  • 1.1.2 氯代烃污染的治理12-15
  • 1.2 TCA综述15-19
  • 1.2.1 TCA的理化性质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15-16
  • 1.2.2 TCA的非生物和生物转化途径16-19
  • 1.2.2.1 TCA的非生物转化途径16
  • 1.2.2.2 TCA的生物转化16-19
  • 1.3 Dehalobacter综述19-25
  • 1.3.1 Dehalobacter属的形态19-21
  • 1.3.2 Dehalobacter属的系统分类地位21-22
  • 1.3.3 Dehalobacter属的重要功能22-24
  • 1.3.4 Dehalobacter属的研究方法24-25
  • 1.4 研究微生物组成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25-28
  • 1.4.1 实时定量PCR技术25-26
  • 1.4.2 克隆文库分析技术26-27
  • 1.4.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27-28
  • 第二章 TCA污染地下水中DEHALOBACTER的定量分析28-42
  • 引言28-29
  • 2.1 材料与方法29-36
  • 2.1.1 材料29
  • 2.1.1.1 样品来源29
  • 2.1.1.2 试剂和仪器29
  • 2.1.2 方法29-36
  • 2.1.2.1 样本氯代烷烃的检测29-30
  • 2.1.2.2 样本无机氯离子的检测30
  • 2.1.2.3 Dehalobacter特异性扩增30-32
  • 2.1.2.4 Dehalobacter相对定量PCR32-36
  • 2.2 结果36-40
  • 2.2.1 样本氯代烷烃污染和无机氯离子检测结果36
  • 2.2.2 Dehalobacter特异性扩增结果36-37
  • 2.2.3 Dehalobacter特异性实时定量PCR结果37-40
  • 2.3 讨论40-41
  • 2.4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TCA污染地下水中DEHALOBACTER的多样性分析42-50
  • 引言42-43
  • 3.1 材料与方法43-44
  • 3.1.1 材料43
  • 3.1.1.1 样本来源43
  • 3.1.1.2 试剂与仪器43
  • 3.1.2 方法43-44
  • 3.1.2.1 Dehalobacter属克隆文库的建立43-44
  • 3.1.2.2 Dehalobacter属文库的多样性分析44
  • 3.1.2.3 核酸序列登录号44
  • 3.2 结果44-48
  • 3.3 讨论48-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TCA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降解50-63
  • 引言50-51
  • 4.1 材料与方法51-55
  • 4.1.1 材料与试剂51-52
  • 4.1.1.1 材料来源51
  • 4.1.1.2 仪器与试剂51-52
  • 4.1.2 方法52-55
  • 4.1.2.1 TCA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的降解的探索52-53
  • 4.1.2.2 顶空-GC-FID检测氯代烷烃浓度变化53
  • 4.1.2.3 实时定量PCR分析Dehalobacter含量53
  • 4.1.2.4 PCR-DGGE法监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53-55
  • 4.2 结果55-61
  • 4.2.1 氯代烷烃浓度变化检测结果55-56
  • 4.2.2 Dehalobacter含量分析结果56-57
  • 4.2.3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结果57-61
  • 4.3 讨论61-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参考文献63-72
  • 附录1 溶液试剂及培养基配方72-74
  • 附录2 仪器设备74-75
  • 附录3 缩写和全称75-76
  • 致谢76-78
  • 研究生阶段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地下水污染运移模拟和治理高级研修班”于2002年5月9~15日举办    何庆成

淮河流域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启动    刘成社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防治    宋敏;钱永俭;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赵勇胜;

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仇立慧;黄春长;周忠学;

淮河流域(安徽段)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    徐小磊;

西安市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研究    吴晓娟;孙根年;薛亮;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趋势    梁亦欣;刘祥;于鲁冀;

略谈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许可;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    孙博;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探讨    李志萍;谢振华;林健;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污染物探的特点    何雪洲;

探地雷达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何雪洲;

地下水污染及其控制与恢复治理    赵勇胜;

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分析及治理技术探讨    刘向国;

台湾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管理经验综述    付璐;龚宇阳;

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保护我国的地下水——我国的地下水盐污染已从慢性自杀跨入急性自杀    王雅珍;

安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孙道林;胡淑恒;

台湾之环境地工——地下水污染    钟毓东;陈迪生;

我国地下水污染严重    康亮

告诉国人地下水污染有多重    本报记者 刘维

加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防治    记者 李晓明

正视地下水污染的致命危害    李会霞

告诉国人地下水污染有多严重    本版编辑 国土宣 李树强 韩红伟 王涛 吴选洲

北京市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    记者 段金平

未来10年将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    记者 冯永锋 通讯员 杨恒

保护地下水 “防”重于“治”    本报记者 操秀英 本报通讯员 曹菲

地下水全国摸底    本报记者 王尔德 特约记者 平亦凡

陕西出重拳防治地下水污染    李军

鲁北平原人口聚集区与非聚集区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及对策    刘春华

基于过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田华

扶余油田地下水污染及其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    刘荣芳

海州露天矿闭坑后地下水污染预测与防治研究    陈建平

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李庭

利用GIS制图方法对长春市地下水污染环境和易损性评价研究    Hamadoun Bokar

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    张伟红

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原位气相生物修复新型技术研究    赵康

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碳氯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衰减过程解析    余婷婷

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统计理论和应用研究    高彦伟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规律及防渗研究    赵贝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及预测研究    朱薇

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污染与防污性能研究    高轮船

珠三角地区典型污染源及地下水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的分布特征研究    丁紫荣

成都市某垃圾填埋场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何佼

四川省典型矿山地下水污染因子识别与修复技术筛选    刘国

SCEUA算法在地下水污染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时延锋

某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    刘媛媛

我国地下水污染管制政策研究    吴庆琪

1,1,1-三氯乙烷(TCA)污染地下水及其富集培养物中脱氯细菌的定量与多样性分析    靳利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