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具有共模漏电流抑制能力的单相无变压器型光伏逆变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54:59
热度:

具有共模漏电流抑制能力的单相无变压器型光伏逆变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等问题不断加剧,世界各国纷纷从战略的角度加强扶持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因

【摘要】: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等问题不断加剧,世界各国纷纷从战略的角度加强扶持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资源丰富、清洁高效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光伏发电行业相关技术的深入发展,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不断降低,全球的光伏装机总量持续攀升。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也已经进入了由政策驱动逐渐向市场驱动的过渡阶段。但是,光伏发电系统前期投入高,成本回收周期长,因此如何进一步地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及其可靠性,进而缩短投资回收周期成为了光伏发电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户用型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因成本低、电能转换效率高的优点而倍受用户以及光伏系统集成商的青睐。但是,在无变压器型系统中,并网逆变器与光伏电池板的寄生电容以及电网会构成共模回路,若并网系统的共模电压存在高频脉动,则会在回路中产生不可忽视的共模漏电流,导致并网逆变系统无法满足并网标准中关于共模漏电流限值的规定。 本文围绕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共模漏电流问题展开研究。文章分析了无变压器型电路的共模漏电流抑制条件,得到了两类具有共模漏电流抑制能力的单相拓扑结构:基于对称电感配置的电路结构和基于非对称电感配置的电路结构。继而从这两种电路结构分别出发,探索具有共模漏电流抑制能力的单相逆变电路的形成方法以及共模漏电流的优化方案。 首先,论文从高性能的HERIC电路推导得到了基于对称电感配置结构的混合全桥电路。通过对混合全桥电路的基本工作模态的分析,证明了该电路具有共模漏电流抑制能力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中给出了混合全桥电路的PWM控制方法,并且分析了该PWM控制策略下的混合全桥电路的工作特性。讨论了滤波电感不对称、开关动作不同步等电路非理想因素对电路的共模特性造成的影响,并给出了工程化时的共模特性优化方法。对比了混合全桥电路结构与其他对称电感配置电路的电路特性,强调了混合全桥电路的工业应用价值。并搭建了3kW的实验测试平台,验证了混合全桥结构的正确性。 其次,论文分析了电路中的寄生参数以及参数差异性对基于对称电感结构的无变压器型逆变电路中的共模漏电流的影响,并且以highl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inverter concept (HERIC)电路为例,给出了系统寄生参数相关的共模谐振电路模型,得到高频共模电压扰动与电路寄生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消除系统高频共模漏电流的共模电压箝位结构,并且将该结构运用于已有的全桥型对称电感配置电路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已有拓扑方案中的共模电压的高频扰动,减小了电路寄生参数对系统共模漏电流的影响。并以基于有源电压箝位的HERIC电路为例,验证了共模电压箝位结构的有效性。 再次,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电感配置结构的带有飞跨电容结构的多电平电路。该电路由飞跨电容三电平Buck结构与工频换相结构组合而成,不仅继承了多电平电路转换效率高、滤波电感小的优点,而且保留了工频换相结构对电路中的高频共模漏电流的抑制能力,降低了电路直流输入电压。通过对该电路的工作模态的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PWM控制方法。然后从优化电路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电路中参数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平台,验证了该电路的工作特性。 最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并网标准以及安全规范,设计完成了具有高可靠性、高转换效率的3kW的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该产品经过实践论证与第三方机构的评测,已基本达到了工业界主流产品的水平。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 共模漏电流 高转换效率 无变压器型逆变器 多电平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TM464
【目录】:
  • 致谢6-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目录11-14
  • 第1章 绪论14-35
  • 1.1 引言14-17
  • 1.2 变压器型光伏并网系统的共模漏电流问题17-20
  • 1.2.1 光伏电池组件的对地寄生电容17
  • 1.2.2 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对地共模漏电流17-19
  • 1.2.3 共模漏电流相关的安规标准19-20
  • 1.3 共模漏电流抑制条件20-22
  • 1.4 单相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现状22-33
  • 1.4.1 对称电感配置电路拓扑22-27
  • 1.4.2 非对称电感配置电路拓扑27-32
  • 1.4.3 研究现状小结32-33
  • 1.5 论文研究内容33-35
  • 第2章 基于对称电感配置的混合全桥电路35-52
  • 2.1 混合全桥电路的推导35-36
  • 2.2 混合全桥电路的特性分析36-39
  • 2.3 混合全桥电路的共模漏电流优化39-43
  • 2.3.1 理想条件下的共模电流波形39-40
  • 2.3.2 非理想因素40-43
  • 2.4 对称电感配置电路结构的内在关系43-45
  • 2.5 拓扑性能对比45-48
  • 2.5.1 电路元器件的对比45-46
  • 2.5.2 电路损耗的对比46-48
  • 2.6 实验结果48-51
  • 2.7 本章小结51-52
  • 第3章 对称电感配置拓扑结构的共模电压箝位方法52-70
  • 3.1 对称电感配置拓扑结构的共模电压谐振问题52-55
  • 3.2 共模电压箝位方法55-64
  • 3.2.1 共模电压箝位结构55-57
  • 3.2.2 共模电压箝位的接入节点57-58
  • 3.2.3 箝位结构形成方法58-64
  • 3.3 有源箝位型HERIC的仿真与实验结果64-69
  • 3.3.1 电路结构与工作模式64-66
  • 3.3.2 仿真以及实验结果66-69
  • 3.4 本章小结69-70
  • 第4章 基于非对称电感配置的飞跨电容多电平电路70-83
  • 4.1 基于工频换相结构的多电平拓扑的推导70-72
  • 4.1.1 Coolcept电路的特性70-71
  • 4.1.2 新型电路结构的推导71-72
  • 4.2 电路的工作特性分析72-77
  • 4.2.1 电路工作模态72-74
  • 4.2.2 电路的共模特性74-75
  • 4.2.3 飞跨电容电压控制75-77
  • 4.3 电路器件的选型设计77-79
  • 4.3.1 功率器件的选型77
  • 4.3.2 滤波电感的感值设计77-78
  • 4.3.3 飞跨电容的容值计算78-79
  • 4.4 实验结果79-82
  • 4.5 本章小结82-83
  • 第5章 单相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程应用实例83-93
  • 5.1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典型参数以及电路配置83-85
  • 5.2 单相光伏系统设计介绍85-90
  • 5.2.1 控制软件框架85-86
  • 5.2.2 硬件设计86-89
  • 5.2.3 共模漏电流的优化89-90
  • 5.3 单相3kW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90-92
  • 5.4 本章小结92-9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93-96
  • 6.1 论文工作总结93-94
  • 6.2 今后工作展望94-96
  • 参考文献96-10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10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分布式并网发电的新型孤岛检测研究    陈卫民;陈国呈;吴春华;崔开涌;张翼;肖鹏;

300kW光伏并网系统优化控制与稳定性分析    周德佳;赵争鸣;袁立强;冯博;

带有源电力滤波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杜春水;张承慧;刘鑫正;陈阿莲;

高效率中点钳位型光伏逆变器拓扑比较    马琳;孙凯;Remus Teodorescu;金新民;

基于Z源电容电压变化的并网电流控制策略    刘鸿鹏;王卫;吴辉;徐殿国;

基于微分几何的微网Z源逆变器并网控制    陈艳;周林;雷建;甘元兴;

微网中三相逆变器类功率下垂控制和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与分析    张纯江;王晓寰;薛海芬;阚志忠;邬伟扬;

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及对策    王庆一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刘波;杨旭;孔繁麟;叶海忠;于虹;

改进型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宋平岗;沈友朋;

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杨波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    马琳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基于DSP的三相光伏并网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陈雷;赵艳军;石新春;张玉平;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双环控制策略研究    刘飞;秦亮;孙建军;查晓明;

三种三电平NPC变换器拓扑比较    祝盼望;雷健升;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张浩;刘文达;蒋炜;

基于PI+重复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    张鹏;金海;梁星星;余峰;

分布式发电系统逆变器侧孤岛检测及非检测区描述    程明;张建忠;赵俊杰;

用于单相分布式发电系统孤岛检测的新型电流扰动方法    任碧莹;孙向东;钟彦儒;同向前;沈宏;

主动移相式孤岛检测的一种改进的算法    刘芙蓉;康勇;王辉;段善旭;唐爱红;

一种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控制策略    蔚兰;陈国呈;宋小亮;曹大鹏;吴国祥;

高效率中点钳位型光伏逆变器拓扑比较    马琳;孙凯;Remus Teodorescu;金新民;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 Applied to Three-Phase Intermittent Power Supply    

基于SOPC的三电平光伏逆变器SVPWM的设计与实现    杜超;陈阿莲;段彬;张承慧;

含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董旭柱;雷金勇;饶宏;黄晓东;刘怡;李鹏;

试论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的法律完善和对策    王春阳;

高压大功率三电平逆变系统故障特性分析与保护原理研究    刘健;尹项根;张哲;唐萍;熊卿;王存平;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孤岛现象的混沌检测方法    李波涛;李鹏;张宏滨;王志强;马梦朝;

新能源并网三电平逆变器中低功率区间效率优化    王菲;王勇;傅旻帆;

光伏电站与配电网谐波交互影响    谢宁;罗安;马伏军;陈燕东;帅智康;

基于LCL滤波器的光伏并网控制策略    吴玫蓉;陶顺;肖湘宁;罗超;

微电源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刘淑琴;戴敏;韩国志;徐聪;边忠国;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    马琳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    邢小军

基于Z源网络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    刘鸿鹏

小型光伏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    胡义华

基于微电网运行的光伏逆变电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陈卫民

光伏逆变器地电流分析与抑制    苏娜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系统小干扰稳定研究    黄汉奇

小型风冷绝热吸收制冷关键技术研究    王林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及孤岛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于希洋

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实证研究    黄娑

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匹配与仿真优化    雷嗣军

基于间歇性双边无功率扰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研究    张俊

可并网新型能量再生回馈装置的研制    苏祥伟

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最大功率点的研究与分析    张武斌

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MPPT的研究与实现    顾雪霏

计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光伏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田华

光伏并网系统中的非线性现象分析    许方圆

基于组合式逆变器并网发电的控制策略研究    李鹏程

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杨海柱,金新民

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比例谐振控制    马琳;金新民;唐芬;梁京哲;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上)    钱伯章;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下)    钱伯章;

最新高效率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及功率器件介绍    Michael Frisch;Ern Temesi;韩军;陈道杰;

基于微机测量系统零漂误差的校准    高贞彦,张巍,柴寿臣

基于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正弦波逆变电源研究    高军,黎辉,杨旭,王兆安

有源滤波器中数字低通滤波器设计及其实现    田大强,蒋平,唐国庆

基于下垂特性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杨淑英;张兴;张崇巍;

一种改进的PWM整流器间接电流控制方案仿真    熊健,张凯,裴雪军,陈坚

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    陈刚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基于重复控制理论的逆变电源控制技术研究    陈宏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郑诗程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汪海宁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王飞

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许颇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吴理博

太阳电池I-V方程显式求解原理研究及应用    丁金磊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刚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并网运行    杨伟昕

光伏并网电压型逆变器电压控制策略及MPPT研究    蒋永和

基于电流源型半桥拓扑的双向直流变换器技术研究    肖华锋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前端DC/DC变换器设计    吴屏

新型反激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董妍

光伏发电并网与微网运行控制仿真研究    杨文杰

航空发动机转动件共模失效的特征、原因与对策    钟培道

共模骚扰的成因与对策    刘萍,沙斐

共模扼流圈的一种改进方法及其应用    崔世耀;熊建设;宋柱芹;王永进;

用于电磁干扰分析的共模扼流圈高频模型    陈恒林;钱照明;

共模扼流圈在高速数据链路的使用    钱俊杰;

系统性能作为共模指针的函数    Michael Rowlands;Patrick Casher;Pravin Patel;

基于非能动的火灾共模保护原则    杨林;李光明;

共模电磁干扰抑制中的快速噪声评估方法研究    高彦丽;章勇高;

基于非能动的火灾共模保护原则    杨林;李光明;

共模扼流圈饱和效应分析及动态电感计算    黄华高;陈恒林;孟培培;钱照明;

基于AD9835共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李响;施乐平;马宪民;

DSL中基于MTL的共模传输    周新星;李有明;吕艳娟;

对保护接地阻抗与共模SPD效能的探讨    彭国平;

共模阻抗的变化对30~200MHz辐射骚扰场强影响的研究    崔强;吕英华;

PWM变频驱动系统传导共模EMI对电机轴承影响的预测与抑制    陈志雪;白保东;王禹;

厂商争抢共模扼流圈市场    黄女瑛/DigiTimes

廉价的差动放大器    山东 李保军

EMI滤波器:技术与设计    林宗辉

电力电子变换器全数字化有源共模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章勇高

具有共模漏电流抑制能力的单相无变压器型光伏逆变技术研究    崔文峰

PWM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共模EMI抑制方法研究    姜保军

隔离型功率变流器共模传导干扰建模与预测方法研究    孟培培

电力电子装置共模电磁干扰分析及抑制技术研究    许珂

电力电子变换器共模电磁干扰分析及抑制技术研究    姚明

PWM逆变器数字化有源共模EMI滤波器研究    方华松

开关电源传导型电磁干扰仿真平台研究    郑长泵

一种差、共模集成EMI滤波器及其平面化研究    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