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54:40
热度:

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摘要】:目前国内外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大功率光伏发电系统。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推广与应用,小功率光伏发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大功率光伏发电系统。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推广与应用,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备受工业界的关注。中大功率光伏发电系统与小功率发电系统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但是功率等级的差异造成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控制技术并不适应小功率发电系统的需求,因此需要研究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典型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率低下的原因,这是目前光伏发电系统面临的共性问题,对于小功率发电系统而言这又尤为重要。其次指出适用于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的三种优化结构以及控制策略。基于串联DC/DC模块发电结构和基于并联DC/DC模块发电结构通过DC/DC功率优化器实现组件相互解耦,基于交流模块发电结构中光伏组件通过DC/AC微型逆变器实现相互解耦。解耦使得每个光伏组件都能工作在自身的最大功率点处而互不干扰从而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率。最后针对串联DC/DC模块和并联DC/DC模块连接方式的不同研究功率优化器的特点。(2)以基于串联DC/DC模块发电结构为主线研究后级DC/AC逆变器中新颖的电流控制器。首先分析了目前PR电流控制器存在的问题并得出PR控制器为一自由度控制器,无法兼顾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扰动性能。其次根据自由度控制理论提出R-P控制器、改进型R-P控制器以及RP-RP控制器,这三种控制器保持了采用PR控制器时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同时解决了PR控制器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RP-RP控制器的特点提出适用于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的无锁相环单相光伏逆变器。(3)针对基于交流模块发电结构即MIC系统中两级准直流母线型MIC系统结构,设计了采用有源钳位技术以及交错并联技术的反激型MIC系统。首先建立了主电路的大信号模型、二阶近似模型以及四阶精确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稳态占空比前馈算法提高系统的动态调整能力和有源阻尼技术抑制高频谐振峰值,最后设计了电流环和均流环,实现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以及交错变换器的均流。(4)针对光伏并网系统或者其他它能源并网系统中解决电网同步问题的锁相环电路展开研究。首先研究了单相锁相环电路和三相锁相环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锁相环电路的小信号范式模型,分析了该范式模型在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关键性能,包括捕获时间、捕获范围、稳态误差和信噪比。本文提出的适用于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理论结果通过Matlab、Psim和PSpice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分别制作功率优化器、5kW单相光伏并网系统以及200W微型逆变器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关键词】: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 DC/DC功率优化器 电流控制器 锁相环 微型逆变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7
  • 第1章 绪论17-25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2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0-23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23-25
  • 第2章 光伏阵列优化技术25-59
  • 2.1 研究背景25-28
  • 2.2 光伏阵列结构优化28-47
  • 2.2.1 基于串联DC/DC模块发电结构及其控制策略30-42
  • 2.2.2 基于并联DC/DC模块发电结构及其控制策略42-47
  • 2.2.3 基于交流模块发电结构及其控制策略47
  • 2.3 不同连接方式下功率优化器的特点47-52
  • 2.3.1 串联方式连接的功率优化器47-49
  • 2.3.2 并联方式连接的功率优化器49-51
  • 2.3.3 串联方式连接和并联方式连接对比51-52
  • 2.4 实验52-58
  • 2.5 本章小结58-59
  • 第3章 新颖的并网电流控制器59-85
  • 3.1 研究背景59-66
  • 3.2 控制器自由度的分析66-68
  • 3.3 R‐P控制器68-71
  • 3.4 改进型R‐P控制器71-73
  • 3.5 RP‐RP控制器73-77
  • 3.6 无锁相环的单相光伏逆变器77-83
  • 3.7 本章小结83-85
  • 第4章 高效微型逆变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85-119
  • 4.1 研究背景85-87
  • 4.2 反激型MIC系统87-92
  • 4.2.1 理想反激型MIC系统87-91
  • 4.2.2 反激型MIC系统91-92
  • 4.3 主电路模型92-104
  • 4.3.1 反激MIC系统的大信号模型以及前馈算法92-95
  • 4.3.2 小信号模型95-104
  • 4.4 控制策略104-116
  • 4.4.1 最大功率跟踪技术106-107
  • 4.4.2 有源阻尼技术107-112
  • 4.4.3 电流跟踪技术112-114
  • 4.4.4 电流均流技术114-116
  • 4.5 本章小结116-119
  • 第5章 锁相环电路的小信号范式模型与关键性能分析119-139
  • 5.1 研究背景119
  • 5.2 单相锁相环电路的小信号模型119-123
  • 5.2.1 静止坐标系下基本锁相环电路的小信号模型119-122
  • 5.2.2 旋转坐标系下基本锁相环电路的小信号模型122-123
  • 5.3 三相锁相环电路的小信号模型123-125
  • 5.4 基于小信号范式模型的关键性能分析125-132
  • 5.4.1 捕获时间126-127
  • 5.4.2 捕获范围127
  • 5.4.3 稳态误差127-132
  • 5.5 噪声分析132-137
  • 5.6 本章小结137-139
  • 结论139-143
  • 附录143-159
  • 第1章 附录A 提高功率优化器效率的关键技术143-146
  • 第2章 附录B PR控制器和改进型R‐P控制器的零极点分布146-147
  • 第3章 附录C 反激型MIC系统主电路原理图147-148
  • 第4章 附录D 静止坐标系下其他单相锁相环电路148-152
  • 第5章 附录E 旋转坐标系下产生正交信号的方法152-155
  • 第6章 附录F 旋转坐标系下解耦双同步锁相环电路的工作原理155-159
  • 参考文献159-17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177-178
  • 致谢178-179
  • 作者简介17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组串逆变器的智能大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    钟建安;

解决光伏电站组件的抗潜在电势诱导衰减效应的方法    龚铁裕;相海涛;黎文;

阴影遮挡下组串式MPPT应用研究    柴亚盼;童亦斌;

组串式逆变器在大型并网电站中应用的经济可行性    王亮;

SPV1020在光伏功率优化器中的应用    肖新元;

中国西部大型地面并网光伏电站固定式光伏组件清洗方案    崔剑;李喆;贾沛霖;

基于双频率DCM控制的交错反激光伏并网微逆变器    孙玉巍;石新春;黄天富;付超;

浅析组件表面清洗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甄良欣;刘凯;陈京涛;

光伏电站组件清洗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曹晓宁;兰云鹏;邱河梅;

电动汽车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及代数环问题分析    陈富安;马腾;

控制系统仿真中代数环问题的对策及其在构建饱和环节时的应用    耿华;杨耕;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集中式与组串式逆变器整体解决方案分析    高立刚;

大型光伏电站光伏组件自动清洗机的设计    王子文;李明滨;慕松;王燕昌;

MW级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方案研究    刘刚;梁燕;汪海涛;张建;

多组串逆变器在大型并网电站中的应用    张冬梅;李保鹏;

组串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在遮光条件下的性能对比研究    李路;

海洋环境下太阳能电池玻璃表面清洁方案    张彦;袁成清;张天;孙玉伟;

集中式与组串式逆变器方案在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中的投资成本分析    高立刚;范宪国;

聚烯烃材料对单晶N型太阳能组件抗PID效应影响的研究    赵华利;孙凤霞;

交错反激式微逆变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姚彦强;王宾;董霞光;

积尘对光伏系统发电的影响研究综述    温岩;赵东;袁春红;郭鹏;

基于电池组件PID效应的光伏逆变器设计    姚明;郭积晶;

局部遮挡下光伏阵列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柴亚盼;金新民;童亦斌;

浅谈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PID效应    曹培亮;

反激型电流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损耗分析与优化设计    丰瀚麟;肖华锋;谢少军;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李俊贤;

光伏阵列区域特性曲线拟合与预估算法研究    何英蕾;付青;李湘峰;陈淑华;

双级式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    罗明;杨金明;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优化设计    肖景良;徐政;林崇;何少强;

被部分遮挡的串联光伏组件输出特性    翟载腾;程晓舫;丁金磊;查珺;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下)    赵玉文;吴达成;王斯成;王文静;励旭东;刘祖明;邱第明;宋爽;葛纯;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马勇刚;谢建;李自应;张跃;曾丽琴;

光伏发电系统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探讨    李雷;杨舒;

简讯    

程艺厅长祝贺我院获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调试”赛项二等奖    

晶澳慈善基金会向希望小学捐赠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的碳值分析    张改景;龙惟定;苑翔;

改进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技术    彭一琦;

高铁车站光伏发电系统应用    江伟山;周倩;

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研究方法综述    邓雅;胡书举;孟岩峰;许洪华;

光伏发电系统碳排放计算模型及应用    龚道仁;陈迪;袁志钟;

光伏发电系统用高效逆变器的研究    周光明;沈煜;张晋茂;麻凯恩;朱正菲;杜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陆亚萍;梁小冰;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微型逆变器综述    程丽敏;曹阳;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结构强度设计    郝文华;

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王景义;

户用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李春华;刘维亭;姜文刚;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谢亦丰;祝明华;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

用于热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射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徐峰;刘爱民;罗慧晶;翁占坤;

小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程启明;李明;陈根;王鹤霖;

光伏发电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冯垛生;

莱芜供电首建光伏发电系统    王宪才 魏延彬

莱芜供电公司建成首个光伏发电系统    通讯员 王宪才 魏延彬

光伏发电系统租还是买?    徐瑶

数倍聚光跟踪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太阳能高成本难题    申淳

晶澳公司捐赠光伏发电系统    特约记者 牛献力 通讯员 王丽英

美研制新式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    记者 刘霞

广东最大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亮相    本报记者  戈晓芳 见习记者 于洋

我市首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发电    记者 王莹 特约通讯员 刘孟君

我省光伏产业又添高科技“新丁”    记者 星子

依托自然优势发展新疆光伏产业    苏国平 新疆经信委副主任

物联网架构的太阳能光伏自跟踪发电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王欢

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毛鹏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艳伟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和孤岛故障检测    吴志鹏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郑诗程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徐瑞东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熊远生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泛(火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蒋爱华

温室光伏供电系统    王京

基于分岔理论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陈墨

关于光伏发电站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    马高祥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李超凡

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最优化研究    唐敏

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翁炳文

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王君惠

新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    韩志强

光伏发电系统监控与发电预测模型研究    李徐辉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无功控制策略及算法的研究    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