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超微粉碎玉米秸秆微观结构与秸秆-淀粉共混膜蠕变特性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31:54
热度:

超微粉碎玉米秸秆微观结构与秸秆-淀粉共混膜蠕变特性【摘要】:为改善淀粉膜的性能,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研究了超微粉碎时间对玉米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选取超微粉碎1 h的玉米秸秆与

【摘要】:为改善淀粉膜的性能,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研究了超微粉碎时间对玉米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选取超微粉碎1 h的玉米秸秆与玉米淀粉共混制备秸秆-淀粉共混膜,研究了超微粉碎秸秆的添加量对淀粉基膜蠕变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拟合。超微粉碎试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碎1 h的玉米秸秆维管束结构破坏较为完全,与对照样相比,平均粒径从85.33μm变为9.46μm,结晶度从39.46%变为19.29%。延长超微粉碎时间,秸秆粉体间团聚现象逐渐加剧,最终形成大颗粒团聚体。秸秆-淀粉共混膜蠕变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超微粉碎玉米秸秆的添加能显著改善共混膜的粘弹特性和蠕变特性。当添加量不大于15%时,超微粉碎秸秆-淀粉膜的蠕变形变、蠕变柔量和不可恢复形变都会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秸秆添加量达到淀粉用量的20%时,淀粉膜的蠕变特性有减弱的趋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Burgers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秸秆-淀粉膜的蠕变-恢复测试结果,决定系数均达到0.98以上。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关键词】玉米秸秆 超微粉碎 淀粉膜 蠕变-恢复模型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项目(20130008120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1593)
【分类号】:S216.2
【正文快照】: 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其中以玉米秸秆的产量最大,每年约为2.2亿t[1],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农作物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难以降解的木质素包裹,构成了纤维质原料利用的重大障碍。超微粉碎技术是利用研磨罐旋转时产生强有力的剪切力、摩擦力和冲击力,克服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