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乙烷选择氧化制乙酸和乙醛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44:35
热度:

乙烷选择氧化制乙酸和乙醛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研究【摘要】:以乙烷为原料低温直接氧化合成乙酸和乙醛,在合成化学和碳资源利用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硅藻土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

【摘要】:以乙烷为原料低温直接氧化合成乙酸和乙醛,在合成化学和碳资源利用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硅藻土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表面构造、化学吸附特性和催化乙烷选择氧化制乙酸和乙醛的反应性能。 一、采用经典酸化与乙醚萃取相结合的方法,用过渡金属V(Ⅴ)或Nb (Ⅴ)离子改性杂多酸H_3PMo_(12)O_(40),制得了相应的体相型改性杂多化合物PMo_9V_3和PMo_9V_2Nb_1。并以硅藻土(K)为载体采用混合溶液-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负载型催化剂PMo_9V_3/K和PMo_9V_2N_1/K。运用BET、ICP、TG-DTA、IR、UV-vis、XRD、循环伏安、TPR、化学吸附-红外(IR)、TPD-MS和微反评价等多种化学物理技术,研究了这两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化学组成、表面组成、物相结构、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化学吸附性能和催化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 二、催化剂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体相型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与硅藻土负载型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相近,均在6~10m~2g~(-1)左右;改性后的体相型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保持了原有母体杂多酸的元素配比和由多种金属共同构成的Keggin结构,但氧化还原可逆性增强。在负载型催化剂中的杂多化合物以Keggin结构微晶态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并与载体通过O~(2-)桥发生部分键联;体相型杂多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在471℃左右,其热稳定性大小为,负载型优于相应的体相型、双金属型优于三金属型;负载型催化剂PMo_9V_3/K和PMo_9V_2Nb_1/K表面存在酸强度不同的强弱两种酸位,其强酸位为Bro|¨nsted酸中心,弱酸位为Lewis酸中心,含Nb三金属杂多化合物的B酸强度大,使其具有优良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 三、体相型和负载型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是Mo=O、V=O和异核桥连结构M_1-O-M_2等,乙烷分子中的甲基H可分别与Lewis碱位Mo=O、V=O和M_1-O-M_2中的O~(2-)-发生作用产生不同形式的吸附态。其中乙烷分子通过H原子吸附在Lewis碱位Nb-O-V和Nb-O-Mo桥氧上的吸附态比较活泼,在较低温度下吸附在Nb-O-Mo桥氧上的乙烷便可发生解离,并与邻近的表面氧发生反应生成乙酸或乙醛。 四、乙烷在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上低温氧化反应产物主要有乙酸、乙醛、乙烯和COX。催化剂的活性大小遵循如下规律:PMo_9V_2Nb_1催化剂优于PMo_9V_3;负载型催化剂PMo_9V_2Nb_1/K优于体相型PMo_9V_2Nb_1。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空速等)对催化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有显著影响,每种催化剂都有其适宜的反应条件。以PMo9V2N1/K催化剂为例,在温度240℃,压力0.4 MPa,原料气组成C_2H+6: O_2:N_2= 1.5:1:4(mol%)的反应条件下,乙烷的转化率可达22.5%,产物乙酸和乙醛的总选择性为90.8%。 【关键词】:乙烷 乙酸 乙醛 Keggin结构 杂多化合物 异核桥连结构 负载型杂多化合物 选择氧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12-33
  • 1.1 乙酸的生产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12-16
  • 1.1.1 乙醛氧化法12-13
  • 1.1.2 正丁烷/石脑油氧化法法13
  • 1.1.3 乙烯直接氧化法13-14
  • 1.1.4 甲醇羰基化法14-16
  • 1.2 乙醛的用途与生产状况16-18
  • 1.2.1 乙醛的用途与产能状况16
  • 1.2.2 乙醛的生产工艺路线16-18
  • 1.3 乙烷直接氧化制乙酸和乙醛的意义及研究进展18-27
  • 1.3.1 乙烷分子的结构特性与化学利用的特点19-20
  • 1.3.2 乙烷直接氧化反应的可行性分析20-21
  • 1.3.3 乙烷和氧的分子轨道特点分析21-23
  • 1.3.4 乙烷直接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23-27
  • 1.3.4.1 乙烷氧化制乙烯的研究进展23-25
  • 1.3.4.2 乙烷直接氧化制含氧化物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25-27
  • 1.4 Keggin 型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及在烷烃氧化反应的应用27-31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思路、内容与创新点31-33
  • 1.5.1 研究目的、思路31
  • 1.5.2 研究内容31
  • 1.5.3 课题创新之处31-33
  • 第二章 实验方法33-43
  • 2.1 催化剂的设计思路33-34
  • 2.1.1 活性组分的选择33
  • 2.1.2 催化剂的结构设计33-34
  • 2.1.3 载体种类的选择34
  • 2.2 催化剂的制备34-36
  • 2.2.1 原料和试剂34-35
  • 2.2.2 杂多化合物的制备35-36
  • 2.2.3 负载型杂多酸改性催化剂的制备36
  • 2.2.4 水溶液合成法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36
  • 2.2.5 硅藻土负载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36
  • 2.3 催化剂的表征36-41
  • 2.3.1 组分分析36
  • 2.3.2 比表面测定36-37
  • 2.3.3 热分析37
  • 2.3.4 XRD 分析37
  • 2.3.5 循环伏安特性曲线37
  • 2.3.6 TPR 表征37-38
  • 2.3.7 程序升温脱附(TPD-MS)实验38-39
  • 2.3.8 红外光谱分析(IR)39-40
  • 2.3.8.1 固体红外光谱分析39-40
  • 2.3.8.2 固体-气体吸附红外光谱分析40
  • 2.3.9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UV-vis DRS)40
  • 2.3.10 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测定40
  • 2.3.11 TEM 分析40-41
  • 2.3.12 SEM 分析41
  • 2.4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41-43
  • 2.4.1 实验装置41
  • 2.4.2 产物分析41-43
  • 第三章 杂多化合物的物性表征43-55
  • 3.1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分析43
  • 3.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43
  • 3.3 催化剂的热分析43-44
  • 3.4 红外光谱分析44-47
  • 3.5 紫外光谱分析47-49
  • 3.6 XRD 分析49-50
  • 3.7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质50-53
  • 3.7.1 循环伏安曲线50-52
  • 3.7.2 催化剂晶格氧的活泼性52-53
  • 小结53-55
  • 第四章 负载型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研究55-67
  • 4.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55
  • 4.2 催化剂的热分析55-56
  • 4.3 红外光谱分析56-58
  • 4.4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58-60
  • 4.5 紫外光谱分析60-62
  • 4.6 XRD 分析62-64
  • 4.7 催化剂晶格氧的活泼性64-65
  • 小结65-67
  • 第五章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物性表征67-76
  • 5.1 BET 结果67
  • 5.2 催化剂的热分析67-68
  • 5.3 红外光谱分析68-70
  • 5.4 紫外光谱分析70-71
  • 5.5 XRD 分析71-72
  • 5.6 催化剂的TPR 分析72-73
  • 5.7 催化剂的酸性73-75
  • 小结75-76
  • 第六章 催化剂对C2H6的吸附性能76-88
  • 6.1 PMo_9V_3化合物负载前后对C_2H_6的化学吸附性能76-79
  • 6.1.1 PMo_9V_3和PMo_V_3/K吸附C_2H_6的IR表征76-77
  • 6.1.2 PMo_9V_3和PMo_9V_3/K吸附C_2H_6的TPD-MS表征77-79
  • 6.2 PMo_9V_2Nb_1化合物上C_2H_6的化学吸附性能79-84
  • 6.2.1 PMo_9V_2Nb_1 和PMo_9V_2Nb_1/K催化剂吸附C_2H_6的IR表征79-81
  • 6.2.2 PMo_9V_2Nb_1化合物上吸附C_2H_6的TPD-MS表征81-84
  • 6.3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C_2H_6的化学吸附性能84-87
  • 6.3.1 Mo_9V_2Nb_1O_X和Mo_9V_2Nb_1O_X/K吸附C_2H_6的IR表征84-86
  • 6.3.2 Mo_9V_2Nb_1O_X和Mo_9V_2Nb_1O_X/K吸附C_2H_6的TPD-MS表征86-87
  • 小结87-88
  • 第七章 催化剂的乙烷低温氧化反应性能研究88-101
  • 7.1 杂多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性能88-96
  • 7.1.1 杂多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活性88-90
  • 7.1.2 乙烷在18%PMo_9V_2Nb_1/K催化剂上的反应性能90-96
  • 7.1.2.1 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90-92
  • 7.1.2.2 压力对反应性能的影响92-93
  • 7.1.2.3 空速对反应性能的影响93-94
  • 7.1.2.4 烷氧比对反应性能的影响94-95
  • 7.1.2.5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95-96
  • 7.1.2.6 催化剂抗积炭能力考察96
  • 7.2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反应性能96-99
  • 7.2.1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反应96-97
  • 7.2.2 乙烷在Mo_9V_2Nb_1O_X/K催化剂上的反应性能97-99
  • 7.2.2.1 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97-99
  • 7.2.2.2 压力对反应性能的影响99
  • 小结99-101
  • 第八章 反应机理分析和规律总结101-110
  • 8.1 催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迁移轨道101-103
  • 8.2 C_2H_6和O_2的分子轨道特点及其活化方式103-105
  • 8.3 C_2H_6低温氧化直接合成烃类氧化物的反应机理105-107
  • 8.4 活性中心能量的调节和协同效应107-108
  • 8.5 本催化剂设计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108
  • 8.5.1 本催化剂设计的优缺点108
  • 8.5.2 改进方向108
  • 8.6 催化剂设计的几点启示108-109
  • 小结109-110
  • 总结110-112
  • 参考文献112-119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19-120
  • 附录120-121
  • 致谢12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新型钒取代杂多酸电荷转移盐的合成和表征    王世铭,黄金风,郑瑛,陈丽娟,吴全发

构筑我国乙酸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研究    张英奎,杨莉

国内外乙酸生产及消费    张丛志,左玉静,张华,张彦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起燃特性    陈霄榕,李永丹,康慧敏,张继炎,张鎏

杂多酸催化剂    霍国燕;

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的研究 I.Pd-H_3PO_4/SiO_2催化剂的性能    袁媛,徐佩若,朱志华

国内外乙醛下游产品的生产开发    金海涛

乙醛生产中催化剂氯化钯耗量的降低措施    程国梁

乙酸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    周莺,尹新

甲醇羰基化制乙酸    王玉和,贺德华,徐柏庆

Keggin型结构的钼钒杂多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霍国燕,崔胜川

负载型CuO催化剂上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研究    张海涛,王淑芳,赵新强,王延吉

P-Mo-V/Mont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胡兵;李金磊;程琪;

羰基合成醋酸乙烯技术进展    许保云,尚会建,杜嘉英,郑学明

磷钼钒杂多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李金磊;胡兵;张智;

β_2-(NH_4)_6SiW_(11)Co(H)2O)O_(39)·nH_2O光催化降解结晶紫的研究    苏爽月;马荣华;

Waugh结构的钼锰杂多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袁华,刘伟,霍国燕,孙汉文

新型高效固体酸催化剂的研制    张翠仙,涂华民

解读绿色化学    高雅荣;

绿色化学在冶金分析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    李琳;张彬;马永昌;

CuCl/Schiff base配合物在液相氧化羰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寿命及腐蚀性研究    熊辉

空气氧化β-异佛尔酮过程中的催化剂开发及机理探讨    毛建拥

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活性位及反应机理研究    郑雯

微波辅助的苯的直接羟基化反应    刘彤

医院污水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泥消毒处理的研究    张景丽

烷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反应研究    胡晓燕

Mo系Keggin型结构杂多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对染料废水的催化氧化特性    张治宏

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高玉华

氧化铈催化CO_2和甲醇直接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    王玮

低浓度磷化氢吸附材料开发及机理研究    余琼粉

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尼泊金正丁酯的研究    乔方方;杨喜平;谷克仁;

国内外醋酸工业发展动态    孟宪申

UOP/Chiyoda醋酸生产新工艺    宗言恭

醋酸的工业生产与市场分析    戴海林,胡耀,姚景武,罗保军

甲醇低压羰基法合成醋酸的特点及发展    戴文涛

尿囊素的制备及其应用    裴东云;

低碳烷烃的催化转化——Ⅱ.乙烷、丙烷、丁烷的催化加工利用    徐康

H_3PW_(12)O_(40)/C催化合成三甘醇双丙烯酸酯的研究    杨师棣,汤发有

磷钨酸/二氧化钛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的研究    杨师棣,王福民

用硫酸作催化剂自乙醛氯化制三氯乙醛    邵北翔

经济节能的苏氨酸合成法    廖晓垣;刘方;刘增辉;

由乙烷直接合成乙醛的新方法    

乙醛清洁生产工艺的模拟研究    陈砺,高俊,魏宁

Pt电极上乙醛吸附及氧化的现场FTIR反射吸收光谱电化学研究    张久俊;陆君涛;查全性;冯子刚;

乙醛制备乙酸乙酯    钱清华

乙烷制乙酸用新催化剂    

乙烯和乙烷直接氧化制乙酸催化剂的研究    葛欣,沈俭一

乙醛银镜实验探索    蔡其洪,高爱琼

酒量是练出来的吗?    李子

乙醇催化脱氢制乙酸乙酯的反应特征    麦景红,王晓东,雍永祜

Keggin结构钼系杂多蓝的离析和性质研究    王恩波,许林,黄如丹,胡长文,詹瑞云,刘雅言

乙烯直接氧化合成乙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朱志华;左晓良;赫崇衡;于筛成;徐佩若;

Pd-WO_3/ZrO_2催化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    楚文玲;王丽霞;徐庶亮;杨维慎;

乙酸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    胡勋;吕功煊;

混合酸对增强生物除磷系统厌氧代谢的影响    张超;陈银广;

负载杂多酸催化乙酸/乙烯酯化合成乙酸乙酯    廖世军;余灯华;简弃飞;朱继芳;袁高清;杨兆禧;

Ni-Co催化剂催化乙酸水蒸汽重整制氢的研究    胡勋;吕功煊;

土槿皮乙酸体外诱导A375-S2细胞凋亡的研究    龚显峰;王敏伟;池岛乔;

NiAl类水滑石液相空气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    谢鲜梅;吴旭;杜亚丽;严凯;王志忠;

柴油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许本静;孙新;田辉平;朱玉霞;阎子峰;龙军;

经皮肝穿刺瘤内乙酸注射治疗或瘤内乙醇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成武;

烟酒里的同一个谋杀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郭伽

喝酒脸红者并非酒量大    张瑞珍

酒后喝浓茶伤肾    

乙烷传感器有可能用于检测肺癌    辛讯

乙烷传感器:既可探到石油又能“嗅”出肺癌    王艳红

不妨用药戒酒    郭伽

喝酒最好选择在晚上    阡陌

肝脏能代谢多少酒精    江洪

喝酒最好选择在晚上    记者 廖君

亚洲带动世界乙酸市场复苏    饶兴鹤

乙烷选择氧化制乙酸和乙醛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研究    张艳红

SBA-15负载氧化钼催化剂上乙烷和乙烯选择氧化反应的研究    楼银川

二氧化碳氧化乙烷—低温Cr系催化剂和反应过程的研究    杨宏

乙烯/乙烷络合分离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梅华

乙烷氨氧化制乙腈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潘维成

化学位移成像对MR导引VX2兔化学消融监控的实验研究    李振伟

负载型杂多酸上乙烷、丙烷部分氧化反应的研究    陈霄榕

乙酸氯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分离耦合工艺研究    张媛

肝癌介入治疗与肝癌多药耐药实验研究    王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环境化学物骨质损伤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李红

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乙酸的研究    全玉莲

几种化学消融剂作用肝脏的病理实验研究及盐酸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张海波

自VB_(12)生产废液提取丙、乙酸混合物及其盐并用于果蔬的防腐保鲜研究    边红杰

水黄皮根总黄酮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李靖

催化加氢制备1,2-二(邻氨基苯氧基)乙烷的研究    王贵洪

乙醛自聚的原因及阻聚对策的研究    刘瑞江

乙烯乙烷分离吸附研究    张贺

四官能度酚合成    王建辉

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研究    马洪德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研究    钟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