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扩散对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亮孤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30:09
热度:

扩散对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亮孤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摘要】:为了得到扩散效应对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亮-亮孤子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的结果,将两束互不相干的光束做为入射波,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有扩

【摘要】:为了得到扩散效应对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亮-亮孤子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的结果,将两束互不相干的光束做为入射波,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有扩散的波传播方程。结果表明,当两孤子中心间距适当的条件下,非相干屏蔽光伏亮孤子对之间发生相互吸引和缠绕现象;如果两孤子间距过大或过小时,孤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扩散效应使两孤子光束整体向同一方向偏转。 【作者单位】: 山西运城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 空间光孤子的相互作用 扩散效应 屏蔽光伏亮孤子
【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开发项目资助课题(200611042)
【分类号】:O437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光折变空间孤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空间亮孤子指的是光束的线性衍射效应和非线性自聚焦效应达到平衡时光束波形保持不变的情形。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预言并验证有三种类型标量光折变空间孤子:瞬态孤子[l,2}、屏蔽孤子[a]和光伏孤子[’,5}。不久前,国内一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2011年“纪念《光学学报》创刊30周年特刊”征稿启事    

匹配高斯光束在中心对称光折变晶体中的自偏转    苏艳丽;姜其畅;吉选芒;

双光子光折变晶体中宽光束的调制不稳定性    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

正色散光纤中产生自相似脉冲的数值模拟    李莉苹;张爱玲;

双光子光折变晶体中非相干耦合屏蔽孤子族    杨联弟;苏艳丽;

五阶非线性效应下三阶孤子对演化的数值研究    岳进;王荣成;

用分数维空间方法研究量子阱中激子效应对三次谐波产生的影响(英文)    于凤梅;李伟;郭康贤;

基于BaWO_4晶体332cm~(-1)频移的拉曼激光器    孙文佳;王青圃;刘兆军;张行愚;王公堂;白芬;兰伟霞;万学斌;张怀金;

纳秒脉冲在普通单模光纤中产生超连续谱的实验研究    刘楚;Eric Rees;Toni Laurila;简水生;Clemens Kaminski;

基于双光子光折变效应的中心对称亮空间孤子的自偏转    杨联弟;苏艳丽;

共轭分子链在外场中的非线性光学响应(英文)    周玉芳;

激光防护技术新进展    宋瑛林;

POM晶体在有机溶液中的生长研究    陈建中;李宋贤;王家何;

非聚焦抽运条件下CS_2介质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龚华平;吕志伟;林殿阳;

一种非线性光学偶氮分子的合成及跃迁偶极矩的测定    苏新艳;徐洪耀;

POSS基分子杂化光限幅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苏新艳;张超;徐洪耀;

磁性薄膜磁畴结构的非线性磁光效应    黄志高;陈志高;李洪才;林秀;都有为;

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压缩获得小于介质1/4超声振荡周期的激光脉冲    王超;吕志伟;林殿阳;何伟明;

CdAX_2(A=Si,Ge,Sn;X=P,As)晶体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姜俊全;郭冰青;章永凡;李奕;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水下物体探测    吕月兰;

见“微”知著探求晶体的奥秘    本报记者  翟帆 赵建春 通讯员  罗静 秦刚

科学家发现两种新的浅水波形    刘霞

用阿秒激光脉冲“追赶”分子内的电子    李山

偶氮聚合物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机制和光致各向异性研究    张小强

几种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分子设计研究    韩德明

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理论研究    李文超

偶氮苯光学材料研制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黄燕萍

混合注入式飞秒光学参量放大技术研究    罗航

紫外超快激光产生及其光丝效应研究    王燕玲

光纤中的超短脉冲光参量效应研究    李永忠

光子晶体光纤功能器件的研究    王志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腔性质及全光调控研究    王小蕾

碳纳米管与ZnO低维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    袁艳红

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的测量与研究    盛天琦

宽带准相位匹配飞秒光参量放大的研究    张海清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技术研究    岑建田

石墨烯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胡瑒瑒

新型超支化共轭聚合物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李双柱

半导体氮化铟薄膜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质的研究    王竹平

六棱柱无机金属团簇化合物[W_2Ag_4S_8(PPh_3)_4]的光学非线性    杜艳秋

强双光子吸收分子材料的非线性光学参量的动力学表征    周勇

光纤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混沌同步通信的影响    李林福

光参量图像放大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马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