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微乳液法制备Au/Fe_2O_3催化剂及其水煤气变换性能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26:00
热度:

微乳液法制备Au/Fe_2O_3催化剂及其水煤气变换性能【摘要】: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体系和CTAB/正已醇/水体系的W/O型微乳液中,通过调节几种主要制

【摘要】: 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体系和CTAB/正已醇/水体系的W/O型微乳液中,通过调节几种主要制备参数,制备了系列Au/Fe2O3催化剂。采用催化剂水煤气变换活性评价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BET比表面和孔结构测定、H2-TPR、透射电镜(TEM)、紫外漫反射光谱(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表征,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TAB微乳体系中制备参数的变化对WGS活性影响不大,制得的CTAB系列催化剂的WGS活性均很差。Triton X-100系列催化剂中,含金催化剂的WGS活性大大高于载体Fe2O3的活性。Au/Fe2O3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250 ℃;催化活性随着水和表面活性剂重量比rw、表面活性剂浓度W的增加而降低;活性先随金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负载量达到3 %后,增加金的含量反而使催化活性降低。最佳结果显示:当金负载量为3 %、水煤气变换反应温度为200 ℃时,CO的转化率可达99.5 %。 XRD、TPR、XPS等表征结果说明:WGS反应的低温部分的活性物种为Au(Ⅲ)和Au,高温部分的活性物种可能含有Au-FeOX固溶体。TEM结果说明:微乳液法制得的Au/Fe2O3催化剂中,金粒径小于10 nm且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金粒子以(111)面和载体相结合。Triton X-100体系中,催化剂间活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中Au(Ⅲ)含量越高、金粒子越小、金分散度越高,则其低温活性越高;Au-FeOX固溶体的缺陷数目越多,则其高温活性越好。 【关键词】:微乳液法 制备参数 Au/Fe2O3催化剂 水煤气变换 结构表征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O643.3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6-20
  • 1.1 开发新型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意义6-7
  • 1.2 负载型金催化剂的应用前景7-9
  • 1.3 水煤气变换反应中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研究现状9-13
  • 1.4 负载型金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13-14
  • 1.5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14-18
  • 1.5.1 微乳液的定义14-16
  • 1.5.2 微乳液水核内纳米粒子形成的机理16-18
  • 1.6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20-54
  • 2.1 主要设备及试剂20-21
  • 2.1.1 主要试剂20
  • 2.1.2 主要设备及仪器20-21
  • 2.2 实验方法21-26
  • 2.2.1 实验概述21-22
  • 2.2.2 相图的绘制22
  • 2.2.3 Au/Fe_2O_3催化剂的制备22-24
  • 2.2.4 催化剂活性评价24-25
  • 2.2.5 催化剂的表征25-26
  • 2.3 实验结果26-54
  • 2.3.1 W/O微乳体系相图的绘制26-29
  • 2.3.2 Au/Fe_2O_3催化剂的WGSR活性评价29-35
  • 2.3.3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35-42
  • 2.3.4 Au/Fe_2O_3催化剂的TPR表征结果42-45
  • 2.3.5 Au/Fe_2O_3催化剂的TEM表征结果45-48
  • 2.3.6 UV-Vis光谱(DRS)48-50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50-54
  • 第三章 讨论54-61
  • 3.1 相图中微乳区域的讨论54-55
  • 3.2 制备因素对前驱物微粒的影响55-56
  • 3.3 Triton X-100体系催化剂WGS活性物种的探讨56-58
  • 3.4 Triton X-100系列催化剂间活性差异的分析58-59
  • 3.5 CTAB体系和Triton X-100体系催化剂活性比较59
  • 3.6 C250和T(03)250催化剂中金和载体结合方式59-61
  • 第四章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天然气燃烧催化剂的逆微乳液合成及性能研究    朱安民

TiCl_4共沉淀法合成超细钛酸钡粉体    郭靖,胡曰博,熊育飞,周大利

5%精喹禾灵微乳剂的研究和开发    林昌志

烟碱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蔡卫兵,朱仁发

三氟氯氰菊酯微乳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研究    夏茹;黄建炎;何金华;

适用于痕量锌离子迁移的微乳液的制备及迁移条件    周文杰;

微乳形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王李节;周艺峰;聂王焰;

适用于痕量钴离子迁移的吐温80微乳的制备及迁移条件    周文杰;

烷基糖苷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的研究    朱淑芳;

5%枯草芽孢杆菌油悬浮剂的研制    刘亚;

5%右旋苯氰菊酯水乳剂的研制    徐明;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张玉霞;樊阳;薛灵芬;

有机添加剂对仿生合成法制备SiO_2膜的影响    杜军;卿胜兰;刘作华;陶长元;

光气泄漏应急抢险技术研究    邓九兰;齐书芳;岳涛;李旭;王小庆;

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燃料——微乳化柴油    安高军;熊春华;鲁长波;周友杰;

二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钱华;叶志文;吕春绪;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在银和铜表面吸附的SERS比较    王兆翔;莫育俊;马季铭;刘玉龙;

胜利油田三次采油采出液处理技术进展    方洪波;

微乳液体系的研究、应用与展望    孟静;王志瑶;黄起中;

Gemini表面活性剂共混行为及其在合成介孔材料中的诱导作用    胡军;范玉冰;周丽绘;冯剑;刘洪来;

具有表面活性的咪唑类离子液体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耿斐;郑利强;于丽;

PAMAM基树状分子的制备及其在溶液中聚集与界面的作用机制    杨惠

磺酸盐两亲无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聚集行为研究    吴旭

掺杂型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修饰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    曲华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行为的研究    李化真

表面活性素在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研究    李翌

乳化炸药在水下爆破中抗水抗压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    刘磊

纳米磺酸钙镁复合清净剂的合成、性能与机理研究    梁生荣

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 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秦显国

咪唑类离子液体聚集行为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耿斐

矾冰纳米乳制剂研究及其安全性和药效学评价    刘丽芳

苯系物的新型吸收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英

D5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及其在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万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发光性质研究及分析应用    陶鹏丽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重油复合体系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    郑翠英

改性聚酰胺—胺的合成及破乳性能的研究    迟瑞娟

食品微乳液制备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    程娟

微乳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种金属离子    丁连明

固体颗粒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李文艳

采用添加剂表面改性和洗涤废水提高低阶煤成浆性的研究    梁嘉铭

中药添加剂对AES/6501体系性能的影响    崔邶周

SnO_2表面吸、脱附作用的热分析研究    郭进,邓希敏,薛万川

CO_2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催化剂六铝酸盐LaNi_yAl_(12-y)O_(19-δ)的研究    徐占林,毕颖丽,甄开吉

铁取代六铝酸盐的制备及其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性能    蒋政,李进军,郝郑平,侯红霞,许秀艳,胡春

晶格氧用于甲烷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氧化铁的氧化还原性能    李然家,沈师孔

催化燃烧VOCs的三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郭建光,李忠,奚红霞,何余生,王伯光

CeO_2/BaMnAl_(11)O_(19-α)催化剂制备及甲烷催化燃烧研究    徐金光,田志坚,王军威,徐云鹏,徐竹生,林励吾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催化燃烧的研究    张鑫,陈耀强,史忠华,李丽娜,龚茂初

Ce_xMn_(10-x)O_(20-δ)固溶体氧化物的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侯红霞,蒋政,苏继新,温美娟

ZrO_2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    王月娟,周仁贤,蒋晓原,郑小明

电导法研究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的稳定性    王风贺,姜炜,夏明珠,雷武,卢时,魏运洋,王风云

纳米钙钛矿型ABO_3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氧化还原活性    杨秋华

高温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应用的研究    徐金光

催化燃烧用金属载体整体型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翟彦青

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    巩小敏

六铝酸盐型脱硝催化剂的研究    冯英

逆微乳液合成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及其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任东明

微乳液法制备气敏材料的技术及应用    侯长军;刁显珍;唐一科;韦立凡;

热处理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的影响    韩冬云;杨怀玉;王福会;

w/o型微乳液法制备WO_3纳米粉体    陈燕丹;黄明堦;李彩红;林树金;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酸沉过程研究    周军;兰新哲;张秋利;宋永辉;邢相栋;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CoFe_2O_4    肖旭贤,黄可龙,卢凌彬,商菊清

静电相互作用对微乳液法制备核壳纳米颗粒的影响    何晓晓,王柯敏,谭蔚泓,陈基耘,段菁华,原茵,林霞

熔盐介质法制备SnO_2纳米棒的研究    赵鹤云;阚家德;杨留方;吴兴惠;

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    肖凤娟;杨惠芳;顾业强;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氟化镧的研究    刘翠红;周晓龙;

微乳液特性及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张彩霞;张江娟;谢中运;

相分离微乳液法构筑化学图案化表面    吴立新;马英一;梁静;

水热-微乳液法碳酸钕的合成与表征    朱文庆;马瑾;许磊;邢西萍;陈亚芍;

微乳液法制备超细Ni(OH)_2及其SEM观察    李冀辉;

铂氧化铈核壳催化剂在含硫合成气中的水煤气变换活性    张泽会;刘冰;

形貌可控碳酸钐的水热-微乳液法合成    朱文庆;耿寿花;许磊;赵丽芳;陈亚芍;

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法制备Mg_2Al—LDHs    张琳;阴奥林;侯万国;

碱土金属对CuO/CeO_2催化剂水煤气变换性能的影响    佘育生;李雷;詹瑛瑛;林性贻;郑起;

微乳液纳米反应器在制备陶瓷颜料中的应用    朱振峰;李晖;

纳米Bi_2O_3的微乳液法制备及表征    林德娟;沈水发;陈耐生;黄金陵;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征    伍林;曹淑超;易德莲;殷海蓉;秦晓蓉;黄晶;

国内首个碳封存项目提上日程    记者 钱炜

做中国清洁能源技术进步的“催化剂”    本报记者 韩向辉

微乳液和胶束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毛世艳

聚合物—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    隋晓萌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生长机理的研究    孙玉绣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晏泓

SnO_2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以及特性研究    赵鹤云

纳米铁及铁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修复地下水基础研究    李铁龙

钼酸盐微/纳米材料的微乳液控制合成,结构转变及机理研究    巩强

ABO_3(A=La,Ba;B=Ga,Ce)型陶瓷的合成、导电性及其应用    陈成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徐峙晖

纳米银的可控制备与形成机制研究    张万忠

微乳液法制备Au/Fe_2O_3催化剂及其水煤气变换性能    陈葳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镍催化剂及其在硝基苯加氢反应中活性的研究    周海安

Ag和AgCl纳米颗粒的微乳液法制备工艺研究    邓丽丽

Ni基非晶态合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磁性研究    李鲁江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合成及其特性研究    朱海霞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付拴平

微乳液法从强碱性环境中提钒研究    陈传林

乳液法制备不同形态壳聚糖微球的研究    刘国根

纳米辛导体金属硫化物的制备    贾哲华

超细钛酸锶粉体的液相法制备研究    李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