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增暖对北半球冬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8:52
热度: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增暖对北半球冬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摘要】:热带海表温度(SST)异常是全球许多区域气候异常的重要热力强迫。观测事实表明,1976/77年以来热带印度洋-热带太

【摘要】:热带海表温度(SST)异常是全球许多区域气候异常的重要热力强迫。观测事实表明,1976/77年以来热带印度洋-热带太平洋表现为显著的年代际增暖,认识这种增暖现象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和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其机理,对于理解和预测气候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热带印-太海盆增暖对全球气候年代际变化如何影响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通过利用ERA-40和NCEP再分析资料的诊断分析以及设计一系列大气环流模式(CCM3/NCAR)数值试验研究了热带印度洋-热带太平洋增暖对北半球冬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其中重点分析了热带印太海盆增暖对北半球冬季不同区域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及东亚冬季降水的影响以及对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风暴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等。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一、1980年代以来,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增暖对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欧洲、东亚、北美地区冬季气候年代际变化影响的重要性明显不同。其中,热带印度洋增暖可能是导致北大西洋涛动(NAO)正位相的年代际异常的重要原因;而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暖可能是影响北太平洋地区PNA异常型的重要原因;热带太平洋增暖和中纬度北太平洋SST负异常密切相关,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北太平洋位势高度场PNA型异常。 1976/77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在海洋方面,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年代际异常增高,北太平洋中部异常变冷,北美沿岸和阿拉斯加湾SST增高;在大气方面,北太平洋500hPa位势高度场明显降低,阿留申低压异常加深、东移并偏南。伴随着太平洋海表温度上述年代际振荡,热带印度洋也表现为显著地年代际增暖。本文利用CCM3模式模拟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历史变化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变化对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欧洲、东亚、北美地区的冬季气候影响的重要性明显不同。热带印度洋增暖可能是影响北大西洋涛动(NAO)正位相异常的重要因子,而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暖不能导致NAO正位相的产生。由热带印度洋增暖引起一个纬向环绕中高纬度地区的位势高度场异常,在北大西洋地区为NAO正位相异常,同时该NAO正位相一直延伸至欧洲地区。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暖可能是影响北太平洋地区PNA异常型的重要原因,而独立的北太平洋SST年代际异常对北太平洋地区PNA影响并不显著。热带印度洋增温引起了北太平洋PNA负位相异常,同时伴随着东亚急流的减弱。对于东亚地区,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变化对该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同样重要。对于加拿大和美国,热带印度洋增暖引起的NAO正位相以及由热带太平洋增暖引起的PNA正位相共同影响着该地区的环流形式。同时,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场的异常与低层水平风场和高空急流以及降水引起的潜热释放异常关系密切。 二、1980年代以来热带印度洋SST增加有利于青藏高原东南侧的水汽输送及该地区印缅槽的加深,是该时段高原雪深增加的重要影响因子;同时,热带印度洋SST增加有利于同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降水的增加。 1970s末到1990s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增加,同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降水增加。基于热带印太海盆SST年代际变化的观测事实,利用CCM3/NCAR模式模拟研究了1950-1999年间热带印度洋-热带太平洋海域SST历史变化对青藏高原冬季雪深以及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带印度洋海温增加时,孟加拉湾的南风异常加强,印缅槽加深。加深的印缅槽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来自青藏高原南部的南风异常有利于带来更多的水汽供应。此外,东亚地区加强的上升运动也有利于青藏高原东部强降雪的产生,以及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降水的增加。因此,热带印度洋增暖可能是1980s以后青藏高原冬季雪深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热带印度洋SST增暖相比,热带西太平洋SST不利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及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增加。 三、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IWP)增暖可能是1980s以来北大西洋风暴轴年代际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分析表明:北大西洋风暴轴年代际变化表现为风暴轴气候态轴线以北强度加强,以南强度减弱。给定一个理想化的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IWP)年代际异常,利用HadAM3/UKMO和GAMIL/IAP两个大气环流模式的模拟试验表明,IWP增暖引起北大西洋地区位势高度场出现NAO正位相异常,这样的位势高度场异常加强了急流轴北部的西风异常,以及低层大气斜压性的加强,因此该地区的天气尺度活动更加活跃。然而对于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异常,敏感试验的结果与再分析资料结果相反。IWP增暖引起一个纬向环绕中高纬度地区的位势高度场异常,表现在北太平洋地区为正的位势高度场异常,这与再分析资料中北太平洋地区负的位势高度场异常相反。IWP增暖后急流北部加强南部减弱,伴随的低层大气斜压增长率也是北部加强南部减弱,因此天气尺度活动北部活跃加强。而再分析资料中北太平洋地区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风暴轴气候态轴线以南强度加强,北部强度减弱。因此IWP增暖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年代际异常起着相反的作用。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海表面温度异常 年代际变化 青藏高原雪深 北半球风暴轴 大气环流 数值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461.2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第一章 绪论13-33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4-23
  • 1.2.1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15-19
  • 1.2.2 关于青藏高原积雪研究的进展19-22
  • 1.2.3 北半球风暴轴的年代际异常的研究22-23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23-25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23-24
  • 1.3.2 论文章节安排24-25
  • 参考文献25-33
  • 第二章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变率的主要模态33-43
  • 2.1 引言33
  • 2.2 使用数据和方法33-34
  • 2.3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年代际变化的主模态分析34-37
  • 2.3.1 热带印度洋SST的年代际变化分析34-35
  • 2.3.2 热带太平洋SST的年代际变化分析35-36
  • 2.3.3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的年代际变化分析36-37
  • 2.4 热带印太海盆SST年际变化主模态分析37-39
  • 2.4.1 热带印度洋SST的年际变化分析37-38
  • 2.4.2 热带太平洋SST的年际变化分析38-39
  • 2.4.3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的年际变化分析39
  • 2.5 本章小结39-40
  • 参考文献40-43
  • 第三章 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对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历史变化的响应43-63
  • 3.1 引言43-44
  • 3.2 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44-46
  • 3.3 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46
  • 3.4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变化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46-58
  • 3.5 本章小结58-59
  • 参考文献59-63
  • 第四章 热带印太海盆增暖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响63-97
  • 4.1 引言63-65
  • 4.2 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65-67
  • 4.3 青藏高原冬季雪深、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67-70
  • 4.4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70-90
  • 4.4.1 CCM3模式结果分析70-86
  • 4.4.2 HadAM3模式结果分析86-90
  • 4.5 本章小结90-92
  • 参考文献92-97
  • 第五章 北半球风暴轴的季节演变与变异特征97-115
  • 5.1 引言97-98
  • 5.2 使用数据和方法98
  • 5.3 风暴轴概述98-103
  • 5.3.1 风暴轴的季节演变特征98-101
  • 5.3.2 NCEP和ERA_40两套再分析资料的对比101-103
  • 5.4 1976/77年前后,北半球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03-106
  • 5.5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对北半球风暴轴的影响106-111
  • 5.6 本章小结111-112
  • 参考文献112-115
  • 第六章 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增暖对北半球风暴轴影响的数值模拟115-137
  • 6.1 引言115-116
  • 6.2 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116-118
  • 6.3 模式对风暴轴模拟的评估118-124
  • 6.4 印度洋-西太平洋增温对北半球风暴轴的影响124-128
  • 6.5 本章小结128-130
  • 参考文献130-137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137-142
  • 7.1 全文总结137-140
  • 7.2 本文的创新点140-141
  • 7.3 问题与展望141-142
  • 致谢142-143
  • 附录发表文章情况和会议报告143-14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青藏高原积雪异常的持续性研究    韦志刚

高亚洲积雪分布    李培基

用EOF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分布与变化    柯长青,李培基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    李万彪,周春平

青藏高原积雪分布与变化特征    柯长青,李培基

El Nino演变不同阶段东亚大气环流年际异常型的数值模拟    孙旭光,杨修群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徐桂玉;

ENSO及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黄荣辉

大气对外强迫低频遥响应的数值模拟 Ⅰ:对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响应    肖子牛,李崇银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黄荣辉,孙凤英

山东省旱涝灾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孙在斌;谢世友;何冬晓;邓晓军;

夏季热带对流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    胡姗姗;

西北太平洋SST暖水区·ITCZ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梁红;马福全;李大为;刘凯;

白银市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石光普;杨文科;景怀玺;李富洲;陈少勇;岳玉林;

地形对冷流暴雪影响的可能机制研究    周雪松;杨成芳;张少林;

青海牧区雪灾月尺度精细化直接预测方法研究    杨延华;李林;陈晓光;时兴合;申红艳;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鸽;韩琳;

The Role of the Equatorial Currents on the Evolution of SSTA in the Eastern Pacific during Two Different Kinds of El Nio Events    

Difference in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Spring and Summer Sensible Heat Fluxes over Northwest China    

Physical Essence of the “Predictability Barrier”    

江淮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和海气背景场的关系    尹志聪;王亚非;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related principal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modes of early and late summer rainfall over East Asia i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drive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imulations    

中国东部初春水分循环季节推进过程的年代际突变    赵瑞霞;张宏;吴国雄;李伟平;石爱丽;

两类ENSO事件监测指标的研究    曹璐;孙丞虎;任福民;袁媛;江静;

新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防雷类别划分标准的区别    马金福;鲁山鹰;汝洪博;

小麦赤霉病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    肖晶晶;霍治国;李娜;辛明月;王丽;卢小凤;

不同区域海温异常对中国夏季旱涝影响的诊断研究和预测试验    王蕾;张人禾;

不同季节海温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分析    王蕾;黄嘉佑;

Interdecadal shif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Kyung-Ja Ha;

Weakening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PartⅡ:Connection with Climate Warming    

日本海海平面年际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    王天顺

全球海平面长期趋势变化及气候情景预测研究    陈长霖

印度洋偶极子东西极演变机制及联系    孙双文

北太平洋风生环流变异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反馈    李春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    郑小童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高寒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研究    穆振侠

吉林省积雪遥感信息时空变化研究    路鹏

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    廖荣伟

全新世东亚地区气候时空演变及古气候定量重建    赵传湖

30°N两侧中国近海海平面年际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刘雪源

热带印度洋海温时空特征分析    孙莎莎

青岛近海夏季海雾年际变化的低空气象水文条件分析    白慧

初夏85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特征及分析    韩永清

北太平洋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主模态的比较研究    郭建民

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变异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    黄科

高原地区NASA与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和南亚高压活动及其旱涝影响分析    王斌

北极涛动/北半球环状模指数异常事件成因的个例分析    梁苏洁

热带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在东亚副热带季风中的作用    靳莉君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中国春季气候的影响    邵太华

高亚洲积雪监测    李培基

青藏高原积雪与西北春季降水的相关特征    王澄海,董安祥,王式功,杨德保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高亚洲积雪分布    李培基

大洋暖池特征变化和成因的研究    周春平,李万彪

我国干旱、地震与厄尼诺    缪启龙,刘雅芳

中国西部积雪变化特征    李培基

1880年以来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序列及其变率    王绍武,龚道溢,叶瑾琳,陈振华

199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的机制分析    龚道溢,王绍武,朱锦红

青藏高原积雪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李培基

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相互作用    郑建;刘秦玉;

热带印度洋次表层偶极子模态及其1997/1998年过程诊断分析研究    钱海峰,殷永红,倪允琪

热带印度洋上层水温的年循环特征    李东辉,叶志敏,张铭

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异常的影响    琚建华,任菊章

热带印度洋持续暖海温对东亚初夏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袁佳双,郑庆林

基于Argo浮标的热带印度洋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研究    孙振宇;刘琳;于卫东;

热带印度洋年代际海洋变率及其动力学解释    王东晓,吴国雄,徐建军

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    李东辉;谭言科;张瑰;叶志敏;

热带印度洋春季海表温度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    李东辉;朱益民;谭言科;张瑰;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与热带印度洋偶极型海温异常的联系    钱玮;管兆勇;

城市发展对石家庄气温增暖的贡献分析    周须文;

海面通量交换对南海SST增暖的可能贡献    王皘;刘秦玉;

大型火电厂热排放对邹城市气温增暖的贡献检测    高凤姣;陈德英;王凤兰;邹玉玲;

城市发展对南通地区温度变化的影响    许春艳;朱海笑;袁晶;

城市化对深圳气温变化的贡献    司鹏;李庆祥;李伟;殷红;

90年代我国气温的突变研究    钟建生;黄东;封国林;曹鸿兴;

自然气候变化中的社会与环境问题    钱维宏;

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增暖的影响分析    李伟;李庆祥;江志红;

热带印度洋蒸发降水分析    袁方超;

一个中等复杂的热带印度洋海洋模式及其对1997/1998印度洋偶极事件的模拟    殷永红;史历;

宁波气候比全球暖得更快    本报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祝旗

添“被”增暖御“寒冬”    本报记者 陈艳

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白金纤维:冬日里的“真爱”    李木

科考大洋队展开深海温度观测    本报特约前方记者 杨威

气候的历史与历史的气候    柯济

气象专家支招如何趋利避害    通讯员 张明 本报记者 郭军

美国三个联邦机构启动变化联合研究计划    郭亚曦

新加坡发行的热带鱼邮票    何大仁

对气候变暖的若干解读    采访人 本报记者 王素琴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增暖对北半球冬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楚翠姣

增暖背景下基于概率理论与过程性原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检测及其特征研究    钱忠华

中国年代际干旱趋势转折及预测    章大全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    郑小童

热带印度洋热收支与经向环流的研究    胡瑞金

印度洋偶极子东西极演变机制及联系    孙双文

基于多模式和降尺度结合的中国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    陈威霖

热带印度洋低频Rossby波及其对上层热结构的影响    冯俊乔

热带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主模态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的影响    杨建玲

广义平衡反馈方法及其在研究海洋对大气反馈中的初步应用    温娜

城市化对中国东部地面增暖的影响    吴凯

中国东部陆架海增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王晓君

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变异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    黄科

印度洋海盆增暖及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程守长

黑龙江省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陈晶

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增暖的影响分析    李伟

东亚—北太平洋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蒋伶仙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杨素英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相互作用的年代际改变及机理研究    范伶俐

石家庄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    卞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