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新世大暖期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人类活动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6:52
热度:

全新世大暖期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人类活动的影响【摘要】:结合环境演变资料与考古发现,全新世大暖期暖湿的气候条件,促进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文化的发展。表现在:随着全新世大暖期暖湿环境的到来

【摘要】:结合环境演变资料与考古发现,全新世大暖期暖湿的气候条件,促进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文化的发展。表现在:随着全新世大暖期暖湿环境的到来,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强;细石器文化活动模式发生显著改变,由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的短暂宿营式居住模式演变为相对固定的聚落模式;暖期中较好的水热条件,刺激了仰韶、马家窑文化在本区东部河谷地区的扩张,在暖期的6~4 ka BP形成了东部河谷地带马家窑文化,西部高原细石器文化并存的区系格局,两种文化体系在共存中交流,在交流中高原细石器文化掌握了农业种植、使用了陶器,全面推动了高原土著文化进入新石器。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Department
【关键词】全新世大暖期 青藏高原东北缘 人类活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ZH041)资助
【分类号】:Q981
【正文快照】: 目前的全球变暖已日益突出,世界对地球暖化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近百年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预计到21世纪末将上升1.1~6.4℃。这种升温趋势是过去11.5 ka前所未有的,即使在全新世暖期鼎盛期中国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青藏高原全新世植被的时空分布    唐领余,李春海

中国全新世气温序列的集成重建    方修琦;侯光良;

中国全新世暖期降水格局的集成重建    方修琦;刘翠华;侯光良;

宗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崔亚平;胡耀武;陈洪海;董豫;管理;翁屹;王昌燧;

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晚更新世人类遗存与生存模式    高星;周振宇;关莹;

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    陈洪海;格桑本;李国林;

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    安志敏;

青海湖16ka以来的花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    刘兴起,沈吉,王苏民,羊向东,张恩楼,童国榜

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王绍武,蔡静宁,朱锦红,龚道溢

黄河上游拉乙亥中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盖培,王国道

浅谈羌人在早期中西交往中的媒介作用    慈平;

青海省共和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朱元福;田辉春;

日照市近50年最高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朱秀红;郑美琴;陈志超;

山东省不同强度降水日数年际变化及趋势分布特征    苑文华;郭铌;张立文;张艳红;

中国气候变化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    王大钧;胡春丽;徐智鑫;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适应的生态保护    王玉梅;侯光良;王小梅;

1961~2004年北方冬麦区气候变率和变化特征    宁金花;申双和;

青藏高原全新世植被的时空分布    唐领余,李春海

临夏塬堡全新世黄土剖面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的气候记录    何勇,秦大河,任贾文,李凤霞

冰芯与其它记录所揭示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变化特征    何元庆,姚檀栋,沈永平,张忠林,陈拓,章典

松宗古湖——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末次盛冰期发育的一个冰川堰塞湖    曾庆利;杨志法;袁广祥;尚彦军;张路青;赵希涛;

Holocene debris-flow deposit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the climate in the upper Jinsha River valley,China    

楼兰佛塔剖面10.84kaB.P.以来的环境变迁    贾红娟;秦小光;刘嘉麒;

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伊洛河流域为例    于严严;吴海斌;郭正堂;

近40年来中国的降水量、雨日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及与全球温度变化的关系    王大钧;陈列;丁裕国;

全新世以来洱海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    王苏民;周静;沈吉;羊向东;

河北省夏蝗大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姚树然;李春强;王贵生;

近40年来中国降水量、雨日变化趋势及与全球温度变化的关系    王大钧;陈列;丁裕国;

近45年大连地区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王秀萍;祝青林;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姚玉璧;王润元;邓振镛;尹东;陈昌平;张秀云;

西部地区纹层湖泊高分辨率孢粉记录的晚全新世环境变化    张科

全新世东亚地区气候时空演变及古气候定量重建    赵传湖

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    冯玉新

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彭黎明

中国古代粟作研究    何红中

长江口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沉积环境和东亚夏季风演变研究    张瑞虎

抗寒梅花品种区域试验及离体培养的研究    张秦英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古环境记录    肖尚斌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    田永明

汾渭盆地全新世古洪水和侵蚀沉积事件研究    查小春

谷子锌肥肥效试验研究    宗叙芳

云南东川蒋家沟泥得坪泥石流堆积台地的孢粉古环境研究    魏琳琳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戎关系研究    陈探戈

磨沟墓地墓道棚架设施与埋葬过程研究    王玥

磨沟式陶器研究    孙治刚

磨沟墓地未成年人埋葬研究    周浩然

南京地区中新世沉积物源示踪和古环境分析    李玲

东亚—北太平洋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蒋伶仙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沉积岩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    李双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影响下的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及其初步应用    马艳玲

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环境探讨    施雅风,郑本兴,李世杰,叶佰生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    施雅风,郑本兴,姚檀栋

青藏高原东部末次冰期最盛期气候的花粉证据    唐领余,沈才明,孔昭宸,王富葆,廖淦标

华北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    周廷儒;张兰生;李华章;

句容宝华山麓距今5700年前后的地层与古气候    史威;王富葆;韩辉友;

浙江湘湖地区全新世孢粉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顾明光;陈忠大;卢成忠;汪庆华;覃兆松;张素君;

西藏南部全新世泥炭孢粉组合及自然环境演化的探讨    汪佩芳;夏玉梅;王曼华;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古土壤及其对环境变迁的反映    徐叔鹰

全新世温暖期河姆渡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的重建研究    周子康,夏越炯,刘为纶,吴维棠

松嫩沙地末次冰期以来降水量和干燥度的时空变化    介冬梅,吕金福

中国大陆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的水平形变    杨国华,韩月萍,王敏,马庆尊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拟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动态图像    祝意青,胡斌,李辉,蒋锋云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回顾    周民都;

DEM数据在青藏高原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高明星;刘少峰;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晚第四纪水系沉积物年代标尺的初步研究    袁道阳,石玉成,刘百篪

黄河黑山峡口最高阶地宇宙核素的初步年龄及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张珂;蔡剑波;

青藏高原东北缘共和盆地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研究    施炜;马寅生;吴满路;张云峰;杜德平;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块体划分与运动态势研究    虢顺民,江在森,张崇立

民乐6.1级、岷县5.2级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    祝意青,胡斌,朱桂芝,徐云马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周民都;张元生;石雅鏐;张树勋;范兵;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S波分裂研究    李永华;吴庆举;冯强强;张风雪;张瑞青;

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各向异性的差异及含义    王琼;高原;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崔笃信;胡亚轩;季灵运;郝明;王文萍;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结构    张先康;王夫运;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结构特征    方盛明;李松林;张先康;赵金仁;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崔笃信;胡亚轩;季灵运;郝明;王文萍;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及其动态演化特征    祝意青;梁伟锋;徐云马;郭树松;

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事件与环境变迁    朱照宇;

GPS约束下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反演    王阎昭;沈正康;王敏;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及其机理    崔笃信;王庆良;王文萍;胡亚轩;梁伟锋;朱桂芝;

洛南发现多期远古人类活动遗迹    陈昌奇 王志恒

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792处    记者 高志顺

高升三缘    赵亚茹 首席记者 夏华

多项成果勾画“长三角”    于德福

“北方乐土”亦真亦幻    李健

共和盆地:有多少惊喜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杜金萍

五卷本《河北经济史》出版    陈秀平

让中华文化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张德海 韩金伟

水下考古:解读“蓝色福建”密码    本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刘丽英 东博

我市发现4000年前古代聚落遗址    王耀宗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    袁道阳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以陇西—武山地区为例    王志才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周民都

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典型地区晚新生代地貌过程研究    张会平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组成与动力学    刘明军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深部电性结构及构造涵义    詹艳

大陆构造形变场模型研究及其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应用    王阎昭

宁夏中南部第三系沉积相分析及与青藏高原演化之间的关系    张进

贺兰山、秦岭山脉新生代伸展隆升及断层摩擦生热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刘建辉

远震体波接收函数方法:理论与应用    陈九辉

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地壳形变的GPS观测研究    周德敏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北方沙地古气候定量重建探索    俞凯峰

汶川地震后青藏高原东北缘GPS地壳形变场特征研究    李强

用重力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岩石圈形变特征    高海英

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地震定位与地震层析成像    郭飚

临夏盆地14-4.4Ma湖相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变化    鲁新川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构造地貌分析    胡艺

活动断裂的公路工程危害研究    袁志东

天水盆地新近纪沉积演化与地化分析    刘平

中全新世神农架高分辨率的石笋气候记录    张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