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影响的初步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4:26
热度: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影响的初步分析【摘要】:在采集、整理和分析了内蒙古10个产粮盟(市)3种主要粮食作物即小麦(1961-2008年)、玉米和马铃薯(1979-20

【摘要】:在采集、整理和分析了内蒙古10个产粮盟(市)3种主要粮食作物即小麦(1961-2008年)、玉米和马铃薯(1979-2008年)的单产数据和农区58个气象站的气温及降水量资料(1961-2008年)的基础上,归纳了内蒙古农区作物生长期的气候特征,计算了干燥度指数;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分析了干旱对单产的影响并计算了影响系数,预估了未来不同增温幅度和降水量配置的温湿条件下粮食作物气象单产的变化,提出了当地应对气候变化、保证粮食产量的建议。结果显示:农区作物生长期的气温在近48a间呈上升趋势,2001-2008年10个盟(市)平均温度比气候均值(1971-2000年平均值)增加了0.9℃,同期降水量比气候均值减少了48.9mm;农区3种作物生长期的干燥度指数逐年代上升,特别是近8a(2001-2008年)小麦、玉米、马铃薯生长期干燥度指数比20世纪60年代分别上升了1.291、.82和1.49,说明近8a的干旱比60年代严重;干旱对气象单产的影响系数表明,内蒙古农区作物受干旱影响均比较显著,赤峰、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的气象单产受干旱影响较大,呼伦贝尔市和巴彦淖尔市受干旱影响较小;对单产变化的预估结果表明,降水量维持在气候均值水平时,温度如果增加0.2℃、0.5℃和1.0℃时绝大多数盟(市)会减产,增温幅度越大,减产越多;当增温0.2℃时,降水量增加越多增产幅度越大;增温0.5℃时,只有降水量增加20%以上才有望增产;温度增加1.0℃,降水量增加30%时大多数盟(市)仍会减产,仅在个别盟(市)有可能增产。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厅;内蒙古计算机应用研究院;
【关键词】增温 干旱 干燥度指数 降水量 单产
【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0Zd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5007)
【分类号】:S162.5
【正文快照】: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评估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100a(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未来百年中气候变暖将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线[1]。中国气温的升高幅度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谋草,赵满来,张红妮,吕峰平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居辉,熊伟,许吟隆,林而达

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水稻产量变化模拟    熊伟,陶福禄,许吟隆,林而达

全球气候变化对宁夏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雷水玲

甘肃省夏粮气候产量变化特征的因子分析    尹东,柯晓新,费晓玲

IPCC SRES A2和B2情景下我国玉米产量变化模拟    熊伟,许呤隆,林而达,卢志光

气候变化对甘肃定西、安徽合肥小麦生产影响研究    田展;徐新良;史军;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周涛,史培军,王绍强

近40年中国暖季日气温及其异常强度变化趋势    林祥,钱维宏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杨大文,李翀,倪广恒,胡和平

1980-2000年中国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高志强;刘纪远;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温度阈值影响研究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熊伟;居辉;许吟隆;林而达;

我国北方干旱化研究——面向国家需求的全球变化科学问题    符淙斌,安芷生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韩永翔,董安祥,王卫东

气候变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成熟期的影响与适宜收获期预报    段金省;

宁夏山区小麦产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苏占胜;陈晓光;黄峰;尚永生;

植被带的南北移动和土地利用情景对未来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    李应林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何云玲

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对全球变暖的区域气候响应研究    王劲松

新疆博斯腾湖记录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黄小忠

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地下水演变与涵养研究    费宇红

基于MODIS与TM的冷害影响水稻产量评估研究    何英彬

我国北方典型生态区气候变化对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的影响研究    赵国强

气候变化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小麦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杜瑞英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熊伟

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以稻麦作物为例    杨兆芳

东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地理界线的影响研究    赵东升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评估    崔巧娟

基于修订的自适应Palmer指数的中国干旱变化规律的研究    俞胜宾

柴达木盆地晚全新世湖泊孢粉记录与气候变化    刘秀菊

APSIM模型应用于华北平原作物生产潜力和节水优化模式    王琳

三峡库区的气候评价及近54年来的气候变化    刘祥梅

构建宁夏地区高分辨率气候变化情景的方法论探讨    徐宾

淮北冬季气候变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王海东,崔友富,刘学刚,刘典昱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唐国平,李秀彬,Guenther Fischer,Sylvia Prieler

气候变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成熟期的影响与适宜收获期预报    段金省;

甘肃省1994~2001年极端干旱气候特征研究    瞿汶,刘德祥,杨苏华

重庆夏季旱涝的欧亚环流特征分析    刘德,李永华,高阳华,李晶,唐云辉,叶钊

重庆市低温冷害的分类与指标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向波,高阳华

气候变化对越南北方水稻生产的影响    杨文坎,李湘阁

基于SSA-MGF的BP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模型    李永华,金龙,缪启龙,刘德,高阳华

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建平;赵艳霞;王春乙;何勇;

吉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廉毅;高枞亭;沈柏竹;任红玲;唐晓玲;刘玉英;

近半个世纪来锡林郭勒盟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黄凤茹;贺俊杰;乌莉莎;任素芳;冀刚;郝艳霞;

关中地区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鲍小娟;殷淑燕;彭维英;

玉屏县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吴丽华;杨明;

新疆21世纪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模拟    吴佳;高学杰;石英;Filippo Giorgi;

1961—2010年新郑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赵艳梅;查菲娜;闫伟杰;王志超;陈金英;

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评估    程志刚;刘晓东;范广洲;白爱娟;王炳赟;

六盘水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陈海涛;张艳梅;

秦岭南北年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    张立伟;宋春英;延军平;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河流域的响应    刘吉峰;王金花;焦敏辉;张荣刚;

陕北地区冬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张宁;张明军;周堂;王圣杰;

安龙县百年不遇干旱气象服务及效益评估    陈林;何汝凡;卢家羽;侯令琼;

册亨县特重干旱气候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邱飞;张强宜;

干旱对陇东及陇东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    蒲金涌;张存杰;赵红岩;姚小英;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影响的初步分析    高涛;陈彦才;

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方法分析陕西黄土高原干旱状况    孙智辉;曹雪梅;

2004年内蒙古东部农区异常干旱影响因子分析    马清霞;格日勒;王星晨;吴向东;

广西地表水体遥感动态监测及其应用    莫伟华;黄永璘;

甘肃严重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王德民 万信 刘德祥

应对旱灾 靠技术减损增产    张日 记者 张桂英

广安大春作物满栽满插    新外廖琴 记者 郭燕

八十万人战旱魔    余继军

部分大田及果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    朱玉龙

阴雨连绵 愁多喜少    孙磊

省府要求切实抓好抗旱夺取夏粮丰收    李佑民

沿山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高振荣

国家防总检查组来湘指导抗旱    柳德新通讯员 钟正新

庆阳市旱情状况调查    庆阳市气象局农试站 段金省

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及其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白炜

基于EOS MODIS数据的遥感干旱预警模型研究    刘良明

基于MODIS数据的内蒙古干旱监测    毕力格

广东省干旱动态监测及其影响定量评估研究    郭晶

雷州半岛干旱特性及预测研究    张国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