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球变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2:30:33
热度:

全球变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摘要】:正 全球变暖的原因在工业革命前的1890年前后,大气中的CO_2浓度为280ppm,到1986年,上升为340ppm。这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摘要】:正 全球变暖的原因在工业革命前的1890年前后,大气中的CO_2浓度为280ppm,到1986年,上升为340ppm。这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结果。大气是由氮、氧、氩和CO_2等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几乎不吸收短波辐射,从而使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它吸收大量的长波辐射。能吸收长波辐射的气体包括蒸气、CO_2、甲烷、氧化氮和臭氧。所吸收的长波辐射又散发到地而,从而提高地面大气温度。这种现象叫作“温室效应”。 【关键词】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 长波辐射 氧化氮 短波辐射 农林业 化石燃料 大气温度 浓度
【正文快照】: 全球变暖的原因 在工业革命前的1890年前后,大气中的COZ浓度为280ppm,到1986年,上升为340ppm。这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结果。 大气是由氮、氧、氢和COZ等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儿乎不吸收短波辐射,从而使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它吸收大量的一长波辐射。能吸收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们能为地球做点什么    盛立中;

硫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暂停?    李娜;

污染的味道    天同;

建立健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政策体系    张绍鸿;尤建新;

低碳:一种贴现未来的气候伦理    翟章宇;赵海全;

低碳经济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完善    宋秀慧;

关于我国构建国际碳汇交易平台的思考    李罗;

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 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绿色包装与低碳经济    戴宏民;

发改委:中国在10大方面采取措施 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科普问题    刘书越;

应对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问题、关注与中美政策(英文)    刘新胜;

从全球碳循环的特点淡我国的减碳策略    冯伟洲;成美捷;宋艳萍;姜晨光;

气候变化与WTO:冲突与协调    王慧;

对气象服务在低碳经济发展大潮中主动发挥积极作用的思考    隋岩;刘洪鹏;单立中;赵义兰;

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苏苗罕;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综述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环境保护之对策    吴宜进;朱文晶;李长安;

浅谈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曹跟华;李玉杰;张素云;

全球环境变化正在改变地球的环境和生物生存条件    杨再;陈佳铭;

2009年的三大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BanKi-moon)

阻止气候变化要“拉拢”企业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 华金声

“暖祸”猛于虎: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种种    林小春任海军

何去何从,追问人类生存之“危”    执笔记者 陈俊锋 徐剑梅 冯武勇 参与记者 李敬臣 淡然 田野 赵悦 杨媛媛 陈瑶 胡瑶 郭倩 岳玉苓 骆珺 杨亮 刘晨 危玮

应对全球变暖,你准备好了吗?    李柯勇 王茜 张淼淼

气候变化的帮凶    本报记者 林永锋

“气候智能型”世界,离我们有多远    本报记者 李存才

用减缓经济增长来阻止全球变暖需慎行    本报记者  孔丽频

全球变暖离你有多远?衣食住行样样相关    李柯勇王茜 张淼淼

调查报告:全球变暖致穷者更穷    章轲

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彭黎明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研究    陈新伟

基于气候变化的扎龙湿地土地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沃晓棠

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    刘晗

中国能源环境政策的一般均衡分析    李丕东

基于国家利益分析的国际碳减排合作研究    张文磊

环境外交综论    黄全胜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赵伟

缅因湾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水华年际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宋洪军

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    杨慧

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    张鹏飞

基于MM5模式研究成都市城市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建光

浅析中国与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合作    张雪飞

论全球气候问题的多层次治理    徐怡平

气候变化、国际气候合作机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代丽华

美国基金会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杨航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研究    马慧萍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完善    孔令颖

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研究    芮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