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节能新招大行其道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2:19:58
热度:

节能新招大行其道【摘要】:正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目前,全球每年生产和消费的能源总量已经超过100亿吨标准油,其中90%左右是化石能源。化石

【摘要】:正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目前,全球每年生产和消费的能源总量已经超过100亿吨标准油,其中90%左右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既迅速消耗着地球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影响气候变化,造成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社会意识,是指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增加能源的利用率的一系列行为。按照世界能源委员会1979年提出的节约能源定义是: 【关键词】节约能源 节能 能源技术 气候变化 可再生能源 能源节约 生态环境 化石能源 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F206
【正文快照】: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目前,全球每年生产和消费的能源总量已经超过100亿吨标准油,其中90%左右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既迅速消耗着地球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影响气候变化,造成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可持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影响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因素分析    沈西林;

奥巴马能源新政的战略含义    赵宏图;黄放;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    王理金;易启洪;

浅析低碳背景下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王守雷;

ICT与气候变化    雷震洲;

清洁能源——中美竞争的新焦点    杨爱伦;

小水电的新使命——在第一届“中国小水电论坛”上的主旨讲话    田中兴;

小水电的新使命——在第一届“中国小水电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田中兴;

节能减排各有其道    由然;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 政策落实 氛围浓厚 效果显现    

对推进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化的十条建议    李圣英;

一种浅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地源热泵    司刚平;郑秀华;

发挥承德气候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经济    鲍印清;

海水源热泵在青岛地区的设计研究与推广应用    刘伟;孙兴;

一种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高雪飞;李德英;赵秀敏;

在国家能源安全背景下气候变化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及对策    张海东;谭晶;邢如均;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郝润全;高建国;李云鹏;

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    李燕;汪贤强;

丹江口库区气候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陈燕;单伟;郭志勇;李金华;

保护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关于韶关市农村沼气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曾悦;

从容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见习记者 王春棠

可再生能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 史立山

好东西如何用起来    武卫政

中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建设性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解振华

重视海藻类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周山科

万本太会见美国气候变化代表团    本报记者 刘晓星

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杯水车薪    CBN记者 陈晓晨

气象也是一种资源    王玲

西藏将研究六大高原典型湖泊    颜园园 王元红

中国海油启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记者 吴金慧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栗宝卿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王伟男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研究    傅聪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    宋俊荣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    马丽娟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郭冬梅

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    邬光剑

可再生能源用于移动通信基站控制室的研究    王文军

欧盟国家能源开发利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丹竹

青海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张国胜

西部多能源互补利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供热子系统分析    季炜

欧盟可再生能源立法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王昊楠

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    刘丽娜

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    杨慧

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纪道柱

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马杰

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    张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