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北半球陆面过程对全球变暖响应特征的初步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3:11
热度:

北半球陆面过程对全球变暖响应特征的初步分析【摘要】:利用NCAR气候系统模式CCSM3.0 IPCC AR420世纪气候(20C3M)和21世纪SRES A1B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

【摘要】:利用NCAR气候系统模式CCSM3.0 IPCC AR420世纪气候(20C3M)和21世纪SRES A1B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着重分析了未来北半球陆面情况对全球变暖的总体响应特征。对比分析模式对20世纪和21世纪SRES A1B情景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北半球陆面的水、热过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将发生显著的变化。伴随全球地面温度的持续升高,北半球陆面的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潜热通量的增幅明显高于感热通量;伴随着全球变暖,地表的水循环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北半球降水持续增多,陆面蒸发明显增加,地表径流也呈现出总体增加的趋势,但土壤含水量则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
【关键词】陆面过程 水热响应 全球变暖 北半球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响应特征 净辐射通量 水循环 地面温度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P461
【正文快照】: 0引言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3],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升高了0.74±0.18℃;过去50a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IPCC WGI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要点    沈永平;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全球变化的主要科学问题    叶笃正,符淙斌

一个简单的陆面过程模式    戴永久,曾庆存,王斌

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研究进展    张雪芹;彭莉莉;林朝晖;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散失机理的数值模拟    刘树华,蔺洪涛,胡非,梁福明,王建华,刘和平

陆面过程实验和地气相互作用研究——从HEIFE到IMGRASS和GAME-Tibet/TIPEX    王介民

陆气相互作用及陆面模式的研究进展    陈海山,孙照渤

简评陆面过程模式    张强

陆面过程模式研究简评    史学丽

藏北高原地区地表辐射出支和能量平衡的季节变化    马伟强,马耀明,李茂善,Z.(Bob)SU,王介民

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特征的模拟分析    王澄海;师锐;

黑河流域上游寒区水文遥感-地面同步观测试验    王建;车涛;张立新;晋锐;王维真;李新;梁继;郝小华;李弘毅;吴月茹;胡泽勇;

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定量评价国内研究综述    潘护林;

绿洲区域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潘英;刘树华;

高寒地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初步研究——以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为例    赵延治 ,程宏 ,王贵勇 ,邹学勇

河西黑河流域水文研究的若干进展    余钧辉,张万昌,朱求安

明尼苏达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改革及启示    金振民

洛河流域蒸散发遥感反演及其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倪猛;陈波;岳建华;刘仰光;

近44年来中国西北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靳立亚,符娇兰,陈发虎

遵义市气温的多时间尺度诊断及突变分析    李勇;杨顺刚;李德霞;

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挖掘回收工程风险评估理论体系概述    陈海平;黄顺祥;

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对农田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    孙淑娟;周勋波;陈雨海;杨国敏;徐德力;杨荣光;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胜天;王冰;王玉娟;

地表径流方案对区域气候模式的作用及影响    周锁铨;吴息;张翠;屠其璞;

利用TM和AVHRR资料估算非均匀地表区域能量通量    马耀明;李茂善;马伟强;王介民;高峰;文军;苏中波;Massimo Menenti;

使用LANDSAT-5 TM数据反演金塔地表温度    孟宪红;吕世华;张宇;张堂堂;

利用ASTER数据估算藏北高原地表特征参数和植被参数    马伟强;马耀明;T.Matsunaga;胡泽勇;仲雷;李茂善;赵逸舟;王永杰;王介民;

吉林通榆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近地面层微气象特征    涂钢;刘辉志;董文杰;

利用嵌套模式对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特征的情景预测研究    鞠永茂;宋帅;袁勇;

平流层水汽与甲烷的分布和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    毕云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王丹

控制性增温和施氮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影响    珊丹

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陈凤臻

基于TREE-RING模型的小兴安岭红松树轮生长气候响应研究    尹红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李边疆

中国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的模拟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王冀

区域尺度地表水热的遥感模拟及应用研究    刘朝顺

钱塘江水环境主要污染物通量研究    徐礼强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降水模拟的检验    张莉

冬小麦夏大豆种群分布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    杨国敏

泰山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李政

区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太阳活动和海气系统的响应分析    柳景峰

淮河流域农田近地层湍流通量特征研究    伍琼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地表能量平衡的观测试验研究    闭建荣

1960-2005年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地表干湿状况和作物生长期的影响    王亚平

碳氮干扰下温带老龄林土壤溶液属性及其与地表碳氮气体通量的关联性研究    刘子锐

近25a来秦巴山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响应    雒新萍

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    王沙燚

盘锦芦苇湿地参数化方案研究    甄晓杰

区域气候模式对温室效应引起的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高学杰,赵宗慈,丁一汇

中国天气发生器的降水模拟    廖要明,张强,陈德亮

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蒸散过程的数值模拟    刘树华,黄子琛,刘立超

植被覆盖度对干旱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罗哲贤

A Numerical World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张学洪,粱信忠

A Coupling Experiment of an Atmosphere and an Ocean Model with a Monthly Anomaly Exchange Scheme    刘辉,金向泽,张学洪,吴国雄

用IAP/LASG GOALS模式模拟CO_2增加引起的东亚地区气候变化(英文)    郭裕福,俞永强,刘喜迎,张学洪

区域气候模式对温室效应引起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英文)    高学杰 ,赵宗慈 ,丁一汇 ,黄荣辉 ,Filippo Giorgi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东亚现代气候    鞠丽霞;王会军;

统计降尺度方法的研究及其对中国未来区域气候情景的预估    范丽军

全球变暖 海水变淡 两极失衡    

全球变暖速度加快    

全球变暖    本刊编辑部

全球变暖 热浪滚滚    王洋波;

全球变暖并不像原先认为的那么严重    怀特

关于全球变暖的研究报告    赵巍

全球变暖是一个“大神话”    李有观

英国科学家提出大胆计划:云彩增白治疗全球变暖    

敲响人类警醒的钟声——全球变暖忧思    本刊编辑部;

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莫杰

山丘地形的陆面过程及边界层特征模拟    胡小明;刘树华;

区域气候模拟中不同陆面过程方案的比较试验    汤剑平;赵鸣;苏炳凯;赵得明;

两极海冰与高原陆面过程“耦合”特征    周丽;徐祥德;陈联寿;卞林根;

全球及区域模式中陆面过程的植被分类方案研究    张佳华;

全球变暖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姚檀栋;

湖南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    肖洁;李力;

应用土壤—植被—大气模式研究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及区域气候效应    刘树华;乐旭;

2004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Ⅰ诊断分析    郑彬;蒙伟光;

二维水文径流模式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    齐丹;赵平;

近40年佳木斯地区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王晓群;付仲沛;

北半球寒冬与全球变暖    王庚辰

控制全球变暖,中国有责任做更多    早报记者 俞懿晗

用岩石对付全球变暖    华新

死海:全球变暖后遗症    群芳

全球变暖:“触角”有多长    刘倩

美科学家警告全球变暖或加剧    

全球变暖将在我国北方引发大规模沙漠化    记者 郭起豪 张永

全球变暖为西藏农牧业提供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王元红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底释放大量甲烷    黄堃

解决全球变暖的“终极”手段    本报记者 王小龙

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王谋

发展中国家建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技术的持续环境应用研究    Opoku George(乔治)

中国东北亚高山林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晓春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探测研究    EdwardMatthewOseiJnr(爱德华马太奥赛)

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对全球变暖的区域气候响应研究    王劲松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    杨兴

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区域气候年代际时空演变的统计—动力特征    施晓晖

陆面下边界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LAI为例)及区域气候模式(CWRF+CLM)陆面遥感参数预处理研究    陆其峰

近海面气象参数的反演及应用研究    伍玉梅

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钱杰

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研究    杨兴国

植被对气候响应的初步数值试验    赵玲

全球变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影响的数值模拟    刘芸芸

复杂地表区域蒸发散量的统计—动力参数化方案研究    杨宝钢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变化的遥感研究    鲁萍丽

环境场对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的影响    曹楚

复杂地形及非均匀地表水热通量参数化问题的研究    谢志清

AREM中尺度暴雨模式及其陆面、边界层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    赵海英

非均匀地表条件下区域蒸发散量参数化方案研究    汪方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