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3:01
热度: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摘要】:我国水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利用微生物使其降解转化为饲料、能源和化工原料对于解决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

【摘要】:我国水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利用微生物使其降解转化为饲料、能源和化工原料对于解决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在黑龙江省3个水稻主产区采集27份土壤样品,通过刚果红染色平板初筛;液体摇瓶发酵纤维素酶活测定;水稻秸秆失重率测定;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酶活性检测等多重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对水稻秸秆有较好降解效果的放线菌菌株C-5,该菌株同时具有多种木质纤维素酶活性。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观察;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C-5鉴定为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 测定了灰略红链霉菌C-5对水稻秸秆降解过程中,水稻秸秆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和纤维素酶活、半纤维素酶活的连续变化。发酵后,水稻秸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得到了有效降解,粗纤维含量明显降低;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活均可以在大部分发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灰略红链霉菌C-5对水稻秸秆的生物降解过程,分析表明,水稻秸秆中含有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和有机硅化物等成分,降解后生成了碳酸盐、硅酸盐和多糖类物质;羧基在发酵过程中以羧酸盐形式存在,一些无机阳离子形成碳酸盐。 对水稻秸秆木质素生物降解过程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灰略红链霉菌C-5对水稻秸秆木质素的降解主要是氧化作用,发生在木质素单元结构侧链Cα的氧化及Cα-Cβ键的氧化断裂;脂肪醚键发生断裂,苯环侧链的短链脂肪烃被降解;甲氧基含量明显增加,氢醌类物质形成;愈疮木基型木质素的降解程度高于紫丁香基型木质素的降解程度。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水稻秸秆生物降解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观察结果表明,在生物降解初期,菌丝通过水稻秸秆端部侵入内部,并在薄壁细胞的腔内繁殖,薄壁细胞开始分解,蜡质-硅化层明显变薄;当菌体大量繁殖后,维管束组织和部分厚壁组织开始降解;降解试验结束时,水稻秸秆的完整结构被严重破坏,薄壁组织被全部降解,蜡质-硅化层大部分也被降解破坏,只剩下部分高度木质化的表皮组织。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灰略红链霉菌C-5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浓度、氮源浓度、pH和培养温度对CMCase活力的影响均为极显著,碳源浓度是影响CMCase活力的关键性因子;较高浓度的碳源对合成纤维素酶更为有利,外加有机氮源豆饼粉对产纤维素酶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较低浓度的氮源比较高浓度的氮源更能促进纤维素酶的合成;31℃和pH7.5是产酶最佳温度与酸碱度;菌株C-5在最佳产酶条件下的最佳产酶时间为发酵的4~14天。 【关键词】:灰略红链霉菌 筛选 水稻秸秆 生物降解 化学结构性质 显微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14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第1章 绪论13-33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31
  • 1.2.1 水稻秸秆的资源情况14
  • 1.2.2 水稻秸秆的利用现状14-16
  • 1.2.3 水稻秸秆的化学组成16-22
  • 1.2.4 水稻秸秆生物降解研究进展22-29
  • 1.2.5 放线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29-31
  • 1.3 存在的问题31-32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32-33
  • 1.4.1 课题来源32
  • 1.4.2 主要研究内容32-33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33-48
  • 2.1 实验材料33-37
  • 2.1.1 土壤样品33
  • 2.1.2 秸秆来源33
  • 2.1.3 培养基33-35
  • 2.1.4 实验试剂35-36
  • 2.1.5 试剂配制36-37
  • 2.1.6 实验主要仪器37
  • 2.2 实验方法37-48
  • 2.2.1 水稻秸秆降解菌的分离筛选37-38
  • 2.2.2 菌株鉴定38-42
  • 2.2.3 纤维素酶活测定42-43
  • 2.2.4 水稻秸秆固体发酵试验43
  • 2.2.5 水稻秸秆主要组成成分降解率的测定43-44
  • 2.2.6 木聚糖酶活测定44-45
  • 2.2.7 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45
  • 2.2.8 水稻秸秆中木质素的提取45
  • 2.2.9 红外光谱分析45
  • 2.2.10 电镜观察45-46
  • 2.2.11 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46-47
  • 2.2.12 统计分析方法47-48
  • 第3章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48-63
  • 3.1 菌株的分离筛选48-55
  • 3.1.1 菌株的分离和初筛48-50
  • 3.1.2 摇瓶发酵筛选50-53
  • 3.1.3 水稻秸秆失重率的测定53
  • 3.1.4 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活性检测53-55
  • 3.2 菌株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55-60
  • 3.2.1 形态特征55
  • 3.2.2 培养特性55-56
  • 3.2.3 生理生化特征56-57
  • 3.2.4 16S rDNA 序列测定及其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57-59
  • 3.2.5 菌株C-5 鉴定结果59-60
  • 3.3 关于水稻秸秆降解菌筛选和鉴定结果分析60-62
  • 3.3.1 对水稻秸秆降解菌筛选结果的分析60-61
  • 3.3.2 灰略红链霉菌C-5 的获得61
  • 3.3.3 分子分类在放线菌多相分类中的应用61-62
  • 3.4 本章小结62-63
  • 第4章 灰略红链霉菌C-5 降解水稻秸秆过程分析63-96
  • 4.1 水稻秸秆生物降解过程的化学分析63-69
  • 4.1.1 水稻秸秆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64-66
  • 4.1.2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酶活的变化66-68
  • 4.1.3 产糖含量的变化68-69
  • 4.2 水稻秸秆生物降解过程的物理学分析69-83
  • 4.2.1 发酵过程中水稻秸秆红外光谱变化69-73
  • 4.2.2 水稻秸秆降解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73-83
  • 4.3 灰略红链霉菌C-5 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83-92
  • 4.3.1 碳源浓度对产酶的影响83-84
  • 4.3.2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84-85
  • 4.3.3 氮源浓度对产酶的影响85-86
  • 4.3.4 pH 对产酶的影响86-87
  • 4.3.5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87-88
  • 4.3.6 产酶条件正交优化试验88-91
  • 4.3.7 培养时间对产酶的影响91-92
  • 4.4 对灰略红链霉菌C-5 降解水稻秸秆过程及产纤维素酶条件分析92-95
  • 4.4.1 关于水稻秸秆降解过程的化学分析92-94
  • 4.4.2 关于产纤维素酶条件的分析94-95
  • 4.5 本章小结95-96
  • 第5章 灰略红链霉菌C-5 降解水稻秸秆机理研究96-104
  • 5.1 灰略红链霉菌C-5 对水稻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机理研究96-98
  • 5.2 水稻秸秆木质素生物降解机理的红外光谱分析98-100
  • 5.3 对水稻秸秆生物降解机理的扫描电镜分析100-102
  • 5.4 灰略红链霉菌C-5 对水稻秸秆降解代谢规律102-103
  • 5.5 本章小结103-104
  • 结论104-106
  • 参考文献106-11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19-121
  • 致谢121-122
  • 个人简历12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添加菌剂对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代谢影响的Biolog解析    徐杰;许修宏;刘月;李洪涛;

直接降解稻草秸秆的菌株筛选及其发酵过程研究    金显春;郭文杰;杨勇;陶文沂;

好氧堆肥中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性状研究    王志超;陆文静;王洪涛;

绿色木霉AS3.3711的葡聚糖内切酶Ⅰ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刘北东,杨谦,周麒,宋金柱,陈佃福,刘恒,赵敏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筛选的研究    许修宏,肖玉珍,陈建平,李杰

平菇菌株对稻草生物降解的能力    宋瑞清,杨谦,邓勋

针叶树上主要多孔菌培养特性    王亚珍,吴庆禹,池玉杰,潘学仁,程东升

扫描电镜的微生物样品制备方法    谢家仪,董光军,刘振英

一株产耐热纤维素酶放线菌的固体发酵研究    邵继海;胡俊林;孙毓临;何绍江;冯新梅;

氨化与微贮稻草显微组织结构的比较    薛志民,邹霞青,郑伸坤

稻草品质促变因素的系统评价与秸秆种类品质比较    沈恒胜,陈君琛,汤葆莎,涂杰峰,刘韬,李伟星

产几丁质酶海洋放线菌C203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基因的克隆    蔡海宝

两株芽胞杆菌纤维素酶诱导产生机制及其作用的研究    燕红

水稻秸秆同时糖化与乳酸发酵的研究    李双祁

三倍体毛白杨木素结构的研究    刘鑫宇

绿色木霉的筛选与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肖舸

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李亚澜

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选育、发酵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侯晓娟

木腐蕈菌对稻草基质的降解特性研究    高金权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环保型酚醛树脂的研制    董瑞玲,齐暑华,杨文志,张亚娟,尚磊

MCA/APP协同作用对E/VAC燃烧性能与成炭机制的影响    冯钠;陈涛;赵建;刘巍;金鑫;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山东省大白菜黑腐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解永梅;张成玲;赵永强;张薇;张广民;

玉米秸秆低温快速腐熟菌的筛选、鉴定及效果试验    姚良同;丁延芹;刘尧;陈一然;杜秉海;李俊;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填埋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分组与光谱学表征研究现状    何小松;席北斗;姜永海;袁英;安达;杨昱;刘鸿亮;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嗜热真菌糖苷酶的基因克隆、表达与分子改造    徐荣燕

降解丝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降解机制研究    王冰

煤活性基团与Ca~(2+)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    王雪峰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李振东

Ectoines高效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郎亚军

养殖鱼类病原菌检测芯片技术的建立    李永芹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    吴文涛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蔬菜—土壤系统镉与硝酸盐复合污染效应研究    李素霞

斑点叉尾鮰生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罗晶晶

肠道菌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家蚕杀虫活性的作用    郎晓磊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肠道内纤维素酶活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谢久凤

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云斑天牛的抗性研究    逯晋忠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利用半夏凝集素构建内生工程菌及其抗同翅目害虫效果研究    张献芳

柚皮纤维素的制备、琥珀酸酐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罗均

一株热带假丝酵母利用木糖生长及其产酒精特性的研究    刘兰杰

Biolog法在环境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田雅楠;王红旗;

基于Biolog解析添加酶液对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    冯冲凌;曾光明;黄丹莲;胡霜;苏峰峰;赵美花;赖翠;

接菌剂对牛粪堆肥化过程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邓伟;陈文浩;王彦杰;荆瑞勇;晏磊;刘权;王伟东;

接种菌剂对堆肥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的影响    冯宏,张新明,李华兴,黎宁,刘远金

外源微生物对堆肥理化性质及酶活影响的研究    李琬;许修宏;

微生物降解稻草制取多种糖的研究    吴旻,杨树林

城市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研究    梅其岳;刘汉龙;高玉峰;

山东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王志凤;王倩;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综述    张亮;伍小兵;翟井振;

食用菌与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何瑞锋

蔬菜-花卉秸秆混合堆肥性状表征及纤维素分解菌群选育研究    邱向阳,陆文静,王洪涛,黄鼎曦,黄得扬,高海军

三倍体毛白杨爆破浆的可漂性研究    宋先亮,赖文衡,潘定如,殷宁,樊永明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AS3.3032固态发酵的研究    张德强,黄镇亚,张志毅

三倍体毛白杨纤维形态变异的研究    蒲俊文,宋君龙,姚春丽

三倍体毛白杨在我国纸浆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康向阳;朱之悌;

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素结构特性研究    蒲俊文,宋君龙,谢益民,顾瑞军

产纤维素酶的真菌筛选与纤维素酶的诱导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王晓芳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与玉米秸秆生产酒精工艺研究    王倩

低温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产淀粉酶嗜热菌的筛选及基因克隆    熊鹏钧

水稻秸秆还田的效应与技术及其展望    卜毓坚;屠乃美;

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肥效试验    姚绍坤;沈文生;张德全;

水稻秸秆还田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华;钱国明;徐冬太;黄花香;刘红声;金建康;罗军元;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溶液中养分变化的影响    刁晓林;曾祥亮;龚振平;马春梅;张磊;董守坤;

1GMS—69型水田埋草旋耕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熊元芳,张洪,彭彬,陈承启,刘胜敏

不同水分条件下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王静;郭熙盛;武际;

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稻谷及秸秆中阿维菌素残留量    张娟;汤锋;唐俊;花日茂;

有机物腐熟剂在水稻田的应用效果试验    藕小池;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稻秸秆木质纤维素水解物单糖    张薇;王明远;苏小军;熊兴耀;

小麦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初探    陈俊才;陈船福;孙敬东;戴兴友;黄秀芳;

水稻秸秆制备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工艺研究    程雪松;何秀院;唐瑜;

水稻秸秆腐熟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顾金刚;李世贵;龚明波;冯新光;姜瑞波;

复合菌系XDC-2分解未经化学处理的水稻秸秆    王慧;刘小平;郭鹏;高瑞芳;王小芬;崔宗均;

水稻秸秆品质与稻米品质同步遗传改良的研究    郑金贵;王逸群;许明;刘峰;蒋家焕;陈福禄;林世强;

常温干式厌氧发酵水稻秸秆产沼气试验研究    刘伟伟;马欢;王继先;朱德泉;夏萍;

NaOH预处理对水稻秸秆沼气发酵的影响    覃国栋;刘荣厚;孙辰;

秸秆两相厌氧消化产酸相发酵工艺    吴振兴;陈晓晔;杨占春;朱建良;

四株不同属真菌粗酶液协同降解水稻秸秆效果的比较研究    谢占玲;何智媛;

低温菌复合系SFL在水稻秸秆发酵中的定殖及动态    杨洪岩;王小芬;高丽娟;李献梅;崔宗均;

原料预处理对生物质热裂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姬登祥;黄承洁;于平;于凤文;艾宁;计建炳;

兴化10万亩水稻秸秆旋耕还田    记者 王庭君

日又现500余头疑似“辐射牛”流散    

毛集实验区2万亩水稻秸秆成了抢手货    李长政

水稻秸秆机械全量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江都市作栽站

前进工业青睐低碳    曹秀梅

通江县大力实施科技惠民行动    袁大坤

钢铁“割禾佬”    本报记者 彭俊

用秸秆生产食用菌意义重大    林淑霞

要抓粮食先抓水    张孟军

灌云设施蔬菜穿上“冬衣”    通讯员 梁全洋 顾加亮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徐杰

秸秆建材燃烧特性及生命周期研究    谭福太

水稻秸秆纤维素发酵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    杨涛

水稻秸秆烟雾灰分对蔬菜生长和品质及体内多环芳烃含量影响的研究    诸卫平

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微生物多样性以及腐熟度评价研究    田伟

植物细胞壁降解真菌及酶的研究    谢占玲

生物质催化热解炭化的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    宋成芳

秸秆沼气厌氧发酵的预处理工艺优化及经济实用性分析    宋籽霖

转Bt基因对水稻根际及残茬降解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    吕豪豪

用[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体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研究    侯雪丹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秸秆高乙醇产率的水稻和微生物的种质资源及发酵条件研究    沈进军

基于水稻秸秆水解液的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李园园

利用水稻秸秆制作可完全降解的生物质板材    张瑾

腐秆剂对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    杨帆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过程中硫对碱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    开兴平

水稻内生菌Pantoea sp. Sd-1的分离及其木质素与秸秆降解特性研究    熊现秋

不同牲畜粪便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    李文静

可循环混合溶剂分离水稻秸秆组份的研究    王伟

新型稻草还田多功能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宋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