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节能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1:58:59
热度: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节能分析【摘要】:分别采用低温循环冷却水和水源热泵供热技术,对某660MW机组热力系统排汽凝结热回收利用,消除凝汽器冷源损失。分析表明:原热力系统的主要热损失

【摘要】:分别采用低温循环冷却水和水源热泵供热技术,对某660MW机组热力系统排汽凝结热回收利用,消除凝汽器冷源损失。分析表明:原热力系统的主要热损失发生在凝汽器,占燃料输入热量的47.1%,机组燃料利用系数仅为40.1%,回收利用循环冷却水余热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厂能源利用率;采用低温循环冷却水供热技术,机组燃料利用系数为87.2%,发电功率减少了31MW,系统火用效率为53.9%;采用水源热泵供热技术,电厂燃料利用系数为87.1%,发电功率增加了23MW,系统火用效率为42.6%。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MW机组 循环冷却水 供热 低温 水源热泵 燃料利用系数 火用效率
【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资助项目(J11LD63)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分类号】:TK115
【正文快照】: 目前,大型火电机组的实际热效率一般在40%左右,有55%以上的热量通过锅炉排烟和凝汽器冷凝排空的方式散失到环境中,如将这部分热量回收利用,则可大幅度提高机组的能源利用率。陆万鹏等[1]研究了利用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和低压省煤器回收电站排烟余热技术。康晓妮、赵恩婵等[2-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火电厂冷凝热回收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梁珍;沈恒根;郭建;法正皓;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综述    李岩;付林;张世钢;狄洪发;肖常磊;

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余热预热凝结水的可行性研究    周振起;马玉杰;王静静;朱孔阳;

火力发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研究设计    赵恩婵;张方炜;赵永红;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与低压省煤器的性能分析    陆万鹏;史月涛;孙奉仲;

热电厂汽轮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及节能分析    崔海虹;崔立敏;

320MW机组锅炉加装低温省煤器的经济性研究    康晓妮;马文举;马涛;陈祥;马学江;赵成海;

降低机组冷源损失可行性研究    张权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    王枫

火力发电厂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技术    周武;向朝晟;李键;

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研究    张方炜;

液-液循环流化床制冰过程的火用分析    梁坤峰;彭正标;袁竹林;

涡流管性能的热力学分析    王朋涛;姜任秋;宋福元;张鹏;周少伟;陈跃进;

废热溴化锂吸收式动力、冷、热量梯阶转换系统分析    张秀芳;金苏敏;

夹点技术及其在小型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全玲玲;

利用LNG冷能的冷库工艺模拟及分析    李少中;

三级恒温沼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冯永强;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能量分析    邓寿禄;郑召梅;

金属镁还原系统的分析    夏德宏;郭梁;常青青;张刚;

热回收器的热力学分析    孟繁晋;戎卫国;

废热溴化锂吸收式动力、冷、热量梯阶转换系统的研究    张秀芳;金苏敏;

微燃机CCHP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秦朝葵;李伟奇;谢卫华;

热电冷三联供的供冷方式的可行性分析与评价    戎卫国;孟繁晋;

谈熵增原理与空调系统节能    戎卫国;孟繁晋;

热电冷三联供的供冷方式的可行性分析与评价    戎卫国;孟繁晋;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环保问题的探讨    魏林滨;王强;董德发;

热电冷三联供的供冷方式的可行性分析与评价    戎卫国;孟繁晋;

钢铁制造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金鹏;姜泽毅;张欣欣;

大温差空调系统的分析    任中杰;符永正;

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聂相虹

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熵模型研究    杨丙丰

合成气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    刘敬尧

过程型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技术研究    周懿

基于遗传算法的锅炉受热面系统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吴燕玲

生态工业园风险识别与废弃物交换价格研究    苏青福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技术研究及其过程分析    边海军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机理与热力特性研究    崔映红

分布式地热系统双循环发电效率分析与梯级供热试验研究    崔俊奎

基于投入产出(火用)分析的能源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吴智泉

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吴启任

工业硅生产系统的能流及节能研究    于志强

热电联产供暖系统与发电厂热泵供暖系统对比分析    姚丽娟

船舶总能系统(火用)分析及管理节能的研究    袁兆锋

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热经济学分析    武学谦

燃煤锅炉炉膛内部的(火用)分布特性研究    王倩

1000MW燃煤机组的热经济学分析与优化    金雅萱

三级恒温沼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冯永强

风能和太阳能联合驱动的小型苦咸水淡化系统研究    卓然

公共建筑能量回收和利用系统集成设计与优化方法的研究    吕凤

水泥余热发电热力循环系统    吕桂峰;

烟塔合一技术在湿法脱硫净烟气排放中的应用    王广慧;李春学;王智广;

汽轮发电机组技术改造的几种形式和措施    许娟;李勇;

基于Matlab的汽轮机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优化设计    张毅;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基于高压电场的降低蒸发水水耗的方法    宁康红,侯铁信,舒乃秋,郑凌蔚

利用冷却塔排放烟气技术介绍    安旭东;王宝福;

烟塔合一的冷却塔腐蚀与防护    姚友成;侯宪安;

浅析排烟冷却塔及在国内工程中的应用    曹希萍;冯璟;

垃圾焚烧电站空气预热器与低压省煤器的组合分析    李清海;张衍国;陈勇;蒙爱红;逄锦福;陈昌和;

电厂循环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研究    胡鹏;付林;肖常磊;张世钢;

利用电厂余热的水环热泵系统设计与研究    郭继平

利用电厂余热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    蓝玉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烟气再热问题的研究    黄伟

电站锅炉低压省煤器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谢磊

降低煤粉锅炉排烟温度研究    叶桂波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电厂余热利用空调系统研究    刘颖超

低温对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的影响    单玉涛;

液氮发动机主换热器的防霜技术研究    舒水明,凌贺飞,桑兰芬

扁平绕带式高压液氢容器的设计分析    王乐勤,李贵军

水源热泵在上海某宾馆热回收中的应用    朱林霞;于连涛;吴喜平;

中高温热泵工质及试台研究    刘南希,史琳,李扬帆,韩礼钟

低温多股流板翅换热器CAD中的数值算法    舒水明,桑兰芬

挟点温差分析法在水源热泵开发中的应用    李红旗;高峰;

汽化冷却柴油机的研究    石川英雄,张耀宏

低温热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邵南

超流氦流量测量    张敏,王如竹

污水源热泵系统中多级淋激式换热器的设计    姚杨;宋艳;

循环流化床机组EDTA化学清洗与低温烘炉同步进行的工艺研究    周年荣;

酒精蒸馏换热网络用能与余热制冷    顾兆林;王赞社;冯诗愚;

对大直径壳程水冷器换热效率低问题研究    孔振清;马延生;

电厂废热回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诸琛;

防爆柴油机几种典型故障的诊断    焦高荣;

转炉余热锅炉检测和控制系统    黄伟;

凝结器改造节能经济分析    高炜;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综述    李岩;付林;张世钢;狄洪发;肖常磊;

35t熔铝炉炉盖的改造    杨萍;

出煤不烧煤 上水源热泵绿色项目    通讯员 王晓峰 本报记者 张青果

插科技双翼 做“绿色”先锋    记者郭永跃 通讯员田保林

科学发展,地源热泵推广的前提    

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创模步伐    张媛

山东即墨新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记者 胡考绪 通讯员 宁友鹏

太原市186万平米建筑用上可再生能源    文秀

“领跑者”的路    本报记者 梁新民

浅层地热能成节能减排生力军    陈臣 王圆圆 陆如东

可再生能源供热异军突起    记者 杜星亮

高新区《能源供应和管理合同》签约仪式昨日举行    张爱国 梁作兵 李春龙

热能贮存和应用中若干热物理问题研究    张海峰

空间发动机羽流及其污染研究    肖泽娟

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聂相虹

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性能评价    韩丽燕

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的改造及凝汽器阻垢试验研究    侯晓羽

低温水源热泵的开发与应用    刘通祥

板式换热器测试系统的研究    郭荣春

邯峰电厂66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的性能分析及预报    王忠渠

洗浴中心节能系统研究    李学波

水流量对非共沸工质热泵系统参数的影响    朱禹

引进66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运行调整及改造试验研究    张志鸿

地表水源热泵源水侧换热器腐蚀成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龙洋

复合型电磁场阻垢杀菌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蒋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