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转炉炼钢生产节能技术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1:45:52
热度:

转炉炼钢生产节能技术【摘要】:正(1)煤气回收利用技术。氧气转炉炼钢过程放出的能量约为0.8×106kJ/t。如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100 m3/t时,并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此煤气热值

【摘要】:正(1)煤气回收利用技术。氧气转炉炼钢过程放出的能量约为0.8×106kJ/t。如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100 m3/t时,并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此煤气热值8 000 kJ/m3),可使转炉工序能耗下降25 kgce/t;在回收煤气过程中,靠煤气显热可产生约90 kg/t的蒸汽,又可实现节能30kgce/t。这样,转炉炼钢就可实现负能炼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气回收量少,且回收后的煤气没有得到充分 【关键词】转炉煤气回收 主要问题 转炉炼钢 焦炉煤气 综合利用 回收利用技术 工序能耗 氧气转炉 炼钢过程 负能炼钢
【分类号】:TF713
【正文快照】: (1)煤气回收利用技术。氧气转炉炼钢过程放出的能量约为0.8×106kJ/t。如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100 m3/t时,并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此煤气热值8 000 kJ/m3),可使转炉工序能耗下降25 kgce/t;在回收煤气过程中,靠煤气显热可产生约90 kg/t的蒸汽,又可实现节能30kgce/t。这样,转炉炼钢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转炉煤气回收和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    潘秀兰;常桂华;冯士超;王艳红;梁慧智;

莱钢转炉工序节能降耗的实践与探讨    吕铭;

国内外氧气转炉技术的发展概况    汪兴富;孟令忠;

转炉煤气回收设计及生产实践    刘泽发;

中国转炉“负能炼钢”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刘浏;

青钢负能炼钢概述    刘树海;牛锡云;朱珉;

南钢转炉实现“负能”炼钢的探讨    郑筱莉;兰海;赵小卉;

淮钢80t转炉特钢全工序负能炼钢生产实践    马毅;丁松;王克生;

转炉煤气回收鼓风机配套功率的选择    周明光

依靠技术进步 降低焦化工序能耗    彭陈辉;

开发新用户提高三钢转炉煤气回收量    苏振栓;李盈涛;

马钢新区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的分析与思考    胡胜利;刘健;

转炉炼钢渣生产高强度砖实验研究    刘坤;李纯;李志辉;姜海林;

本钢炼钢厂采用转炉煤气替代低压焦炉煤气的可行性研究    何勇;兆春民;

唐钢开展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的实践    袁涛;韩健;刘静茹;

唐钢开展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的实践    袁涛;韩健;刘静茹;

节能降耗 降低成本    韩子能;孙永青;

冶金焦化工业中的节能技术    段占庭;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    沙永志;曹军;王凤岐;

迅速发展中国直接还原铁的途径    胡嘉龙;梁文玉;

转炉炼钢,注重多项节能技术的应用    全国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知识竞赛组委会专家组

挖掘焦炉煤气“氢”潜能    程红伟

转炉炼钢:应注重合理匹配和优化调整    胥昌第

让转炉能耗为负值的技术    王维兴

回收焦炉煤气 增加经济效益    Qlaus Ritamaki

吨钢工序能耗负13.2公斤是怎样得来的    陈黎明 袁中林

鞍钢:自建高效转炉确定"绿色"战略    本报记者  李呈叶

转炉工序能耗最低是这样得来的    本报记者 苏勇

选择经济、高效的转炉煤气回收技术    潘秀兰

国内转炉煤气回收新进展    且克明

由废铝基催化剂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的理论及技术研究    邵延海

高铁硫化锌精矿和多金属复杂硫化矿加压浸出工艺及理论研究    谢克强

含锡锌复杂铁精矿球团弱还原焙烧的物化基础及新工艺研究    张元波

SVM和CBR的建模研究及其在转炉炼钢过程的应用    王心哲

冷固结球团直接还原技术及其应用    黄柱成

铝型材厂工业污泥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    于岩

碱性体系中铝钒钼的溶液化学性质及分离技术研究    陈云

高砷硫化铜精矿细菌浸出及砷的综合利用工艺及理论研究    谢海云

基于炉口火焰光谱信息的转炉炼钢终点在线碳含量测量方法研究    许凌飞

基于粗糙集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及终点控制模型研究    胡燕

利用黄金工业废渣生产双免砖的研究    钱玲

微波碳热还原钒钛磁铁精矿的研究    夏锋

基于参数调整LSSVM的转炉煤气回收预测    肖艳山

基于辅料资源运行特性的转炉炼钢过程建模及优化研究    陈凤银

转炉炼钢终点指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孙海洋

转炉炼钢过程中能量的回收与利用    杜佳

顶吹转炉炼钢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王文龙

基于机理与智能方法的转炉炼钢过程建模研究    代明桥

转炉炼钢终点优化控制模型的研究    孔祥瑞

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炼钢终点控制的研究    郑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