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风能 > 正文

河西走廊风能时空特征

关注热度:157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王毅荣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利用河西走廊地区1970-2004年风速气候资料和2004年9月-2005年8月周年风塔精细资料,采用气候订正和即时风速订正,得到接近自然的风速,依此研究了该区域近地面70 m层内风能分布。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区域风速变幅较小、气候变化趋势较稳定;有效风速(≥3 m/s)时数在6 000 h/a,10 m高度风能大多在150 w/m2以上,风能随高度线形增长(在70 m高度层内),平均每升高10 m风能增加28 w/m2;10~70 m层内总风能年储量相当丰富,普遍在1.5×1016kWh/m2(千瓦时/平方米)以上,潜在年产值达千万亿元。河西走廊风能存在明显周日和月季变化,风能和有效风速时数存在空间差异,其时空差异与河西走廊独特的戈壁下垫面关系密切。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河西走廊 风能 时空分布 边界层
【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901A16) 北京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UMRF200505)
【分类号】:TK81
【正文快照】:
河西走廊地处祁连山脉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海拔约在1 100~1 500 m,大部分地方为祁连山北麓冲积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扇形地上部多由砾石组成,形成砂碛、戈壁、荒滩,扇形地中下部,地面物质较细,多为黄土状物质,引水灌溉而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三大绿洲农业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质文物的风蚀模型    严耿升;张虎元;郭青林;王晓东;龙玉凤;

基于小波分解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短期风速预测    王晓兰;王明伟;

金昌地区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张弢;李万荣;

中国天山山区风速变化特征    张明军;李瑞雪;黄小燕;贾文雄;

基准线排放因子下的甘肃省玉门地区清洁发展机制风电项目效益    高翔;程慧波;

甘肃玉门地区CDM风电项目实践与效益    高翔;程慧波;鱼腾飞;

黄河三角洲风能资源研究    王秀秀

近47a河北省风速演变特征    张素云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沿海风能资源评价    江东,王建华

中国风蚀景观面积变化与地表风场强度的关系    张国平,刘纪远,张增祥,赵晓丽,周全斌

最小误差逼近算法在风电场风能资源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吴学光,陈树勇,戴慧珠

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旱涝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王毅荣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况特征研究    俎瑞平,张克存,屈建军,方海燕

甘肃空中水汽含量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王毅荣;林纾;李耀辉;董安祥;

盆地绿洲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吕世华

河西地区不同下垫面边界层特征分析    奥银焕,吕世华,陈玉春

初夏敦煌荒漠戈壁大气边界结构特征的一次观测研究    张强,卫国安,侯平

甘肃风及风能资源的研究    王玉玺

春植蔗生长季降水变化及其影响    段居琦;王凇;

基于网络的广西风能资源监测评估系统    史彩霞;苏志;刘世学;

风能资源动态评估研究    贺志明;聂秋生;

1961~2008年临沂降水变化特征的气候分析    吕学梅;高安春;王新;申培鲁;

1961~2006年石河子垦区降水序列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    张正勇;刘琳;曾令敏;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风的差异及其订正的初步研究    张志富;任芝花;范邵华;

中国气候变化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    王大钧;胡春丽;徐智鑫;

东北冷暖夏变化特征    杨青;王国莉;赵明;孙莹;齐杰;

天山北坡东部地区近47a来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姚付龙;

1961~2008年惠民县降水和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王峰;王丽静;王凤娇;翟贵明;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贺志明;聂秋生;蔡哲;刘东海;

城市化对太原降水的影响及城市内涝气象服务对策    郭雪梅;

浅议风能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张崴;铁梅;李晶;

江苏省风电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严慧敏;

建立基于Web GIS的风资源分析与评估系统    余志;李晓燕;邓院昌;

陕西降水量的跃变特征及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高蓓;张树誉;景毅刚;颜胜安;

利用清洁能源南水北调治理沙漠的探讨    田德;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与进展    田德;王海宽;韩巧丽;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与进展    田德;王海宽;韩巧丽;

广东省风能资源区划研究    毛慧琴;宋丽莉;黄浩辉;植石群;刘爱君;

多陆面模式、多驱动场对新疆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研究及结果集成    刘金婷

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入网的运行分析及调度方案设计    侯佑华

大型风电场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    潘文霞

我国风力发电开发与管理研究    赵久占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问题的研究    吴义纯

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区域气候年代际时空演变的统计—动力特征    施晓晖

沙尘模式优化与东亚沙尘天气量化分级研究    王金艳

大容量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韩巧丽

帆板流体动力性能与最佳航线的研究    柏开祥

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问题研究    迟永宁

青岛华威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及选址关键技术研究    张琴

分岔理论在风电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许珊珊

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建模与设计    陈丽

开关磁阻风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黄曌

小型水平轴被动调速风力机设计与研究    崔文篆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李志军

石家庄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    卞韬

正十字型时均流激声发动机的数值模拟和初步实验研究    余炎

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近地层湍流特征研究    李振杰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康淑媛

西北地区古代生土建筑物冻融风蚀机理的实验研究    屈建军,王家澄,程国栋,李芳,俎瑞平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对地表风蚀作用影响的风洞实验    王雪芹,张元明,张伟民,韩致文

古代生土建筑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严耿升;张虎元;王旭东;张艳军;

风能资源的评估及风电场场址的选择    梁水林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沿海风能资源评价    江东,王建华

中国北方近57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王海军;张勃;赵传燕;靳晓华;王兴梅;戴声佩;王亚敏;康淑媛;刘艳艳;李丹;

辽宁沿海地区风能资源状况及开发潜力初步分析    龚强;袁国恩;汪宏宇;蔺娜;于华深;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郭其蕴

中国天山山区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    张明军;李瑞雪;贾文雄;王旭峰;

我国风电场将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    施鹏飞;

1980-2006年我国高空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张爱英;任国玉;

风力发电在山东省的应用研究    谷洪钦

济南地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资源潜力分析    舒海静

江苏沿海风电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刘海东

风资源评估方法研究    李常春

宁夏电力系统接纳新能源能力研究    魏磊;姜宁;于广亮;高媛媛;孙川永;张琳;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综合评价方法    徐曼;乔颖;鲁宗相;

风电功率预测偏差管理与申报出力决策    吴政球;王韬;

基于小波变换和贝叶斯证据推断框架下的LS-SVM短期风速预测    张洁;方瑞明;

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风速预测    张超;常太华;刘欢;胡阳;

干旱区土建筑遗址冻融耐久性研究    严耿升;张虎元;王晓东;杨博;李敏;

含氯盐遗址土盐渍风蚀效应试验研究    匡静;谌文武;沈云霞;崔凯;

风电功率预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范高锋;裴哲义;辛耀中;

基于小波变换的ARMA-LSSVM短期风速预测    赵辉;李斌;李彪;岳有军;

基于置信度检验的风电场风速预测    王晓兰;鲁坤;

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    严耿升

变速定桨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陈杰

风电分布模式及概率预测方法研究    彭虎

基于SVR的话务量预测模型研究    谭艳峰

青藏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风速预测算法研究    梁海啸

短期风速和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研究    方江晓

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与预测值的置信度检验    鲁坤

基于WRF模式的洪泽湖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研究    丁慧

石油化工行业典型火灾事故数值模拟研究    刘美磊

办公建筑能效交易方法研究    谢真辉

集中供热热源及一次网能效基准线及核证方法研究    丛林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技术研究    吴桂联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俞亚勋,王劲松,李青燕

黄海区玉筋鱼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董婧,王冲,唐明芝,李培军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形成发育研究    闫满存,王光谦,李保生,董光荣

中国土壤风力侵蚀空间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张国平,张增祥,刘纪远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起沙风速    陈渭南,董治宝,杨佐涛,韩致文,张甲坤,张民力

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    李克让,林贤超,王维强

Joint Propagating Patterns of SST and SLP Anomal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on Bidecadal and Pentadecadal Timescales    朱益民,杨修群

The Northward Shift of Climatic Belts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asonal Responses    叶笃正,姜允迪,董文杰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over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NDVI and Climate Data    张井勇,董文杰,符淙斌,吴凌云

摸清风能资源 助力风电发展    薛桁;

风能资源估算与风电规划——从新疆说起    于午铭;王哲;付江;

区域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评估方法    朱蓉;何晓凤;周荣卫;程兴宏;赵东;

劲风成就风能之美    郭起豪;

河西走廊地区水土资源危机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贾芳;魏奋子;

温州市沿海风能资源特征分析    王红雷;吴让;

土地与风能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当前风电项目建设中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    于午铭;

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周艳芬;耿玉杰;吕红转;

潜水地层中群井降水水位曲线的时空分布分析    陈书华;王路;王琳;

广东海陵岛风能资源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    王鹏;朱蓉;方艳莹;

鄱阳湖区风能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王保生;刘文英;卢冬梅;

WAsP模型对风能资源预测的应用解释    杨勤;桑建人;丁永红;

复杂地形风能资源微尺度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方艳莹;朱蓉;何晓凤;王鹏;

风能资源评价指标研究    邓晶;苏明山;

利用MM5结合CALMET研究甘肃酒泉地区风能资源    王兴;马鹏里;张铁军;林纾;

基于边界层模式的湖北省风能模拟试验    任永建;刘敏;袁业畅;杨宏青;孙善磊;

威海区域风能资源动力降尺度模拟研究    董旭光;刘焕彬;丛美环;

我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杨振斌;薛桁;袁春红;朱瑞兆;

风能资源的气候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何晓凤;朱蓉;周荣卫;

福建省风能、抽水蓄能的资源与开发    朱光华;林琳;陈文群;

风能产业呼之欲出 河西走廊“风生财起”    甘经

甘肃有望诞生新能源产业    赵民望

“风电巨无霸”:3000亿的蓝图看上去很美    本报记者 康劲

我省风能资源居全国第五位    记者 王云霞

“风库”河西走廊 兴起风电产业    陈美丽

构建“风电走廊”打造“陆上三峡”    宋振峰

甘肃有望成为全国最大风能产业带    郭元乐通讯员 赵亚平

我国风力发电事业呈良好发展势头    记者 陈宗立

甘肃风能储量超过2亿千瓦    记者  牛彦君 实习生 杜彩红

全力推进平山湖风能资源开发    记者 刘泽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及其在中国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张德

我国风能资源最优化开发研究    王健

重庆市畜禽粪便的土壤适宜负荷量及排放时空分布研究    彭里

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最新构造变形基本特征及构造成因分析    陈文彬

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    庞振山

粤东柘林湾水化学指标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杜虹

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王登启

东亚海域吸收性气溶胶对大气校正的影响及海色遥感若干问题    李丽萍

中国白垩纪沙漠及其古气候    江新胜

广州市及附近地区大气中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时空分布的初步研究    李春雷

河西走廊地区寨堡建筑    王巍

基于WRF模式的洪泽湖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研究    丁慧

河西走廊生态退化机制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    陶希东

甘肃省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发展条件研究    陈志强

基于MM5与CALMET相结合的江苏省风能资源模拟及评估    徐进

基于WRF与CFD模式结合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研究    方艳莹

基于NLMSFD模式的风能资源评估数值方法研究    李文静

东汉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研究    刘春雨

河西走廊孜然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肖占文

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黄成娟

 
关键词: 河西走廊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