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量和能量密度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1:27:51
热度: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量和能量密度研究【摘要】:研究了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林生物量、能量分配和能量密度过程 ,结果表明 ,辽东栎林的生物量在60

【摘要】:研究了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林生物量、能量分配和能量密度过程 ,结果表明 ,辽东栎林的生物量在60~ 2 0 0t·hm- 2 之间 ,乔木层的生物量在 50~ 1 60t·hm- 2 之间 ,在林分中所占比例为 80 %~ 98% ,辽东栎生物量在林分中所占比例从 40 %到 1 0 0 % ,净初级生产力从 5t·hm- 2 ·a- 1 到 2 4t·hm- 2 ·a- 1 。辽东栎群落能量现存密度为 830 0 0kcal·m- 2 ,其中乔木层占 96 .65 %、灌木层占 3 .1 2 %、草本层占 0 .2 3 %。乔木层中各器官能量密度排列顺序是树干 树根 树枝 树叶 ,比例是 4 :3 :2 :1 ,灌木层中 ,各器官能量密度顺序是干 枝 根 叶。最后给出了该类森林生态系统变化的生物量和能量概念模式 ,为下一步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建立可操作能实用的计算机模拟模型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生物量 能值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_10_0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项目 ( 90 10 2 0 0 9)
【分类号】:Q948
【正文快照】: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位于北纬 3 2°3 0′~ 42°3 0′,东经 1 0 3°3 0′~1 2 4°1 0′之间的广大区域。由于该地域经济开发较早 ,植被破坏非常严重 ,在平原、盆地以及低山丘陵 ,除少数人工林外已无天然森林存在 ,分布着大面积的灌丛和草丛 ,唯有在中山地区尚有各类森林的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岩石边坡基质-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    李绍才;孙海龙;杨志荣;何磊;崔保山;

金沙江干热河谷几种引进树种人工植被的生态学研究    刘方炎;李昆;马姜明;

流域森林资源调查及生物量动态研究——以潭江流域为例    陈志良;吴志峰;夏念和;程炯;刘平;

岩溶石漠化山地林分生物量分布规律和生产力特征研究    杨主泉;

江西金盆山林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量研究    邱凤英;李光运;肖复明;曾伟;曹展波;林小凡;朱恒润;岳军伟;

九段沙上沙湿地植物钾元素的分布、积累与动态    刘长娥;杨永兴;杨杨;

福州北郊木荷林与马尾松林生物量和能量的研究    郭久江

东南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量与能量    张清海;叶功富;林益明;

永顺万坪乡植被生态系统模型研究    杨文;喻勋林;曹铁如;

甘肃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生物量特征分析    索安宁;巨天珍;张俊华;王勤花;

辽东栎生长与繁殖对萌蘖调控的响应    孙凡;孟令彬;

坡面岩体—基质—植被互作的效应和金发草atpA耐寒基因的克隆    李绍才

森林生物量建模与精度分析    王仲锋

四川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黄从德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    马炜

新林林区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分布模型的研究    李桂君

长白山地区云冷杉林和近原始林林下灌草生物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范小莉

基于3S技术的武隆芙蓉江黑叶猴生态环境评价    刘建宇

海岸沙地木麻黄人工林能量生态学研究    张清海

萌蘖疏伐对辽东栎萌生丛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孟令彬

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    张洋

西双版纳两个海拔胶—茶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研究    沈守艮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主要植被生物量组成及影响因子研究    李武斌

黄土区人工林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分布研究    尹娜

小兴安岭原始阔叶红松林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黎如

油菜群体净同化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成强生,李庆生

小陇山辽东栎林林窗特征初步研究    康永祥;张巧明;岳军伟;

伊春市五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初步研究    张广英;高永刚;曹晓波;王付华;

城市林业的发展及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    吴泽民

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谢炳庚,李晓青,吕辉红,贺曲夫

圈养黑叶猴的繁殖    梅渠年,黄兴雅,陈安杰

1982—1999年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朴世龙,方精云,郭庆华

中国植物的可能生产力农业和林业的气候产量    贺庆棠,A.Baumgartner

中国油松生物量的研究    马钦彦

全球性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现状与对策    贺庆棠

不同年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分布特征    王秀云

辽东栎林中四种木本植物幼苗对土壤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    张成军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火炬松林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虞木奎

红松和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生态学比较研究    尹守东

中国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肖兴威

东北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动态研究    杨金艳

樟子松人工林枝条生长及节子大小预测模型的研究    贾炜玮

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    罗天祥

美国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在北京地区人工林上的应用研究    刘平

海南岛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杨再鸿

辽西地区杨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和树冠结构的研究    巨关升

青海湖环湖地区草地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牛志春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的研究    张荣

樟树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积累与分布    姚迎九

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索安宁

基于遥感信息估测森林生物量的研究    张锋

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土壤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研究    张俊华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生长与收获模型的研究    肖君

大兴安岭主要可燃物类型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    周振宝

向家坝工程扰动区不同类型边坡土壤酶与肥力的相关性研究    赵娟;许文年;夏栋;祝顺波;

湿地松针叶热值的季节动态研究    黄建容;

林分密度对桉树幼龄能源林的影响    许宇星;陈少雄;

岩石边坡基质-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    李绍才;孙海龙;杨志荣;何磊;崔保山;

预处理秸秆在岩石边坡生态护坡中的改土效应    徐创军;杨红薇;杨立中;张建强;

基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樟子松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    贾炜玮;李凤日;董利虎;赵鑫;

长江河口九段沙上沙湿地芦苇与土壤之间营养元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杨永兴;刘长娥;杨杨;李珂;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气候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刘方炎;李昆;孙永玉;唐国勇;张春华;

郁闭度对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及林内景观的影响    章志都;徐程扬;董建文;连志刚;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喷播基材养分动态    乔领新;刘荣堂;宋桂龙;孟强;韩烈保;王英宇;

陇东董志塬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法探讨研究    刘谞承;梁明易;张玉环;曾嘉强;

华北农牧交错区退耕效果与系统重建技术研究    冯丽肖;杜雄;左启华;王新路;张立峰;

公路建设土壤保护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李一为;沈毅;晏晓林;杨文姬;

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叶金盛;汪求来;

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特征    石军南

北京北部山区不同林龄的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碳库研究    曹吉鑫

全国立木生物量方程建模方法研究    曾伟生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武文婷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种群动态与持续发育    宋于洋

黄土丘陵区流域生态恢复环境响应及其评价    王兵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植被生态特征及其生产力形成过程模拟    王凯博

香格里拉县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研究    岳彩荣

金沟岭林场森林多功能效益评价研究    顾丽

广元市严重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益研究    宫渊波

合肥市三种常绿园林树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张杰伟

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    李秀花

湖南永顺楠木林群落研究    杨文

区域杉木林生物量估算方法清单及可靠性检验    刘雯雯

辽河源主要森林类型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马旺

北京地区刺槐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    王鑫

西山林场栓皮栎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    张月

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范敏锐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汇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苏阿兰

干旱区规模化植树减排计算标准及效益评价    吴友均

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赵晟,李自珍

日本霞浦湖浮叶水生植物Traqa natans(菱)群落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    土谷岳令 ,周瑞昌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探讨    韩铭哲

江苏海岸带滨海盐土植被和沙生植被生物量和能量研究    宗世贤,刘昉勋,黄致远,陆翠华,程翔,杨开红,朱为民

浙北平原水杉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高智慧;蒋国洪;邢爱金;俞铭荣;

引水式工程影响下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动态    吉光荣;虞泽荪;

干旱沙漠区侧柏苗木生物量的研究    严成,尹林克,朱金星

广西英罗港5种红树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温远光

中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生长量研究    艾训儒,沈作奎

太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周期性变化    吴生才,陈伟民

评H.T.Odum的EMERGY理论    胡涛;

湖北森林碳汇量初步估算    陈红林;何芳;

湖北森林碳汇量初步估算    陈红林;何芳;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的贮量特征    刘妍妍;金光泽;黎如;

石油污染土壤上氮磷钾配施对甜高粱总糖和生物量的影响    孙清;袁振宏;李金洋;赵玲;牛卫生;徐丽娜;杨静;

硅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及水分生产力影响    郭正刚;王锁民;包爱科;

不同时期UV-B辐射增强对灯盏花生物量和药用有效成分产量的影响    朱媛;冯源;祖艳群;杨生超;何永美;李元;

兴凯湖浮游植物种类、生物量及数量变动研究    姜作发;战培荣;赵吉伟;赵春刚;董崇智;唐富江;

施钾对草地早熟禾生物量、枯草量和草坪质量的影响    祝美俊;王显国;孙彦;韩建国;王培;樊奋成;鲍青龙;

模拟林(竹)草退耕模式下遮荫对三种牧草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影响的比较分析    张学权;胡庭兴;张建;

信誉能值多少钱?    本报记者 王晓华

CRM的客户满意能值多少钱?    Gary Lemke

9月重点水电厂蓄能值大幅下降    记者 李毅

“标王相声”:砸钱并未“砸”出“笑果”    记者 周润健

走近日本木质生物量利用    白秀萍

中国森林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做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宗炜

田大伦:让杉木林成为财富之源    姚学文 伍谦 邹敏 刘丹

面子能值多少钱?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 唐黎明

西班牙鳀鱼生物量上升    辛文

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王锦

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    易定宏

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核算    金丹

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朱玉林

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王瑗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态评估研究    李俊莉

基于生态经济模型的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析与预测    魏敏

区域生态工业系统运行机制与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陶阳

基于产业集群的氯碱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评价研究    李艳

棉纺织品生态设计研究    李静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典型森林类型影响趋势的研究    郝建锋

南方丘陵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姬瑞华

基于能值和(火用)分析的电厂工业园区可持续性评价    秦奋

黄山风景区旅游系统能值研究    汪晶晶

中国工业系统的能值核算与分析    李佳佳

能值价值理论及其价值规律研究    尚宗元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吴磊

泰和县典型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余华阳

煤炭资源型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皎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特点和治疗技术研究    孙国定

海草矮大叶藻生物量与热值的动态研究    彭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