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氮肥管理和秸秆腐熟剂对~(15)N标记玉米秸秆氮有效性与去向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4:02
热度:

氮肥管理和秸秆腐熟剂对~(15)N标记玉米秸秆氮有效性与去向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氮肥用量、有机无机配合和添加秸秆腐熟剂对秸秆氮当季有效性、后效及去向的影响,为桔秆还田条件下

【摘要】:【目的】研究氮肥用量、有机无机配合和添加秸秆腐熟剂对秸秆氮当季有效性、后效及去向的影响,为桔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盆栽试验连续种植一季冬小麦和两茬玉米,研究~(15N)标记玉米秸秆(~(15)N-秸秆)氮的生物有效性和对土壤氮库的贡献试验推荐施氮量210kg N·hm~(-2),约0.1 g N·kg-1土,桔秆粉碎后按3.0 g·kg~(-1)土掺入每盆中设4个氮水平:不施氮;100%化肥氮;80%化肥氮;有机无机配施(80%化肥氮+20%腐熟猪粪氮)。各施氮水平下设添加和不添加桔秆腐熟剂2种情况,腐熟剂用量为0.1 g·kg~(-1)土。【结果】冬小麦吸氮量来自~(15)N-秸秆氮的比例(%Ndfs)为6.30%-14.25%,施氮比不施氮减少%Ndfs,有机无机配施比单施氨肥提高%Ndfs,添加腐熟剂不影响冬小麦的%Ndfs。第一茬和第二茬玉米吸收氮的%Ndfs分别为1.13%-3.73%和1.67%-5.97%,不施氮高于施氮处理,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添加腐熟剂降低%Ndfs冬小麦对~(15)N-桔秆氮的当季利用率为7.14%-10.2%。第一茬玉米和第二茬玉米对残留~(15)N-桔秆的利用率分别为3.75%-5.51%和2.28%-3.18%。三茬后作物对~(15)N-桔秆氮的利用率为13.13%-18.60%,土壤残留率55.63%-69.16%,损失率17.26%-26.09%。三茬中施氮比不施氮提高~(15)N-秸秆氮的利用率,不同氮肥管理不影响当季利用率和第二茬后效,氮肥减量(80%推荐氮)降低~(15)N-桔秆氮第一茬后效和总利用率,但若配施有机肥则提高利用率添加腐熟剂提高~(15)N-秸秆氮当季、第一茬玉米和三茬总利用率,降残留率和损失率。冬小麦和两茬玉米收获后土壤矿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变化较大,但其来源于~(15)N-桔秆氮的比例都小于3%,施氮处理的影响不明显,而添加腐熟剂增加冬小麦和第一茬玉米收获后土壤矿质氟%Ndfs,减少土壤微生物量氮%Ndfs,不影响第二茬玉米收获后土壤矿质氮和微生物量氮%Ndfs。三茬收获后残留的~(15)N-桔秆氮中矿质氮和微生物量氮也小于3%,说明残留在土壤中的~(15)N-桔秆氮主要以有机态氮存在【结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采用化肥氮与有机肥氮配施并结合施用桔秆腐熟剂是提高桔秆氮素转化和有效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北京办事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玉米秸秆 秸秆腐熟剂 氮肥管理 氮素有效性 ~()N示踪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127406)
【分类号】:S141.4
【正文快照】: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还田玉米秸秆氮释放对关中黄土供氮和冬小麦氮吸收的影响    黄婷苗;郑险峰;王朝辉;

促进作物秸秆和菌核腐解的复合生物制剂应用效果    谢立华;淡育红;胡小加;余常兵;李银水;秦璐;张银波;胡磊;廖星;

The Effects of Three Mineral Nitrogen Sources and Zinc on Maize and Wheat Straw Decompositi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Ogunniyi Jumoke Esther;GUO Chun-hui;TIAN Xiao-hong;LI Hong-yun;ZHOU Yang-xue;

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马超;周静;刘满强;郑学博;崔键;李辉信;康炳龙;

不同秸秆腐熟剂的玉米秸秆堆腐效果对比    潘明安;黄仁军;袁天泽;袁项成;沈远明;

中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现状与发展    吕开宇;仇焕广;白军飞;徐志刚;

氮肥及其与秸秆配施在不同肥力土壤的固持及供应    梁斌;赵伟;杨学云;周建斌;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黑土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宵宇;周连仁;刘妍;

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单鹤翔;卢昌艾;张金涛;王金洲;徐明岗;

Influences of Long-Term Fertilizer and Tillage Management on Soil Fertility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氮肥管理和秸秆腐熟剂对~(15)N标记玉米秸秆氮有效性与去向的影响    丁文成;李书田;黄绍敏;

玉米秸秆低温降解复合菌系GF-20的促分解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青格尔;高聚林;王振;于晓芳;王志刚;闹干朝鲁;胡树平;孙继颖;谢岷;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甘蓝产量的影响    邵泱峰;梅洪飞;潘忠潮;刘欢;王超琦;

秸秆腐解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特征    曹莹菲;张红;赵聪;刘克;吕家珑;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刘艳慧;王双磊;李金埔;秦都林;张美玲;聂军军;毛丽丽;宋宪亮;孙学振;

博乐市玉米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    肉孜阿吉·买迪吐地;丁宝军;黎玉兰;

秸秆焚烧治理的困境解析及破解思路——以江苏省为例    周应恒;胡凌啸;杨金阳;

浅析早稻秸杆还田试验对比    梁艳娇;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梁卫;袁静超;张洪喜;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沙洪林;迟畅;任军;

免耕覆盖还田下玉米秸秆氮素的去向研究    胡国庆;刘肖;何红波;张旭东;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    顾炽明;郑险峰;黄婷苗;侯仰毅;王朝辉;

秸秆产业的国外经验与中国的发展路径    朱立志;冯伟;邱君;

碳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秸秆腐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黄涛;仇少君;杜娟;史振侠;巨晓棠;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秸秆带膜还田腐解特征研究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胡志桥;张久东;杨文玉;李全福;

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金梁;

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单鹤翔;卢昌艾;张金涛;王金洲;徐明岗;

水稻秸秆燃烧对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研究    黄兆琴;胡林潮;史明;李学林;代静玉;

~(15)N标记秸秆在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的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闫德智;王德建;张刚;查书平;

温度与微生物制剂对小麦秸秆腐解及土壤碳氮的影响    Shaukat Ali Abro;把余玲;田霄鸿;李萌;游东海;

中国各区域秸秆资源可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分析    蔡亚庆;仇焕广;徐志刚;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    李述华;戴波;

水稻田使用秸秆腐熟剂试验效果分析    郑向阳;

秸秆腐熟剂在棉花秸秆上试验效果    吴志勇;孙玉岩;刘文全;

不同秸秆腐熟剂的玉米秸秆堆腐效果对比    潘明安;黄仁军;袁天泽;袁项成;沈远明;

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    郭红;李进永;张大友;刘志生;张亚;许建权;

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初报    黄卉;缪辰;胡晓林;严桂珠;

不同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简报    文平兰;梁明华;赵九红;陈海波;

几种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    赵九红;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陈晔;肖丽霞;

不同秸秆腐熟剂在河南省麦田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喜枝;姚丽娟;孙笑梅;慕兰;王立河;贾云超;

有机物料腐熟剂的研究与应用    江志阳;何随成;左伟;

铅山免费发放247吨秸秆腐熟剂    熊华 黄鑫

近5万亩还田秸秆用上腐熟剂    通讯员 苏明 陈磊

我国科学家研制成有机物料腐熟剂    屈明光 李玮

用“腐秆灵”谁系保险绳    方晓哺 夏先清 实习生 陈希

安徽:集采推动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    李成名

有机物料腐熟剂的种类和特点    

有机物料腐熟剂的存放和添加    

桂阳免费发放180吨秸秆腐熟剂    通讯员 罗莉香 李芳勇

秸秆腐熟剂使用技术要点    靖江市土肥站

撒一把腐熟剂 让秸秆还田间    本报通讯员 余桃晶 任盼

麦秸还田腐熟剂效果增强技术研究    王佳佳

秸秆喷施快速腐熟剂后还田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肖薇航

黑曲霉、绿色木霉的诱变选育及其在秸秆腐熟剂中的应用初探    陈仕伟

一种含链霉菌的腐熟菌剂在麦秸还田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周淑霞

苦豆子沤肥养分含量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祖丽胡玛尔·赛买提

广西早稻秸秆还田应用及其对土壤肥力和晚稻产量的影响    严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