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深耕与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作物增产效应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4:01
热度:

深耕与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作物增产效应研究【摘要】:2008年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调查发现,农田土壤紧实已经成为限制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前人的研究看出,改进

【摘要】:2008年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调查发现,农田土壤紧实已经成为限制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前人的研究看出,改进耕作方式是缓解农田土壤紧实、提高粮食单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分析了2010-2011年深耕与秸秆还田对漯河粘土和鹤壁壤土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的调控效应,以期为缓解土壤紧实问题,提高农田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果: 1、深耕与秸秆还田均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层深度、耕作方式和土壤质地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含量和土壤三相比的R值均有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和土壤三相比的R值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孔隙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深耕后,土壤容重和土壤三相比的R值平均分别下降了0.7%和19.0%,土壤孔隙度、水分含量和耕层深度平均分别增加了1.3%、3.8%和71.4%。秸秆还田后,土壤三相比的R值平均下降了9.3%,土壤水分含量平均增加了3.2%。粘土和壤土的土壤物理性状差异显著,粘土的土壤容重、水分含量和土壤三相比的R值分别比壤土高0.7%、1.3%和16.1%,而土壤孔隙度比壤土低1.2%。土壤三相比的R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处理间土壤三相比的变化。 2、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均有显著影响。深耕后壤土和粘土20-30cm土层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分别增加了42.4%和52.3%,秸秆还田后同比平均分别增加了51.6%和52.4%。土壤团聚体的MWD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0-10cm土层机械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MWD平均分别比10-20cm和20-30cm土层低4.8%和10.8%,同样0-10cm土层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MWD平均分别比10-20cm和20-30cm土层低24.1%和29.6%。土壤中以粒径大于10mm的机械稳定性土壤团聚体和粒径小于0.25mm的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为主,前者在壤土和粘土中的含量范围分别在34.3-71.5%和58.6-77.1%,后者在壤土和粘土中的含量范围分别在37.9-65.7%和22.0-37.9%。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壤土和粘土中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不同,可能是因为在这两种土壤中团聚体形成时的主要胶结物质不同。只有当土壤团聚体形成时的主要胶结物质为有机质时,粒径大于0.25mm土壤团聚体的含量高低才能成为判断土壤质量的指标。 3、深耕与秸秆还田均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碳氮比。深耕后,壤土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4%、14.2%、4.7%,土壤碳氮比平均下降了5.2%;粘土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8.6%、7.6%、3.9%,土壤碳氮比平均下降了7.0%。秸秆还田后,壤土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0%、13.8%、11.0%和11.8%,土壤碳氮比平均下降了10.0%;粘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6%、20.2%、10.8%和6.0%,土壤碳氮比平均下降了15.8%。 4、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均有显著影响。深耕后,壤土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6.4%、14.6%和52.3%,粘土平均分别增加了14.5%、31.3%和24.3%。秸秆还田后,壤土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平均分别增加了50.0%、158.2%和77.0%,粘土平均分别增加了62.7%、54.0%和177.5%。深耕与秸秆还田均能促进夏玉米田土壤呼吸,在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呼吸速率的大小顺序为: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深耕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环境,秸秆还田提供了更多的碳源,共同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呼吸速率。 5、深耕与秸秆还田均显著增加了土壤酶活性。深耕后,壤土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平均分别增加了19.6%、9.0%、5.5%和2.5%,粘土平均分别增加了10.3%、25.6%、1.5%和7.2%。秸秆还田后,壤土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平均分别增加了15.8%、51.3%、15.1%和20.4%,粘土平均分别增加了7.8%、30.5%、11.5%和14.4%。与壤土相比粘土还原酶活性较高,水解酶活性较低,有利于还田秸秆转化为土壤有机质。 6、深耕与秸秆还田提高了作物产量。深耕后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6.0%和3.5%,秸秆还田后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5.0%和9.7%。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优于夏玉米,该效应随处理年份的增加趋于稳定。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后的增产效应不同,其中夏玉米秸秆还田的增产效应优于冬小麦秸秆还田。为提高深耕和秸秆还田措施增产效应的稳定性,应将被还田的秸秆尽量切碎,适当增加耙磨次数和深度,提高种床土壤质量。 【关键词】:深耕 秸秆还田 土壤质地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化学性状 土壤生物性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156
【目录】:
  • 致谢4-10
  • 摘要10-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9
  • 1.1 深耕对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19
  • 1.1.1 深耕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12-16
  • 1.1.1.1 深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12-13
  • 1.1.1.2 深耕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13
  • 1.1.1.3 深耕对土壤孔隙度影响13-14
  • 1.1.1.4 深耕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14-15
  • 1.1.1.5 深耕对土壤水分的影响15
  • 1.1.1.6 深耕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15-16
  • 1.1.2 深耕对土壤养分的影响16-17
  • 1.1.2.1 深耕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16-17
  • 1.1.2.2 深耕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17
  • 1.1.3 深耕对土壤呼吸的影响17-18
  • 1.1.4 深耕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18
  • 1.1.5 深耕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18-19
  •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9-26
  •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19-21
  • 1.2.1.1 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19-20
  • 1.2.1.2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20
  • 1.2.1.3 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20-21
  •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21-24
  • 1.2.2.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22-23
  • 1.2.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23-24
  •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24-25
  • 1.2.3.1 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4
  • 1.2.3.2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24-25
  • 1.2.3.3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25
  • 1.2.4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25-26
  • 1.3 深耕和秸秆还田的交互效应26-27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27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7-29
  • 1.5.1 研究内容27-28
  • 1.5.2 技术路线28-29
  • 第二章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29-40
  • 摘要29
  • 2.1 材料与方法29-32
  • 2.1.1 试验地概况29-31
  • 2.1.2 试验设计31
  • 2.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31
  • 2.1.4 土壤三相比数据的计算和处理31-32
  • 2.1.5 试验数据处理32
  • 2.2 结果与分析32-37
  • 2.2.1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34
  • 2.2.2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34-35
  • 2.2.3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35-36
  • 2.2.4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36
  • 2.2.5 深耕对耕层土壤深度的影响36-37
  • 2.3 讨论37-38
  • 2.4 小结38-40
  • 第三章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40-49
  • 摘要40
  • 3.1 材料与方法40-41
  • 3.1.1 试验地概况40
  • 3.1.2 试验设计40-41
  • 3.1.3 土壤样品的采集41
  • 3.1.4 土壤团聚体数量的测定和计算41
  • 3.1.5 数据处理41
  • 3.2 结果与分析41-46
  • 3.2.1 深耕与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的影响41-43
  • 3.2.2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43-44
  • 3.2.3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机械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44-45
  • 3.2.4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45-46
  • 3.3 讨论46-48
  • 3.4 小结48-49
  • 第四章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肥力的影响49-58
  • 摘要49-50
  • 4.1 材料与方法50
  • 4.1.1 试验地概况50
  • 4.1.2 试验设计50
  • 4.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50
  • 4.1.4 试验数据处理50
  • 4.2 结果与分析50-55
  • 4.2.1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52
  • 4.2.2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52-53
  • 4.2.3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53-54
  • 4.2.4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54
  • 4.2.5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54-55
  • 4.3 讨论55-57
  • 4.4 小结57-58
  • 第五章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58-65
  • 摘要58
  • 5.1 材料与方法58-59
  • 5.1.1 试验地概况58
  • 5.1.2 试验设计58
  • 5.1.3 土壤样品的采集58
  • 5.1.4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58-59
  • 5.1.5 土壤呼吸的测定59
  • 5.1.6 试验数据的处理59
  • 5.2 结果与分析59-63
  • 5.2.1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60-61
  • 5.2.2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61-62
  • 5.2.3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62-63
  • 5.2.4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63
  • 5.3 讨论63-64
  • 5.4 小结64-65
  • 第六章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65-72
  • 摘要65
  • 6.1 材料与方法65-66
  • 6.1.1 试验地概况65
  • 6.1.2 试验设计65
  • 6.1.3 土壤样品的采集65
  • 6.1.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65-66
  • 6.1.5 试验数据的处理66
  • 6.2 结果与分析66-70
  • 6.2.1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67-68
  • 6.2.2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68-69
  • 6.2.3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69
  • 6.2.4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69-70
  • 6.3 讨论70-71
  • 6.4 小结71-72
  • 第七章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生态区作物产量的影响72-78
  • 摘要72
  • 7.1 材料与方法72-73
  • 7.1.1 试验地概况72-73
  • 7.1.2 试验设计73
  • 7.1.3 作物计产73
  • 7.1.4 试验数据处理73
  • 7.2 结果与分析73-75
  • 7.2.1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73-74
  • 7.2.2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74
  • 7.2.3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周年作物产量的影响74-75
  • 7.3 讨论75-77
  • 7.4 小结77-78
  • 第八章 主要结果及研究创新点78-81
  • 8.1 主要结果78-79
  • 8.1.1 深耕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对作物增产效应研究78
  • 8.1.2 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对作物增产效应研究78
  • 8.1.3 土壤质地对有机质转化过程的影响78
  • 8.1.4 胶结物质对土壤团聚体评价方法的影响78-79
  • 8.1.5 土壤三相比数据处理方法研究79
  • 8.2 主要创新点79-80
  • 8.2.1 提出的新方法解决了土壤三相比数据不能用于统计分析的问题79-80
  • 8.2.2 明确了深耕与秸秆还田相结合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的机制80
  • 8.2.3 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不同80
  •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80-81
  • 参考文献81-104
  • ABSTRACT104-10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0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21世纪土壤科学的主要任务及挑战    邵宏波,梁宗锁,邵明安,韦鹏霄

盐渍化改造区土壤有机质变化与培肥系统研究    牛灵安,郝晋珉,张宝忠,牛新胜

太原市农业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建杰;李富忠;胡克林;张强;郭彩霞;黄元仿;

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农田磷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

成土母质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章明奎,何振立

灌溉与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小气候特征    李全起;陈雨海;于舜章;吴巍;周勋波;董庆裕;余松烈;

连续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徐祖祥

不同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张电学,韩志卿,刘微,高书国,候东军,李国舫,常连生

红壤地区三种母质土壤熟化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于寒青;孙楠;吕家珑;高菊生;徐明岗;王伯仁;

少免耕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史忠强;江晓东;王芸;宁堂原;韩宾;李增嘉;

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浅谈农作物秸秆焚烧与秸秆还田    吴志鹏;张家侠;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李东升;周为华;范佳;宋森楠;李春燕;朱新开;

广德县农用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演变研究    李贤胜;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

上海农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培肥措施    袁新田;焦加国;李辉信;

黄淮平原区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研究与示范    袁奎明;隋学艳;贾春林;杨秋玲;

设施农业发展对潍坊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肖清华;李树军;崔建云;袁静;

滦河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王刚;严登华;张诚;秦天玲;

绿液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酶水解糖化的影响    黄婷;陆青山;金永灿;谷峰;张厚民;Hasan Jameel;Richard Phillips;李忠正;

秸秆覆盖和沟垄栽培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勋波;李全起;于舜章;吴巍;陈雨海;

秸秆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温明霞;林德枝;易时来;李学平;孟涛;石孝均;

稻秆还田配伍不同促腐剂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其水稻产量的影响    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杨少海;张发宝;唐拴虎;黄旭;顾文杰;

农田土壤养分动态的知识模型    何兴兵;赵悦;黄丰;田兴军;

秸秆堆肥对砂姜黑土小麦产量、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及培肥效果研究    何传龙;曹承富;郭志彬;张耀兰;赵竹;张文凯;胡春华;

京郊房山区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现状与对策    陈倩;刘善江;李亚星;

彭州市水田土壤有机质近25年时空变异特征    陶由之;杨刚;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田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郭梨锦;曹凑贵;张枝盛;刘天奇;李成芳;

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团聚体分级特征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刘倩

机械耕作与季节性冻融对黑土结构的影响    王恩姮

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鲁艳红

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对外源污染物(镉、铜和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王芳

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    王成己

煤矸石山生态重建中的植被演替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    张建彪

一年两熟地区全程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与效应研究    刘立晶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    刘云慧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团聚体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王俊鹏

三种小麦免耕播种机性能试验及其效果对比研究    杨彦光

江永烟区植烟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研究    胡述泉

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    王士超

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李小磊

镇域尺度农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及地表有机碳储量研究    张文龙

苜蓿施用污泥效果的研究Ⅱ 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元素含量的影响    付华,王玉梅,周志宇,张洪荣,李雪瑞,左秀娟

松嫩平原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关系    曲国辉,郭继勋

阿拉善荒漠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变化    周志宇,付华,陈亚明,吴彩霞,李雪瑞,朱兴运,甘红军,爱东

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系统发育    王国宏,任继周,张自和

西北呼唤草业    石元春

近20年来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杨胜天,刘昌明,孙睿

卧龙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世梁,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马克明

种壳对大麦种子生理和成熟胚培养的影响及机理探讨Ⅱ    邵宏波,梁海曼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特性与植被生产力关系研究进展    郝文芳,梁宗锁,韩蕊莲,侯军岐

灌淤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空间变异性初探    杨玉玲,田长彦,盛建东,文启凯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分散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赵京考,刘作新,韩永俊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文倩,关欣

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    王清奎,汪思龙

岷江上游不同植被下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    宁丽丹,石辉,周海军,刘世荣

宁南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赵世伟,苏静,杨永辉,刘娜娜

宁南山区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关系    杨建国;安韶山;郑粉莉;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中土壤团聚体演变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安韶山;黄懿梅;李壁成;杨建国;

转移矩阵法评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石辉;

应用分形维数研究土壤团聚体与低吸力段持水性的关系    张保华;刘子亭;何毓蓉;董杰;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周虎;吕贻忠;杨志臣;李保国;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    陈晶晶;蒋先军;

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    窦森;关松;李凯;

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    刘彩霞;黄为一;

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黄雁飞;陈秋实;区惠平;顾明华;

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细菌在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中分布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对耕作方式的响应    罗红燕;蒋先军;谢德体;

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

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    罗红燕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    毛艳玲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刘恩科

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    文倩

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    郭志彬

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孔隙分布特征的影响    张维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耕作方式对微生物区系分布的影响    曹良元

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薛涛

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    卢金伟

宁南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库的影响    苏静

不同大小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    胡宇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团聚体轻组碳的影响    王国强

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质和铁铝氧化物的关系    陈山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固定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陈秋实

微域尺度土壤团聚体的空间异质性对酸性土壤中自养硝化作用的影响    梁斐斐